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369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摩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摩擦轮(frictionpulley),尤其涉及用于在车辆或产业机械中传递动力的摩擦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车辆的内燃机中,用于将曲轴的动力传递至水泵等辅助设备的传动机构中使用了皮带轮(pulley)或皮带(belt)。现有的传动机构如下构成:曲轴与所有辅助设备通过皮带以及皮带轮进行连结,动力从曲轴向所有辅助设备传递。因此,在包括这样的传动机构的内燃机中,产生的能量损失较大。针对该状况,近年,提出了一种具有能选择曲轴与辅助设备之间是连结还是切断的构成的传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传动机构,具有:皮带轮,其安装于曲轴,并缠挂有皮带;摩擦轮,其具有安装于水泵的支承盘和设置于该支承盘外周的由弹性体材料构成的摩擦环;以及惰轮(idlerpulley),其能使这些皮带轮以及摩擦轮间连结以及分离。在该现有的传动机构中,惰轮与曲轴以及水泵的各皮带轮接触,将曲轴与水泵进行连结,另外,从各皮带轮脱离,切断曲轴与水泵之间的连结,从而能进行传动路径的选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6/051094

专利文献2:wo2014/038554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能够选择动力传递路径的现有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摩擦轮中,当摩擦环与支撑盘之间的接合强度不高且传递高扭矩时,会存在摩擦环与支撑盘之间的接合损坏,摩擦环与支撑盘分离,从而使得摩擦环翘曲的情况。因此,不能将上述摩擦轮用于需要传递80~100nm的高扭矩的起动马达中。

因此,一直寻求能够传递高扭矩的摩擦轮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传递高扭矩的摩擦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擦轮压接在进行旋转的旋转构件的外周以传递动力,所述摩擦轮包括:旋转轮,其在外周具有向内周侧凹陷的沟槽,并能相对于轴线进行旋转;以及橡胶制的环状橡胶环,其形成为能收纳于所述旋转轮的所述沟槽内,所述沟槽具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对置的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一对环状侧面,所述橡胶环收纳于所述沟槽内,具有为了向外周传递动力而被所述旋转构件压接的接触面、以及与所述沟槽的一对侧面对应的一对面即摩擦面,所述橡胶环至少在为了传递动力将所述接触面压接于所述旋转构件的动力传递状态下,使所述摩擦面被按压至所述沟槽的侧面,所述摩擦轮包括防止所述橡胶环从所述沟槽向外侧分离的分离防止单元。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摩擦轮中,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防止单元包括锚定部以及锚定部收纳部,所述锚定部形成于所述橡胶环,所述锚定部收纳部从所述沟槽延伸设置而形成于所述旋转轮,且以能在外周侧卡止所述锚定部的方式对其进行收纳。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摩擦轮中,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防止单元包括肋部以及肋部收纳部,所述肋部将所述橡胶环的收纳于所述沟槽的部分与所述锚定部进行连结,所述肋部收纳部在所述锚定部收纳部与所述沟槽之间形成于所述旋转轮,并收纳所述肋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摩擦轮中,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收纳部以在与具有所述沟槽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间隙的方式收纳所述锚定部,所述肋部收纳部以空出间隙的方式收纳所述肋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所涉及的摩擦轮中,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防止单元包括销构件,所述销构件贯通所述橡胶环而安装于所述旋转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摩擦轮,能够传递高转矩。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的截面图。

图2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各个构成以分离状态示出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的分解截面图。

图3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一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4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二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5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三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6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四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7为用于表示图1以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8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五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的上部分的局部分解截面图。

图9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六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图10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七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的截面图,图2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的各个构成以分离状态示出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的分解截面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远离轴线x的方向(参照图1与图2的箭头a)设为外周侧或外周方向,将靠近轴线x的方向(参照图1与图2的箭头b)设为内周侧或内周方向。另外,在图1与图2中,将轴线x方向上的左侧(参照图1与图2的箭头c)设为前侧或前方,将轴线x方向上的右侧(参照图1与图2的箭头d)设为后侧或后方。

如图1与图2所示,摩擦轮1包括作为旋转轮的基体2以及安装于基体2的外周侧的橡胶环3。基体2具有环状的外周面,例如,如下文所述那样呈现出以轴线x为中心的中空的圆盘状或圆柱状的形状。橡胶环3为由橡胶制成的环状构件,其具有环状的外周面。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作为用于形成基体2的材料,例如基体2由树脂或金属形成。作为橡胶环3的橡胶材料,可以使用各种橡胶材料,可以列举例如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乙丙橡胶(epdm)、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以及聚氨酯等,可以选择具有符合要求的物理性能的橡胶材料。

基体2具有:相对于轴线x向外周方向延展的作为第1基体部的前盘10以及相对于轴线x向外周方向延展的作为第2基体部的后盘20。前盘10具有环状的外周面,前盘10在轴线x方向上的一侧(后侧)的侧面具有前阶梯部11,前阶梯部11为沿外周面延伸的环状阶梯部。另外,同样,后盘20具有环状的外周面,后盘20在轴线x方向的一侧(前侧)的侧面具有后阶梯部21,后阶梯部21为沿外周面延伸的环状的阶梯部。

基体2中,前盘10与后盘20在各自的一侧的侧面对置,也就是说,前盘10的后侧的侧面与后盘20的前侧的侧面相互对置,从而在基体2的外周侧的部分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与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相互对置并形成环状的沟槽4。沟槽4在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橡胶环3在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橡胶环3以其外周面比前盘10的外周面以及后盘20的外周面更靠近外周侧的方式被压缩并夹持于基体2的沟槽4内。

