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688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原水和净水两组出水模式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厨房中使用的抽拉式龙头,如果要实现净水+原水两种出水模式,需要在抽拉式龙头中设置复杂的水路结构,并且在龙头上同时设计了净水开关和原水开关。由于净水开关打开时用户需要关闭原水开关,否则会出现原水和净水同时出水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将净水开关和原水开关进行了联动设计,打开净水开关时,原水开关被自动关闭。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并且现有技术中净水水腔和原水水腔分别设置在芯轴的两侧,芯轴的厚度有限,因此两个水腔的体积也受限变得比较小。这样水腔中的流量也就变小了,在水压较低的情况下,水腔中的水流量也比较小,容易造成出水终端的出水流量偏小,整个出水终端的出水稳定性就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终端,其具有原水和净水两种出水模式,并且原水和净水的切换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包括本体以及置于本体内的芯轴,所述芯轴的端面设置有原水出水孔和净水出水孔;

所述芯轴在同一侧设有相互独立的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所述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的一端连通所述原水出水孔和净水出水孔,另一端为原水进水孔和净水进水孔;所述出水终端还设有一净水开启件,该净水开启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所述净水进水孔处于导通状态或关闭状态;

还包括面盖组件,在面盖组件的几何中心设有与净水进水腔流体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在同一侧沿着水流方向具有开口端,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的其余位置为密封部,该开口端的外周与一块焊接片焊接,将所述开口端密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水进水腔远离原水进水腔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与第二焊接片焊接密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水孔始终处于常开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水出水孔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出水形态的出水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原水出水孔包括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其中第二出水孔设置在第一出水孔的外周与第一出水孔呈同心圆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出水孔设置在第一出水孔的圆心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孔为气泡水出水孔,所述气泡水出水孔处设置一起泡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切换原水出水形态的原水切换件;操作所述原水切换件时,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中的一个处于打开状态,另一个处于密封状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轴在背向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的一侧具有安装所述原水切换件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原水切换件包括一按键和第一切换轴;所述第一切换轴通过该第一安装孔置于原水进水腔与原水出水孔之间;所述按键与一支点连接,按键的两端分别为按压端,其中一个按压端与第一切换轴暴露于第一安装孔外的一端连动设置,从而带动该第一切换轴移动,进而将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中的一个与原水进水腔连通,另一个与原水进水腔密封隔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开启件为机械式开关、触摸式开关、遥控式开关的一种。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轴在设置第一安装孔的同一侧还设置有安装所述净水开启件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净水开启件包括一按钮和第二切换轴;所述第二切换轴通过该第二安装孔放置于净水进水孔与净水进水腔之间;所述按钮通过一圆珠笔机构与第二切换轴连动设置,按压所述按钮带动第二切换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切换轴的外周设置有两个与第二切换轴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并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面积相同;所述净水开启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净水进水孔的两侧将其关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柔性进水管;该进水管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原水进水管和净水进水管,分别与原水进水孔和净水进水孔连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所述出水终端独立设置的原水开启件,该原水开启件控制原水进水管中的水流打开或关闭;使得所述原水开启件与净水开启件相互独立。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原水腔体和净水腔体;该原水腔体与原水进水管连接,净水腔体与净水进水管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具有原水和净水两种出水模式。并且原水和净水的开关相互独立,原水水路保持常开,关闭龙头进水开关后才能将原水水路关闭。而净水水路的净水开启件设置在出水终端上。使用者操作该净水开启件就可以实现净水水路的开闭,与原水水路开关与否完全无关,因此实现了两个水路操作的分离。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误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原水出水孔和净水出水孔同轴设置,从而使得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设置在芯轴的同一侧;因此,所述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的侧面沿着水流方向的开口端也在同一侧,这样芯轴在成型后只要用一块焊接片焊接,就可以将所述开口端密封。而传统的芯轴中,原水腔和净水腔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芯轴的两侧,也就是需要两块焊接片焊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更简单,零件也比较少,加工工艺的要求也比较低。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芯轴的结构使得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的空间最大化,有利于增加出水的流量。如果将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设置在芯轴的两侧就会造成水路复杂,过水空间变小,造成管阻增大,在低压时出水终端的流量就会减小,降低出水终端的使用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采用管中管的结构同时实现原水进水和净水进水。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还具有原水切换件,通过该原水切换件就可以实现原水出水在花洒水或者气泡水中切换。进一步增加了出水终端所具备的功能。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净水出水孔设置在出水面的中央,不占用原水出水孔的位置。这样一来出水孔呈同心排布,整体外形美观,原水出水形态也较为完整,避免了由于净水出水孔的占用,使得出水形态相对残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的核心部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出原水时的水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出原水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出净水时的水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出净水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关闭净水时的水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关闭净水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芯轴的水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芯轴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芯轴的焊接密封示意图。

图12为传统的厨房抽拉龙头取出出水喷头和进水软管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出水终端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将图12与图13组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11,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包括本体1以及置于本体1内的芯轴2,所述芯轴2的端面同轴设置有原水出水孔21和净水出水孔22;

所述芯轴2在同一侧设有相互独立的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所述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的一端连通所述原水出水孔21和净水出水孔22,另一端为原水进水孔25和净水进水孔26;

