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叉车输出半轴处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149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叉车输出半轴处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圆锥滚子轴承一般都是成对使用,背对背或者面对面安装,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设定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而游隙的调整是一项精密、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往往需要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实施,特别是在大批量生产领域,靠人工对每个轴承系统进行游隙调整将付出巨大的人工成本,而且效率低下。

电动叉车减速箱输出半轴处的圆锥滚子轴承一般采用经验预紧安装,需装配人员一边感受轴承转动的松紧度,一边拧紧螺母,完全凭手感确定游隙。这种经验安装方法会导致每一次安装的游隙不同,且不同装配人员间安装的游隙差距更大,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导致个别产品容易损坏,影响产品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叉车输出半轴处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安装方便、简单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输出半轴、行星架以及壳体,所述的输出半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的行星架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与壳体连接,行星架与输出半轴通过内花键相连以形成在壳体内的同步转动,所述的行星架通过锁紧螺母将其压紧在输出半轴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端面与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所述的输出半轴为整体结构,包括第一轴体、设置在第一轴体一端的第二轴体以及依次设置在第一轴体另一端的第三轴体、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及第六轴体,所述第三轴体、第四轴体、第五轴体及第六轴体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三轴体与第四轴体的连接处形成凸台结合面,该凸台结合面与行星架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第五轴体为花键段,所述的第六轴体为螺纹段。

所述行星架的内部设有与第四轴体相配合的通孔以及与第五轴体相配合的花键孔。

所述调整垫片的厚度x=e+f-d-k1-k2;

其中:x为调整垫片的厚度,且x为非负数;

e为输出半轴凸台结合面至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端面的距离;

f为行星架端面至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端面的距离;

d为壳体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至第二圆锥滚子轴安装面的距离;

k1为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标准轴向游隙;

k2为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标准轴向游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选择调整垫片的厚度来确保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满足要求。整个结构安装方便,简单可靠,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输出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电动叉车输出半轴处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结构,包括输出半轴1、行星架2以及壳体3,输出半轴1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与壳体3连接,行星架2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与壳体3连接,行星架2与输出半轴1通过内花键相连以形成在壳体3内的同步转动,行星架2通过锁紧螺母6将其压紧在输出半轴1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的外圈端面与壳体3的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7。也就是输出半轴1与壳体3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装配在一起,输出半轴1可以相对壳体3转动;行星架2与壳体3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装配在一起,行星架2可以相对壳体3转动,同时行星架2与输出半轴1用内花键连接,保持同步转动;锁紧螺母6与输出半轴1采用螺纹连接,保持同步转动,同时锁紧螺母6将行星架2压在输出半轴1上,使整个机构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输出半轴1为整体结构,包括第一轴体11、设置在第一轴体11一端的第二轴体12以及依次设置在第一轴体11另一端的第三轴体13、第四轴体14、第五轴体15及第六轴体16,第三轴体13、第四轴体14、第五轴体15及第六轴体16的直径依次递减,第三轴体13与第四轴体14的连接处形成凸台结合面17,该凸台结合面17与行星架2的端面21相接触,第五轴体15为花键段,第六轴体16为螺纹段;如图4所示,行星架2的内部设有与第四轴体14相配合的通孔22以及与第五轴体15相配合的花键孔23。也就是凸台结合面17与行星架2的端面21相接触,以限制整个机构轴向的最小尺寸;第五轴体15的花键段与花键孔23相配合连接,起动力传输的作用;第六轴体16的螺纹段与锁紧螺母6采用螺纹连接,将行星架2与输出半轴1在凸台结合面17压紧,以限制整个机构轴向的最大尺寸,从而固定行星架2和输出半轴1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安装面的距离尺寸。

进一步的,调整垫片的厚度x=e+f-d-k1-k2;

其中:x为调整垫片的厚度,且x为非负数;

e为输出半轴凸台结合面至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端面的距离;

f为行星架端面至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端面的距离;

d为壳体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至第二圆锥滚子轴安装面的距离;

k1为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标准轴向游隙;

k2为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标准轴向游隙。

装配时,先测量d、e、f的值,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满足轴向游隙需要装配的调整垫片的厚度,添加调整垫片后,将锁紧螺母按固定扭矩装紧,使行星架2与输出半轴1凭借几何关系确保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端面距离尺寸的固定,保证实际安装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等于标准游隙k1及k2之和,从而确保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的径向游隙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叉车输出半轴处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结构。包括输出半轴、行星架以及壳体,所述的输出半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壳体连接,所述的行星架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与壳体连接,行星架与输出半轴通过内花键相连以形成在壳体内的同步转动,所述的行星架通过锁紧螺母将其压紧在输出半轴上,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端面与壳体的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片。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安装结构配合简单测量,得出需要安装的调整垫片的厚度来确保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满足要求。整个结构安装方便,简单可靠,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林;黄飞;袁正;仇静;黄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7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