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取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96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取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力器。



背景技术:

取力器就是一组或多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控制器组合而成,与变速器低档齿轮或输出轴连接,将动力输出至外部的工作装置,如举升泵等。目前国内的取力器多数用在自卸车上,现有的取力器结构多存在安装困难,取力器输出不平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取力器,解决了取力器安装困难,以及取力器输出不平稳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结构取力器,包括壳体;所述新型结构取力器还包括传导轴、传导齿轮、拔叉、拔叉轴、输出齿轮、输出轴、转接齿套及外齿圈;所述传导轴和输出轴均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传导齿轮转动安装在传导轴上,传导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外齿圈滑动套装在转接齿套上,所述转接齿套套装在输出轴上,转接齿套与输出齿轮相邻设置,所述拔叉轴平行于输出轴设置,拔叉轴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拔叉固定套装在拔叉轴上,拔叉插入外齿圈外齿面设有的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此种布置结构,便于安装,可通过换档实现动力的输出或中断,换档更能平稳,输出采用双轴承支撑,输出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主视图;

图2:图1的输出轴主视图;

其中:1-传导轴;2-传导齿轮;3-滚针轴承一;4-壳体;5-拨叉;6-拨叉轴;7-自锁钢球;8-自锁弹簧;9-螺栓;10-自锁装置;11-输出齿轮;12-输出轴;13-滚针轴承二;14-转接套齿;15-外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结构取力器,包括壳体4;所述新型结构取力器还包括传导轴1、传导齿轮2、拔叉5、拔叉轴6、输出齿轮11、输出轴12、转接齿套14及外齿圈15;所述传导轴1和输出轴12均转动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传导齿轮2转动安装在传导轴1上,传导齿轮2与输出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输出齿轮11与输出轴12转动连接,所述外齿圈15通过花键配合滑动套装在转接齿套14上,所述转接齿套14通过花键配合套装在输出轴12上,转接齿套14与输出齿轮11相邻设置,所述拔叉轴6平行于输出轴12设置,拔叉轴6与壳体4滑动连接,所述拔叉5固定套装在拔叉轴6上,拔叉5插入外齿圈15外齿面设有的凹槽内。

所述传导齿轮2与传导轴1之间通过滚针轴承一3转动连接,输出齿轮11与输出轴12之间通过滚针轴承二13转动连接。

所述新型结构取力器还包括自锁装置10,所述自锁装置10安装壳体4上,自锁装置10的自锁钢球7抵靠在拔叉轴6上。

所述自锁装置10包括自锁钢球7、自锁弹簧8及螺栓9;所述拔叉轴6外圆面开设有多个与自锁钢球7相匹配的球面凹坑,所述螺栓9与壳体4外侧面上开设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螺栓9中部开设有通腔,所述自锁弹簧8和自锁钢球7均设置在螺栓9的通腔内,自锁弹簧8与自锁钢球7固定连接,所述自锁钢球7抵靠在拔叉轴6其中的一个球面凹坑内。

工作原理:

非工作状态下,传导齿轮2与变速器某档齿轮(外部构件)啮合,与滚针轴承一3配合在传导轴1上空转,传导齿轮2与输出齿轮11啮合,在输出轴12上与滚针轴承二13配合空转,输出轴12不旋转工作。

工作状态下,传导齿轮2与变速器某档齿轮(外部构件)啮合,与滚针轴承一3配合在传导轴1上空转,传导齿轮2与输出齿轮11啮合,在输出轴12上与滚针轴承二13配合空转,采用拔叉轴6换档,且外齿圈15在转接套齿14上经拨叉5带动,外齿圈15滑动到输出齿轮11的外齿圈上,从而使转接套齿14和输出齿轮11固定,输出齿轮11通过外齿圈15和转接套齿14带动输出轴12转动,输出轴12输出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结构取力器,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取力器安装困难,以及取力器输出不平稳的问题。所述传导轴和输出轴均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传导齿轮转动安装在传导轴上,传导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外齿圈滑动套装在转接齿套上,所述转接齿套套装在输出轴上,转接齿套与输出齿轮相邻设置,所述拔叉轴平行于输出轴设置,拔叉轴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拔叉固定套装在拔叉轴上,拔叉插入外齿圈外齿面设有的凹槽内。本发明采用此种布置结构,便于安装,可通过换档实现动力的输出或中断,换档更能平稳,输出采用双轴承支撑,输出更为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崔健伟;崔思萌;姚尚岐;包爽;刘雨竹;丁百洲;王丛志;孙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