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07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片是各种装配有鼓刹或碟刹的交通工具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刹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来自摩擦,利用刹车片与刹车碟(鼓)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将车辆行进的动能转换成摩擦後的热能,将车子停下来。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刹车时,摩擦块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刹车的目的。由于摩擦作用,摩擦块会逐渐被磨损,当磨损到极限位置时,必须更换,否则将降低制动的效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的温度将会由于摩擦作用而急剧升高。如果温度超过刹车片使用温度,将会使刹车片部分软化导致刹车失灵,进而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刹车片磨损到一定厚度时,就应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刹车片厚度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判断。其中,肉眼观察的方式一般来说误差较大,因此通过观察的方式一般只作为初步判断的方式,是否更换刹车片需要通过将刹车片拆下来测量后才能确定,这种方法比较耗时;由于刹车片上的钢板凸起部分或金属片与刹车盘摩擦易造成刹车盘的损坏,若更换刹车盘的话,则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因此通过声音进行判断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但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刹车片厚度准确测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其可简单的实现对刹车片厚度的准确测量。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包括:

本体及支撑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电阻组件,所述电阻组件包括第一电阻组件以及第二电阻组件,所述第一电阻组件与所述第二电阻组件串联;

所述第一电阻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点端及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端,所述支撑体内设有N根第一导线,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导线数量与所述第一端点端以及第一中间端总数量相等,N根所述第一导线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点端或所述第一中间端并相互断开;

所述第二电阻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端点端,一个所述第二端点端与所述第一端点端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内。其中,支撑体与刹车片固定在一起并随着刹车片摩擦而摩擦,支撑体在摩擦的时候,第一电阻组件中的第一导线的一端可实现闭合连接,第二电阻组件中的导线的一端可实现断开,通过改变第一电阻组件以及第二电阻组件中阻值来反映刹车片厚度的变化,从而起到测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刹车片。该支撑体与刹车片连接在一起,随着刹车片的磨损而磨损,其中支撑体的磨损厚度和刹车片的磨损厚度可以相等也可以成一定比例。该支撑体需要固定在刹车片上,这种固定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例如焊接等,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刹车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卡接于刹车片中。这种卡接可以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实现,如可以在刹车片上设置沉孔,将该支撑体嵌入到沉孔中。这种卡合连接方便并且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塑料件。支撑体的材料性质影响该支撑体的使用,其耐磨程度低于刹车片。例如,其可以为塑料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二电阻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均为10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30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电阻的数量为5个。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均为100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300Ω。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电阻通过铜导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电阻通过铜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有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电阻组件与第二电阻组件串联,其中第一电阻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电阻。多个第一电阻连接形成了两个端点端和至少一个中间端,从支撑体体中引出与多个第一电阻组件中的端点端以及中间端数量总和相等第一导线,该第一导线一端设置于该支撑体中并相互之间断开。第二电阻组件的多个电阻串联,该第一电阻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支撑体中并与第一电阻组件的一个端点端连接。其中,支撑体与刹车片固定并和刹车片一起受到摩擦。在摩擦过程中,第二电阻组件的端点由于摩擦其并联的第二电阻数量减少,第一电阻组件中串联的第一电阻数量增加,从而改变了整个电阻中电阻的阻值,该变化的电阻阻值可以用来衡量刹车片的厚度,起到简单并准确的测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号说明:

100-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

101-本体;

102-支撑体;

103-导线;1031-第一导线;

1041-第一电阻;1042-第二电阻;

1051-第一端点端;1052-第二端点端;

1061-中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给出了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但是,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联接”、“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联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100包括本体101及支撑体102,所述本体101内设有电阻组件,所述电阻组件包括第一电阻组件以及第二电阻组件,所述第一电阻组件与所述第二电阻组件串联;

所述第一电阻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电阻1041,所述第一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端点端1051及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端1061所述支撑体102内设有N根第一导线103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导线1031数量与所述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第一中间端1061总数量相等,N根所述第一导线1031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点端1051或所述第一中间端1061并相互断开;

所述第二电阻组件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电阻1042,所述第二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端点端1052,一个所述第二端点端1052与所述第一端点端1051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2内。

