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气塞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3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防水透气塞和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透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塞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汽车或工程机械上的变速箱在工作时,箱体内部气压会随工作状况而发生变化,如变速箱在工作时,齿轮等运动部件的运转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引起箱体内部空气膨胀,导致箱体内部气压升高,而在变速箱停止工作时,箱体内部气压又会逐渐降低。在箱体内部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的压差较大时,会影响变速箱的正常工作,而且会影响箱体的密封,使得箱体的密封件过度磨损。为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在变速箱等箱体上设置通气塞,通气塞的作用主要是使箱体内部与外部连通,实现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应多种不同的路况和天气,例如,雨雪、积水路面等,汽车在涉水行驶时难免会碰到坑洼、涉水深度深的情况,而传统中的通气塞无防水功能,一旦进水,变速器里面的变速器油就会乳化,造成机械部件比如轴、齿、轴承的锈蚀,还会影响一些重要部件比如液压模块、离合器的正常工作,使变速器寿命大大降低,提前报废。

因此,希望有一种防水透气塞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水透气塞,以避免外界的水通过透气塞进入设备内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水透气塞,其中,所述防水透气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透气通道;塞盖,所述塞盖覆盖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塞体和所述塞盖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常开透气间隔,所述常开透气间隔内设置有阻挡所述常开透气间隔的一部分的防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结构为弯折的气体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第一级防水透气部和第二级防水透气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防水透气部包括沿气体的流通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透气开口,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板的所述透气开口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所述塞体包括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中部空腔形成为所述透气通道,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处,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二端处,所述塞盖包括间隔套设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的筒状部和封堵所述筒状部的一端开口的盖板,所述筒状部和所述筒状主体之间的间隔形成为所述常开透气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形成为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的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内壁固定于所述筒状主体,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外壁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沿所述筒状主体的周向,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外壁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透气开口;和 /或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盖板,所述出气口形成为沿所述筒状主体的周向布置的多个透气孔,其中,所述透气孔与邻近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设置的所述挡板的所述透气开口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防水透气部包括: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形成有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的止挡凸台,所述止挡凸台的环状端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对准,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透气挡水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还形成有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紧邻所述止挡凸台设置的止挡凸缘,所述止挡凸缘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止挡凸台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其中,所述止挡凸缘的外周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对准,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透气挡水间隙,所述第一透气挡水间隙与所述第二透气挡水间隙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塞盖包括安装卡爪,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处形成有能够卡挡所述安装卡爪的卡爪挡圈,所述安装卡爪卡接于所述透气通道内;和 /或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有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卡爪安装结构和/或密封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透气塞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透气塞为常开式通气塞,通过在常开透气间隔内设置阻挡所述常开透气间隔的一部分的防水结构来实现防水效果,防止水进入变速器等需要防水透气的装置,并不隔断通气间隔,使得防水透气塞保持打开状态,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防止外界的水进入车辆的变速箱等设备内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上文所述的防水透气塞,其中,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上侧。

所述车辆与上述防水透气塞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水透气塞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水透气塞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防水透气塞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防水透气塞的塞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塞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固定安装部,131-密封结构,132- 卡爪安装结构,14-卡爪挡圈,15-止挡凸台,16-止挡凸缘,17-第一挡板, 18-第二挡板,19-透气开口,2-塞盖,21-筒状部,22-盖板,23-安装卡爪, 3-第一透气挡水间隙,4-第二透气挡水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水透气塞,所述防水透气塞包括:塞体1,所述塞体1包括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透气通道;塞盖2,塞盖2覆盖出气口12,其中,塞体1和塞盖2 之间形成有与出气口12连通的常开透气间隔,所述常开透气间隔内设置有阻挡所述常开透气间隔的一部分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透气塞为常开式通气塞,通过在常开透气间隔内设置阻挡所述常开透气间隔的一部分的防水结构来实现防水效果,防止水进入变速器等需要防水透气的装置,并不隔断通气间隔,使得防水透气塞保持打开状态,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防水结构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能够实现防水且不隔断常开透气间隔的效果即可。优选地,所述防水结构为弯折的透气通道,该弯折的透气通道不影响气体的正常流通,在水等液体通过时则会由于其弯折结构来阻挡水的正常通过,进而起到防水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第一级防水透气部和第二级防水透气部,通过两级防水透气部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防水透气部包括沿气体的流通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形成有透气开口19,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板的透气开口 19相互错开,以形成弯折延伸的气体流通通道,组成的迷宫式的防水结构,以将水挡住,防止水通过通气间隔。所述挡板的布置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意适当的形式,例如,在所述常开透气间隔形成为长方体形间隔时,所述挡板可形成为交错布置的长条形挡板,透气开口为长条形挡板与常开透气间隔的侧壁之间的间隔,或者挡板为形成有通孔的挡板,该通孔用作透气开口。

