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6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管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阴型管接头构件以及包括阴型管接头构件和阳型管接头构件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对于包括阳型管接头构件和阴型管接头构件的管接头,熟知通过锁定件将阳型管接头构件与阴型管接头构件连结为能够拆卸的管接头。这样的管接头中的阴型管接头构件通常具备收纳阳型管接头构件的接头主体、以能够沿着径向位移的方式保持在接头主体的锁定件保持孔内的锁定件、以及配置在接头主体的外周面上并限制锁定件的位置的套筒。在该阴型管接头主体成为与阳型管接头主体连结的连结状态时,锁定件从接头主体的内周面突出并与阳型管接头构件的卡合槽卡合,另外被套筒的内周面从径向外侧按压而维持为与卡合槽卡合的状态,由此,阳型管接头构件成为无法从阴型管接头构件拆卸的状态。在解除该连结时,使套筒相对于接头主体位移以便使设置于套筒的内周面的扩径部与锁定件在径向上匹配,从而形成为锁定件能够从阳型管接头构件的卡合槽向径向外侧位移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从阴型管接头构件抽出阳型管接头构件时,锁定件因卡合槽而向径向外侧位移,从而解除与卡合槽的卡合。

在连结被解除时,锁定件朝向套筒的扩径部而向径向外侧位移,该扩径部形成为具有从径向外侧覆盖锁定件以及锁定件保持孔这样的内周面的形状。通过该扩径部的内周面与锁定件的外侧顶部抵接来限制该锁定件向径向外侧的位移,从而使得该锁定件不从锁定件保持孔完全地脱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23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能够穿过管接头而流动的流量主要由管接头的流路的大小决定。因此,为了增大最大流量而需要增大流路,但这样必然会使管接头的直径也变大。在上述那样的管接头的阴型管接头构件中,在连结解除状态下锁定件处于不向接头主体的内周面突出的位置,但此时为了该锁定件不从锁定件保持孔完全地脱离而在套筒上设置有从径向外侧按压锁定件整体的上述扩径部这样的结构。因此,阴型管接头构件的外径成为接头主体的内径与至少锁定件和覆盖该锁定件整体的部分的套筒的厚度相加而得到的大小,这样的结构成为减小管接头的外径的障碍。

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使外径相对于流路的大小比以往小的结构的阴型管接头构件以及包括这样的阴型管接头构件和阳型管接头构件的管接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阴型管接头构件,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对应的阳型管接头构件连结,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头主体,其具有收纳所述阳型管接头构件的筒状周壁部、和形成为在径向上贯穿所述筒状周壁部的锁定件保持孔;

锁定件,其配置于所述锁定件保持孔内,且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锁定件的一部分从所述筒状周壁部向内侧突出以便将收纳于所述筒状周壁部内的阳型管接头构件锁定,在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所述锁定件位于比所述锁定位置靠外侧的位置且所述锁定件的一部分从所述筒状周壁部向外侧突出,以便解除对所述阳型管接头构件的锁定;以及

套筒,其具有内周面以及外周面,配置为在周向上包围所述筒状周壁部,且能够沿着所述筒状周壁部的外周面位移,所述套筒具有锁定件收纳孔,所述锁定件收纳孔从所述套筒的所述内周面贯穿至所述外周面,且具有在所述内周面开口的内侧开口周缘部、在所述外周面开口的外侧开口周缘部、以及在所述内侧开口周缘部与外侧开口周缘部之间延伸的孔内周面,所述套筒能够在锁定件释放位置与锁定保持位置之间位移,在所述锁定件释放位置,所述锁定件收纳孔与所述锁定件保持孔在径向上匹配而收纳从所述筒状周壁部向外侧突出的所述锁定件的一部分,从而容许所述锁定件处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在所述锁定保持位置,所述锁定件收纳孔与所述锁定件保持孔在径向上不匹配而由所述套筒的所述内周面将所述锁定件保持于所述锁定位置,在所述套筒处于所述锁定件释放位置时,所述锁定件收纳孔的所述内侧开口周缘部、所述外侧开口周缘部、以及所述孔内周面中的任一方与所述锁定件卡合,从而阻止所述锁定件向径向外侧通过所述套筒。

