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68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货车双排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货车双排轮均采用螺栓直接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此连接方案在货车转弯时,两个双排轮是不会出现自动差速现象的,故此时的双排轮在转弯时只是靠摩擦来转向,当货车以高速运动状态进行急转弯时,此时现有双排轮的转弯将会及其不稳定,在此不稳定的情况下,满载的货车非常容易发生翻车现象,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齿轮限位的稳定式货车双排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二轮圈、第二行星轮、第二固定轴、第二太阳轮、第二轮胎、第一轮胎、输入轴、第二t形环、第一行星轮、第一轮圈、刹车鼓、第一固定环、第一t形环、第一太阳轮、第三固定环、第二t形环槽、第一t形环槽、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环、限位齿轮、限位齿圈、第四固定环、第二飞轮、第一飞轮、伸缩杆、圆孔、限位孔、限位板,其中第二固定环内圆面安装在输入轴外圆面上;第一固定环嵌套在输入轴外圆面上;第一固定环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端面上;第一t形环内圆面安装在第一固定环外圆面上;第一轮圈内圆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第一轮圈通过第一t形环与第一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第一轮胎安装在第一轮圈外圆面上;第一太阳轮安装在输入轴外圆面上,且第一太阳轮位于第一轮圈远离第二固定环一侧;刹车鼓内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环外圆面上,且刹车鼓外圆面与第一轮圈内圆面配合;3个第一固定轴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一固定环远离第二固定环端面上;3个第一固定轴上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第一行星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啮合,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轮圈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第三固定环嵌套在输入轴外侧;第三固定环一端安装在3个第一固定轴端面上;第四固定环嵌套在输入轴外侧,第四固定环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环端面上;限位齿圈外圆面安装在第四固定环一端的内圆面上;3个伸缩杆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四固定环远离第三固定环端面上;3个伸缩杆上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伸缩杆端面上安装有限位板;限位齿轮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圆孔;圆孔端面上开有限位孔;限位齿轮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板的配合安装,且限位齿轮与限位齿圈配和;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外圆面上均开有外齿;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依次安装在输入轴上,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位于限位齿轮两侧,且限位齿轮与第二飞轮和第一飞轮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3个第二固定轴一端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端面上;第二t形环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上,且第二t形环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重合;第二轮圈内圆面上开有第二t形环;第二轮圈通过第二t形环与第二t形环槽配合安装;第二轮胎安装在第二轮圈外圆面上;3个第二行星轮分别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上,且3个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轮圈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第二太阳轮一端安装在输入轴端面上,且第二太阳轮与3个第二行星轮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板与限位孔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行星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第一行星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限位齿圈通过键安装在第四固定环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重量相同。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行星轮的直径与第二行星轮的直径相同。

相对于传统的货车双排轮技术,本发明第二固定环内圆面安装在输入轴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嵌套在输入轴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一t形环;第一t形环内圆面安装在第一固定环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与第一轮圈上的第一t形环槽配合,从而达到固定第一轮圈的作用;第一轮圈通过第一t形环与第一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轮胎;第一轮胎安装在第一轮圈外圆面上的作用便于支撑货车;第一太阳轮安装在输入轴外圆面上,且第一太阳轮位于第一轮圈远离第二固定环一侧的作用是将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行星轮上;刹车鼓内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环外圆面上,且刹车鼓外圆面与第一轮圈内圆面配合的作用是便于对双排轮进行刹车作用;3个第一固定轴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一固定环远离第二固定环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3个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啮合,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轮圈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输入轴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轮圈上,从而达到输入轴驱动第一轮圈运动的目的;第三固定环一端安装在3个第一固定轴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四固定环;第四固定环嵌套在输入轴外侧,第四固定环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环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限位齿圈;3个第二固定轴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3个第二行星轮;第二t形环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上,且第二t形环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重合的作用是与第二轮圈上所开的第二t形环配合,从而达到对第二轮圈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二轮圈的旋转运动;第二轮圈通过第二t形环与第二t形环槽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轮胎;第二轮胎安装在第二轮圈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支撑货车;3个第二行星轮分别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上,且3个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轮圈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太阳轮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轮圈上;第二太阳轮一端安装在输入轴端面上,且第二太阳轮与3个第二行星轮啮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第二行星轮运动;3个伸缩杆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四固定环远离第三固定环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3个限位板;伸缩杆端面上安装有限位板的作用是与限位齿轮上所开的限位孔配合,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限位齿轮过程中,又不会影响限位齿轮的运动;限位齿轮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圆孔的作用便于安装限位板;限位齿轮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板的配合安装,且限位齿轮与限位齿圈配和的作用是当火车直线运动时,此时的限位齿轮与限位齿圈啮合,限位齿圈在第四固定环的固定作用下,此时的限位齿轮与限位齿圈啮合,所以限位齿轮将不会与第四固定环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轴将会与第一固定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外圆面上均开有外齿的作用是给限位齿轮一个阻力作用,此时的限位齿轮将会对第二固定轴一个阻碍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轮圈可以受到一个驱动力作用,在受到驱动力作用下的第二轮圈将会驱动第二轮胎运动,此时的汽车转弯时将会更加稳定;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依次安装在输入轴上,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位于限位齿轮两侧,且限位齿轮与第二飞轮和第一飞轮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的作用便于货车在转弯时可以稳定的顺利通过;3个第二固定轴一端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3个第二行星轮;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重量相同的作用是使得输入轴受力平衡稳定。

