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504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角座阀阀体内的流通介质随着温度高低变化交替时,防止密封材质发生蠕变导致介质外漏的角座阀。



背景技术:

气控角座阀的阀体和阀体连接件,这两个部位的结合处是需要合理有效密封的,以防止在阀体内流通的介质外漏。

现有技术当中的气控角座阀是采用只有一个密封垫圈来密封的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当流通的介质进入阀体腔内以后,会沿着阀体和阀体连接件的螺纹结合面,到达密封垫圈的部位,当流通的介质温度保持不变时,密封的效果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流通的介质温度忽高忽低的冷热交替后,密封垫圈会根据流通介质的温度发生蠕变不能回弹,使得阀体和阀体连接件处出现缝隙,一方面是使得流通的介质沿着缝隙发生泄漏,另一方面是直接导致阀体和阀体两者的连接出现松动,失去螺纹的预紧力,从而造成流通介质的大量泄漏。

此外,现有技术当中的密封圈所使用的材料是PTFE材质,这种材料在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个会蠕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合PTFE材质的密封圈会发生蠕变的特征实现密封的角座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角座阀,包括阀体和阀体连接件,所述阀体和阀体连接件为可拆卸连接,且在两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阀体连接件上设有安装座,至少安装座的部分结构位于安装口内,在安装座与安装口之间形成有容纳密封体的环形空腔,围成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密封体的表面形成有嵌入至所述凹槽内的凸起,且密封体以被挤压的方式填充在所述空腔内,以使安装座与安装口之间的空隙被密封。

作为进一步改进,围成所述空腔的内壁包括,形成在安装口上的空腔外侧周壁和空腔下底壁,形成在安装座上的空腔上顶壁和空腔内侧周壁;所述空腔内侧周壁与空腔外侧周壁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空腔上顶壁与空腔下底壁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口为阶梯孔形,所述空腔外侧周壁和空腔下底壁设置在安装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安装座的形状与安装口相适应,所述空腔内侧周壁和空腔上顶壁设置在安装座的中部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沿着安装口的轴向,在所述空腔外侧周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内螺纹;沿着安装座的轴向,在所述空腔内侧周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外螺纹,安装口上的内螺纹与安装座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空腔上顶壁、空腔内侧周壁、空腔外侧周壁和空腔下底壁上分别设有多道所述凹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角座阀,继续沿用PTFE密封材料以保持阀门适用于广泛的流通介质,利用该密封材料易蠕变的特性结合改变阀体结构,利用同一种材料受热形变相同的原理,在阀体主要密封结构的前后增加金属密封,阀体内径和外径处增加密封圈协助密封,在外径处增加另一螺纹连接,起到限位作用和增加预紧力的作用,杜绝了在高低温场合泄露,减少了因流通介质泄露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设备维护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气控角座阀阀体结合阀体连接件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气控角座阀阀体结合阀体连接件的密封结构附图1中Y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座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座阀附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座的阀体和阀体连接件上凹槽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座阀附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座阀附图5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7所示,包括阀体1和阀体连接件2两部分,所述阀体1上设有安装口101,所述阀体连接件2上设有与阀体1的安装口101相适应的安装座201,并且安装座201的一部分结构位于安装口101内,在安装座201与安装口10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环形的空腔4,在安装口101上的空腔4外侧周壁102和空腔4的下底壁103上设有多个凹槽401,在安装座201的空腔4上顶壁202和空腔4的内侧周壁203上设有多个凹槽401,在环形的空腔4内设有一密封体3,在阀体1和阀体连接件2连接时,该密封体3受挤压后发生形变嵌入到凹槽401内,以使安装座201与安装口101之间的空隙被密封;沿着安装口101的轴向,在所述空腔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内螺纹5,沿着安装座201的轴向,在所述空腔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外螺纹6,所述安装座201的部分结构通过设有的螺纹5/6旋合在安装口10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