还包括进水管3;该进水管3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原水进水管和净水进水管,分别与原水进水孔25和净水进水孔26连通。其中原水进水孔25始终与原水进水管保持连通;而净水进水孔26和净水进水腔24之间设有净水开启件4,该净水开启件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使得所述净水进水孔26与净水进水腔24处于打开连通状态或关闭隔离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终端为厨房抽拉式龙头,仅为本实施例的举例而已,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结构应用于其他出水终端中,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

因此,上述的一种带净水出水功能的出水终端,具有原水和净水两种出水模式。并且,由于原水水路保持常开,关闭龙头进水开关后才能将原水水路关闭。而净水水路的净水开启件4设置在出水终端上。使用者操作该净水开启件就可以实现净水水路的开闭,与原水水路开关与否完全无关,因此实现了两个水路操作的分离。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误操作。

同时,由于原水出水孔21和净水出水孔22为同轴设置的,就可以将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设置在芯轴2的同一侧。因此,所述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的侧面沿着水流方向的开口端231、241也在同一侧,这样芯轴2在成型后只要用一块焊接片5焊接,就可以将所述开口端231、241密封。而传统的芯轴中,原水腔和净水腔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芯轴的两侧,也就是需要两块焊接片焊接。因此,上述的技术方案结构更简单,零件也比较少,加工工艺的要求也比较低。

并且,上述芯轴2的结构使得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的空间最大化,有利于增加出水的流量。如果将原水进水腔和净水进水腔设置在芯轴的两侧就会造成水路复杂,过水空间变小,造成管阻增大,在低压时出水终端的流量就会减小,降低出水终端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净水进水腔24远离原水进水腔2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开口端242,通过该第二开口端242将芯轴对应部分抽芯,从而形成一沿着与芯轴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过水腔,再将所述第二开口端242与第二焊接片51焊接密封,使得净水最终可从芯轴的正中央出水。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抽拉龙头的功能,所述原水出水孔21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出水形态的出水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水出水孔21包括花洒水出水孔211和气泡水出水孔212;其中花洒水出水孔211设置在气泡水出水孔212的外周与气泡水出水孔212呈同心圆设置。而根据其他需要,原水出水形态并不局限于以上花洒水和气泡水,也可以设置其他形态的水花。只要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出水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净水出水孔22设置在气泡水出水孔212的圆心处。所述芯轴的末端固接一面盖组件7,包括一中空的出水面盖和一双通道起泡器,所述花洒水出水孔211、气泡水出水孔212、净水出水孔22分别与出水面盖711、双通道起泡器的外通道712、双通道起泡器的内通道72流体连通。因而净水从双通道起泡器的内通道流出,流经起泡器外通道的原水水流就形成气泡水出水,而未流经起泡器的水流就形成普通的花洒水出水。

为了方便用户在两种原水出水形态之间进行切换,还包括一用于切换原水出水形态的原水切换件6;操作所述原水切换件6时,所述花洒水出水孔211和气泡水出水孔212中的一个处于打开状态,另一个处于密封状态。从而实现了出水水花的便捷切换。

具体的结构为:所述芯轴2在背向原水进水腔23和净水进水腔24的一侧具有安装所述原水切换件6的第一安装孔27;

所述原水切换件6包括一按键61和第一切换轴62;所述第一切换轴62通过该第一安装孔27置于原水进水腔23与原水出水孔21之间;所述按键61与一支点连接,按键61的两端分别为按压端,其中一个按压端与第一切换轴62暴露于第一安装孔27外的一端连动设置,从而带动该第一切换轴62移动,进而将述花洒水出水孔211和气泡水出水孔212中的一个与原水进水腔23连通,另一个与原水进水腔23密封隔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轴2在设置第一安装孔27的同一侧还设置有安装所述净水开启件4的第二安装孔28;

所述净水开启件4包括一按钮41和第二切换轴42;所述第二切换轴42通过该第二安装孔28放置于净水进水孔26与净水进水腔24之间;所述按钮41通过一圆珠笔机构与第二切换轴42连动设置,按压所述按钮41带动第二切换轴4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循环切换;所述第二切换轴42的外周设置有两个与第二切换轴42同轴设置的第一密封圈421和第二密封圈422;并且第一密封圈421和第二密封圈422的面积相同;所述净水开启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密封圈421和第二密封圈422分别位于净水进水孔26的两侧将其关闭。由于第一密封圈421和第二密封圈422的面积相同,因此,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密封圈421、第二密封圈422受到的水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用户按压按钮41从第二位置切换回第一位置时,只需要克服圆珠笔机构中弹簧的弹力即可,切换力比较小,切换手感佳。

参考图12-14,本实施例中,该出水终端还包括一三通阀8;所述三通阀8设有原水接口81和净水接口82,且其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原水引入腔体和净水引入腔体;该原水引入腔体的两端分别与原水接口和原水进水管连接,净水引入腔体的两端分别与净水接口和净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原水接口81可与龙头混合水出水端83连接,而净水接口82可与净水器出水端连接。且由于原水开启件就是龙头进水开关。因此只需要将现有抽拉龙头的出水喷头和进水软管替换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终端,即可完成普通龙头到净水、原水二合一龙头的改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比较强,替换起来也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