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锈钢钢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45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不锈钢钢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带表面一般不具有覆层,很多厂家在生产不锈钢带时,不锈钢往往是裸露于空气的,但在某种特殊使用情况下,不锈钢带可能会处于一种酸碱环境中,导致不锈钢带受到腐蚀,而失去其原有的功效,不锈钢带本体多为一次成型造成不锈钢带的柔韧不是很高,长时间的暴露在外部高温下,容易产生变形,易于形成弯折现行出现,从而影响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韧性高、不易变形和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新型不锈钢钢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不锈钢钢带,包括基带,所述基带上、下表层上一体设有条形凸起,该条形凸起的顶部呈弧形状,基带的上、下表层各锻压复合有锌镁合金层,锌镁合金层上设有与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凹槽,条形凸起两侧设有圆弧通孔,所述基带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基带相抵触侧的另一侧为弧形状,锌镁合金层向两侧延伸有与支撑板连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支撑板连接端设有供支撑板滑动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基带上、下表层上一体设有条形凸起,然后通过条形凸起的顶部呈弧形状,使得与锌镁合金层上的条形凹槽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相互的配合,然后通过相互配合制约来提高柔韧,也通过锌镁合金层的设计,避免基带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其被腐蚀,也通过圆弧通孔进行起到良好的通风效果,提高散热性,所述基带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基带相抵触侧的另一侧为弧形状,锌镁合金层向两侧延伸有与支撑板连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支撑板连接端设有供支撑板滑动的限位槽,利用支撑板在两侧进行限位起到定型的效果,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定型效果和韧性,以及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支撑板,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弧通孔内壁上设有透气槽,透气槽的底部延伸至基带上且深入基带1mm,所述基带厚度为3mm,所述基带表面附有聚酰亚胺薄膜。

通过透气槽的设置,能够使圆弧通孔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入基带中,起到冷却效果,达到散热效果,以及通过聚酰亚胺薄膜的设计,能够提高基带本身的耐热性,从而起到耐高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不锈钢钢带,包括基带101,所述基带101上、下表层上一体设有条形凸起102,该条形凸起102的顶部呈弧形状,基带101的上、下表层各锻压复合有锌镁合金层201,锌镁合金层201上设有与条形凸起102相配合的条形凹槽,条形凸起102两侧设有圆弧通孔103,所述基带101两侧设有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与基带101相抵触侧的另一侧为弧形状,锌镁合金层201向两侧延伸有与支撑板401连接的延伸板301,所述延伸板301与支撑板401连接端设有供支撑板401滑动的限位槽3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基带101上、下表层上一体设有条形凸起102,然后通过条形凸起102的顶部呈弧形状,使得与锌镁合金层201上的条形凹槽进行配合,使得配合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相互的配合,然后通过相互配合制约来提高柔韧,也通过锌镁合金层201的设计,避免基带101大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其被腐蚀,也通过圆弧通孔103进行起到良好的通风效果,提高散热性,所述基带101两侧设有支撑板401,所述支撑板401与基带101相抵触侧的另一侧为弧形状,锌镁合金层201向两侧延伸有与支撑板401连接的延伸板301,所述延伸板301与支撑板401连接端设有供支撑板401滑动的限位槽302,利用支撑板401在两侧进行限位起到定型的效果,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定型效果和韧性,以及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支撑板401,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弧通孔103内壁上设有透气槽104,透气槽104的底部延伸至基带101上且深入基带1011mm,所述基带101厚度为3mm,所述基带101表面附有聚酰亚胺薄膜。

通过透气槽104的设置,能够使圆弧通孔103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入基带101中,起到冷却效果,达到散热效果,以及通过聚酰亚胺薄膜的设计,能够提高基带101本身的耐热性,从而起到耐高温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