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混凝土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91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混凝土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泵,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泵。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目前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而组成的泵车。

现有技术中,输送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1、混凝土易黏贴在输送管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输送管,成本较高,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可以降低输送管更换成本的结构。2、混凝土与输送管硬性接触,而现有的输送管没有一种可以缓冲硬性接触力的结构。3、混凝土经常需要输送至高楼中,在输送突然中止时,没有一种结构简单且实用的止回缓冲结构,会对泵体造成损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泵,包括泵体和输送管,泵体包含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输送管包括内管、卡箍和止回缓冲组件,输送管还包括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与第一半圆形拼合管相配合用于包裹在内管外表面的第二半圆形拼合管,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通过卡箍固定连接,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第二半圆形的内侧面分别设置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第一橡胶夹板、第二橡胶夹板和弹簧,第一橡胶夹板和第二橡胶夹板之间通过数量为20个以上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包含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泵体的第一出料口连通内管的第二进料口,所述止回缓冲组件包含止回缓冲条、转轴和限位杆,止回缓冲条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内管的内壁上,转轴下方设置用于避免止回缓冲条另一端下降至低于止回缓冲条一端水平线高度的限位杆,所述止回缓冲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止回缓冲组件在内管内壁上,不在同一水平线高度,且不在同一垂线上。

优选地,所述止回缓冲组件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混凝土泵的输送管由内管、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组成,通过取卸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实现对易磨损的内管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不需要完全更换输送管,降低混凝土泵的输送管更换成本。2、第一半圆形拼合管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内壁上设置的弹性机构,能够对长时间与混凝土摩擦接触的内管起到缓冲减震作用,进而减小硬性接触的力,对输送管和混凝土泵起到保护作用。3、弹性机构采用第一橡胶夹板、第二橡胶夹板和弹簧组合结构,能够起到三重减震的效果,同时由于第一橡胶夹板和第二橡胶夹板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达到较好的接触效果,使结构连接紧密。4、设置的止回缓冲组件,在使用的时候,混凝土由内管第二进料口流向第二出料口过程中,混凝土的冲击力使止回缓冲条通过转轴转动,使止回缓冲条的另一端贴合在内管内壁上,达到混凝土通流效果,在混凝土泵停止输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由内管第二出料口回流至第二进料口,在此过程中,内管内混凝土重力的冲击力会冲击止回缓冲条沿转轴做枢转运动,进而达到限位杆的限位位置,由于限位杆的限位,使止回缓冲条在内管内形成平行设置的方式,起到对内管内混凝土止回缓冲效果。5、采用的止回缓冲条,在起到缓冲效果同时,而不至于完全封堵,通过在内管内设置两个止回缓冲组件形成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止回缓冲条,达到多重、多角度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止回缓冲杆处于通过转轴枢转至止回缓冲状态,并且由限位杆限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泵,包括泵体1和输送管2,泵体1包含第一进料口3和第一出料口4,输送管2包括内管5、卡箍6和止回缓冲组件(内管5和输送管2通过管接头19密封连接),输送管2还包括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与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相配合用于包裹在内管5外表面的第二半圆形拼合管9,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9通过卡箍6固定连接,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第二半圆形的内侧面分别设置弹性机构10,弹性机构10包括第一橡胶夹板11、第二橡胶夹板12和弹簧13,第一橡胶夹板11和第二橡胶夹板12之间通过数量为20个以上的弹簧13固定连接,内管5包含第二进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15,泵体1的第一出料口4连通内管5的第二进料口14,止回缓冲组件包含止回缓冲条16、转轴17和限位杆18,止回缓冲条16的一端通过转轴17可转动的设置在内管5的内壁上,转轴17下方设置用于避免止回缓冲条16另一端下降至低于止回缓冲条16一端水平线高度的限位杆18,止回缓冲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相邻两个止回缓冲组件在内管5内壁上,不在同一水平线高度,且不在同一垂线上。

优选地,止回缓冲组件的数量为6个。

在使用的时候:

1、混凝土泵的输送管2由内管5、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9组成,通过取卸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9实现对易磨损的内管5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不需要完全更换输送管2,降低混凝土泵的输送管2更换成本。

2、第一半圆形拼合管8和第二半圆形拼合管9内壁上设置的弹性机构10,能够对长时间与混凝土摩擦接触的内管5起到缓冲减震作用,进而减小硬性接触的力,对输送管2和混凝土泵起到保护作用。

3、弹性机构10采用第一橡胶夹板11、第二橡胶夹板12和弹簧13组合结构,能够起到三重减震的效果,同时由于第一橡胶夹板11和第二橡胶夹板12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达到较好的接触效果,使结构连接紧密。

4、设置的止回缓冲组件,在使用的时候,混凝土由内管5第二进料口14流向第二出料口15过程中,混凝土的冲击力使止回缓冲条16通过转轴17转动,使止回缓冲条16的另一端贴合在内管5内壁上,达到混凝土通流效果,在混凝土泵停止输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由内管5第二出料口15回流至第二进料口14,在此过程中,内管5内混凝土重力的冲击力会冲击止回缓冲条16沿转轴17做枢转运动,进而达到限位杆18的限位位置,由于限位杆18的限位,使止回缓冲条16在内管5内形成平行设置的方式,起到对内管5内混凝土止回缓冲效果。

5、采用的止回缓冲条16,在起到缓冲效果同时,而不至于完全封堵,通过在内管5内设置两个止回缓冲组件形成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止回缓冲条16,达到多重、多角度缓冲效果。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