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泄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49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领域,涉及一种安全泄压阀。



背景技术:

消防灭火系统管路中经常存在泄漏气体,泄漏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排放,有可能会导致消防灭火系统发生误喷情况发生;且在准工作状态下,消防灭火系统容易受环境温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压缩气体膨胀,进而使系统管路因内部压力突然升高而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泄压阀,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在系统管路产生漏气或者高压气体时,能进行及时排放,从而保护消防灭火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座、阀体和阀芯,所述阀座的一端为端面,另一端开口,所述阀座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阀座的开口端设置有内螺纹接口;所述阀体的一端为端面,另一端开口,所述阀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阀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接口,所述阀体的开口端与所述阀座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呈直筒形,所述阀芯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阀芯内设置有安全膜片,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被保护的消防灭火系统可以通过阀座开口端的内螺纹接口与安全泄压阀进行连接,正常情况下,在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安全膜片将安全泄压阀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当被保护的灭火系统有微量气体泄漏时,泄漏的微量气体会沿着阀座端面的进气口进入安全泄压阀,经过阀体内侧壁与阀芯之间的间隙,最终通过阀体端面上的排气口排出;如果系统中出现瞬间高压情况,高压气体克服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阀芯和安全膜片一起向阀体盲端移动,与阀体和阀座一起形成密封结构,瞬间高压会被螺旋弹簧缓冲;在上述密封结构形成后,如果气体压力继续增大,则被保护系统会出现超高压现象,当气体压力累积达到安全膜片爆破临界压力时,安全膜片破裂,超压气体会通过阀体端面的排气口释放。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结构紧凑,阀体与阀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强度可靠且便于组装;阀芯呈直筒形且与阀体间隙滑动配合,一方面能确保泄漏微量气体从排气口顺利排放,另一方面能保证阀芯在阀体内顺利滑动,不影响消防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阀芯内安装有安全膜片,保证了超高压气体的及时排放,能及时有效的保护消防灭火系统。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阀座一侧的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母,所述安全膜片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内螺母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阀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便于安全膜片的固定,阀芯朝向所述阀座一侧的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母,确保了安全膜片固定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也便于安全膜片的更换,安全膜片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内螺母之间,可以很好的起到密封和泄压作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全膜片与所述内螺母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在安全膜片和内螺母之间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垫,可以确保内螺母与安全膜片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阀体的盲端和所述环形凸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由于阀体与阀芯之间空间狭小,为了能保证阀芯在瞬间高压情况下能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就需要在螺旋弹簧受到压缩后阀芯的端部能与阀体的盲端接触,将螺旋弹簧的一端伸入阀芯内顶在环形凸台上,这样螺旋弹簧被压缩后不会影响阀芯的端部与阀体的盲端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体的端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垫。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在阀体的端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垫,阀芯向上移动后,第二环形密封垫受到阀体的端面与阀芯的上端口的挤压,可确保密闭空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体的端面的内侧设置有环形限位筋,螺旋弹簧的端部抵在所述环形限位筋的内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垫位于所述环形限位筋的外圈与所述阀座的内侧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在阀体的端面内侧设置环形限位筋,螺旋弹簧的端部抵在所述环形限位筋的内圈,便于螺旋弹簧的限位,确保螺旋弹簧提供预期的弹力作用,第二环形密封垫位于环形限位筋的外圈与阀座的内侧壁之间,便于第二环形密封垫的固定,确保第二环形密封垫起到预期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的一种实施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阀座;101进气口;2阀体;201排气口;202环形限位筋;3阀芯;301环形凸台;4安全膜片;5螺旋弹簧;6内螺母;7第一环形密封垫;8第二环形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座1、阀体2和阀芯3,所述阀座1的一端为端面,另一端开口,所述阀座1的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01,所述阀座1的开口端设置有内螺纹接口;所述阀体2的一端为端面,另一端开口,所述阀体2的端面上设置有排气口201,所述阀体2的开口端设置有外螺纹接口,所述阀体2的开口端与所述阀座1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所述阀芯3呈直筒形,所述阀芯3的外侧壁与所述阀体2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阀芯3内设置有安全膜片4,所述阀芯3朝向所述阀体2的一端与所述阀体2的端面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5。

在以上实施例中,被保护的消防灭火系统可以通过阀座1开口端的内螺纹接口与安全泄压阀进行连接,正常情况下,在螺旋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安全膜片4将安全泄压阀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当被保护的消防灭火系统有微量气体泄漏时,泄漏的微量气体会沿着阀座1端面的进气口101进入安全泄压阀,经过阀体2内侧壁与阀芯3之间的间隙,最终通过阀体2端面上的排气口201排出;如果系统中出现瞬间高压情况,高压气体克服螺旋弹簧5的弹力作用,阀芯3和安全膜片4一起向阀体2盲端移动,与阀体2和阀座1一起形成密封结构,瞬间高压会被螺旋弹簧5缓冲;在上述密封结构形成后,如果气体压力继续增大,则被保护系统会出现超高压现象,当气体压力累积达到安全膜片4爆破临界压力时,安全膜片4破裂,超压气体会通过阀体2端面的排气口201释放。本发明的安全泄压阀结构紧凑,阀体2与阀座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强度可靠且便于组装;阀芯3呈直筒形且与阀体2间隙滑动配合,一方面能确保泄漏微量气体从排气口201顺利排放,另一方面能保证阀芯3在阀体2内顺利滑动,不影响消防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阀芯3内安装有安全膜片4,保证了超高压气体的及时排放,能及时有效的保护消防灭火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301,所述阀芯3朝向所述阀座1一侧的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母6,所述安全膜片4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301与所述内螺母6之间。

在以上实施例中,阀芯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301,便于安全膜片4的固定,阀芯3朝向所述阀座1一侧的端口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内螺母6,确保了安全膜片4固定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也便于安全膜片4的更换,安全膜片4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301与所述内螺母6之间,可以很好的起到密封和及时泄压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全膜片4与所述内螺母6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垫7。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安全膜片4和内螺母6之间设置第一环形密封垫7,可以确保内螺母6与安全膜片4之间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阀体2的盲端和所述环形凸台301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由于阀体2与阀芯3之间空间狭小,为了能保证阀芯3在瞬间高压情况下能与阀体2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就需要在螺旋弹簧5受到压缩后阀芯3的端部能与阀体2的盲端接触,将螺旋弹簧5的一端伸入阀芯3内顶在环形凸台301上,这样螺旋弹簧5被压缩后不会影响阀芯3的端部与阀体2的盲端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2的端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垫8。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阀体2的端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密封垫8,阀芯3向上移动后,第二环形密封垫8受到阀体2的端面与阀芯3的上端口的挤压,可确保密闭空间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2的端面的内侧设置有环形限位筋202,螺旋弹簧5的端部抵在所述环形限位筋202的内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垫8位于所述环形限位筋202的外圈与所述阀座1的内侧壁之间。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阀体2的端面内侧设置环形限位筋202,螺旋弹簧5的端部抵在所述环形限位筋202的内圈,便于螺旋弹簧5的限位,确保螺旋弹簧5提供预期的弹力作用,第二环形密封垫8位于环形限位筋202的外圈与阀座1的内侧壁之间,便于第二环形密封垫8的固定,确保第二环形密封垫8起到预期的密封作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