在使用过程中,当货车处于直线行驶阶段时,输入轴运动将会带动第一太阳轮运动,第一太阳轮运动将会带动第一行星轮运动,第一行星轮将会驱动第一轮圈运动,第一轮圈将会驱动第一轮胎运动;当输入轴驱动第一太阳轮运动的过程中同时也会驱动第二太阳轮运动,第二太阳轮将会驱动第二行星轮运动;第二行星轮将会驱动第二轮圈运动,第二轮圈将会驱动第二轮胎运动;此时运动的第一轮胎与第二轮胎就驱动货车运动;当货车处于转弯阶段时,输入轴运动将会带动第一太阳轮运动,第一太阳轮运动将会带动第一行星轮运动,第一行星轮将会驱动第一轮圈运动,第一轮圈将会驱动第一轮胎运动;当货车沿前进方向,向左转时,此时的第二轮胎将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作用,此时处于货车前进方向左边的第二轮胎将会沿靠近第三固定环的方向运动,运动的第二轮胎将会带动第二轮圈运动,第二轮圈将会带动第二t形环运动,第二t形环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运动,第二固定轴将会带动限位齿轮运动,此时的限位齿轮将与限位齿圈脱离啮合,限位齿轮将会与第二飞轮外圆面所开的外齿啮合,由于第二飞轮重力的作用;此时的第二飞轮将会对限位齿轮一个阻力作用;所以第二固定轴将会受到阻力作用,此时的第二形星轮与第二轮圈之间依然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第二轮圈将会被继续驱动;货车的转弯将会更加稳定;此时处于货车前进方向右边的第二轮胎将会沿远离第三固定环的方向运动,运动的第二轮胎将会带动第二轮圈运动,第二轮圈将会带动第二t形环运动,第二t形环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运动,第二固定轴将会带动限位齿轮运动,此时的限位齿轮将与限位齿圈脱离啮合,限位齿轮将会与第一飞轮外圆面所开的外齿啮合,由于第一飞轮重力的作用;此时的第一飞轮将会对限位齿轮一个阻力作用;所以第二固定轴将会受到阻力作用,此时的第二形星轮与第二轮圈之间依然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第二轮圈将会被继续驱动;当货车沿前进方向,向右转时在限位齿轮、限位齿圈、第一飞轮、第二飞轮的作用下,第一轮胎与第二轮胎也可以实现自动差速的目的;达到货车稳定转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第一轮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t形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t形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固定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位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太阳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飞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二飞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限位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轮圈与第二轮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限位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货车转弯双排轮受力情况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第二轮圈;2、第二行星轮;3、第二固定轴;4、第二太阳轮;5、第二轮胎;6、第一轮胎;7、输入轴;8、第二t形环;11、第一行星轮;12、第一轮圈;13、刹车鼓;14、第一固定环;15、第一t形环;16、第一太阳轮;17、第三固定环;18、第二t形环槽;19、第一t形环槽;20、第一固定轴;21、第二固定环;22、限位齿轮;23、限位齿圈;24、第四固定环;25、第二飞轮;26、第一飞轮;27、伸缩杆;28、圆孔;29、限位孔;3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第二轮圈1、第二行星轮2、第二固定轴3、第二太阳轮4、第二轮胎5、第一轮胎6、输入轴7、第二t形环8、第一行星轮11、第一轮圈12、刹车鼓13、第一固定环14、第一t形环15、第一太阳轮16、第三固定环17、第二t形环槽18、第一t形环槽19、第一固定轴20、第二固定环21、限位齿轮22、限位齿圈23、第四固定环24、第二飞轮25、第一飞轮26、伸缩杆27、圆孔28、限位孔29、限位板30,如图2所示,其中第二固定环21内圆面安装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环14嵌套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如图2、5所示,第一固定环14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环21端面上;如图3、4所示,第一t形环15内圆面安装在第一固定环14外圆面上;如图11所示,第一轮圈12内圆面上开有第一t形环槽19;如图2所示,第一轮圈12通过第一t形环15与第一t形环槽19的配合安装;如图2所示,第一轮胎6安装在第一轮圈12外圆面上;如图6所示,第一太阳轮16安装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且第一太阳轮16位于第一轮圈12远离第二固定环21一侧;如图2所示,刹车鼓13内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环21外圆面上,且刹车鼓13外圆面与第一轮圈12内圆面配合;如图3所示,3个第一固定轴20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一固定环14远离第二固定环21端面上;3个第一固定轴20上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如图9所示,第一行星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第一行星轮11与第一太阳轮16啮合,第一行星轮11与第一轮圈12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如图2所示,第三固定环17嵌套在输入轴7外侧;如图2所示,第三固定环17一端安装在3个第一固定轴20端面上;如图6所示,第四固定环24嵌套在输入轴7外侧,第四固定环24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环17端面上;如图6所示,限位齿圈23外圆面安装在第四固定环24一端的内圆面上;如图3所示,3个伸缩杆27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四固定环24远离第三固定环17端面上;如图8所示,3个伸缩杆27上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个,伸缩杆27端面上安装有限位板30;如图10所示,限位齿轮22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圆孔28;如图10所示,圆孔28端面上开有限位孔29;如图12所示,限位齿轮22通过限位孔29与限位板30的配合安装,如图7所示,且限位齿轮22与限位齿圈23配和;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的外圆面上均开有外齿;如图8所示,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依次安装在输入轴7上,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位于限位齿轮22两侧,且限位齿轮22与第二飞轮25和第一飞轮26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如图3所示,3个第二固定轴3一端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22端面上;如图4所示,第二t形环8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3上,且第二t形环8的轴线与输入轴7的轴线重合;如图2所示,第二轮圈1内圆面上开有第二t形环8;第二轮圈1通过第二t形环8与第二t形环槽18配合安装;如图2所示,第二轮胎5安装在第二轮圈1外圆面上;如图2所示,3个第二行星轮2分别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3上,且3个第二行星轮2与第二轮圈1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如图2所示,第二太阳轮4一端安装在输入轴7端面上,且第二太阳轮4与3个第二行星轮2啮合。

