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座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13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角座阀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座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角座阀门通过阀杆带动活塞在轴向上的运动来实现阀门的开合。阀杆两侧的密封组件能有效防止下端的液体泄漏,确保执行器正常运作,因此密封组件的设计尤为重要。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角座阀门内的密封组件在正压工况的条件下,密封组件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但在负压工况的条件下,密封组件的密封作用减弱甚至失效,使密封组件下端的液体容易泄露到上端,导致角座阀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负压工况的条件下,密封组件的密封作用减弱甚至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种角座阀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角座阀门,其包括有一阀杆、一阀套和密封组件,所述阀套活动套设于所述阀杆外,且所述阀套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其特点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所述阀杆相对所述阀套向下运动时对所述间隙的密封;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沿所述阀杆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间隔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所述阀杆相对所述阀套向上运动时对所述间隙的密封;

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圈卡设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圈卡设于所述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材料均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在所述阀套内活动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周。

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包括沿所述阀杆的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均具有环形凹口;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所述第二表面抵靠于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所述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第二表面抵靠于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所述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分别具有第一环形凹口和第二环形凹口,且所述第一环形凹口和所述第二环形凹口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口中,所述第二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凹口中。

较佳地,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上压环和下压环,所述上压环卡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所述环形凹口中,所述下压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所述环形凹口中。

较佳地,所述角座阀门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位于所述阀套的一端并与所述阀套连接,所述气缸设有内腔。

较佳地,所述气缸设有气源口,所述气源口一端连通所述内腔,所述气源口另一端用于通入气体。

较佳地,所述气缸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内腔内,且所述阀杆的一端连接并穿设于所述弹簧内。

较佳地,所述阀套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间隙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材料均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使密封组件不管在正压工况的条件下,还是在但在负压工况的条件下,密封组件都能起到很好的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上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第一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第三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第二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角座阀门的下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阀杆 10

阀套 20

通孔 21

上间隙 41

下间隙 42

第一密封圈 50

第一密封圈的第一表面 51

第一密封圈的环形凹口 53

第一密封圈的第二表面 52

第三密封圈 60

上表面 61

下表面 62

第一环形凹口 63

第二密封圈 70

第二密封圈的第一表面 71

第二密封圈的第二表面 72

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口 73

上压环 81

下压环 82

气缸 90

气源口 91

方向 A

方向 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座阀门,其包括有一阀杆10、一阀套20和密封组件,所述阀套20活动套设于所述阀杆10外,且所述阀套20与所述阀杆10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50、第二密封圈70和第三密封圈60,第一密封圈50、第三密封圈60和第二密封圈70均在阀套20内活动套设于阀杆10的外周。第一密封圈50、第二密封圈70和第三密封圈60的材料均为弹性材料。较佳地,第一密封圈50、第二密封圈70和第三密封圈60的材料均为橡胶。

第三密封圈60位于第一密封圈50与第二密封圈70之间,第三密封圈60具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61和下表面62,第一密封圈50卡设于上表面61,第二密封圈70卡设于下表面6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60的上表面61和下表面62分别具有第一环形凹口63和第二环形凹口(图中未标示),且第一环形凹口63和所述第二环形凹口相对设置;第一密封圈50卡设于第一环形凹口63中,第二密封圈70卡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凹口中。

第一密封圈50用于阀杆10相对阀套20向下(图1中方向B)运动时对所述间隙的密封。第一密封圈50包括沿阀杆10的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密封圈的第一表面51上具有第一密封圈的环形凹口53;第一密封圈的第二表面52抵靠于第三密封圈60的上表面61。

第二密封圈70沿阀杆10的轴向与第一密封圈50间隔并相对设置,且第二密封圈70用于阀杆10相对阀套20向上(图1中方向A)运动时对所述间隙的密封。第二密封圈70包括沿阀杆10的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密封圈的第一表面71上具有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口73;第二密封圈的第二表面72抵靠于第三密封圈60的下表面62。

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上压环81和下压环82,上压环81卡设于第一密封圈的环形凹口53中,下压环82卡设于第二密封圈的环形凹口73中。

所述角座阀门还包括气缸90,气缸90位于阀套20的一端并与阀套20连接,气缸90设有内腔(图中未标示)。

气缸90设有气源口91,气源口91一端连通所述内腔,气源口91另一端用于通入气体。

气缸90设有弹簧(图中未标示),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内腔内,且阀杆10的一端连接并穿设于所述弹簧内。

所述密封组件将所述间隙分隔为上间隙41和下间隙42。

阀套20靠近气缸90的一端设有通孔21,通孔21与上间隙4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气体从气源口进入气缸的内腔,内腔内气压变大,位于内腔内的弹簧受压压缩,带动阀杆相对阀套向上运动,阀门开启,使液体流通。此时,下间隙的气压大于上间隙的气压(正压工况的条件下),下压环压向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受压变形,第二密封圈的第一表面上的环形凹口变大,起到密封作用。

当阀门关闭时候,阀杆相对阀套向下运动,下间隙的气压骤减,下间隙的气压小于上间隙的气压(负压工况的条件下),上压环压向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受压变形,第一密封圈的第一表面上的环形凹口变大,向外扩张,紧贴阀套的内壁,填补密封组件与阀套的内壁产生的缝隙,起密封作用,有效防止下间隙内的液体泄漏到上间隙,维持角座阀门正常运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