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316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R管件,特别涉及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属于管材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PR( polypropylene random ),又叫无规共聚聚丙烯其产品韧性好,强度高,加工性能优异,较高温度下抗蠕变性能好,并具有无规共聚聚丙烯特有的高透明性优点,目前的PPR管材大多数都为单层,在阳光直射条件下容易滋生青苔,堵塞管体,且现在的给水管道无法测量管体内水的温度,容易烫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无法测量管体内水的温度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包括T型管体、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T型管体的三个端口均设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安装有螺纹接口,所述T型管体一端的螺纹接口与冷水管连接,所述冷水管上设有冷水管控制阀门,所述热水管与T型管体另一端的螺纹接口连接,所述热水管上设有热水管控制阀门,所述T型管体下端的螺纹接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传感器连接仪表连接,所述T型管体的内部设有遮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端的外壁与T型管道的内壁进行密封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水管控制阀门和热水管控制阀门的一侧均设有防水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能够通过冷水管控制阀门和热水管控制阀门来调节冷水管和热水管的进水量,从而控制出水管中的水的温度,该进水管道添加了温度传感器,使用者可以通过传感器连接仪表上的显示温度来调节水的温度,有效地防止水温过高烫伤使用者,管道内部设有的遮光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太阳直射条件下,管道透光而滋生青苔,导致管道内出现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T型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水管;2、冷水管;3、螺纹接口;4、固定端;5、冷水管控制阀门;6、T型管体;7、热水管控制阀门;8、热水管;9、传感器连接仪表;10、温度传感器;11、遮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包括T型管体6、冷水管2和热水管8,T型管体6的三个端口均设有固定端4,固定端4上安装有螺纹接口3,T型管体6一端的螺纹接口3与冷水管2连接,冷水管2上设有冷水管控制阀门5,热水管8与T型管体6另一端的螺纹接口3连接,热水管8上设有热水管控制阀门7,T型管体6下端的螺纹接口3与出水管1连接,出水管1与温度传感器10的输入端端连接,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传感器连接仪表9连接,T型管体6的内部设有遮光层11。

进一步的,固定端4的外壁与T型管道6的内壁进行密封粘接,粘接的密封性更好,防止管道漏水。

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10的型号为PT100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感应器是集温度湿度采集与一体的智能感应器,温度的采集范围比较大。

进一步的,冷水管控制阀门5和热水管控制阀门7的一侧均设有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防止管道通过冷水管控制阀门5和热水管控制阀门7出现漏水现象。

具体时,当使用者使用该管道时,通过冷水管控制阀门5和热水管控制阀门7来调节冷水管2和热水管8的进水量,通过温度传感器10与出水管1连接的传感器连接仪表9上会显示目前出水管1内水的温度,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水的温度再进行调节,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去触摸水温,防止水温过高烫伤使用者,管道内部设有的遮光层11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太阳直射条件下,管道透光而滋生青苔,导致管道内出现堵塞的现象。

该种带PPR管件三通的热水器给水管道,能够通过冷水管控制阀门5和热水管控制阀门7来调节冷水管2和热水管8的进水量,从而控制出水管1中的水的温度,该出水管1添加了温度传感器10,使用者可以通过传感器连接仪表9上的显示温度来调节水的温度,有效地防止水温过高烫伤使用者,管道内部设有的遮光层11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太阳直射条件下,管道透光而滋生青苔,导致管道内出现堵塞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