在该阴型管接头构件中,处于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件收纳于贯穿的锁定件保持孔。因此,与具有从径向外侧覆盖并按压处于锁定解除位置的锁定件的扩径部的以往的阴型管接头构件相比,能够将套筒减薄与不再存在覆盖锁定件的部分相应的量。由此,能够使相对于流路而言的阴型管接头构件的外径比以往的该外径小。

优选的是,所述锁定件为球形的构件,所述锁定件收纳孔是具有比所述锁定件的直径小的直径的圆形孔。

更优选的是,在所述套筒的所述内周面形成有凹部,所述锁定件收纳孔的所述内侧开口周缘部在所述凹部开口而处于远离所述接头主体的外周面的位置,在所述套筒处于所述锁定件释放位置时,所述内侧开口周缘部与所述锁定件卡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锁定件收纳孔的内侧开口周缘部在球形的锁定件的更外侧的位置进行接触,因此在使套筒从锁定件释放位置向锁定件保持位置位移时,由锁定件收纳孔的内侧开口周缘部施加于锁定件的力更朝向内侧的方向,能够使锁定件更顺畅地朝向径向内侧而位移到锁定位置。

优选的是,在所述锁定件处于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时,所述锁定件的径向上的顶部的位置与所述套筒的所述外周面大致共面。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而对于利用了锁定件的阴型管接头构件,能够使相对于流路而言的阴型管接头构件的外径的大小实质上最小。

优选的是,所述阴型管接头构件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接头主体的第一引导部和设置于所述套筒的第二引导部,在使所述套筒从所述锁定件释放位置向所述锁定件保持位置位移时,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第二引导部卡合而将所述套筒朝向所述锁定件保持位置引导。

在该阴型管接头构件中,为了使套筒处于锁定件释放位置,需要使锁定件收纳孔与锁定件在径向上匹配,通过由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将套筒朝向锁定件释放位置引导,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用于使锁定件收纳孔与锁定件的位置匹配的套筒的操作。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管接头,其中,具备:

上述的任一阴型管接头构件;和

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所述阴型管接头构件连结的阳型管接头构件。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管接头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管接头的非连结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管接头的阳型管接头构件插入阴型管接头构件内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管接头的连结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锁定件、锁定件保持孔以及锁定件收纳孔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管接头的套筒的展开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管接头的非连结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管接头的阳型管接头构件插入阴型管接头构件内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图6的管接头的连结状态的图。

图9是图6的管接头的套筒的展开图。

图10是图6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管接头100包括彼此能够拆卸地连结的阳型管接头构件102和阴型管接头构件104。

阳型管接头构件102包括:筒状的阳侧接头主体112,其具有阳侧流路110;阀芯114,其在阳侧流路110内配置为能够沿着其长边轴线l的方向位移;以及弹簧120,其将阀芯114朝向设置于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开口116的阀座部118按压。通过阀芯114被弹簧120的作用力压靠于阀座部118,从而阳侧流路110成为关闭的状态。在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外周面112a形成有供后述的锁定件136卡合的圆环状的锁定件卡合槽122。图示的阳侧接头主体112通过将彼此呈同轴状的前方筒部112a与后方筒部112b连结而构成,但也可以为使它们为一体成形的构件。