塞梯1和塞盖2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优选地,塞体1包括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中部空腔形成为所述透气通道,进气口11位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处,出气口12位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二端处,塞盖2包括间隔套设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的筒状部21和封堵筒状部 21的一端开口的盖板22,筒状部21和所述筒状主体之间的间隔形成为所述常开透气间隔,塞体1和塞盖2形状规则、结构简单,便于防水透气塞的生产制造和装配。

所述挡板可形成为沿所述通过装主体的周向布置的扇形挡板,各个挡板相互交错形成迷宫型防水结构。优选地,所述挡板形成为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的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内壁固定于所述筒状主体,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外壁与所述筒状部21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沿所述筒状主体的周向,所述环状挡板的周向外壁与筒状部21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开口19,环状挡板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起到防水作用,气体进能够通过透气开口19通过挡板,提高该防水透气塞的防水效果,且可环状挡板可减少挡板的层数,通过较少的挡板实现较好的挡水效果。参见图 1和图3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筒状主体上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挡板17 和第二挡板18,沿第一挡板17和第二挡板18的周向间隔120度均匀设置有三个透气开口19,且位于二者上的透气开口19互相错开。

优选地,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抵接于盖板22,出气口12形成为沿所述筒状主体的周向布置的多个透气孔,其中,所述透气孔与邻近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设置的所述挡板的透气开口19相互错开,能够防止水通过出气口12进入透气通道进而进入装置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该防水透气塞的防水效果。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所述第二级防水透气部包括: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形成有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的止挡凸台15,止挡凸台15的环状端面与筒状部21的另一端对准,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透气挡水间隙4,常开透气间隔的延伸方向为沿筒状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第二透气挡水间隙4为沿垂直于筒状主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外界的水仅能够通过第二透气挡水间隙4进入常开透气间隔,使得水流在通过第二透气挡水间隙4流通方向需要强制改变,减缓水流流速,从而起到初步挡水的效果,通过该第二级防水透气部的少量残留水继续通过第一级防水透气部进行阻挡。

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周还形成有凸出于所述筒状主体的紧邻止挡凸台15设置的止挡凸缘16,止挡凸缘16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止挡凸台15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其中,止挡凸缘16的外周与筒状部21 的内周对准,并在二者之间形成第一透气挡水间隙3,第一透气挡水间隙3 与第二透气挡水间隙4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该第一透气挡水间隙3的尺寸小于常开透气间隔的尺寸,能够实现减流效果,进一步减少通过第二级防水透气部的水量。

塞盖2和塞体1之间的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意适当的方式,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优选地,参见图3,塞盖2包括安装卡爪23,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一端处形成有能够卡挡安装卡爪23的卡爪挡圈14,安装卡爪23卡接于所述透气通道内,卡爪挡圈14能够防止安装卡爪23脱出透气通道,塞盖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在适当位置,其安装结构简便、可靠,能够实现塞盖2的快速拆装。

优选地,所述筒状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有固定安装部13,固定安装部13 包括卡爪安装结构132和/或密封结构131,该固定安装部13便于防水透气塞的安装,密封结构131能够放置装置内部的油等泄漏,也能够放置外界的水、灰尘等经防水透气塞的安装位置进入装置内部。该密封结构13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该密封结构 131为O型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上文所述的防水透气塞,其中,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出气口12位于进气口11的上侧,水在自身重力以及防水结构的双重作用下难以进入透气通道内部。该防水透气塞可用于车辆上任意需要设置防水透气塞的装置处,例如,变速器,尤其是油粘度较低的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不宜采用常闭型通气塞,容易产生内部压力造成泄漏风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常开型防水透气塞尤其适用于双离合变速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