基体2中,前盘10与后盘20在轴线x方向上固定不动,也就是说,在轴线x方向上固定成彼此不能相对运动。另外,前盘10与后盘20被固定成不能相对于轴线x彼此相对旋转。

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前盘10具有中空圆盘状的形状,其由前阶梯部11、外周面12、内周面13、前侧侧面14以及后侧侧面15所界定。外周面12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同样,内周面13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其在比外周面12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延伸,并且,比外周面12在轴线x方向上延伸得更长。前侧侧面14为圆盘面,其在与轴线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在与轴线x垂直的方向(以下,也称为径向。)上延伸,并在外周面12与内周面13之间延展。后侧侧面15为圆盘面,其在与轴线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沿径向延伸,并在内周面13与前阶梯部11之间延展。

前阶梯部11在后侧侧面15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前方凹陷,并在后侧侧面15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12的后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具有作为倾斜面的前倾斜面(侧面)16,该倾斜面为环状的倾斜面。该前倾斜面16形成为在轴线x方向上随着从后侧向前侧而扩径的圆锥形。另外,前阶梯部11具有阶梯面17以及法兰盘面18,阶梯面17为在后侧侧面15与前倾斜面16之间延伸的环状面,法兰盘面18为在前倾斜面16与外周面12之间延伸的环状面。具体而言,阶梯面17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另外,具体而言,法兰盘面18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中空圆盘面。

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后盘20具有中空圆盘状的形状,其由后阶梯部21、外周面22、内周面23、前侧侧面24以及后侧侧面25所界定。外周面22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同样,内周面23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其在比外周面22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延伸,并且,比外周面22在轴线x方向上延伸得更长。前侧侧面24为在与轴线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径向上延伸的圆盘面,并在内周面23与后阶梯部21之间延展。后侧侧面25为在与轴线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例如径向上延伸的圆盘面,其在外周面22与内周面23之间延展。

后阶梯部21在前侧侧面24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后方凹陷,并在前侧侧面24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22的前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如图1与图2所示,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具有作为倾斜面的后倾斜面(侧面)26,该倾斜面为环状的倾斜面,该后倾斜面26形成为在轴线x方向上随着从前侧向后侧而扩径的圆锥形。另外,后阶梯部21具有阶梯面27以及法兰盘面28,阶梯面27为在前侧侧面24与后倾斜面26之间延伸的环状面,法兰盘面28为在后倾斜面26与外周面22之间延伸的环状面。具体而言,阶梯面27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另外,具体而言,法兰盘面28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中空圆盘面。

在基体2中,如图1所示,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与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对置,从而形成大致呈v字形的沟槽4。具体而言,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以及法兰盘面18与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以及法兰盘面28在轴线x方向上相互对置,从而形成大致呈v字形的沟槽4的侧面。另外,前盘10的阶梯面17与后盘20的阶梯面27沿轴线x相互共面连接,且形成大致呈v字形的沟槽4的内周侧的底面。此外,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可以没有法兰盘面18,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可以没有法兰盘面28。

在基体2中,沟槽4的前盘10侧的部分与后盘20侧的部分相对于与轴线x正交的截面呈面对称。另外,前盘10与后盘20被固定,以使两者在轴线x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动,并使得沟槽4的形状不变。另外,前盘10与后盘20被固定,以使两者相对于轴线x不能相对转动。在轴线x方向上前盘10与后盘20之间的相对位置被确定,以使沟槽4在径向上的各个点的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分别为规定的值。基体2具有未图示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用于使前盘10与后盘20在轴线x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动,作为固定部件,可以使用螺栓固定等各种方式。另外,为了使前盘10与后盘20相对于轴线x不能相对转动,例如可使用利用螺栓的固定或利用销等的卡止等各种方式进行固定。

在摩擦轮1中,沟槽4在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如下值:使橡胶环3在轴线x方向上被压缩规定的宽度(压缩余量),沟槽4与橡胶环3的接触面之间产生规定压力的接触面压力,并且在基体2与橡胶环3之间产生所需的摩擦力。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前盘10与后盘20保持并固定为前盘10的后侧侧面15与后盘20的前侧侧面24接触的状态。前盘10与后盘20也可以以前盘10的后侧侧面15与后盘20的前侧侧面24在轴线x方向上空出恒定的间隔的状态进行保持、固定。在此情况下,为使摩擦轮1中的橡胶环3能够被压缩上述压缩余量,前盘10的后侧侧面15与后盘20的前侧侧面24之间在轴线x方向上的间隔被设定为如下间隔,即、使沟槽4在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为规定的宽度。

对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的前倾斜面16与法兰盘面18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等表面性质以及尺寸,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的后倾斜面26与法兰盘面28的粗糙度、表面硬度等表面性质以及尺寸,以及前倾斜面16与后倾斜面26的倾斜角度以及形状进行设定,以使基体2与橡胶环3之间产生所需的摩擦力。另外,前盘10的阶梯面17与后盘20的阶梯面27也可以设定成与前倾斜面16、后倾斜面26以及法兰盘面18、28相同的表面性质以及形状。在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中,前倾斜面16、阶梯面17以及法兰盘面18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表面性质,也可以使任意一个面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另外,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同样,在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中,后倾斜面26、阶梯面27以及法兰盘面28,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表面性质,也可以使任意一个面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另外,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例如,前倾斜面16、后倾斜面26以及法兰盘面18、28作为沟槽4的侧面可以具有粗糙的表面粗糙度,阶梯面17、27作为沟槽4的底面可以具有如镜面般光滑的表面粗糙度。