上述限位板30与限位孔29之间涂有固态润滑油。

上述第二行星轮2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轴3上;第一行星轮11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

上述限位齿圈23通过键安装在第四固定环24上。

上述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的重量相同。

上述第一行星轮11的直径与第二行星轮2的直径相同。

综上所述:

本发明第二固定环21内圆面安装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一固定环14;第一固定环14嵌套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一t形环15;第一t形环15内圆面安装在第一固定环14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与第一轮圈12上的第一t形环槽19配合,从而达到固定第一轮圈12的作用;第一轮圈12通过第一t形环15与第一t形环槽19的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一轮胎6;第一轮胎6安装在第一轮圈12外圆面上的作用便于支撑货车;第一太阳轮16安装在输入轴7外圆面上,且第一太阳轮16位于第一轮圈12远离第二固定环21一侧的作用是将输入轴7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行星轮11上;刹车鼓13内圆面安装在第二固定环21外圆面上,且刹车鼓13外圆面与第一轮圈12内圆面配合的作用是便于对双排轮进行刹车作用;3个第一固定轴20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一固定环14远离第二固定环21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3个第一行星轮11;第一行星轮11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第一行星轮11与第一太阳轮16啮合,第一行星轮11与第一轮圈12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输入轴7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一轮圈12上,从而达到输入轴7驱动第一轮圈12运动的目的;第三固定环17一端安装在3个第一固定轴20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安装第四固定环24;第四固定环24嵌套在输入轴7外侧,第四固定环24一端安装在第三固定环17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限位齿圈23;3个第二固定轴3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22上的作用是便于固定3个第二行星轮2;第二t形环8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3上,且第二t形环8的轴线与输入轴7的轴线重合的作用是与第二轮圈1上所开的第二t形环8配合,从而达到对第二轮圈1支撑的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二轮圈1的旋转运动;第二轮圈1通过第二t形环8与第二t形环槽18配合安装的作用是便于安装第二轮胎5;第二轮胎5安装在第二轮圈1外圆面上的作用是便于支撑货车;3个第二行星轮2分别安装在3个第二固定轴3上,且3个第二行星轮2与第二轮圈1内圆面上所开的内齿啮合的作用是便于将第二太阳轮4上的运动传递到第二轮圈1上;第二太阳轮4一端安装在输入轴7端面上,且第二太阳轮4与3个第二行星轮2啮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第二行星轮2运动;3个伸缩杆27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四固定环24远离第三固定环17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3个限位板30;伸缩杆27端面上安装有限位板30的作用是与