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669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会使输送油、气的管道扭曲、折皱和断裂,使埋地管道拱出地面,还会使管道的设备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会对灾区环境和居民造成极大伤害;因而,管道抗震就变得十分重要,在管道连接的关键部位上提出特殊的变形要求,是实现管道抗震连接的有效解决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管道连接,多通过卡箍实现,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一般两个接头带有垫片,橡胶,硅胶和四氟,由于其性能良好,密封度高,安装简易,故卡箍连接技术已成为当前液体、气体管道连接的首推技术,已逐渐取代了法兰连接、焊接连接等传统管道连接方式,不但技术上更显成熟,市场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卡箍实现管道刚性连接的结构,虽能够实现两分离管道的密封连接,但连接处在受到地震等外界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甚至断裂,进而导致两分离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受到影响,导致输送液体或气体等的泄露,不但影响继续工作使用,还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满足管道连接的抗震功能的使用需求。

因此,开发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以使得管道连接在受到地震等外界应力的影响下仍保持良好的连接密封性,提高管道连接的抗震密封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安装于两输送管道的结合处,包括连接管道、抗震卡箍、密封圈和连杆;

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管道的内径,且所述输送管道的连接端插装于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端内;

所述抗震卡箍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半箍体,所述半箍体为两侧内径不一的半圆形结构,且两所述半箍体通过所述密封圈适配卡装于所述输送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部,所述半箍体的两端均设有耳座,所述耳座上开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设的螺栓孔,两所述半箍体通过所述锁紧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紧固;

所述连杆至少设有两根,且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输送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拆卸式固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端设有一环形凸筋,所述半箍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相适配的半圆形卡槽,所述卡槽靠近所述半箍体内径大的一侧设置,且两所述半箍体通过所述环形凸筋和所述卡槽限位卡装于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半箍体的内壁还开设有一半圆形密封圈嵌装槽,所述密封圈嵌装槽靠近所述半箍体内径小的一侧设置,且所述密封圈嵌装于两所述半箍体的所述密封圈嵌装槽内。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嵌装槽为两侧槽壁倾斜的结构,且所述密封圈嵌装槽的槽口呈渐扩设置。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内径不一,且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分别与所述输送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的外壁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内径小的一侧抵靠所述半箍体内径小的一侧设置,且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半箍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内径分别小于所述半箍体的两侧内径。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耳座为与所述半箍体一体成型的结构,且通过所述锁紧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母连接的两所述耳座之间形成一开口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焊接于所述输送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外壁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座分别与所述输送管道和所述连接管道相连。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两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设的安装孔,所述连杆的端部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连杆的端部于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均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安装于两输送管道的结合处,包括连接管道、抗震卡箍、密封圈和连杆;输送管道的外径小于连接管道的内径,且输送管道的连接端插装于连接管道的连接端内;抗震卡箍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半箍体,半箍体为两侧内径不一的半圆形结构,且两半箍体通过密封圈适配卡装于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的连接部,半箍体的两端均设有耳座,耳座上开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设的螺栓孔,两半箍体通过锁紧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紧固;连杆至少设有两根,且连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拆卸式固接。基于以上改进,本发明通过一段连接管道实现两分离的输送管道之间的密封连接,连接安装时,将输送管道的连接端插装到连接管道的连接端内,再将两个半箍体通过密封圈适配卡装到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的连接部上,通过锁紧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紧固,实现输送管道与连接管道的密封连接,最后通过连杆将输送管道与连接管道相连,以增加输送管道与连接管道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该抗震连接结构连接的管道,相较传统的管道密封连接方式,连杆实现了两分离管道之间的强度连接,能够实现对两分离管道连接部位的有效保护,有效削弱外界应力冲击对管道连接部位的影响,通过该抗震卡箍实现变径管道密封连接的连接方式,输送管道能够于连接管道内实现一定程度的扭曲晃动而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即在保持密封连接的状态下,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可发生相对的扭曲晃动及变形,而该抗震卡箍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扭曲晃动的补偿,以确保经连杆削弱后作用到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连接部位的外界应力不会对两者的连接密封性造成破坏,从而使得采用该抗震连接结构密封连接的管道具有较好的抗震功能,在受到地震等外界应力的作用时,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性,避免管道连接密封性丧失或断裂导致输送液体或气体泄露现象的发生。