在基体2中,如图1所示,前盘10的内周面13与后盘20的内周面23沿轴线x相互共面连接,从而形成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在基体2中,在由前盘10的内周面13与后盘20的内周面23构成的圆柱面所形成的通孔中,压入或固定辅助设备的轴或安装于轴上的构件等、使用摩擦轮1的装置或结构等安装用构件、轴承等。可通过螺栓或螺母等未图示的公知手段进行固定。前盘10的内周面13与后盘20的内周面23可以具有与安装有摩擦轮1的对象相对应的形状,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前盘10的内周面13与后盘20的内周面23形成为轴孔,以供安装有摩擦轮1的装置或机构所具有的轴安装或者插入并贯通。另外,前盘10也可以没有内周面13,而为实心构件,另外,后盘20也可以没有内周面13,而为实心构件。

前盘10与后盘20可以形成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如图1、图2所示,橡胶环3在内周侧具有与基体2的沟槽4相对应的形状,在其前侧的侧面具有前侧倾斜面(摩擦面)31作为圆锥面状的第1侧面,在其后侧的侧面具有后侧倾斜面(摩擦面)32作为圆锥面状的第2侧面。另外,橡胶环3还具有:环状的外周面(接触面)33、分别从外周面33的前端以及后端向内周侧延伸的前侧侧面34以及后侧侧面35、以及在比外周面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延伸的环状的内周面36。具体而言,外周面33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前侧侧面34在外周面33的前端与前侧倾斜面31的外周侧端之间延伸,具体而言,其为沿径向延伸的圆盘面。后侧侧面35在外周面33的后端与后侧倾斜面32的外周侧端之间延伸,具体而言,其为沿径向延伸的圆盘面。具体而言,内周面36是以轴线x为中心的圆柱面,其在前侧倾斜面31的内周侧端与后侧倾斜面32的内周侧端之间延伸。由此,橡胶环3由前侧倾斜面31、后侧倾斜面32、外周面33、前侧侧面34、后侧侧面35以及内周面36所界定。

如上所述,橡胶环3在内周侧具有与基体2的沟槽4对应的形状,其前侧倾斜面31以及前侧侧面34分别与沟槽4的前侧的侧面、即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以及法兰盘面18相对应,其后侧倾斜面32以及后侧侧面35分别与沟槽4的后侧的侧面、即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以及法兰盘面28相对应,内周面36与沟槽4的底面、即阶梯面17、27相对应。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基于轴线x,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相对于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平行地延伸,另外,橡胶环3的后侧倾斜面32相对于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平行地延伸。

橡胶环3被设定为:在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的部分,使径向上的各点处的轴线x方向的宽度相对于沟槽4分别具有恒定的压缩余量。

在摩擦轮1中,沟槽4在轴线x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如下值:使橡胶环3沿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均匀地在轴线x方向上被压缩规定的宽度(压缩余量),并且沟槽4与橡胶环3的接触面之间产生规定压力的接触面压力,在基体2与橡胶环3之间产生所需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在摩擦轮1中,橡胶环3的内周侧的部分被基体2的沟槽4夹持并压缩,前侧倾斜面31被按压至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并与其接触,后侧倾斜面32被按压至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并与其接触,内周面36被按压至前盘10以及后盘20的阶梯面17、27并与其接触。

在装配摩擦轮1时,如图2所示,当使前盘10与后盘20在轴线x方向上相互靠近时,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与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接触,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与橡胶环3的后侧倾斜面32接触,橡胶环3在轴线x方向上被压缩。然后,当前盘10与后盘20以后侧侧面15与前侧侧面24接触时,橡胶环3被压缩所需宽度的压缩余量,以使得橡胶环3与基体2之间产生所需的摩擦力。摩擦力主要产生于:前盘10的前倾斜面16与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之间、后盘20的后倾斜面26与橡胶环3的后侧倾斜面32之间、以及沟槽4的底面(前盘10以及后盘20的阶梯面17、27)与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之间。

如图1所示,在摩擦轮1中,橡胶环3的外周侧的部分从基体2的外周面向外周侧突出,所以,橡胶环3的外周面33位于比基体2的外周面(前盘10以及后盘20的外周面12、22)更靠近外周侧的位置。由此,摩擦轮1的橡胶环3的外周面33能够与旋转驱动的传动带或带轮等旋转构件的周面抵接,从而,摩擦轮1的橡胶环3的外周面33推压接触于旋转构件的周面,通过外周面33与旋转构件的周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实现摩擦轮1与旋转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中,橡胶环3以被压缩在前盘10与后盘20之间的状态被夹持在基体2的沟槽4内。因此,能够使橡胶环3与沟槽4之间的接触面产生摩擦力,并且通过增大橡胶环3的压缩余量,能够增大在橡胶环3与沟槽4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使得橡胶环3相对于基体2不会滑动且可承受的沿橡胶环3的外周面33方向的负载变大,而且能够使摩擦轮1可传递的扭矩大于以往可传递的扭矩。另外,能够使橡胶环3与沟槽4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大于由粘接剂得到的粘接力。

