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187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包括三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具有档位少、换挡力小、档位排布和档位速合理的优势。



背景技术:
:

变速器车辆必不可少的部件,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变速器的作用包括: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实现空档,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变速器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有级式变速器有几个可选择的固定传动比,采用齿轮传动;无级式变速器的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综合式变速器由有级式变速器和无级式变速器共同组成的,其传动比可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几个分段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申请号为201610816630.5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车用三离合器式变速器由三个离合器、三根输入轴、四根中间轴、两根输出轴、六个空套齿轮、十四个固定齿轮、七个同步器、差速器输入齿轮和差速器组成,三个离合器采用径向与轴向相结合的嵌套集成方式,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相对轴向布置,第三离合器相对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径向布置,三根输入轴之间采用嵌套的布置方式,第一输出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之间及第二输出轴、第三中间轴、第四中间轴之间也采用嵌套的布置方式;在现有技术中,植保机械所用的工程机变速箱存在以下缺陷:直排档式结构的档位在整车上布置不灵活;换挡力重导致的操纵手感差;挡位速比与桥匹配性不好以及挡位与挡位之间速比差不当导致的换挡性能较差;整车布置空间与车架连接方式不适用于植保机械;性能对于植保机械相对富裕导致的大材小用;整车自重大、强度等性能要求高、结构复杂、维护保养繁琐;没有制动机构。因此,设计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该变速箱档位少、换挡力小、档位排布和档位速合理,很有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该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操作轻松方便的一种农业装备用变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的主体结构包括:皮带轮、离合器、变速箱壳体、一轴、倒档惰轮轴、一档被动齿轮、1/r齿毂、倒档被动齿轮、二档被动齿轮、2/3档齿毂、三档被动齿轮、二轴、第一法兰盘、差速器总成和第二法兰盘、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和差速器连接竖轴;内空式结构的变速箱壳体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置有一轴和二轴,一轴的左端转轴式连接于变速箱壳体的内部,一轴上位于变速箱壳体内的部分从左至又依次固定连接有倒挡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一轴的最右端穿出变速箱壳体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采用市售普通压盘离合器,用以控制从发动机传递到一轴动力的接通与断开,离合器中间置有皮带轮;所述二轴上从左至右依次置有倒档被动齿轮、1/r齿毂、一档被动齿轮、差速器连接竖轴、二档被动齿轮、2/3档齿毂和三档被动齿轮,倒档被动齿轮、一档被动齿轮、二档被动齿轮和三档被动齿轮能够活动式绕二轴转动,并且不够能沿二轴长度方向左右移动,1/r齿毂和2/3档齿毂不能够绕二轴转动,但1/r齿毂和2/3档齿毂上端连接有换挡拨叉,通过换挡拨叉能够控制1/r齿毂和2/3档齿毂沿二轴长度方向左右移动;倒档被动齿轮下端与倒档惰轮轴上的惰轮啮合,倒档惰轮轴上的惰轮与倒挡主动齿轮啮合,1/r齿毂在向左移动时,用以与倒档被动齿轮接合,动力由倒挡主动齿轮传递至倒档被动齿轮,再由倒档被动齿轮传递至与其接合的1/r齿毂,由1/r齿毂带动二轴转动,并通过差速器连接竖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总成;一档被动齿轮与一轴上的一档主动齿轮啮合,并由一档主动齿轮带动一档被动齿轮转动,在1/r齿毂与一档被动齿轮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1/r齿毂,来带动二轴转动;二档被动齿轮与一轴上的二挡主动齿轮啮合,并由二挡主动齿轮带动二档被动齿轮转动,在2/3档齿毂与二档被动齿轮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2/3档齿毂,来带动二轴转动;三档被动齿轮与一轴上的三挡主动齿轮啮合,并由三挡主动齿轮带动三档被动齿轮转动,在2/3档齿毂与三档被动齿轮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2/3档齿毂,来带动二轴转动;所述差速器总成置于变速箱壳体内部上端,速器总成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法兰盘,差速器总成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法兰盘,动力经二轴、差速器总成传递至法兰盘。

