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09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水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为了保证饮用水质量,人们常常采用热水壶或饮水机将水加热杀菌后使用。现有饮水机存储热水的内胆通常集成于饮水机上,不便于清洗,而长期不清洗内胆会对饮用水的水质造成影响。热水壶能克服热水存储区域不便于清洗的问题,然而,现有热水壶应用时需先在水龙头处接水,然后再将水加热使用,加水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水加热设备存在的加水过程繁琐和不便于对热水存储区域进行清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加热系统,其应用时能实现自动加水,且清洗热水存储区域和加水时操作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加热系统,包括热水龙头、加热水壶、储水容器及抽水泵;

所述热水龙头包括龙头座,所述龙头座构成有通水口一、龙头水口及通水口二,龙头座上设置有控制通水口二与通水口一接通、或与龙头水口接通两种状态下转换的调节组件;

所述加热水壶包括壶体、注水接头、加热盘及封水座,所述壶体内部腔体为壶内腔,所述加热盘设于壶内腔内;所述壶体底部设有接通壶内腔的壶体进水接口,且壶体内设有封闭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之间通道的上封水组件;所述注水接头与封水座连接,封水座顶部设有接通注水接头的封水座出水接口,封水座内设有封闭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之间通道的下封水组件、以及在壶体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控制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

所述抽水泵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储水容器的出水口和热水龙头的通水口一连接,所述热水龙头的通水口二通过管道与注水接头连接。本发明的饮水机系统初始状态时,调节组件控制通水口二与通水口一接通。本发明在壶体放置于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上封水组件不再封闭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之间通道,下封水组件也不再封闭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之间通道,此时,可通过注水接头向壶内腔注水,注水后加热盘通电对壶内腔的水加热。本发明应用时,由抽水泵来控制是否向壶内腔注水,在注水后由加热盘对壶内腔的水加热,加热水后可控制调节组件使水口二与与龙头水口接通,由龙头水口排出热水以供使用,也可直接使加热水壶脱离加热盘,将加热水壶拿到需要使用热水的场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水组件包括压封弹簧四、止水封垫四及封水套筒,所述封水套筒竖直设置且与壶体底部固定连接,封水套筒顶部封口,所述壶体进水接口为封水套筒下端的开口,封水套筒设有贯穿其上端侧壁且与壶内腔接通的注水侧出口,封水套筒内部构成有位于注水侧出口与壶体进水接口接通通道上的止水封口四,所述压封弹簧四和止水封垫四均设于封水套筒内且两者均位于止水封口四上方,所述止水封垫四下端面正对止水封口四,压封弹簧四两端分别作用于封水套筒内顶部和止水封垫四上端面,止水封垫四在压封弹簧四的作用下封闭止水封口四。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控制组件可配备顶持件,在壶体放置于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通过顶持件上顶止水封垫四脱离止水封口四,如此,即可实现上封水组件的开启。当壶体脱离封水座后,止水封垫四在压封弹簧四的作用下再次封闭止水封口四。

