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开关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49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旁通开关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开关阀,尤是指具旁通管路的开关阀。



背景技术:

一般大楼或个体用户于水塔的前端或后端的进水开关阀,则因多未配置旁通管路而将源水经管路直接输送至水塔或个体用户内部;因此,经常造成大楼或个体用户需于水塔的前端或后端,来另外配接复杂的过滤用水管路由以装设过滤净水设备,以便将源水经过滤后再行储水于水塔内部来提供大楼用水或是将过滤水直接输送至个体用户家中水路管线使用;但是,却普遍存在有需要变更原大楼或个体用户的水路管线,且亦使得配接旁通管路复杂与不易确认管线进行维修的问题。

而若是在大楼或个体用户于水塔的前端或后端的进水开关阀,直接配接过滤净水设备来提供源水过滤使用,却亦存在有过滤净水设备因故障需要进行维修、保养时,则必须先行停止供水才能进行检修的问题,亦相对造成大楼或个体用户的用水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以调控适量的源水来加入过滤水中,由以增加过滤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另,可利用旁路压力调节阀的设置以提供管内水流的分支旁路管线,来避免因管路中瞬间水压过大而易造成过滤设备损坏的问题。

一种旁通开关阀改良结构,该旁通开关阀的一端,则设置有进水管口;该旁通开关阀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出水管口;该旁通开关阀的一侧,则设置有第一旁路进水口与第一旁路出水口,并以管路连通且设置有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该旁通开关阀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旁路进水口与第二旁路出水口,并以管路连通且设置有旁路压力调节阀。

一种旁通开关阀改良结构,该旁通开关阀的一端,则设置有进水管口;该旁通开关阀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出水管口;该旁通开关阀的内部,则设置有连通管口;该旁通开关阀的底部,则设置有旁通进水管口、旁通出水管口及固定件;其中,该旁通进水管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的下方;该旁通出水管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的下方;

该旁通开关阀的内部,则设置有旁通进水阀、源水连通阀及旁通出水阀;且该旁通进水阀、该源水连通阀及该旁通出水阀的底部,则均设置有抵止部;其中,该旁通进水阀,则是相对设置于该旁通进水管口的上方;该源水连通阀,则是相对设置于该连通管口的上方;该旁通出水阀,则是相对设置于该旁通出水管口的上方;

该旁通开关阀的一侧,则设置有第一旁路进水口与第一旁路出水口;其中,该第一旁路进水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的侧边;该第一旁路出水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的侧边;且该第一旁路进水口与该第一旁路出水口,则是以管路连通并设置有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

该旁通开关阀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旁路进水口与第二旁路出水口;其中,该第二旁路进水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的侧边;该第二旁路出水口,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的侧边;且该第二旁路进水口与该第二旁路出水口,则是以管路连通并设置有旁路压力调节阀;

该源水连通阀开启时,该进水管口则可经由内部的该连通管口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该源水连通阀关闭时,该源水连通阀的该抵止部则是相对抵止于该连通管口;而该进水管口,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

该旁通进水阀开启时,该进水管口则可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旁通进水管口;该旁通进水阀关闭时,该旁通进水阀的该抵止部则是相对抵止于该旁通进水管口;而该进水管口,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旁通进水管口;

该旁通出水阀开启时,该旁通出水管口则可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该旁通出水阀关闭时,该旁通出水阀的该抵止部则是相对抵止于该旁通出水管口;而该旁通出水管口,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

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开启时,该进水管口则可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依序连通该第一旁路进水口、该第一旁路出水口至该出水管口;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关闭时,该进水管口,则无法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连通该第一旁路进水口、该第一旁路出水口至该出水管口;

该旁通开关阀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大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内部预设的开启压力值时,则该旁路压力调节阀会处于开启的状态;反之,当该旁通开关阀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小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内部预设的开启压力值时,则该旁路压力调节阀会处于关闭的状态;