另外,摩擦轮1在传递动力的状态下,橡胶环3在外周面33的与旋转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处向内周方向被按压。通过该按压,橡胶环3在沟槽4内向内周方向被压缩并变形,并在轴线x方向上延展。通过由该按压而产生的在轴线x方向的变形,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在未传递动力的状态下与沟槽4的前倾斜面16以及后倾斜面26接触的部分,进一步向前倾斜面16以及后倾斜面26方向被按压,并且,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除了在未传递动力的状态下产生的对前倾斜表面16以及后倾斜表面26的按压力外,还进一步产生按压力。另外,沟槽4的一对前倾斜面16以及后倾斜面26以向内周侧彼此间隔距离变窄的v字形倾斜地延伸,通过按压,橡胶环3被压入沟槽4的更窄的部分内,橡胶环3进一步被压缩,在前倾斜表面31以及后倾斜表面32上产生进一步的按压力。因此,能够使摩擦轮1产生对前倾斜面16以及后倾斜面26的更大的按压力。

接下来,参照图3至图7,对参照图1以及图2所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为示意性表示参照图1以及图2所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的上部分的图。在图7中,沟槽4具有大致呈v字形的形状,标号40表示作为旋转轮的圆盘,并示出了盘40由彼此分开的前盘10和后盘20构成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所描述的改进实施方式中,沟槽4不仅仅限于大致呈v字形的形状,例如可以为矩形形状等其他形状,另外,盘40不仅限于由彼此分开的前盘10和后盘20构成的例子,盘40也可以被构成为一个整体。另外,盘40也可以分别具有多个橡胶环3以及沟槽4。在此情况下,当盘40由分割的盘构成时,盘40由根据沟槽4的数量而分割的多个盘构成。

在参照图1以及图2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可设想存在以下问题。

为了向作为动力传递的对象构件的未图示的旋转构件传递动力,假定如图7所示的摩擦轮1被旋转驱动,摩擦轮1的外周面33边按压边转动作为对象构件的旋转构件,并向旋转构件传递动力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以压缩状态容纳于沟槽4内的橡胶环3的前倾斜面31以及后倾斜面32与沟槽4的前倾斜面16以及后倾斜面26之间产生摩擦力,基于该摩擦力,橡胶环3一边以摩擦轮1的外周面33按压作为对象构件的旋转构件,一边与盘40一体地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到旋转部件。

在此,有可能发生不能维持橡胶环3与盘40作为旋转体彼此完全一体地旋转的情况,这被认为是,尤其是摩擦轮1的旋转速度频繁变动等情况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以下现象:橡胶环3从沟槽4分离,橡胶环3会在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从盘40上翘,从而导致橡胶环3翘曲。

接下来,参照图3对抑制橡胶环3的分离的第一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50进行说明。摩擦轮50包括防止橡胶环3从沟槽4向外侧(箭头a方向)分离的分离防止单元。以下,对同样的结构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而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摩擦轮50的橡胶环3包括作为构成分离防止单元的锚定部的埋设部51。埋设部51作为橡胶环3的一部分与橡胶环3的其他部分一体地设置于橡胶环3的内周面36(参照图7)的内周侧。埋设部51绕轴线x形成为环状,在如图3所示的截面中,其形成为沿轴线x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形状。此外,埋设部51可以与橡胶环3的其他部分同样形成为环状,或者也可以代替连续并无缝地形成为环状形状,例如埋设部51形成为在内周面36的周向上部分地延伸,且多个埋设部51以等角度间隔的方式分布。

在盘40形成有收纳部53,收纳部53作为构成分离防止单元的锚定部收纳部,从沟槽4延伸设置而成,并形成为对埋设部51进行收纳的形状。收纳部53形成为以能在外周侧进行卡止的方式收纳埋设部51。收纳部53为绕轴线x形成为环状的空间,如图3所示,其与埋入部51同样形成为在截面中沿轴线x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形状。在摩擦轮50中,埋设部51以如图3所示的方式收纳于收纳部53内。由于埋设部51在截面中形成为在轴线x方向上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形状,因此,即使向外周方向(箭头a的方向)拉拽橡胶环3,收纳于收纳部53的埋设部51也难以从收纳部53中脱离。

当盘40由彼此分割的前盘10与后盘20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前盘10与后盘20来夹持橡胶环3,并使埋设部51收纳于收纳部53中,能够更容易地组装摩擦轮50。

以上,根据第一改进的实施方式,摩擦轮50包括:作为分离防止单元的埋设部51以及收纳埋设部51的收纳部53,由于埋设部51形成为即使向外周方向拉拽橡胶环3,也难以从收纳部53中脱离的结构,因此橡胶环3不会从沟槽4中分离,并能够使橡胶环3与盘40始终一体地转动,即使存在摩擦轮50的转动速度频繁变动等的情况,也能够消除产生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盘40处上翘并翘曲的现象的可能性。

另外,在摩擦轮50中,由于橡胶环3具有埋设部51,使得其以更大的接触面积与盘40接触,能够使其与盘4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大,进而能够使橡胶环3与盘40一体地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二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60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摩擦轮60的橡胶环3除包括如图3所示的埋设部51以外还包括肋部52。肋部52绕轴线x形成为环状,如图4所示,在截面中其形成为在与轴线x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形状。肋部52的外周侧的部位与橡胶环3的内周面36(参照图7)结合,肋部52的内周侧的部位与埋设部51的外周侧的部位结合,肋部52以及埋设部51作为橡胶环3的一部分与橡胶环3的其他部分一体地形成。此外,肋部52以及埋设部51可以与橡胶环3的其他部分同样形成为环状,或者也可以代替连续并无缝地形成为环状形状,例如埋设部51以及肋部5形成为在内周面36的周向上部分地延伸,且埋设部51以及肋部52以等角度间隔的方式分布。

