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系统用调心轴承座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745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系统用调心轴承座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丝杠驱动系统,属于机床双驱系统上的调心轴承座单元。



背景技术:

门式五轴加工中心,具体指VMC0875mu门式五轴加工中心的Y向运动,为横梁沿安装在立柱两侧上的两条Y向导轨前、后移动,Y轴滚珠丝杠排列在两条Y向导轨的外侧,即Y向驱动为双丝杠驱动,这样实现了“重心驱动”,可使驱动平稳,减小振动,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但具备这些优点的同时也增加了保证装配精度和维持丝杠及轴承使用寿命的难度,既要达到单根丝杠的直线度和同轴度要求,又要满足两根丝杠一起工作时的平行度和平面度要求。

外球面轴承早已是非常成熟的标准零件,在各个加工和制造行业均有所应用,但一般的调心轴承最大补偿量仅为±2.5°,如果润滑条件不好就会很快因不断磨损而造成机床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驱系统用调心轴承座单元,不需要进行再润滑且有更大调心角度,解决现有双丝杠驱动技术中存在的平行度和平面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驱系统用调心轴承座单元,包括两螺栓法兰式铸铁轴承座和外球面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外球面球轴承是单列、即装即用的单元,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及预先储存润滑脂的P型密封,外球面球轴承通过轴承外圈、P型密封安装在铸铁轴承座内,轴承外圈外表面是高精度加工的球面,与相应的高精度加工的铸铁轴承座的轴承座内表面配合使用,不需再润滑,轴承内圈通过相距120°的2个顶丝实现轴上定位,确保轴承牢固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调心轴承座单元的最大补偿量为±5°,轴承两侧采用P型密封,预先储存润滑脂,在轴承正常工作寿命内,不需要进行再润滑。增大了调心范围且解决了润滑不良的情况,减少磨损,耐磨而抗冲击,保证了机床精度,延长了轴承及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经过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立加分公司的VMC0875mu门式五轴加工中心试用证明,它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安装灵活的调心轴承座单元。为改善该机床的运行性能和精度参数起了重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P型密封9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球面球轴承;2、轴承内圈;3、轴承外圈;4、铸铁轴承座;5、轴承座内表面;6、顶丝;7、轴承外表面;8、工艺槽;9、P型密封;10、轴承座固定孔;11、保持架R型板;12、夹板;13、丁腈橡胶条;14、润滑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这种双驱系统用调心轴承座单元,包括两螺栓法兰式铸铁轴承座和外球面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外球面球轴承1通过轴承外圈3、P型密封9安装在铸铁轴承座4内,外球面轴承1的轴承外表面7和铸铁轴承座4的轴承座内表面5均为高精度加工面,轴承外径采用PN级公差,符合标准DIN 620-2,铸铁轴承座的表面符合GTB 14DIN 1680-2。外球面球轴承1包括轴承外圈3、P型密封9和轴承内圈2,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3之间的轴承两侧安装两套P型密封9,铸铁轴承座4的轴承座内表面5与装配后的轴承外表面7之间留出空隙为工艺槽8。轴承内圈2上部高出铸铁轴承座4的部分有径向顶丝6,轴承内圈2通过相距120°的2个顶丝6实现轴上定位,确保轴承牢固定位,顶丝6底部是凹形的细牙自锁部件;轴承内圈2底部有两个环槽,留润滑油出口,铸铁轴承座4径向对称外延处有轴承座固定孔10。外球面球轴承1的轴承外表面7和铸铁轴承座4的轴承座内表面5高精度配合,外球面球轴承1在铸铁轴承座4内旋转工作,实现自动调心作用,最大补偿量为±5°。

安装在轴承外圈3和轴承内圈2之间的P型密封9是镀锌薄钢板垫圈结构,见图3,P型密封9结构:由冲压钢板制成的保持架R型板11及夹板12,保持架R型板11一侧直、折弯成半圆弧后直线下延;夹板12大部长度为直线,一端斜、向轴承内圈2方向延伸,保持架R型板11及夹板12之间固定丁腈橡胶条13,保持架R型板11与轴承外圈3和轴承内圈2形成的腔内预先储存润滑脂。保持架R型板11嵌入轴承外圈3边缘的半圆弧形凹缺内、密封唇端置于轴承内圈2环槽内,将密封唇轴向预紧,缓慢释出润滑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