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9057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支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同层给排水管道支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采用膨胀螺栓固定钢支架对管道进行支撑;二、利用混凝土制作固定支墩对管道进行支撑;三、利用砖块对管道进行支撑。以上三种方法均耗费大量材料与人工,且支架安装时膨胀螺栓钻孔对防水层有一定破坏,无法规避漏水的风险,导致防水层制作工序与管道敷设工序难以良好配合。

在实际施工中,若需要将防水层制作与管道敷设两道工序对换或同时进行以缩短工期,利用以上三种支架制作技术均无法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且工序繁杂,制作安装时间长。当土建需要返工时,现有支架由于无法移动,需要配合其一起返工,增加了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墩固定无法移动的问题,实现能够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对给排水管道的支墩进行移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包括给水管、排水管,还包括给水管支墩、排水管支墩;所述给水管支墩、排水管支墩均为敞口端位于上下两端的管体;其中给水管支墩的侧面设置连通管体内外的通槽,给水管放置在通槽上;排水管支墩的顶部设置缺口,排水管放置在缺口上。

针对现有技术中支墩固定无法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其中给水管支墩用于支撑给水管,排水管支墩用于支撑排水管,使得同层给排水管道中进水与排水均能够得到支撑。给水管支墩、排水管支墩虽然都为管体,且都是敞口端位于上下两端,即是两者均是竖直设置在地面,轴线垂直于地面,但是两者的具体结构是不同的。给水管支墩的侧面设置连通管体内外的通槽,由于给水管支墩为管体,其侧面为圆弧形曲面,因此其侧面开设的通槽也会呈圆弧形结构,因此将给水管从通槽的中贯穿即可,此时给水管在自重作用下直接放置在通槽内,即可进行支撑。当由于施工要求需要移动支墩时,由于给水管与给水管支墩之间并未固定连接,因此就能够方便、快速的沿着管道轴线方向直接移动给水管支墩,从而实现移动目的。排水管支墩的顶部设置缺口,通过将排水管放置在缺口上进行支撑,同样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沿着管道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墩固定无法移动、无法在支墩处制作防水层的问题,也无需使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不会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规避了防水层被破坏漏水的风险。同时,通过支墩的移动来实现支撑点防水层的制作,给排水管道的敷设可与防水层制作的工序交叉进行,简化了工序,解决了工序冲突的难题,节约施工工期和人工。当土建需要返工时,通过沿管道轴线方向移动支墩即可配合其返工,安装专业不必跟随其一起返工,节约了工程成本。此外,将两种支墩均由管体制作而成,除了上述有益效果外,还由于施工现场废弃管材较多,因此还能够节约成本、实现废物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给水管包括热水管、冷水管。

优选的,所述热水管、冷水管上下分布,其中热水管位于冷水管上方,且热水管与冷水管之间的间距为3~5cm。设置热水管与冷水管之间的间距为3~5cm,避免冷热水管直接接触导致热量直接交换。

优选的,所述通槽设置有两个,两个通槽沿着给水管支墩的轴线方向进行分布;所述热水管、冷水管分别放置在一个通槽上。即是在一个给水管支墩上设置两个沿轴线方向分布的通槽,使得冷水管、热水管能够实现上下分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插入在给水管支墩中的插板,所述插板位于给水管支墩的内侧壁与给水管之间。即是通过插板插在通槽内,避免给水管自行从通槽中滑出,同时使给水管支墩和给水管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支撑关系。

优选的,所述插板为插销。

优选的,所述插板的高度大于给水管支墩的高度。便于将插板从给水管支墩中取出。

优选的,所述通槽的长度小于给水管支墩管体外径的一半。避免通槽过长使得给水管在其中沿支墩径向大幅度晃动,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缺口为在排水管支墩的管体顶部开设的半圆弧凹槽,所述半圆弧凹槽的直径与排水管外径相同。由于排水管的外表面都是圆弧状,因此将缺口设置为与之匹配的半圆弧凹槽,使得排水管放入在其中时能够恰好得到稳固,提高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支墩的管体外径≥排水管的外径。确保排水管支墩对排水管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提高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墩固定无法移动、无法在支墩处制作防水层的问题,也无需使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不会破坏防水层的完整性,规避了防水层被破坏漏水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通过支墩的移动来实现支撑点防水层的制作,给排水管道的敷设可与防水层制作的工序交叉进行,简化了工序,解决了工序冲突的难题,节约施工工期和人工。当土建需要返工时,沿着管道轴线方向移动支墩即可配合其返工,安装专业不必跟随其一起返工,节约了工程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由于施工现场废弃管材较多,因此还能够节约成本、实现废物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排水管,2-给水管支墩,3-排水管支墩,4-通槽,5-缺口,6-热水管,7-冷水管,8-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同层给排水支墩可移动结构,包括给水管、排水管1,废水从排水管1中回流。还包括给水管支墩2、排水管支墩3;所述给水管支墩2、排水管支墩3均为敞口端位于上下两端的管体;其中给水管支墩2的侧面设置连通管体内外的通槽4,给水管放置在通槽4上;排水管支墩3的顶部设置缺口5,排水管1放置在缺口5上。所述给水管包括热水管6、冷水管7。所述通槽4设置有两个,两个通槽4沿着给水管支墩2的轴线方向进行分布;所述热水管6、冷水管7分别放置在一个通槽4上。所述热水管6、冷水管7上下分布,其中热水管6位于冷水管7上方,且热水管6与冷水管7之间的间距为4cm。还包括插入在给水管支墩2中的插板8,所述插板8位于给水管支墩2的内侧壁与给水管之间。所述插板8为插销。所述插板8的高度大于给水管支墩2的高度。所述通槽4的长度小于给水管支墩2管体外径的一半。所述缺口5为在排水管支墩3的管体顶部开设的半圆弧凹槽,所述半圆弧凹槽的直径与排水管1外径相同。通过插板8插在通槽4内,避免给水管自行从通槽4中滑出,同时使给水管支墩2和给水管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支撑关系。当由于施工要求需要移动支墩时,由于给水管与给水管支墩2之间并未固定连接,因此就能够方便、快速的沿着管道轴线方向直接移动给水管支墩2,从而实现移动目的。排水管支墩3的顶部设置缺口5,通过将排水管1放置在缺口5上进行支撑,同样能够实现沿着管道轴线方向方便快速的移动目的。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墩固定无法移动的、无法在支墩处制作防水层的问题,提高了防水层的完整性。在土建工序需要返工时,由于支墩可移动,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安装专业不必跟随其返工,简化了工序,节约了成本和工期。本实施例中的给水管支墩2、排水管支墩3使用现场废弃管材制作,实现废物利用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