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47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止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



背景技术:

截止阀,也叫截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阀门,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开闭过程中第一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截止阀的闭合原理是,依靠阀杠压力,带动阀芯与阀体密封配合,阻止介质流通。截止阀只许介质单向流动,安装时有方向性。截止阀的结构长度大于闸阀,同时流体阻力大,长期运行时,密封可靠性不强。

目前,传统的截止阀将第一密封面通常设计在阀体上,在开启时,阀杆带动阀芯脱离阀体上的第一密封面,由于阀芯上行无导向部件的存在,阀芯会受到流体的侧压力而增大开启力,造成开启不方便,也会出现阀芯与阀杆的不同心而影响其关断严密性,并且在流体高流速的长期冲刷、汽蚀下会对阀体上的第一密封面造成破坏,影响使用寿命,且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开启压力大、开启不便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开启压力小、开启方便的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包括阀杆和与阀杆下端连接的先导阀芯,阀杆的下端设有套设在阀杆上的主阀芯,主阀芯可在阀杆上上下移动,主阀芯设在先导阀芯的上方,先导阀芯的圆柱直径小于主阀芯的圆柱直径。主阀芯通过流体压力抵在阀体内部,主阀芯的上端面与阀体相抵形成自锁,需要开启时,通过充气推动先导阀芯向下移动,先导阀芯与主阀芯分离,流体压力从先导阀芯与主阀芯之间进行泄压,主阀芯上端的压力与主阀芯下端的压力差逐渐减小,此时,可以充较小气压的气顶开主阀芯,降低了开启阀芯的压力,避免小阀芯开启时所需要耗费的高气压,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流体压力的自锁,而不需要额外的气压保证主阀芯的密封,节省了资源。

作为优选,阀杆的下端设有螺纹孔,先导阀芯的上方设有与先导阀芯连接的螺纹段,螺纹段配合旋紧在螺纹孔内。先导阀芯与阀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先导阀芯的维修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且装配方便。

作为优选,主阀芯的上方设有与主阀芯连接的套管,套管上设有条形的限位孔,阀杆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孔配合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设在限位孔内。将限位螺钉设在限位孔,限定主阀芯的行程,方便通过调节阀杆控制主阀芯的关闭和打开。

作为优选,主阀芯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环形圈,先导阀芯的上端设有嵌置在先导阀芯内的密封圈,关闭状态时,环形圈与密封圈相抵。阀芯组件自锁时,环形圈与密封圈相抵,提高主阀芯和先导阀芯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环形圈内设有环形均布排列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为4个且均为圆弧状。通过在主阀芯的环形圈内设置通孔,在先导阀芯打开时,方便流体通过通孔留至主阀芯的上端,从而降低主阀芯开启所需的压力。

作为优选,阀杆下端还套设有上弹簧座、下弹簧座、复位弹簧,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之间设有间隙,复位弹簧套设在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上,上弹簧座的上端和下弹簧座的下端均设有环形凸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上弹簧座上环形凸台的下端面相抵,复位弹簧的下端与下弹簧座上环形凸台的上端面相抵。充入气体后,阀杆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先导阀芯向下移动,上弹簧座向下移动,当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相抵时,当主阀芯上端的压力与主阀芯下端的压力差小于弹簧的弹力时,复位弹簧推动主阀芯向下移动,打开阀芯组件,回位时,复位弹簧的使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分离,从而使先导阀芯与主阀芯相抵,形成密封阀芯组件。

作为优选,阀杆上设有与上弹簧座的上端面相抵的台阶面,下弹簧座的下端面与主阀芯的上端部相抵。阀杆向下移动时,通过台阶面推动上弹簧座下移,上弹簧座随着阀杆移动,为复位弹簧提供复位弹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可以通过较小气压的气顶开主阀芯,降低了开启阀芯的压力,避免小阀芯开启时所需要耗费的高气压,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流体压力的自锁,而不需要额外的气压保证主阀芯的密封,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阀杆和主阀芯的结构图。

图3是先导阀芯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5是主阀芯的结构图。

图6是主阀芯的装配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杆、2-先导阀芯、3-主阀芯、4-螺纹孔、5-螺纹段、6-环形圈、7-密封圈、8-上弹簧座、9-下弹簧座、10-复位弹簧、11-环形凸台、12-台阶面、13-套管、14-限位孔、15-限位螺钉、16-通孔、17-阀体、1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先导式自锁截止阀的阀芯组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阀杆1和与阀杆1下端连接的先导阀芯2,阀杆1的下端设有套设在阀杆1上的主阀芯3,主阀芯3可在阀杆1上上下移动,主阀芯3设在先导阀芯2的上方,先导阀芯2的圆柱直径小于主阀芯3的圆柱直径,阀杆1的下端设有螺纹孔4,先导阀芯2的上方设有与先导阀芯2连接的螺纹段5,螺纹段5配合旋紧在螺纹孔4内,主阀芯3的上方设有与主阀芯3连接的套管13,套管13上设有条形的限位孔14,阀杆1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孔14配合的限位螺钉15,限位螺钉15设在限位孔14内。

主阀芯3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环形圈6,先导阀芯2的上端设有嵌置在先导阀芯2内的密封圈7,关闭状态时,环形圈6与密封圈7相抵,环形圈6内设有环形均布排列的通孔16,通孔16的数量为4个且均为圆弧状,阀杆1下端还套设有上弹簧座8、下弹簧座9、复位弹簧10,上弹簧座8和下弹簧座9之间设有间隙,复位弹簧10套设在上弹簧座8和下弹簧座9上,上弹簧座8的上端和下弹簧座9的下端均设有环形凸台11,复位弹簧10的上端与上弹簧座8上环形凸台11的下端面相抵,复位弹簧10的下端与下弹簧座9上环形凸台11的上端面相抵,阀杆1上设有与上弹簧座8的上端面相抵的台阶面12,下弹簧座9的下端面与主阀芯3的上端部相抵。

工作时,阀体17内的流体阀体大于主阀芯3上方的压力,因此将主阀芯3顶在阀体17上,形成阀芯组件的自锁,当需要开启阀芯组件时,气缸18充气推动阀杆1向下移动,阀杆1推动先导阀芯2向下移动,阀体17内一部分的流体通过流到先导阀芯2和主阀芯3之间,流体从主阀芯3的通孔16流至主阀芯3上方,主阀芯3上方与阀体17内的压力差减小,上弹簧座8在阀杆1的带动下与下弹簧座9相抵,当主阀芯3上端的压力与主阀芯下端的压力差小于复位弹簧10的弹力时,复位弹簧10推动主阀芯3向下移动,此时主阀芯3打开,流体从主阀芯3处流出,由于先导阀芯2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充气将先导阀芯2顶开的气压远小于直接将主阀芯3顶开所需的气压,在开启时,只需要在通过气缸充入较小的气压即可完成阀芯组件的开启,节省了资源。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