在盘40中形成有在沟槽4延伸设置的收纳部54以及收纳部53,收纳部54作为肋部收纳部用于形成容纳肋部52的形状的空间,收纳部53用于形成收纳埋设部51的形状的空间。

与如图3所示的情况同样,由于埋设部51形成为在截面中沿轴线x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矩形形状,因此,即使向外周方向(箭头a的方向)拉拽橡胶环3,收纳于收纳部53的埋设部51也难以从收纳部53中脱离。另外,由于埋设部51通过肋部52与橡胶环3的内周面36(参照图7)结合,因此,为使收纳于收纳部53的埋设部51不从收纳部53中脱离而顶推的作用,通过肋部52,被传递到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以及外周面33。

与如图3所示的摩擦轮50的情况同样,当盘40由彼此分割的前盘10与后盘20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组装摩擦轮60。

以上,根据第二改进实施方式,与摩擦轮50的情况同样,摩擦轮60包括作为分离防止单元的埋设部51与收纳埋设部51的收纳部53,由于埋设部51形成为即使向外周方向拉拽橡胶环3,也难以从收纳部53中脱离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橡胶环3从沟槽4中分离,并能够使橡胶环3与盘40始终一体地转动,即使存在摩擦轮60的转动速度频繁变动等的情况,也能够消除产生橡胶环3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盘40处翘曲的现象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摩擦轮60的橡胶环3包括肋部52,埋设部51通过肋部52与橡胶环3的内周面36(参照图7)结合,因此,为了使收纳于收纳部53的埋设部51不会从收纳部53中脱离而埋设部51进行顶推的力不是直接从埋设部51传递到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以及外周面33,而是经由肋部52非刚性地传递到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以及外周面33。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在橡胶环3的外周面33的附近部位等处形成应力过度集中到局部的应力集中部,从而能够长时间地维持橡胶环3的寿命。

另外,由于摩擦轮60的橡胶环3包括肋部52,因此,收纳于沟槽4内的橡胶环3自收纳部53的距离变长,能够使得收纳于沟槽4内的橡胶环3的翘曲方向的截面惯性矩增大,从而能够提高刚性,并能够使收纳于沟槽4内的橡胶环3难于翘曲。

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三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7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摩擦轮70与图4所示的摩擦轮6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收纳埋设部51的收纳部53,其设有收纳部55;代替收纳肋部52的收纳部54,其设有收纳部56。

收纳部55与埋设部51之间在内周侧空出间隙57的同时在轴线x方向的两侧形成有间隙58,收纳部55以在外周侧与埋设部51的外周侧的面相接触的方式收纳埋设部51。由此,当埋设部51在外周侧被拉拽时,可被收纳部55卡住。另外,收纳部56以在轴线x方向的两侧与肋部52之间空出间隙59的方式收纳肋部52。由此,肋部52不受任何限制地收纳于埋设部56中。

以上,根据第三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70,除了能够获得与第二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60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即,在摩擦轮70中,肋部52以不受任何限制且空出间隙59的方式收纳于收纳部56中,另外,埋设部51以在外周侧卡止于收纳部55并在内周侧空出间隙57、且在轴线x的两侧空出间隙58的方式收纳于收纳部55,因此,为了使收纳于收纳部55的埋设部51不会从收纳部55中脱离而埋设部51进行顶推的力不是直接从埋设部51传递到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以及外周面33,而是经由肋部52以与摩擦轮60的情况相比更非刚性的方式传递到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以及外周面33。其结果是,与摩擦轮60的情况相比较,摩擦轮70能够进一步避免在橡胶环3的外周面33的附近部位等处形成应力过度集中到局部的应力集中部,能够长时间地维持橡胶环3的寿命。

另外,由于肋部52以与收纳部56间隔有间隙59的方式收纳于收纳部56中,并且,埋设部51以与收纳部55间隔有间隙57以及间隙58的方式收纳于收纳部55中,因此,即使在橡胶环3的形状以及大小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制造偏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带来障碍。

第一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50例如对于如同水泵那样的传递力较小的情况是有用的,相对于此,第三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70例如对于由摩擦轮70而产生的传递力较大的情况特别有用。在摩擦轮70中,当橡胶环3被压接于旋转构件并从外周侧被按压的情况下,橡胶环3的一部分可避让至间隙57、58以及59中,从而能够避免橡胶环3的过度压缩。因此,当传递力较大时,摩擦环70特别有用。

接下来,参照图6对第四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8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包括销构件61,销构件61构成防止橡胶环3从沟槽4向外侧分离的分离防止单元。

如图6所示,例如金属或者树脂制成的销构件61在轴线x方向上穿过橡胶环3,销构件61通过其两端具有的紧固件61a安装于盘40的两侧面。橡胶环3例如通过等角度间隔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多个销构件61而安装于盘40的两侧面。作为橡胶环3的橡胶材料,优选具有高强度的橡胶材料,从而即使被穿过橡胶环3的销构件61拉拽,橡胶环3也不会断裂。作为高强度的橡胶材料,例如,为聚氨酯橡胶或氢化丁腈橡胶(h-nbr)。