限位齿轮22上所开的限位孔29配合,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限位齿轮22过程中,又不会影响限位齿轮22的运动;限位齿轮22端面上开有未贯通的圆孔28的作用便于安装限位板30;限位齿轮22通过限位孔29与限位板30的配合安装,且限位齿轮22与限位齿圈23配和的作用是当火车直线运动时,此时的限位齿轮22与限位齿圈23啮合,限位齿圈23在第四固定环24的固定作用下,此时的限位齿轮22与限位齿圈23啮合,所以限位齿轮22将不会与第四固定环24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轴3将会与第一固定轴2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的外圆面上均开有外齿的作用是给限位齿轮22一个阻力作用,此时的限位齿轮22将会对第二固定轴3一个阻碍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轮圈1可以受到一个驱动力作用,在受到驱动力作用下的第二轮圈1将会驱动第二轮胎5运动,此时的汽车转弯时将会更加稳定;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依次安装在输入轴7上,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位于限位齿轮22两侧,且限位齿轮22与第二飞轮25和第一飞轮26外圆面上所开的外齿配合的作用便于货车在转弯时可以稳定的顺利通过;3个第二固定轴3一端分别安装在3个限位齿轮22端面上的作用是便于安装3个第二行星轮2;第一飞轮26与第二飞轮25的重量相同的作用是使得输入轴7受力平衡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货车处于直线行驶阶段时,输入轴7运动将会带动第一太阳轮16运动,第一太阳轮16运动将会带动第一行星轮11运动,第一行星轮11将会驱动第一轮圈12运动,第一轮圈12将会驱动第一轮胎6运动;当输入轴7驱动第一太阳轮16运动的过程中同时也会驱动第二太阳轮4运动,第二太阳轮4将会驱动第二行星轮2运动;第二行星轮2将会驱动第二轮圈1运动,第二轮圈1将会驱动第二轮胎5运动;此时运动的第一轮胎6与第二轮胎5就驱动货车运动;当货车处于转弯阶段时,输入轴7运动将会带动第一太阳轮16运动,第一太阳轮16运动将会带动第一行星轮11运动,第一行星轮11将会驱动第一轮圈12运动,第一轮圈12将会驱动第一轮胎6运动;如图13a所示,当货车沿前进方向,向左转时,此时的第二轮胎5将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作用,此时处于货车前进方向左边的第二轮胎5将会沿靠近第三固定环17的方向运动,运动的第二轮胎5将会带动第二轮圈1运动,第二轮圈1将会带动第二t形环8运动,第二t形环8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3运动,第二固定轴3将会带动限位齿轮22运动,此时的限位齿轮22将与限位齿圈23脱离啮合,限位齿轮22将会与第二飞轮25外圆面所开的外齿啮合,由于第二飞轮25重力的作用;此时的第二飞轮25将会对限位齿轮22一个阻力作用;所以第二固定轴3将会受到阻力作用,此时的第二形星轮与第二轮圈1之间依然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第二轮圈1将会被继续驱动;货车的转弯将会更加稳定;此时处于货车前进方向右边的第二轮胎5将会沿远离第三固定环17的方向运动,运动的第二轮胎5将会带动第二轮圈1运动,第二轮圈1将会带动第二t形环8运动,第二t形环8将会带动第二固定轴3运动,第二固定轴3将会带动限位齿轮22运动,此时的限位齿轮22将与限位齿圈23脱离啮合,限位齿轮22将会与第一飞轮26外圆面所开的外齿啮合,由于第一飞轮26重力的作用;此时的第一飞轮26将会对限位齿轮22一个阻力作用;所以第二固定轴3将会受到阻力作用,此时的第二形星轮与第二轮圈1之间依然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第二轮圈1将会被继续驱动;如图13b所示,当货车沿前进方向,向右转时在限位齿轮22、限位齿圈23、第一飞轮26、第二飞轮25的作用下,第一轮胎6与第二轮胎5也可以实现自动差速的目的;达到货车稳定转弯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