该旁路压力调节阀开启时,该进水管口则可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依序连通该第二旁路进水口、该第二旁路出水口至该出水管口,由以平衡该旁通开关阀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该旁路压力调节阀关闭时,该进水管口,则无法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连通该第二旁路进水口、该第二旁路出水口至该出水管口。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旁路进水口与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的连通管路,则更设置有该源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第一旁路出水口与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的连通管路,则更设置有该出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旁路进水口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的连通管路,则可设置有该源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第二旁路出水口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的连通管路,则可设置有该出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

于一实施例中,该进水管口的管体,则可设置有源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出水管口的管体,则可设置有出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

为了能对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介绍,以下谨以一具体实施例,且佐以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过滤设备配置图(一)。

图7为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的过滤设备配置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旁通开关阀

21 旁通进水阀

22 源水连通阀

23 旁通出水阀

2a 抵止部

31 进水管口

31a 旁通进水管口

31b1 第一旁路进水口

31b 2第二旁路进水口

32 连通管口

33 出水管口

33a 旁通出水管口

33b1 第一旁路出水口

33b2 第二旁路出水口

41 固定件

42 取水开关阀

5 过滤设备

b1 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

b2 旁路压力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旁通开关阀改良结构,该旁通开关阀1的一端,则设置有进水管口31;该旁通开关阀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出水管口33;该旁通开关阀1的内部,则设置有连通管口32。该旁通开关阀1的底部,则设置有旁通进水管口31a、旁通出水管口33a及固定件41;其中,该旁通进水管口31a,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31的下方;该旁通出水管口33a,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33的下方(请参阅图5或图7)。而该进水管口31的管体,则亦可另行设置有源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出水管口33的管体,则亦可另行设置有出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

该旁通开关阀1的内部,则设置有旁通进水阀21、源水连通阀22及旁通出水阀23;且该旁通进水阀21、该源水连通阀22及该旁通出水阀23的底部,则均设置有抵止部2a;其中,该旁通进水阀21,则是相对设置于该旁通进水管口31a的上方;该源水连通阀22,则是相对设置于该连通管口 32的上方;该旁通出水阀23,则是相对设置于该旁通出水管口33a的上方(请参阅图5或图7)。

该旁通开关阀1的一侧,则设置有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与第一旁路出水口33b1;其中,该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31 的侧边;该第一旁路出水口33b1,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33的侧边;且该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与该第一旁路出水口33b1,则是以管路连通并设置有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而该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与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的连通管路,则设置有该源水取水开关阀42,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第一旁路出水口33b1与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的连通管路,则设置有该出水取水开关阀42,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该旁通开关阀1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与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其中,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则是邻接设置于该进水管口31的侧边;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则是邻接设置于该出水管口33的侧边;且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与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则是以管路连通并设置有旁路压力调节阀b2(请参阅图3或图4)。而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的连通管路,则亦可另行设置有该源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源水水质进行分析;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的连通管路,则亦可另行设置有该出水取水开关阀,由以提供使用者取样过滤水质进行分析。

在水路管线的配接上,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进水管口31,则是以管路来连接至外部供水管路;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出水管口33,则是以管路来连接至内部供水管路以配送至后端家庭用户;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旁通进水管口31a,则是以管路来连接至过滤设备5的进水口;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旁通出水管口33a,则是以管路来连接至过滤设备5的出水口(请参阅图6)。其中,亦可利用该旁通开关阀1底部的该固定件41,来将该旁通开关阀1 锁固于固定架上。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该旁通进水管口31a与该旁通出水管口33a的设置,以便使用者来配接过滤设备5,并可通过该旁通进水阀21、该源水连通阀 22及该旁通出水阀23的开启或关闭来相对控制该旁通开关阀1的管体内部的水流方向(请参阅图5及图7)。