上述本体101是容纳电阻组件的壳体,该本体101可以采用封装的形式,将多个电阻封装起来,其中电阻组件包括有多个电阻,该电阻组件包括有第一电阻组件和第二电阻组件,其中第一电阻组件包括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第一中间端1061,一般的,该第一电阻组件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中间端1061,如采用两个电阻串联时,该第一电阻组件包括有两个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一个第一中间端1061,此时可从两个第一端点端1051各引出一根导线1031,从第一中间端1061引出一根导线1031。因此,此时从第一电阻组件中引出了3根导线1031,导线1031的数量与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第一中间端1061的总数量相等。

上述支撑体102是容置导线103及第一导线1031的元件,该支撑体102与刹车片一起摩擦,一般的,该支撑体102摩擦的厚度与刹车片摩擦的厚度相等。因此,可以通过支撑体102摩擦厚度的变化来推断刹车片的厚度变化。该支撑体102是固定在刹车片上的,这种固定连接关系到该装置测量的精确度。

上述导线103用于连接第二电阻用并设置于支撑体102内。

上述第一导线1031用于从第一端点端1051以及第一中间端1061引出,该第一导线1031与支撑体102之间是绝缘连接的,当该支撑体102磨损后,第一导线1031外露并与刹车盘连接,使得第一导线1031所在的支路电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整个电阻组件的发生变化,该变化的电阻值可以对应转换为刹车片厚度的变化。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将对本体101、支撑体102、导线103以及第一导线1031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本体101用于容置电阻组件。

该本体101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可以是连接孔、卡爪、连接槽,用于固定于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体102和刹车片一起固定,该支撑体102固定在刹车片上,这种固定可以采用可拆卸的固定,也可以采用不可拆卸的固定。前者如螺钉固定,后者如胶接等。

具体地,该支撑体102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笃定在刹车片上。也可采用卡合的方式固定在刹车片上。