阴型管接头构件104具备:筒状的阴侧接头主体132,其具有阴侧流路130;锁定件136,其配置于在阴侧接头主体132上形成的锁定件保持孔134内;以及套筒138,其配置于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外周面132a上。阴侧接头主体132具有收纳阳型管接头构件102的筒状周壁部140,锁定件保持孔134形成为在径向上贯穿该筒状周壁部140。阴侧接头主体132还具备配置于阴侧流路130的中央的阀座部142,在该阀座部142与筒状周壁部140之间配置有滑阀144,该滑阀144配置为能够沿着长边轴线l的方向滑动。滑阀144包括:圆环状的阀芯146,其与阀座部142密封卡合;和筒状的阀芯支承构件148,其保持该阀芯146,相对于筒状周壁部140的内周面140b滑动。滑阀144被弹簧150朝向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前端开口152施力,阀芯146借助弹簧150的作用力而压靠于阀座部142,从而关闭阴侧流路130。在套筒138上形成有圆形的锁定件收纳孔154,该锁定件收纳孔154从套筒138的内周面138b贯穿到外周面138a。锁定件收纳孔154的直径比锁定件136的直径小,设为使锁定件136不向径向外侧通过的大小。图示的阴侧接头主体132通过将彼此呈同轴状的前方筒部132a与后方筒部132b连结而构成,但这是为了将阀座部142一体成形于后方筒部132b,也可以使前方筒部132a与后方筒部132b一体成形并连结与形成为它们分体构件的阀座部。

在阀芯146的前端形成有向前方(在图中观察时为右方)突出的圆环状的外侧唇部146a和内侧唇部146b,在它们之间形成有吸附空间146c。如后述那样,当将阳型管接头构件102插入阴型管接头构件104内时,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与阀芯146抵接,但此时阀芯146的外侧唇部146a和内侧唇部146b被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压溃。于是,吸附空间146c内的空气被排出一定量,成为吸附空间146c被压缩这样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阳侧接头主体112欲相对于阀芯146而相对地向前方位移时,吸附空间146c成为真空状态(负压状态),产生欲将阀芯146向前方拉拽的吸附力。

如图4所示,在套筒138的内周面138b设置有凹部156。锁定件收纳孔154具有在套筒138的内周面138b开口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在外周面138a开口的外侧开口周缘部154b、以及在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与外侧开口周缘部154b之间延伸的孔内周面154c,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在凹部156开口而处于远离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外周面140a的位置。另外,阴侧接头主体132的锁定件保持孔134形成为其内周面134a随着朝向该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径向内侧而变窄这样的锥形状,在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内周面开口的内侧开口部134b的直径比锁定件136的直径小。由此,锁定件136不会向径向内侧通过锁定件保持孔134而从锁定件保持孔134脱离。

在图1的非连结状态下,阴型管接头构件104的滑阀144处于被弹簧150向前方施力的阀芯146压靠于阀座部142的状态,另外阀芯支承构件148位于锁定件136以及锁定件保持孔134的径向内侧。锁定件136处于锁定解除位置,在锁定解除位置,锁定件136被滑阀144的阀芯支承构件148从内侧支承,锁定件136的一部分从阴侧接头主体132的筒状周壁部140的外周面140a突出,并收纳于套筒138的锁定件收纳孔154。套筒138被弹簧159向该阴型管接头构件104的前端侧(在图中观察时为右侧)施力,但锁定件收纳孔1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与锁定件136卡合,从而保持于图1所示的锁定件释放位置。此时,套筒138的厚度减薄至锁定件136的径向上的外侧顶部136a如图4所示那样与套筒138的外周面138a大致共面的程度。

当从图1的非连结状态将阳型管接头构件102插入阴型管接头构件104内时,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与滑阀144的阀芯146抵接而将滑阀144向阴型管接头构件104的后方(在图中观察时为左方)按入,将阴侧流路130打开。另外同时,阴侧接头主体132的阀座部142与阳型管接头构件102的阀芯114抵接而将阀芯114向阳型管接头构件102的后方(在图中观察时为右方)按入,将阳侧流路110打开。由此,如图2所示,阴侧流路130与阳侧流路110成为连通的状态。此时,阀芯146的外侧唇部146a和内侧唇部146b被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压溃,吸附空间146c被压缩而内部的空气被排出一定量。