本发明涉及的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的一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离合器-一轴-档被动齿轮-1/r齿毂-二轴-差速器总成-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一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离合器--一轴-二挡主动齿轮-2/3档齿毂-二轴-差速器总成-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三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离合器-一轴-三挡主动齿轮-2/3档齿毂—二轴-差速器总成-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倒挡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离合器-一轴-倒挡主动齿轮-倒档惰轮-倒档被动齿轮-1/r齿毂-二轴-差速器总成-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3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比传统变速箱换挡阻力小,提高了操作效率,采用了加工难度低的柱齿轮结构,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传动效率,主体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操作人员换挡,有效避免脱挡和乱挡现象,换挡操作简便,换挡力小,挡位排布和档位速合理,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植保机械用变速器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皮带轮1、离合器2、变速箱壳体3、一轴4、倒档惰轮轴5、一档被动齿轮6、1/r齿毂7、倒档被动齿轮8、二档被动齿轮9、2/3档齿毂10、三档被动齿轮11、二轴12、第一法兰盘13、差速器总成14和第二法兰盘15、动齿轮16、一档主动齿轮17、二挡主动齿轮18、三挡主动齿轮19和差速器连接竖轴20;内空式结构的变速箱壳体3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置有一轴4和二轴12,一轴4的左端转轴式连接于变速箱壳体3的内部,一轴4上位于变速箱壳体3内的部分从左至又依次固定连接有倒挡主动齿轮16、一档主动齿轮17、二挡主动齿轮18和三挡主动齿轮19,一轴4的最右端穿出变速箱壳体3与离合器2连接,离合器2采用市售普通压盘离合器,用以控制从发动机传递到一轴4动力的接通与断开,离合器2中间置有皮带轮1;所述二轴12上从左至右依次置有倒档被动齿轮8、1/r齿毂7、一档被动齿轮6、差速器连接竖轴20、二档被动齿轮9、2/3档齿毂10和三档被动齿轮11,倒档被动齿轮8、一档被动齿轮6、二档被动齿轮9和三档被动齿轮11能够活动式绕二轴12转动,并且不够能沿二轴12长度方向左右移动,1/r齿毂7和2/3档齿毂10不能够绕二轴12转动,但1/r齿毂7和2/3档齿毂10上端连接有换挡拨叉,通过换挡拨叉能够控制1/r齿毂7和2/3档齿毂10沿二轴12长度方向左右移动;倒档被动齿轮8下端与倒档惰轮轴5上的惰轮啮合,倒档惰轮轴5上的惰轮与倒挡主动齿轮16啮合,1/r齿毂7在向左移动时,用以与倒档被动齿轮8接合,动力由倒挡主动齿轮16传递至倒档被动齿轮8,再由倒档被动齿轮8传递至与其接合的1/r齿毂7,由1/r齿毂7带动二轴12转动,并通过差速器连接竖轴20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总成14;一档被动齿轮6与一轴4上的一档主动齿轮17啮合,并由一档主动齿轮17带动一档被动齿轮6转动,在1/r齿毂7与一档被动齿轮6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1/r齿毂7,来带动二轴12转动;二档被动齿轮9与一轴4上的二挡主动齿轮18啮合,并由二挡主动齿轮18带动二档被动齿轮9转动,在2/3档齿毂10与二档被动齿轮9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2/3档齿毂10,来带动二轴12转动;三档被动齿轮11与一轴4上的三挡主动齿轮19啮合,并由三挡主动齿轮19带动三档被动齿轮11转动,在2/3档齿毂10与三档被动齿轮11接合时,将动力传递至2/3档齿毂10,来带动二轴12转动;所述差速器总成14置于变速箱壳体3内部上端,速器总成14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法兰盘13,差速器总成14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法兰盘15,动力经二轴12、差速器总成14传递至法兰盘15。

本实施例涉及的反向输入农业装备变速箱的一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1-离合器2-一轴4-档被动齿轮6-1/r齿毂7-二轴12-差速器总成14-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一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1-离合器2--一轴4-二挡主动齿轮18-2/3档齿毂10-二轴12-差速器总成14-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三档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1-离合器2-一轴4-三挡主动齿轮19-2/3档齿毂10—二轴12-差速器总成14-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倒挡的实现路线为:皮带轮1-离合器2-一轴4-倒挡主动齿轮16-倒档惰轮5-倒档被动齿轮8-1/r齿毂7-二轴12-差速器总成14-左右半轴-边减齿轮-轮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