连接管道的连接端设有一环形凸筋,半箍体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凸筋相适配的半圆形卡槽,卡槽靠近半箍体内径大的一侧设置,且两半箍体通过环形凸筋和卡槽限位卡装于连接管道的连接端。基于以上改进,设有的环形凸筋及与环形凸筋相适配的卡槽结构,便于实现两半箍体于连接管道的连接端上的限位安装,使得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且卡装后的抗震卡箍不会发生位置偏移、错位等,为实现抗震卡箍的牢固安装,进而实现管道的有效密封连接提供了可靠保障。

半箍体的内壁还开设有一靠近半箍体内径小的一侧设置的半圆形密封圈嵌装槽,密封圈嵌装槽为两侧槽壁倾斜的结构,且槽口呈渐扩设置,密封圈嵌装于两半箍体的密封圈嵌装槽内。基于以上改进,设有的密封圈嵌装槽结构,便于实现橡胶密封圈的安装,且增大了密封圈与该抗震卡箍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该抗震卡箍的密封性能。

密封圈的两侧内径不一,且密封圈的内壁分别与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的外壁密封连接,密封圈内径小的一侧抵靠半箍体内径小的一侧设置,且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半箍体的两侧对应设置,密封圈的两侧内径分别小于半箍体的两侧内径。基于以上改进,设有的该密封圈结构,在实现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的密封连接时,能够分别实现与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外径的密封连接,为实现输送管道于连接管道内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时仍保持良好的连接密封性提供了保证。

耳座为与半箍体一体成型的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栓和第一螺母连接的两耳座之间形成一开口结构。基于以上改进,一体成型的结构,结构强度大,且便于铸造生产,两耳座之间形成的开口结构,便于实现两半箍体之间的有效紧固连接,连接牢固且不易松动。

连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焊接于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外壁上的连接座,连杆的两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连接座上开设有供连杆穿设的安装孔,连杆的端部插装于安装孔内,且连杆的端部于连接座的两侧均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母,连杆通过第二螺母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基于以上改进,通过两第二螺母实现连杆与连接座的固定连接方式,便于依据输送管道于连接管道内的密封插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并紧固连接,连接操作方便精确,通过连杆和连接座实现强度连接后的输送管道和连接管道,能够确保输送管道不会于连接管道内发生轴向移动。

安装孔为条形孔。基于以上改进,条形状的安装孔,能够实现连杆连接紧固时的位置补偿,便于实现连杆的调节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便于实现两分离管道的有效密封连接,能够使得管道连接在受到地震等外界应力的影响下仍保持良好的连接密封性,提高了管道连接的抗震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抗震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抗震卡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抗震卡箍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抗震卡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输送管道;2-连接管道;201-环形凸筋;3-抗震卡箍;301-半箍体;3011-耳座;3012-卡槽;3013-密封圈嵌装槽;3014-螺栓孔;302-锁紧螺栓;303-第一螺母;304-开口;4-密封圈;5-连杆;6-连接座;601-安装孔;7-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管道抗震连接结构,安装于两输送管道1的结合处,包括连接管道2、抗震卡箍3、密封圈4和连杆5;输送管道1的外径小于连接管道2的内径,且输送管道1的连接端插装于连接管道2的连接端内;抗震卡箍3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半箍体301,半箍体301为两侧内径不一的半圆形结构,且两半箍体301通过密封圈4适配卡装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连接部,半箍体301的两端均设有耳座3011,耳座3011上开设有供锁紧螺栓302穿设的螺栓孔3014,两半箍体301通过锁紧螺栓302和第一螺母303连接紧固。