当如图2所示那样阳型管接头构件102的锁定件卡合槽122达到紧邻锁定件136的内侧的位置时,锁定件136被形成于套筒138的锁定件收纳孔1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向径向内侧按压,向内侧远离锁定件收纳孔154,如图3所示,锁定件136处于其一部分从阴侧接头主体140的筒状周壁部140向内侧突出并与锁定件卡合槽122卡合的锁定位置。因此,套筒138借助弹簧159的作用力而向前方(在图中观察时为右侧)位移而处于锁定件保持位置,在该锁定件保持位置,由该套筒138的内周面138b从外侧按压锁定件136而将锁定件136保持于锁定位置。通过锁定件136保持于锁定位置,从而阳型管接头构件102经由锁定件136而保持于阴型管接头构件104,阴型管接头构件104与阳型管接头构件102成为连结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非连结状态下,如上所述锁定件收纳孔1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处于远离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外周面140a的位置,因此与不采用这种方式的情况相比,在比处于锁定释放位置的锁定件136的更外侧的位置进行卡合,按压锁定件136的力的方向更加朝向该阴侧接头主体132的径向内侧。由此,在该管接头成为了图2所示的状态时,锁定件136会顺畅地位移到锁定位置。

在从图3的连结状态解除连结时,使处于锁定件保持位置的套筒138位移到图2的锁定件释放位置,形成为锁定件收纳孔154与锁定件136以及锁定件保持孔134在径向上匹配的状态。于是,锁定件136从锁定位置向径向外侧位移,成为能够向其一部分从筒状周壁部140突出至外侧的锁定件解除位置位移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将阳型管接头构件102从阴型管接头构件104抽出,则锁定件136被锁定件卡合槽122的倾斜侧面向外侧按压,其一部分收纳于锁定件收纳孔154而位移至锁定解除位置,并且锁定件136被滑阀144的阀芯支承构件148从内侧支承而保持于锁定件解除位置。在将阳型管接头构件102从阴型管接头构件104抽出时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欲从滑阀144的阀芯146相对地远离的情况下,吸附空间146c扩大而成为真空状态,在阳侧接头主体112的前端部112b与滑阀144的阀芯146之间产生吸附力。因此,即使在因例如滑阀144与阴侧接头主体132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等因素而仅依靠弹簧150的作用力则滑阀144不会位移的状态下,由于滑阀144被阳侧接头主体112向前方拉拽,因此也能够使滑阀144更加可靠地返回到图1的位置。套筒138通过与锁定件136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卡合,从而保持于图1的锁定件释放位置。

在阴侧接头主体132的筒状周壁部140的外周面140a侧压入有引导球(第一引导部)160,另外,在套筒138上如图5所示形成有l字形状的引导孔(第二引导部)162。引导球160位于引导孔162内,由引导球160限制套筒138的可动范围。另外,对套筒138进行施力的弹簧159安装为:对套筒138向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的前端侧(在图中观察时为右侧)施力,并且在从前端侧观察时也沿着顺时针施力。在套筒138处于锁定件释放位置(图1)时,引导球160位于引导孔162的第一端部162a,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被约束。在使套筒138向锁定件保持位置位移时,套筒138首先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向前方移动直到引导球160位于引导孔162的角部162b为止,接着引导球160旋转直到位于引导孔162的第二端部162c为止。相反,在使套筒138从锁定件保持位置向锁定件释放位置位移时,首先使套筒138沿着从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旋转,然后使其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向后方位移。在锁定件保持位置处,锁定件收纳孔154必须与锁定件136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以及旋转方向这两方均匹配,通过引导球160这样限制套筒138的可动范围,从而在使套筒138从锁定件释放位置向锁定件保持位置位移时,套筒138被朝向锁定件保持位置引导,因此容易使锁定件收纳孔154位移至与锁定件136匹配的锁定件保持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引导孔162呈l字状,从而在使套筒138从锁定件保持位置向锁定件释放位置位移时,需要进行旋转动作和直线移动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套筒138错误地位移至锁定件释放位置而成为连结解除状态。