进一步的,所述下封水组件包括止水封垫五、压封弹簧五及封水套件,所述封水套件竖直设置且与封水座固定连接,所述注水接头通过其侧壁连接于封水套件下端与封水座连接,注水接头构成有贯穿其侧壁且与封水套件内部接通的开口,注水接头通过封水套件与封水座出水接口接通;所述封水套件内部构成有止水封口五,所述止水封垫五和压封弹簧五均设于封水套件内且位于止水封口五下方,止水封垫五上端面正对止水封口五,压封弹簧五两端分别作用于注水接头侧壁和止水封垫五下端面,止水封垫五在压封弹簧五的作用下封闭止水封口五。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控制组件可配备顶持件,在壶体放置于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通过顶持件下压止水封垫五脱离止水封口五,如此,即可实现下封水组件的开启。当壶体脱离封水座后,止水封垫五在压封弹簧五的作用下再次封闭止水封口五。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上顶杆、下顶杆及控制杆二,所述上顶杆、下顶杆及控制杆二三者均竖直设置,且上顶杆和下顶杆分别连接于控制杆二上下两端;所述控制杆二设有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控制杆二顶部和底部的过水流道二,控制杆二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控制杆二下端从封水座出水接口处嵌入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之间的通道内,控制杆下端套设的密封圈与封水座出水接口和注水接头之间的通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壶体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控制杆二上端从壶体进水接口处嵌入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之间的通道内,控制杆上端套设的密封圈与壶体进水接口和壶内腔之间的通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上顶杆和下顶杆分别顶持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开启。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上封水组件通过上顶杆顶持的方式开启,下封水组件通过下顶杆下压的方式开启。本发明的控制杆二配备有过水流道二,控制杆二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在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开启时,密封圈的设置能防止本发明应用时从壶体进水接口和封水座出水接口处漏水,而过水流道二的设置能保证本发明应用时能正常注水。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座连接有龙头上盖,龙头座构成有在通水口一至通水口二接通的通道上顺次设置的通水腔二、止水封口二及过水流道一,所述过水流道一设于通水腔二上方;所述龙头座还构成有止水封口三,所述止水封口三和过水流道一在龙头水口至通水口二接通的通道上顺次设置;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止水封垫二、压封弹簧二、压封弹簧三、控制杆一、止水封垫三及中心杆,所述止水封垫三周边密封固定于龙头座与龙头上盖之间,且其与龙头上盖之间形成有空腔一,所述控制杆一竖直设置且其一端穿过龙头上盖后与止水封垫三上端面固定连接,控制杆一下端侧壁外凸构成有承力平台,所述压封弹簧三设于空腔一内,其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龙头上盖内顶部和承力平台上端面,所述止水封口三正对止水封垫三下端面;所述止水封垫二和压封弹簧二均设于通水腔二内,止水封垫二正对止水封口二,压封弹簧二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止水封垫二下端面和通水腔二内底部,所述中心杆竖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止水封垫三下端面和止水封垫二上端面固定连接。本发明应用时,通过上提控制杆一即可使得止水封垫二封闭止水封口二、止水封垫三不再封闭止水封口三,此时,通水口二与龙头水口接通;反之下压控制杆一即可使得通水口二与通水口一接通。如此,本发明切换通水口二与通水口一或龙头水口接通时操作便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水加热系统包括壶体、注水接头、加热盘及封水座,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发明应用时采用壶内腔作为热水存储区域,便于对其进行清洗;本发明的壶体底部设有接通壶内腔的壶体进水接口,壶体内设有封闭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之间通道的上封水组件,封水座顶部设有接通注水接头的封水座出水接口,封水座内设有封闭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之间通道的下封水组件,其中,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在壶体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由控制组件控制开启,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开启时,注水接头与壶内腔接通,可通过注水接头外接的管道向壶内腔注水,如此,可使得本发明应用时加水便捷,便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的热水龙头设有控制通水口二与通水口一接通、通水口二与龙头水口接通两种状态下转换的调节组件,本发明还可通过调节组件来防止热水龙头排出壶内腔的热水时冷水混入,使得使用热水时温度更易调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热水龙头,2、加热水壶,3、储水容器,4、抽水泵,101、通水口一,102、止水封口二,103、止水封垫二,104、通水腔二,105、通水腔封盖二,106、压封弹簧二,107、龙头水口,108、过水腔,109、龙头座,110、龙头上盖,111、龙头手柄,112、压封弹簧三,113、控制杆一,114、止水封垫三,115、止水封口三,116、过水流道一,117、中心杆,118、通水口二,201、壶体,202、注水侧出口,203、压封弹簧四,204、止水封垫四,205、止水封口四,206、封水座腔,207、上顶杆,208、过水流道二,209、下顶杆,210、止水封垫五,211、压封弹簧五,212、注水接头,213、封水套件,214、止水封口五,215、密封圈,216、控制杆二,217、下连接器,218、封水套筒,219、上连接器,220、感温探头,221、加热盘,222、壶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加热系统,包括热水龙头1、加热水壶2、储水容器3及抽水泵4,其中,本实施例的热水龙头1包括龙头座109,龙头座109构成有通水口一101、龙头水口107及通水口二118,龙头座109上设置有控制通水口二118与通水口一101接通、或与龙头水口107接通两种状态下转换的调节组件。

本实施例的加热水壶包括壶体201、注水接头212、加热盘221及封水座,其中,壶体201内部腔体为壶内腔222,壶体201顶部开口,该开口为壶体201的排水口,壶体201连接有封闭其顶部开口的壶盖。本实施例的加热盘221设于壶内腔222内,壶内腔222内还设有感温探头220。本实施例的壶体201底部设有接通壶内腔222的壶体进水接口,且壶体201内设有封闭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222之间通道的上封水组件。本实施例的注水接头212与封水座连接,封水座顶部设有接通注水接头212的封水座出水接口,封水座内设有封闭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212之间通道的下封水组件、以及在壶体201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控制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

本实施例在壶体201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可通过注水接头212外接的管道注水,注水完成后由电热盘221对壶内腔222内的水加热。

本实施例的抽水泵4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储水容器3的出水口和热水龙头1的通水口一101连接,热水龙头1的通水口二118通过管道与注水接头212连接。