以上,根据第四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80,由于橡胶环3通过贯通的销构件61安装于盘40,因此,能够抑制橡胶环3的内周面36从沟槽4的阶梯面17、27分离,能够使橡胶环3与盘40始终一体地转动,即使存在摩擦轮80的转动速度频繁变动等的情况,也能够消除产生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从盘40处翘曲的现象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基体2的沟槽4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大致呈v字形的形状。例如,前盘10的前阶梯部11的前倾斜面16以及后盘20的后阶梯部21的后倾斜面26不是圆锥形,而是在沿轴线x的截面中具有曲线轮廓的形状。另外,同样,橡胶环3的形状不限于与基体2的沟槽4对应并大致呈v字形的形状。例如,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不是圆锥形,而是在沿轴线x的截面中具有曲线轮廓的形状。另外,基体2的沟槽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字形、矩形或圆弧形,同样,橡胶环3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字状、矩形或圆形,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可以呈中央向外周侧突出的曲面状。另外,橡胶环可以不具有压缩余量或者局部具有压缩余量,动力传递时橡胶环3被按压于沟槽4中,从而橡胶环3的前侧倾斜面31以及后侧倾斜面32被按压于沟槽4的前倾斜面16以及后阶梯部21的后倾斜面26,进而前倾斜面31以及后倾斜面32与前倾斜面16以及后阶梯部21之间产生所需的摩擦力。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0,对参照图1以及图2所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中包括防挤出凸起,该防挤出凸起用于防止橡胶环3在径向(参见图1和2中的箭头a和b)上偏离并从沟槽4中挤出。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而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8对包括防挤出凸起的第五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01进行说明。图8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五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01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摩擦轮101的上部分的分解部分截面图。

如图8所示,盘40的前盘10以及后盘20具有前阶梯部111以及后阶梯部121。该前阶梯部111与后阶梯部121相互对置并形成环状的沟槽104。

前阶梯部111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前方)凹陷,且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12的内侧(后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前阶梯部111具有:左沟槽倾斜面116a、左沟槽侧面116b以及阶梯面117,其中,左沟槽倾斜面116a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左沟槽侧面116b为在左沟槽倾斜面116a与外周面12之间延伸的面,阶梯面117为在内侧侧面15与左沟槽倾斜面116a之间延伸的面。另外,前阶梯部111具有朝轴线x方向突出的防挤出凸起119。防挤出凸起119通过使左沟槽侧面116b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并形成法兰盘面118,法兰盘面118为从左沟槽侧面116b向外周侧倾斜的倾斜面。防挤出凸起119,例如,如图8所示与外周面12相连接,并形成于左沟槽侧面116b的外周侧的端部。

后阶梯部121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后方)凹陷,并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22的内侧(前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后阶梯部121具有右沟槽倾斜面126a、右沟槽侧面126b以及阶梯面127,其中右沟槽倾斜面126a为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右沟槽侧面126b为在右沟槽倾斜面126a与外周面22之间延伸的面,阶梯面127为在内侧侧面24与右沟槽倾斜面126a之间延伸的面。另外,后阶梯部121具有朝轴线x方向突出的防挤出凸起129。防挤出凸起129通过使右沟槽侧面126b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并形成法兰盘面128,法兰盘面128为从右沟槽侧面126b向外周侧倾斜的倾斜面。防挤出凸起129,例如图8所示与外周面22相连接,并形成于右沟槽侧面126b的外周侧的端部。

在安装于作为旋转轮的基体2的外周的橡胶环103中,将由上述的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分别与前侧侧面34以及后侧侧面35形成的外周侧的两个角部切掉,形成锥面137、138。具体而言,橡胶环103在内周侧具有与基体2的沟槽104对应的形状,具有:在前侧(左侧)以及后侧(右侧)的侧面上大致呈圆锥形的左倾斜面131以及右倾斜面132、作为环状面的外周面133、作为从左倾斜面131以及右倾斜面132分别向外周侧延伸的面的前侧侧面134以及后侧侧面135、作为在比外周面133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处延伸的面的内周面136、以及在外周面133与前侧侧面134以及后侧侧面135之间延伸并倾斜的倾斜面即锥面137、138。

在上述摩擦轮101中,橡胶环103的左倾斜面131以及前侧侧面134分别与沟槽104的左沟槽倾斜面116a以及左沟槽侧面116b对应,橡胶环103的右倾斜面132以及后侧侧面135分别与沟槽104的右沟槽倾斜面126a以及右沟槽侧面126b对应。并且,沟槽104与橡胶环103的接触面(左倾斜面131与左沟槽倾斜面116a、前侧侧面134与左沟槽侧面116b、右倾斜面132与右沟槽倾斜面126a、后侧侧面135与右沟槽侧面126b)之间产生规定压力的接触面压力。

在上述的橡胶环103收纳于沟槽104内的状态下,防挤出凸起119、129形成为:使在橡胶环103中前侧侧面134与锥面137交叉的部分即交叉部139a以及后侧侧面135与锥面138交叉的部分即交叉部139b在轴线x方向上分别位于沟槽104的左沟槽侧面116b以及右沟槽侧面126b延展的位置。另外,左沟槽侧面116b以及右沟槽侧面126b在径向上位于法兰盘面118、128的下方,且在轴线x方向上分别位于至少法兰盘面118、128延展的范围。由此,即使橡胶环103在径向上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橡胶环103的交叉部139a、139b以及锥面137、138也会与防挤出凸起119、129相抵接。

以上,根据第五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01,除了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在摩擦轮101中,由于沟槽104内形成有作为分离防止单元的防挤出凸起119、129,因此,当橡胶环103在径向上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橡胶环103从内周侧与防挤出凸起119、129相接触。由此,能够使得橡胶环103难以从沟槽104中脱离。

