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30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圆孔加油脂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油脂方法主要为重力自然滴落法,即在圆孔上方设置一个油脂容器,然后让油脂在重力的作用下一滴一滴的滴到圆孔内。这种方法润滑油滴落的量和滴落速度难以控制,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方便控制润滑油脂使用量,实现均匀加油脂的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包括气压动力源、加油器以及储存有油脂的储油筒,所述气压动力源通过输气管与储油筒连接,所述加油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柱以及与凸柱内部连通的储油腔,所述储油筒通过输油管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设有与凸柱上端面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凸柱的外圆沿圆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柱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使环形凹槽与出油口连通的若干出油小孔,所述出油口连接有控制出油口开关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杆,所述出油口的下侧设有锥口,所述控制杆的上部设有从出油口活动穿出的小径段以及与小径段相接并可实现与锥口密封的密封锥面,所述控制杆的下部设有与密封锥面相接的大径段,所述大径段的下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密封锥面将锥口密封,向下按压控制杆,密封锥面远离锥口从而将出油口打开。

优选的,所述输油管连接有气动阀,所述气动阀连接有气缸,所述气压动力源通过出气管与气缸连接,所述气动阀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开关时间。

优选的,所述凸柱与加油器为分体结构,所述加油器环绕凸柱设有螺柱套,所述凸柱螺纹旋合在螺柱套上,所述螺柱套的上端面与凸柱之间形成定位台阶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油器的底部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内螺纹旋合有螺堵,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螺堵抵接。

优选的,所述加油器设有手柄。

本发明采用气压动力源控制油脂的输送,在控制润滑油脂使用量的同时,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加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加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包括加油器11、储存有油脂的储油筒12以及具有出气开关的气压动力源13,该气压动力源13可以为气泵或者其他可以产生气压的电动气压源,气压动力源13连接有进气管132、电源线133,同时设有一个控制气压动力源13开关的气源开关134。

所述气压动力源13通过输气管131与储油筒12连接,所述加油器11设有凸柱112以及与凸柱112内部连通的储油腔111,所述储油筒12经输油管121与储油腔111连通。所述储油筒12的出油口的高度可以高于储油腔111的最高处,可以借助重力作用与气压配合实现输油管121内油脂向储油腔111流动。

所述储油腔111的上端口连通至凸柱上端面,所述储油腔111的上端口螺纹连接有堵头113。所述凸柱112的外圆沿圆周向设有环形凹槽1121,所述凸柱112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使环形凹槽1121与储油腔111连通的出油小孔1122。

加油器的凸柱112的直径根据所需加油脂的圆孔内孔大小设计,并且根据所需加油脂的厚薄与圆孔内壁保持一定的间隙。凸柱的底部设有直径略大于所需加油孔的孔直径的定位台阶,作为端面定位和密封以防油脂从中溢出。

通过所述气动压力源13产生气压挤压所述储油脂筒12中油脂,油脂通过输油管121进入储油腔111,因储油腔顶端由堵头113密闭,油脂从顶端回流至对应环形凹槽1121处从出油小孔1122溢至环形凹槽1121,再溢至凸柱112顶端,以及凸柱与圆孔内壁间隙处。

本实施例微小圆孔内壁均匀加油脂装置采用固定式结构,即将需要加注油脂的具有圆孔的零部件放置在加油器11上,凸柱112插入圆孔,通过凸柱底部定位台阶定位和密封。另外,可以将加油器11通过螺丝141固定在基座14上,所述基座14设于工作台上。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了方便加油器的移动,为各种微小圆孔加注油脂。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储油腔111设有与凸柱112上端面连通的出油口1111,所述出油口1111连接有控制出油口开关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杆114,所述出油口的下侧设有锥口部,所述控制杆的上部设有从出油口活动穿出的小径段1141以及与小径段1141相接并可实现与锥口密封的密封锥面1142,所述控制杆的下部设有与密封锥面相接的大径段1143,所述大径段的下端连接有复位弹簧115。大径段1143的底部设有直径变小的弹簧定位部,复位弹簧的115的上端套接在弹簧定位部上。

如果需要添加润滑油脂,则只需要将凸柱112伸入需要加注油脂的圆孔内,控制杆114被孔封闭端顶住(适用于盲孔或者可以设置堵头的圆孔),使控制杆114被按压往储油腔111内移动,此时密封锥面1142和锥口分离,润滑油脂不再封闭在储油腔111内,可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外流到需要添加润滑油脂的地方。当控制杆114松开时,在复位弹簧115作用下,密封锥面1142和锥口重新接触,此时出油口1111封闭,润滑油脂停止流出。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杆114控制润滑油脂的添加次数和添加量。

进一步的,输油管121连接有气动阀,所述气动阀连接有气缸,所述气压动力源通过出气管与气缸连接,所述气动阀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开关时间。若需要加大每次按压添加的润滑油脂量,只需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气动阀开关延长打开时间,使输油管流入的油更多并且气缸往输油管内供更多的气加大输油管内的气压,就能让按压时流出更多的润滑油脂,同时采用控制杆控制润滑油脂的添加次数,以达到精准控制润滑油脂使用的目的,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还有一个不同点在于,所述凸柱112与加油器为分体结构,所述加油器11环绕凸柱112设有螺柱套116,所述凸柱112螺纹旋合在螺柱套116上,所述螺柱套的上端面与凸柱之间形成定位台阶结构。将凸柱112插入需加注油脂的圆孔后,设有圆孔外侧端面可以抵靠在定位台阶面上,可以对凸柱112插入圆孔的深度进行控制。为了使油脂的加注更加均匀,可以沿凸柱112外圆轴向设置多圈环形凹槽1121,并对应设置出油小孔1122,同时可以在出油口内壁对应出油小孔1122周向设置内环槽。为了避免圆孔靠内侧油脂无法到达,小径段1141与出油口内径间隙配合,通过这个间隙,可以从出油口的端部喷出油脂,从而对圆孔内侧加注油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为了避免从出油口端部喷出油脂,可以在出流口端部设置密封圈1113,该密封圈1113与小径段滑动密封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油器11的底部设有与储油腔111连通的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内螺纹旋合有螺堵113,所述复位弹簧115的下端与螺堵113抵接。在将控制杆114和复位弹簧115在加油器11内部安装完成后,最后在螺纹口内旋入螺堵113,方便安装控制开关。

所述加油器11可以设有手柄。方便手持该加油器为微小圆孔加注油脂,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式的加油器相比,扩大了适用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仅用于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图中所示状态为例说明,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实施例二中将加油器采用手持式操作时,加油器的方位就可以根据圆孔的位置做出变化。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