本实施例应用时,由抽水泵4控制是否注水,并可由调节组件来调节注水或对热水进行排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上封水组件包括压封弹簧四203、止水封垫四204及封水套筒218,其中,封水套筒218竖直设置且与壶体201底部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封水套筒218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壶体201底部固定有上连接器219,封水套筒218具体固定于上连接器219上。本实施例的封水套筒218顶部封口,壶体进水接口为封水套筒218下端的开口,封水套筒218设有贯穿其上端侧壁且与壶内腔222接通的注水侧出口202,封水套筒218内部构成有位于注水侧出口202与壶体进水接口接通通道上的止水封口四205,压封弹簧四203和止水封垫四204均设于封水套筒218内且两者均位于止水封口四205上方,止水封垫四204下端面正对止水封口四205,压封弹簧四203两端分别作用于封水套筒218内顶部和止水封垫四204上端面,止水封垫四204在压封弹簧四203的作用下封闭止水封口四20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下封水组件包括止水封垫五210、压封弹簧五211及封水套件213,其中,封水套件213竖直设置且与封水座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封水套件213的固定,本实施例的封水座上固定有下连接器217,封水套件213具体固定于下连接器217上,下连接器217构成有封水座腔206,封水座腔206上端开口,封水座出水接口具体为封水座腔206的上端开口,封水座出水接口通过封水座腔206与注水接头212接通。本实施例的注水接头212通过其侧壁连接于封水套件213下端与封水座连接,注水接头212构成有贯穿其侧壁且与封水套件213内部接通的开口,注水接头212通过封水套件213与封水座出水接口接通。本实施例的封水套件213内部构成有止水封口五214,止水封垫五210和压封弹簧五211均设于封水套件213内且位于止水封口五214下方,止水封垫五210上端面正对止水封口五214,压封弹簧五211两端分别作用于注水接头212侧壁和止水封垫五210下端面,止水封垫五210在压封弹簧五211的作用下封闭止水封口五21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控制组件包括上顶杆207、下顶杆209及控制杆二216,其中,上顶杆207、下顶杆209及控制杆二216三者均竖直设置,且上顶杆207和下顶杆209分别连接于控制杆二216上下两端。本实施例的控制杆二216设有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控制杆二216顶部和底部的过水流道二208,控制杆二216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215,控制杆二216下端从封水座出水接口处嵌入封水座出水接口与注水接头212之间的通道内,控制杆下端套设的密封圈215与封水座出水接口和注水接头212之间的通道内壁紧密接触。本实施例的壶体201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控制杆二216上端从壶体进水接口处嵌入壶体进水接口与壶内腔222之间的通道内,控制杆上端套设的密封圈215与壶体进水接口和壶内腔222之间的通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上顶杆207和下顶杆209分别顶持上封水组件和下封水组件开启。

本实施例在配备有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时,壶体201放置在封水座上且壶体进水接口与封水座出水接口位置对应时,控制杆二216上端具体嵌入封水套筒218内。本在配备有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时,控制杆二216下端具体嵌入封水套件213内,过水流道二208接通封水座腔206与止水封口五21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龙头座109连接有龙头上盖110,龙头座109构成有在通水口一101至通水口二118接通的通道上顺次设置的通水腔二104、止水封口二102及过水流道一116,过水流道一116设于通水腔二104上方。龙头座109还构成有止水封口三115,止水封口三115和过水流道一116在龙头水口107至通水口二118接通的通道上顺次设置。本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包括止水封垫二103、压封弹簧二106、压封弹簧三112、控制杆一113、止水封垫三114及中心杆117,止水封垫三114周边密封固定于龙头座109与龙头上盖110之间,且其与龙头上盖110之间形成有空腔一,控制杆一113竖直设置且其一端穿过龙头上盖110后与止水封垫三114上端面固定连接,控制杆一113下端侧壁外凸构成有承力平台,压封弹簧三112设于空腔一内,其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龙头上盖110内顶部和承力平台上端面,止水封口三115正对止水封垫三114下端面。本实施例的止水封垫二103和压封弹簧二106均设于通水腔二104内,止水封垫二103正对止水封口二102,压封弹簧二106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止水封垫二103下端面和通水腔二104内底部,中心杆117竖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止水封垫三114下端面和止水封垫二103上端面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止水封垫二103和压封弹簧二106的布设,本实施例的通水腔二104的底部由与龙头座109密封连接的通水腔封盖二105构成。为了使本实施例应用时便于操作,本实施例还包括龙头手柄111,龙头手柄111与控制杆一113位于龙头上盖110外的一端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