另外,在摩擦轮101中,由于防挤出凸起119、129在沟槽104的外周侧朝轴线x方向突出,并从外周侧与橡胶环103接触,因此,当橡胶环103被压接于旋转构件时,不会抑制橡胶环103在沟槽104内向内周侧下沉。因此,防挤出凸起119、129能够维持由于橡胶环103向沟槽104内下沉而产生的传递力的增大作用,同时能够防止橡胶环103的脱落。

此外,在摩擦轮101中,由于从外周面12、22朝轴线x方向突出而形成防挤出凸起119、129,因此,不会增加用于抑制橡胶环103从沟槽104中脱离的部件。并且,能使装配变得容易。

此外,上述的摩擦轮101可以不形成有左沟槽侧面116b与右沟槽侧面126b以及前侧侧面134与后侧侧面135。即,可以是:在前阶梯部111中,法兰盘面118从左沟槽倾斜面116a延伸,在后阶梯部121中,法兰盘面128从右沟槽倾斜面126a延伸,在橡胶环103中,锥面137从左倾斜面131延伸,锥面138从右倾斜面132延伸。

接下来,参照图9对包括防挤出凸起的第六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201进行说明。图9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六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201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201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9所示,盘40的前盘10以及后盘20具有前阶梯部211以及后阶梯部221。该前阶梯部211与后阶梯部221相互对置形成环状的沟槽204。

前阶梯部211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前方)凹陷,并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12的内侧(后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前阶梯部211具有左沟槽侧面216、阶梯面217以及防挤出凸起219,其中,左沟槽侧面216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面,阶梯面217为在内侧侧面15与左沟槽侧面216之间延伸的面,防挤出凸起219为分离防止单元。防挤出凸起219通过使左沟槽侧面216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防挤出凸起219,例如,如图9所示,形成于左沟槽侧面216的外周侧的端部。

后阶梯部221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后方)凹陷,并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22的内侧(前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后阶梯部221具有:右沟槽侧面226、阶梯面227以及防挤出凸起229,其中,右沟槽侧面226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面,阶梯面227为在内侧侧面24与右沟槽侧面226之间延伸的面,防挤出凸起229为分离防止单元。防挤出凸起229通过使右沟槽侧面226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防挤出凸起229,例如,如图9所示,形成于右沟槽侧面226的外周侧的端部。

在安装于作为旋转轮的基体2的外周的橡胶环203中,将由上述的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分别与前侧侧面34以及后侧侧面35形成的外周侧的两个角部切掉,形成与防挤出凸起219、229在轴线x方向上相抵接的切口侧面237、238。具体而言,橡胶环203在内周侧具有与基体2的沟槽204对应的形状,具有:在前侧以及后侧的侧面上大致呈圆环形的左侧面231以及右侧面232;作为环状面的外周面233;作为从左侧面231以及右侧面232的上端部分别向后侧以及前侧延伸的面的凸起抵接面234、235;作为在比外周面233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处延伸的面的内周面236;以及从凸起抵接面234、235分别向外周侧延伸的切口侧面237、238。切口侧面237、238是为了形成凸起抵接面234、235而切割橡胶环203所形成的面。

在上述摩擦轮201中,通过凸起抵接面234和切口侧面237形成作为环状空间的沟槽部239a。另外,通过凸起抵接面235和切口侧面238形成作为环状空间的沟槽部239b。并且,沟槽部239a、239b形成为使防挤出凸起219、229分别位于摩擦轮201中。具体而言,防挤出凸起219、229形成为以能从内周侧与凸起抵接面234、235抵接的方式位于沟槽部239a、239b。

另外,在上述摩擦轮201中,橡胶环203的左侧面231与沟槽204的左沟槽侧面216对应,橡胶环203的右侧面232与沟槽204的右沟槽侧面226对应。并且,沟槽204与橡胶环203的接触面(左沟槽侧面216与左侧面231,右沟槽侧面226与右侧面232)之间产生规定压力的接触面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前阶梯部211以及后阶梯部221以分别在凸起抵接面234与防挤出凸起219之间、以及凸起抵接面235与防挤出凸起229之间空出间隙240a、240b的方式,将橡胶环203收纳于沟槽204中。因此,即使在橡胶环203的形状以及大小存在或多或少的制造偏差,也不会带来障碍。另外,当橡胶环203被压接于旋转构件并从外周侧被按压的情况下,橡胶环3的一部分可避让至间隙240a、240b,从而能够避免橡胶环3的过度压缩,

以上,根据第六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201,除了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在摩擦轮201中,由于沟槽204形成有作为分离防止单元的防挤出凸起219、229,因此,当橡胶环203在径向上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橡胶环203从内周侧与防挤出凸起219、229接触。由此,能够使得橡胶环203难以从沟槽204中脱离。

另外,在摩擦轮201中,由于防挤出凸起219、229在沟槽204的外周侧朝轴线x方向突出,并从外周侧与橡胶环203接触,因此,当橡胶环203被推压接触于旋转构件时,不会抑制橡胶环203在沟槽204内向内周侧下沉。因此,防挤出凸起219、229能够维持由于橡胶环203向沟槽204内下沉而产生的传递力的增大作用,同时能够防止橡胶环203的脱离。

