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42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一般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架上,传统的轴承包括外圈体、内圈体及位于外圈体与内圈体之间的滚动体,轴孔与轴承的端面垂直,不能调节轴孔的角度。在安装转轴时,只有在转轴与轴承的端面垂直的状态下才能将转轴安装在轴孔内,因此,安装转轴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轴承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该种轴承便于安装转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包括外护套、内护套、滚珠轮和油封密封圈,在外护套的内安装有内护套,在内护套内安装有滚珠轮,在内护套外侧面安装有油封密封圈。

所述外护套为圆柱体,两端面均为平面,在内端面上设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的底面为凹面。在内端面的外部设有边缘为长方形的固定连接面,在固定连接面的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孔,便于将外护套固定在机架上。在外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圆形的加工孔,便于加工,在加工孔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孔,可限制内护套转动的角度。

所述内护套为圆柱体,内端面均为平面,外端面为球面,在外端面上设有一个螺栓孔,螺栓孔的位置与外护套上的限位孔的位置一致。通过螺栓孔安装有一个螺栓,螺栓的外端伸入限位孔内。在内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形槽的底面为平面。内护套的直径比外护套的圆柱形槽的直径小0.5-2cm,在圆柱形凹槽的内周面上设有两个环形凸台,用于安装滚珠轮和油封密封圈。在两个环形凸台之间的圆柱形凹槽的直径与滚珠轮的直径大小一致,滚珠轮就安装固定在两个环形凸台之间的圆柱形凹槽内。

所述螺栓的直径小于限位孔的孔径,能限制内护套在外护套内转动的幅度,防止内护套在外护套内转动的幅度过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轴承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固定在机架上,能调节轴孔角度,便于安装转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外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内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外护套、11加工孔、12限位孔、2内护套、21环形凸台、3滚珠轮、4油封密封圈、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滚珠轮(3)和油封密封圈(4),在外护套(1)的内安装有内护套(2),在内护套(2)内安装有滚珠轮(3),在内护套(2)外侧面安装有油封密封圈(4)。

如图2所示,所述外护套(1)为圆柱体,两端面均为平面,在内端面上设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的底面为凹面。在内端面的外部设有边缘为长方形的固定连接面,在固定连接面的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螺栓孔,便于将外护套(1)固定在机架上。在外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圆形的加工孔(11),便于加工,在加工孔(11)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孔(12),可限制内护套(2)转动的角度。

如图3所示,所述内护套(2)为圆柱体,内端面均为平面,外端面为球面,在外端面上设有一个螺栓孔,螺栓孔的位置与外护套(1)上的限位孔(12)的位置一致。通过螺栓孔安装有一个螺栓(5),螺栓(5)的外端伸入限位孔(12)内。在内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形槽的底面为平面。内护套(2)的直径比外护套(1)的圆柱形槽的直径小0.5-2cm,在圆柱形凹槽的内周面上设有两个环形凸台(21),便于安装滚珠轮(3)和油封密封圈(4)。在两个环形凸台(21)之间的圆柱形凹槽的直径与滚珠轮(3)的直径大小一致,滚珠轮(3)就安装固定在两个环形凸台(21)之间的圆柱形凹槽内。所示,所述螺栓(5)的直径小于限位孔(12)的孔径,能限制内护套(2)在外护套(1)内转动的幅度,防止内护套(2)在外护套(1)内转动的幅度过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轴孔角度的轴承,包括外护套(1)、内护套(2)、滚珠轮(3)和油封密封圈(4),在外护套(1)的内安装有内护套(2),在内护套(2)内安装有滚珠轮(3),在内护套(2)外侧面安装有油封密封圈(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轴承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固定在机架上,能调节轴孔角度,便于安装转轴。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张敏敏;朱坤;杨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宇能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2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