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70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属于机械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电器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固定使用,在对电器固定时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采用坐式固定座、悬挂等。

在进行悬挂固定时,经常出现悬挂倾斜等现象,悬挂不稳定,悬挂拆卸不方便,而且悬挂固定采用的螺丝等多为一次性使用,极大的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具有电器固定拆卸方便、安装稳固性好、适用性广、可重复使用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固定板呈L型,固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水平设置,竖板垂直向上设置;

所述横板靠近竖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滑槽与竖板平行设置;

所述竖板的上端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水平设置;

所述第二滑槽与横板平行设置;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压板,两个压板平行设置,压板垂直设置;

所述压板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压板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滑槽中;

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水平滑动;

所述两个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所述压板的上方连接有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滑块远离压板的一端插入到第二滑槽中;

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对应设置,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水平滑动;

所述两个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板。

所述横板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竖板。

所述横板的上方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外杆体,外杆体内插入有内杆体;

所述外杆体沿内杆体水平滑动;

所述外杆体与内杆体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杆体与内杆体连接。

所述内杆体远离外杆体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方法简单,电器固定拆卸方便,安装稳固性好,不会出现电器倾斜的情况,稳固性提高40%以上;适用性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夹紧装置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固定板,21-横板,211-第一滑槽,22-竖板,221-第二滑槽,3-压紧装置,31-外杆体,32-内杆体,33-第一压缩弹簧,4-压板,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第二压缩弹簧,8-第三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电器悬挂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呈L型,固定板2包括横板21和竖板22,横板21水平设置,横板21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竖板22,竖板22垂直向上设置;

横板21靠近竖板22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水平设置;

第一滑槽211与竖板22平行设置;

竖板22的上端设有第二滑槽221,第二滑槽221水平设置;

第二滑槽221与横板21平行设置;

横板21的上方设有压紧装置3,压紧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的外杆体31,外杆体31内插入有内杆体32;

内杆体32远离外杆体31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

外杆体31沿内杆体32水平滑动;

外杆体31与内杆体32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3,第一压缩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外杆体31与内杆体32连接;

固定板2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压板4,两个压板4平行设置,压板4垂直设置;

压板4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远离压板4的一端插入到第一滑槽211中;

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槽211对应设置;

第一滑块5沿第一滑槽211水平滑动;

两个第一滑块5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7;

压板4的上方连接有第二滑块6;

第二滑块6远离压板4的一端插入到第二滑槽221中;

第二滑块6与第二滑槽221对应设置,第二滑块6沿第二滑槽221水平滑动;

两个第二滑块6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8。

使用时,先将底座1采用吸盘等固定到墙壁上,然后在需要固定的电器后方装设上与压紧装置和夹紧装置对应的插板,将插板插好后,用外杆体31将插板与竖板21压紧,用两个压板4将插板夹紧,便可保证智能终端稳固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方法简单,电器固定拆卸方便,安装稳固性好,不会出现电器倾斜的情况,稳固性提高40%以上;适用性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