此外,在摩擦轮201中,由于通过从外周面12、22朝轴线x方向突出而形成防挤出凸起219、229,因此,不会增加用于抑制橡胶环203从沟槽204中脱离的部件。并且,能使装配变得容易。

接下来,参照图10对包括防挤出凸起的第七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301进行说明。图10为用于表示本发明第七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301的示意性结构的、沿轴线的截面的表示摩擦轮301的上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10所示,盘40的前盘10以及后盘20具有前阶梯部311以及后阶梯部321。该前阶梯部311与后阶梯部321相互对置形成环状的沟槽304。

前阶梯部311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前方)凹陷,并在内侧侧面15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12的内侧(后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前阶梯部311具有左沟槽侧面316、阶梯面317以及防挤出凸起319,其中,左沟槽侧面316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面,阶梯面317为在内侧侧面15与左沟槽侧面316之间延伸的面,防挤出凸起319为分离防止单元。防挤出凸起319通过使左沟槽侧面316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其具有作为倾斜的面(倾斜面)的左沟槽倾斜面318。防挤出凸起319,例如,如图10所示,形成于左沟槽侧面316的外周侧的端部。

后阶梯部321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的部分向外侧(后方)凹陷,并在内侧侧面24的外周侧端与外周面22的内侧(前侧)端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后阶梯部321具有右沟槽侧面326、阶梯面327以及防挤出凸起329,其中,右沟槽侧面326为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的面,阶梯面327为在内侧侧面24与右沟槽侧面326之间延伸的面,防挤出凸起329为分离防止单元。防挤出凸起329通过使右沟槽侧面326的一部分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其具有作为倾斜的面(倾斜面)的右沟槽倾斜面328。防挤出凸起329,例如,如图10所示,形成于右沟槽侧面326的外周侧的端部。

在安装于作为旋转轮的基体2的外周的橡胶环303中,将由上述橡胶环3的外周面33分别与前侧侧面34以及后侧侧面35所形成的外周侧的两个角部切掉,从而形成锥面337、338。具体而言,橡胶环303在内周侧具有与基体2的沟槽304对应的形状,具有:在前侧以及后侧的侧面上大致呈圆环平面状的左侧面331以及右侧面332、作为环状面的外周面333、作为在比外周面333更靠近内周侧的位置处延伸的面的内周面336以及锥面337、338,该锥面337、338是分别在左侧面331以及右侧面332与外周面333之间延伸并倾斜的面、即倾斜面。

在上述摩擦轮301中,橡胶环303的左侧面331与沟槽304的左沟槽侧面316对应,橡胶环303的右侧面332与沟槽304的右沟槽侧面326对应。并且,沟槽304与橡胶环303的推压接触面(左沟槽侧面316与左侧面331,右沟槽侧面326与右侧面332)之间产生规定压力的接触面压力。

以上,根据第七改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301,除了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1相同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即,在摩擦轮301中,由于在沟槽304中形成有作为分离防止单元的防挤出凸起319、329,因此,当橡胶环303在径向上发生偏离的情况下,橡胶环303从内周侧与防挤出凸起319、329接触。由此,能够使得橡胶环303难以从沟槽304中脱离。

另外,在摩擦轮301中,由于防挤出凸起319、329在沟槽304的外周侧朝轴线x方向突出,并从橡胶环303的外周侧与橡胶环303接触,因此,当橡胶环303被推压接触于旋转构件时,不会抑制橡胶环303在沟槽304内向内周侧下沉。因此,防挤出凸起319、329能够维持由于橡胶环303向沟槽304内下沉而产生的传递力的增大作用,同时能够防止橡胶环303的脱离。

此外,在摩擦轮301中,由于从外周面12、22朝轴线x方向突出而形成防挤出凸起319、329,因此,不会增加用于抑制橡胶环303从沟槽304中脱离的部件。并且,能使装配变得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摩擦轮301也可以形成为以在左沟槽倾斜面318与锥面337之间以及在右沟槽倾斜面328与锥面338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将橡胶环303收纳于沟槽304中。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擦轮,而是包括在本发明的构思和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所有方式。另外,为了完成上述效果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适当选择性地组合各构成。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各构成要素的形状、材料、配置、尺寸等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式适当地改变。

(标号说明)

1、50、60、70、80、101、201、301摩擦轮

2基体

3、103、203、303橡胶环

4、104、204、304沟槽

10前盘

11、111、211、311前阶梯部

12、22外周面

13、23内周面

14、25前侧侧面(外侧侧面)

15、24后侧侧面(内侧侧面)

16前倾斜面(左沟槽倾斜面)

17、27、117、127、217、227、317、327阶梯面

18、28法兰盘面

20后盘

21、121、221、321后阶梯部

26后倾斜面(左沟槽倾斜面)

31前侧倾斜面(左倾斜面)

32后侧倾斜面(右倾斜面)

33、133、233、333外周面

34、134前侧侧面

35、135后侧侧面

36、136、236、336内周面

40盘

51埋设部

52肋部

53、54、55、56收纳部

57、58、59、204a、204b间隙

116a、318左沟槽倾斜面

116b、216、316左沟槽侧面

118、128法兰盘面

119、129、219、229、319、329防挤出凸起

126a、328右沟槽倾斜面

126b、226、326右沟槽侧面

131左倾斜面

132右倾斜面

134前侧侧面

135后侧侧面

137、138锥面

139a、139b交叉部

240a、240b间隙

231、331左侧面

232、332右侧面

234、235凸起抵接面

237、238切口侧面

239a、239b沟槽部

337、338锥面

x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