图6至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管接头20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管接头相比,阴型管接头构件204的套筒238的结构以及操作不同。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形成于套筒238的l字形状的引导孔262的形状不同,使套筒238在锁定件保持位置与锁定件释放位置之间位移时的操作不同。

在套筒238处于锁定件释放位置(图6、图7、图10)时,引导球260位于引导孔262的第一端部262a,套筒238的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的位置被约束。在使套筒238向锁定件保持位置(图8、图11)位移时,首先使套筒238在从前方观察时沿着顺时针旋转而直到引导球260位于引导孔262的角部262b为止,接着使套筒238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向前方移动,直到引导球260位于引导孔262的第二端部262c。相反,在使套筒238从锁定件保持位置(图8、图11)向锁定件释放位置(图6、图7、图10)位移时,首先使套筒238在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后方向位移,然后使其在从前方观察时沿着逆时针旋转。

在本申请发明的阴型管接头构件104、204中,设置于套筒138、238的锁定件收纳孔154、254收纳锁定件136、236,并通过由锁定件收纳孔154、2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进行卡合来将该锁定件136、236保持于锁定解除位置。即,在本申请发明中,无需设置与在上述以往技术中从径向外侧保持锁定件的罩部相当的部分。因此,能够减小相对于流路而言的阴型管接头构件104、204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锁定件收纳孔154、254的直径比锁定件136、236小,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在锁定件收纳孔154、254的直径比锁定件136、236大的情况下,被弹簧159施力的套筒138上的锁定件收纳孔154、2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能够也与图4所示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同样地,在锁定件保持孔134的内周面134a之间夹着锁定件136而将锁定件136保持于锁定解除位置。而且,与锁定件136卡合而在与该内周面134a之间夹着锁定件136的部分不限定于锁定件收纳孔154、254的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也可以是外侧开口周缘部154b、孔内周面154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孔162、262为l字形状,且在使套筒138、238在锁定件保持位置与锁定件释放位置之间位移时,需要进行长边轴线l的方向上的直线移动动作和旋转动作,但也可以使引导孔为在长边轴线的方向或旋转方向上笔直延伸的直线上的孔,使套筒仅通过长边轴线的方向上的直线移动动作或旋转动作来在锁定件保持位置与锁定件释放位置之间位移。另外,对于引导球和引导孔,只要能够适当限制套筒相对于阴侧接头主体的可动范围,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套筒的内周面设置作为引导部的突起且在阴侧接头主体形成作为引导部的槽,通过这些突起与槽卡合来限制套筒的可动范围。而且,锁定件也可以设为球形以外的形状,另外锁定件收纳孔的形状也可以设为收纳处于锁定释放位置的锁定件并同时使锁定件不向径向外侧通过的这样的圆形以外的形状的贯通孔。

附图标记说明

管接头100;阳型管接头构件102;阴型管接头构件104;阳侧流路110;阳侧接头主体112;前方筒部112a;后方筒部112b;外周面112a;前端部112b;阀芯114;前端开口116;阀座部118;弹簧120;锁定件卡合槽122;阴侧流路130;阴侧接头主体132;前方筒部132a;后方筒部132b;外周面132a;锁定件保持孔134;内周面134a;内侧开口部134b;锁定件136;外侧顶部136a;套筒138;外周面138a;内周面138b;筒状周壁部140;外周面140a;内周面140b;阀座部142;滑阀144;阀芯146;外侧唇部146a;内侧唇部146b;吸附空间146c;阀芯支承构件148;弹簧150;前端开口152;锁定件收纳孔154;内侧开口周缘部154a;外侧开口周缘部154b;孔内周面154c;凹部156;弹簧159;引导球160;引导孔162;第一端部162a;角部162b;第二端部162c;管接头200;阴型管接头构件204;锁定件236;套筒238;锁定件收纳孔254;引导球260;引导孔262;第一端部262a;角部262b;第二端部262c;长边轴线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