该源水连通阀22开启时,该进水管口31则可经由内部的该连通管口 32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33;该源水连通阀22关闭时,该源水连通阀22的该抵止部2a则是相对抵止于该连通管口32;而该进水管口31,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33。该旁通进水阀21开启时,该进水管口31 则可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旁通进水管口31a;该旁通进水阀21关闭时,该旁通进水阀21的该抵止部2a则是相对抵止于该旁通进水管口31a;而该进水管口31,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旁通进水管口31a。该旁通出水阀23开启时,该旁通出水管口33a则可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33;该旁通出水阀23关闭时,该旁通出水阀23的该抵止部2a则是相对抵止于该旁通出水管口33a;而该旁通出水管口33a,则无法经由内部管路来连通至该出水管口33(请参阅图5或图7)。

当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源水连通阀22关闭,该旁通进水阀21、该旁通出水阀23开启时,则外部源水即可经由过滤设备5进行过滤后,再由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出水管口33提供干净的过滤水源(请参阅图5至图6)。当过滤设备5需要更换零组件、滤芯材料或故障需要拆卸进行检修时,则只需将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源水连通阀22开启,该旁通进水阀21、该旁通出水阀 23关闭,则可封闭相关的旁通管路而不再进水,设备维修人员即可进行拆卸检修或更换滤芯的作业;此时,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出水管口33,则仍可提供未经过滤的外部源水,而不会因过滤设备5的检修而造成停止供水的问题(请参阅图7至图8)。

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开启时,该进水管口31则可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依序连通该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该第一旁路出水口33b1至该出水管口33;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关闭时,该进水管口31,则无法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连通该第一旁路进水口31b1、该第一旁路出水口 33b1至该出水管口33(请参阅图3至图4)。因此,使用者即可通过控制该旁路源水可调节混合开关阀b1以调控适量的源水比例来加入过滤水,由以增加过滤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含量。

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大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内部预设的开启压力值时,则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会处于开启的状态;反之,当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小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内部预设的开启压力值时,则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会处于关闭的状态。

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开启时,该进水管口31则可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依序连通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至该出水管口 33(请参阅图4),由以平衡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关闭时,该进水管口31,则无法经由侧边分支管路来连通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至该出水管口33(请参阅图3)。

而该旁通开关阀1于下列的使用状态下,则容易因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所形成的压力差,间接使得配接于该旁通开关阀1的过滤设备5因两侧过大的压力差异而造成过滤设备5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的连接管线破损。

该旁通开关阀1的该出水管口33可经管线分接至后端的多个家庭用户,而当后端的家庭用户在同一时间有多户开启用水管路时,则会造成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出水侧的出水压力瞬间减少;因此,在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的进水压力维持不变下,进而于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形成明显的压力差异。或是,当外部源水过于脏污或带有大量砂石污泥时 (如台风过后),则容易使得配接于该旁通开关阀1的过滤设备5的内部管线堵塞,并造成过滤设备5的出水量逐渐变小,而间接使得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出水侧的出水压力逐渐减少;因此,在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的进水压力维持不变下,进而于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形成明显的压力差异。再者,当配接于该旁通开关阀1的过滤设备5(如软水机)欲进行内部离子交换树脂还原程序时,则会自动关闭过滤设备5内部的出水管路而不再出水,使得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出水侧的出水压力瞬间减少;因此,在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的进水压力维持不变下,进而于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形成明显的压力差异。

针对上述情形,本发明则的利用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的设置,进而于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所形成的压力差大于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内部预设的开启压力值时,即可通过该旁路压力调节阀b2的开启来即时提供连通于该第二旁路进水口31b2与该第二旁路出水口33b2的侧边分支管路以达到分流减压的作用,由以平衡该旁通开关阀1内部的进水侧与出水侧的压力差,进而避免过滤设备5所连接管路的损坏(请参阅图3至图4)。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限制本发明;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仍不脱本发明的精神。本发明已具备产业上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并符合发明专利要件,爰依法提起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