该支撑体102的材料对于该刹车时探测刹车片厚度的装置的测量精度有重要的影响,该支撑体102可以为塑料件,该支撑体102安装于刹车片时,其与刹车片接触刹车盘的一面是齐平的,当刹车片磨损后,支撑体102随着一起磨损,此时支撑体102磨损的厚度与刹车片磨损的厚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102起固定导线与刹车片相对位置及使导线应分开的部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电阻而不造成短路的作用,支撑体102可以是单独的物体,也可以是固定在刹车片上的物体甚至是刹车片本身。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103用于连接第一电阻1041、第二电阻1042用,其中第一导线1031从支撑体102中引出,并连接到第一电阻组件的端点端或者中间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将对第一电阻组件中第一电阻1041数量为3个、电阻值均为10Ω,第二电阻组件中第二电阻1042数量为3个、电阻值均为30Ω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如图2所示,采用7段导线,为便于识别,将其编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将“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体上,并使支撑体与刹车片保持相对固定后,“1”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的位置,“2”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的位置,“3”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的位置,“4”号导线将“1”号、“2”号和“3”号导线的端点连接起来构成并联连接,“5”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的位置,“6”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的位置,“7”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的位置。将“1”号、“2”号、“3”号导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标准阻值为30Ω,误差为1%的电阻,将“4”号导线的另一端串联连接3个标准阻值为10Ω,误差为1%的电阻,为便于识别,将其依次编为“R1”、“R2”、“R3”、“R4”、“R5”、“R6”。将“R1”、“R2”、“R3”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并引出导线作为测试端,将“5”号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R4”和“R5”之间,将“6”号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R5”和“R6”之间,将“7”号导线和“R6”的另一端连接并引出导线作为另一个测试端。将该装置与刹车片固定后,测试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0Ω,然后使该装置一起与刹车盘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路的电阻值由40Ω变为约为3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8.96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45Ω;然后继续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阻值由30Ω左右变为大约2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6.98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60Ω;然后继续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阻值由20Ω左右变为大约1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6.50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显示为开路状态。由此可以说明本装置电路的电阻值信息能够反映刹车片的厚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时,当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0Ω时,“4”号导线与“5”号、“6”号、“7”号均未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以上,反映了刹车片在正常使用的厚度范围;当电阻值为30Ω左右时,“4”号导线与“5”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9mm之间,反映了刹车片在正常使用的厚度范围,但需要准备更换;当电阻值为20Ω左右时,“4”号与“6”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7mm之间,反映了刹车片在极限使用的厚度范围,应当立即更换,以免刹车盘损坏;当电阻值为10Ω左右时,“4”号与“7”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以下,反映了刹车片的厚度已低于其使用范围,在实际车辆上使用不应出现该情况。刹车片未与刹车盘接触时,当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0Ω时,“1”号、“2”号、“3”号与“4”号导线间的连接均为为完好状态,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以上,反映了刹车片在正常使用的厚度范围;当电阻值为45Ω左右时,“1”号与“4”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9mm之间,反映了刹车片在正常使用的厚度范围,但需要准备更换;当电阻值为60Ω左右时,“2”号与“4”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7mm之间,反映了刹车片在极限使用的厚度范围,应当立即更换,以免刹车盘损坏;当电阻显示为开路状态时,“3”号与“4”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5mm以下,反映了刹车片的厚度已低于其使用范围,在实际车辆上使用不应出现该情况。因此,在刹车时间和非刹车时间均可通过电路的电阻值来判断刹车片的厚度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将对第一电阻组件中第一电阻1041数量为4个、电阻值均为100Ω,第二电阻组件中第二电阻1042数量为5个、电阻值均为300Ω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如图3所示,采用9段导线,为便于识别,将其编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将“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导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体上,并使支撑体与刹车片保持相对固定后,“1”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的位置,“2”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的位置,“3”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的位置,“4”号导线的端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12mm的位置,将“5”号的端点与“6”号连通,“6”号的端点与“7”号连通,“7”号的端点与“8”号连通,“8”号的端点与“9”号连通,使支撑体与刹车片保持相对固定后,“5”号导线的顶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的位置,“6”号导线的顶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的位置,“7”号导线的顶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的位置,“8”号和“9”号导线的顶点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12mm的位置。将“1”号导线的另一端串联连接4个标准阻值为100Ω,误差为1%的电阻,然后与“5”号导线连接,将“5”号、“6”号、“7”号、“8”号和“9”号导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标准阻值为300Ω,误差为1%的电阻,为便于识别,将其依次编为“R1”、“R2”、“R3”、“R4”、“R5”、“R6”、“R7”、“R8”、“R9”,将“2”号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R1”和“R2”之间,将“3”号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R2”和“R3”之间,将“4”号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R3”和“R4”之间,从“R1”和“1”号导线的接点处引出导线作为测试端,将“R5”、“R6”、“R7”、“R8”、“R9”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并引出导线作为另一个测试端。将该装置与刹车片固定后,测试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60Ω,然后使该装置一起与刹车盘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路的电阻值由460Ω变为约为36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11.98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475Ω;然后继续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阻值由360Ω左右变为大约26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8.98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500Ω;然后继续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阻值由260Ω左右变为大约16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6.96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550Ω;然后继续进行摩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当电阻值由160Ω左右变为大约60Ω时,停止摩擦,测量刹车片厚度,其厚度为5.98mm,使刹车片不与刹车盘接触并测试电路的电阻值,其电阻值约为700Ω。由此可以说明本装置电路的电阻值信息能够反映刹车片的厚度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时,当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60Ω时,“1”号、“2”号、“3”号、“4”号和“9”号均未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12mm以上;当电阻值为360Ω左右时,“4”号导线与“9”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12mm之间;当电阻值为260Ω左右时,“3”号与“9”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9mm之间;当电阻值为160Ω左右时,“2”号与“9”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7mm之间;当电阻值为60Ω左右时,“1”号与“9”号导线被连通,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以下。刹车片未与刹车盘接触时,当电路的电阻值约为460Ω时,“5”号、“6”号、“7”号、“8”号及“9”号导线间的连接均为为完好状态,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12mm以上;当电阻值为475Ω左右时,“8”号与“9”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9mm~12mm之间;当电阻值为500Ω左右时,“7”号与“8”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7mm~9mm之间;当电阻值为550Ω左右时,“6”号与“7”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7mm之间;当电阻值为700Ω左右时,“5”号与“6”号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对应于刹车片厚度为6mm以下。因此,在刹车时间和非刹车时间均可通过电路的电阻值来判断刹车片的厚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电阻组件中的电阻数量以及电阻值并不限于实施例2、实施例3所列举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