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2659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必备的零件,传统减震器的减震作用主要是通过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浮动活塞上下移动,将外界震动或冲击释放,达到减震的作用。

现有的减震器,通常只是在其储油筒的外表面上安装一两个连接架,用以固定整个减震器,但是,由于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振动,这种连接固定结构的强度又不足以克服这种振动,通常会造成减震器与连接架之间出现断裂情况,导致减震器无法正常连接固定,而这种情况易导致减震器损坏。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减震器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连接强度高且能保证减震器正常连接固定的减震器固定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强度高且能保证减震器正常连接固定的减震器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储油筒、工作油缸与连杆,所述储油筒的一端套设有与其固定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固定部,在两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二者固定且抵在储油筒上的限位座,在限位座上设置有贯穿限位座与固定座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均弯曲形成有加强板,在其中一加强板上轴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固定座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架与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竖向设置,第三连接架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接架与第三连接架上均开设有连接槽孔。

在上述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中,所述储油筒外表面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

在上述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中,所述储油筒外表面上套设有与其固定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部环绕储油筒设置有用于储放弹簧的安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套设在储油筒上,固定座通过与限位座固连,从而固定在储油筒上,通过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孔,能使整个减震器与其它零部件相连,固定座的两端设置有加强板,增加了整个固定座的强度,而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与第三连接架,在多个方向上将固定座与其它零部件相连,从而增加了减震器与其工作环境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减震器某一处连接点断裂,保证了减震器的正常连接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0、储油筒;20、工作油缸;30、连杆;40、固定座;41、固定部;42、加强板;43、第一连接架;43a、第一连接孔;44、第二连接架;44a、第一连接槽孔;45、第三连接架;45a、第二连接槽孔;50、限位座;51、固定孔;60、定位块;61、缓冲块;70、弹簧座;7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固定组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储油筒10、工作油缸20与连杆30,所述储油筒10的一端套设有与其固定的固定座40,所述固定座40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固定部41,在两固定部41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二者固定且抵在储油筒10上的限位座50,在限位座50上设置有固定孔51,所述固定座40的两端均弯曲形成有加强板42,在其中一加强板42上轴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架43,所述第一连接架4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3a,在固定座40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架44与第三连接架45,所述第二连接架44竖向设置,第三连接架45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接架44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槽孔44a,在第三连接架45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二连接槽孔45a。

采用上述结构后,固定座40与限位座50对减震器的连接处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固定座40在多个方向上设置有连接点,使得减震器在多个方向上能与其它零部件相连,大大提高了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所述储油筒10中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定位块60,所述定位块6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块61。

此处,定位块60起到连接定位的作用,方便将储油筒10与安装部位连接,缓冲块61的设置,能在储油筒10和与其连接的零部件间形成一个缓冲层,避免减震器减震所产生的振动影响其它零部件。

如图1所示,所述储油筒10外表面上套设有与其固定的弹簧座70,所述弹簧座70的内部环绕储油筒10设置有用于储放弹簧的安装槽71。

弹簧座70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安装弹簧,安装槽71的设置,使得弹簧的一端能伸入其内,从而起到固定弹簧,避免弹簧晃动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