为方便该抗震卡箍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连接管道2的连接端设有一环形凸筋201,半箍体301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凸筋201相适配的半圆形卡槽3012,卡槽3012靠近半箍体301内径大的一侧设置,且两半箍体301通过环形凸筋201和卡槽3012限位卡装于连接管道2的连接端;设有的环形凸筋201及与环形凸筋201相适配的卡槽3012结构,便于实现两半箍体301于连接管道2的连接端上的限位安装,使得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且卡装后的抗震卡箍3不会发生位置偏移、错位等,为实现抗震卡箍3的牢固安装,进而实现管道的有效密封连接提供了可靠保障。

半箍体301的内壁还开设有一半圆形密封圈嵌装槽3013,密封圈嵌装槽3013靠近半箍体301内径小的一侧设置,且密封圈4嵌装于两半箍体301的密封圈嵌装槽3013内。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嵌装槽3013为两侧槽壁倾斜的结构,且密封圈嵌装槽3013的槽口呈渐扩设置;设有的密封圈嵌装槽3013结构,便于实现橡胶密封圈4的安装,且增大了密封圈4与该抗震卡箍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该抗震卡箍3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的两侧内径不一,且密封圈4的内壁分别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外壁密封连接,密封圈4内径小的一侧抵靠半箍体301内径小的一侧设置,且密封圈4的两侧分别与半箍体301的两侧对应设置,密封圈4的两侧内径分别小于半箍体301的两侧内径;设有的该密封圈4结构,在实现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密封连接时,能够分别实现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外径的密封连接,为实现输送管道1于连接管道2内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时仍保持良好的连接密封性提供了保证。

耳座3011为与半箍体301一体成型的结构,且通过锁紧螺栓302和第一螺母303连接的两耳座3011之间形成一开口304结构;一体成型的结构,结构强度大,且便于铸造生产,两耳座3011之间形成的开口304结构,便于实现两半箍体301之间的有效紧固连接,连接牢固且不易松动。

连杆5至少设有两根,且连杆5的两端通过连接机构分别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拆卸式固接。

连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焊接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外壁上的连接座6,连杆5的两端部均开设有外螺纹,连接座6上开设有供连杆5穿设的安装孔601,连杆5的端部插装于安装孔601内,且连杆5的端部于连接座6的两侧均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母7,连杆5通过第二螺母7与连接座6固定连接;通过两第二螺母7实现连杆5与连接座6的固定连接方式,便于依据输送管道1于连接管道2内的密封插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并紧固连接,连接操作方便精确,通过连杆5和连接座6实现强度连接后的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能够确保输送管道1不会于连接管道2内发生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01为条形孔,条形状的安装孔601,能够实现连杆5连接紧固时的位置补偿,便于实现连杆5的调节安装。

经实际连接强度检测,在满足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连接需求下,本实施例中,连杆5设有两根,且两根连杆5通过连接座6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两侧对应设置,当然,为提高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强度连接,连杆5可设置为3根或4根,且于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外侧周向均匀排列安装。

基于上述结构的该管道抗震连接结构,通过一段连接管道2实现两分离的输送管道1之间的密封连接,连接安装时,将输送管道1的连接端插装到连接管道2的连接端内,再将两个半箍体301通过密封圈4适配卡装到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的连接部上,通过锁紧螺栓302和第一螺母303连接紧固,实现输送管道1与连接管道2的密封连接,最后通过连杆5将输送管道1与连接管道2相连,以增加输送管道1与连接管道2之间的连接强度。

通过该抗震连接结构连接的管道,相较传统的管道密封连接方式,连杆5实现了两分离管道之间的强度连接,能够实现对两分离管道连接部位的有效保护,有效削弱外界应力冲击对管道连接部位的影响,通过该抗震卡箍3实现变径管道密封连接的连接方式,输送管道1能够于连接管道2内实现一定程度的扭曲晃动而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即在保持密封连接的状态下,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可发生相对的扭曲晃动及变形,而该抗震卡箍3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扭曲晃动的补偿,以确保经连杆5削弱后作用到输送管道1和连接管道2连接部位的外界应力不会对两者的连接密封性造成破坏,从而使得采用该抗震连接结构密封连接的管道具有较好的抗震功能,在受到地震等外界应力的作用时,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性,避免管道连接密封性丧失或断裂导致输送液体或气体泄露现象的发生。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