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51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龙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恒温龙头基本为铜材质,价格比较昂贵,导致其制造成本较高;而且铜材质导热性能好,热水通过其导热,很容易在使用时使龙头龙头本体的表面温度过高,因而存在烫伤用户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31151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温龙头结构,其通过铜管直接连接到温度控制机构,此铜管为热水独立的进水通路,不与外壳接触,实现了龙头防烫的功效;而采用不接触水的外壳结构,以及全塑的内芯结构,可以大大降低铜的使用量,大幅降低材料成本。但是,上述铜管需要通过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与热水供水管和温度控制机构连接,而后才能形成热水水路。也就是说,该恒温龙头结构的热水水路为多组件配合形成,漏水风险高,制造成本也高。

此外,该恒温龙头结构的温度控制机构的恒温阀芯以及流量控制机构的流量阀芯配合连接塑料内芯时都采用盖体与塑料内芯进行螺纹连接,这样龙头本体的受力部分主要集中在塑料内芯上,降低了龙头本体的强度性能,而且塑料内芯上的塑料螺纹强度不足、易老化,极易造成龙头本体的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其通过在塑料内本体过水,而外壳不过水的结构实现防烫功效,而且冷水水路和热水水路一体成型于塑料本体内,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组装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其包括金属外壳、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的塑料内本体、连接于塑料内本体内的塑料阀杆和塑料栓轴座以及穿过金属外壳分别配合于塑料阀杆和塑料栓轴座的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内本体上设有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与塑料内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经由塑料内本体的腔室与塑料栓轴座连接,形成第一进水水路,所述第二进水接头与塑料栓轴座连接,形成第二进水水路;第一进水水路为热水水路或冷水水路,相应地,第二进水水路为冷水水路或热水水路;所述塑料阀杆与塑料内本体配合形成的腔室连接出水接头,形成出水水路。

所述塑料内本体内设有与第一进水接头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配合腔,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配合腔相互连通,且配合腔连接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所述塑料阀杆容置于第二腔室内,且其一端连接于配合腔的一端;所述塑料栓轴座配合于第三腔室内,且其一端连接于配合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连通第三腔室内的塑料栓轴座,另一端则设有堵头;所述第一进水接头通过第一腔室与塑料栓轴座连接,形成第一进水水路;所述塑料栓轴座内腔、配合腔以及塑料阀杆内腔配合形成混水水路,所述塑料阀杆与第二腔室配合形成出水腔,该出水腔连接以及出水接头形成出水水路。

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前罩壳和后端盖,所述前罩壳两端形成有供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穿过的配合孔。

所述流量阀芯穿过前罩壳一端的配合孔后部分容置于塑料内本体的第二腔室内与塑料阀杆连接,然后通过金属密封盖进行固定。

所述金属密封盖上设有螺接部,该螺接部向前内缩形成一内缩部,该金属密封盖套设在流量阀芯上,内缩部连接于塑料内本体的第二腔室内,而螺接部与配合孔进行螺接,且所述螺接部和内缩部之间形成的台阶面压抵在塑料本体的堵头。

所述堵头与金属密封盖之间设有一隔热垫。

所述恒温阀芯穿过前罩壳另一端的配合孔后部分容置于塑料栓轴座内,然后通过金属上盖与配合孔进行螺接固定。

所述金属外壳采用锌合金。

所述堵头为铜堵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外壳,保证了产品的质感,金属外壳不过水而塑料内本体过水,塑料内本体起到隔热的作用,实现了恒温龙头的防烫功能;同时该恒温龙头将冷水水路、热水水路、混合水路以及出水水路一体成型于塑料内本体上,而且塑料内本体自带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该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直接连接外部水路,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恒温龙头的制造成本,也降低了水路由多组件形成而产生的漏水风险。

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流量阀芯和恒温阀芯与塑料内本体的固定位置从塑料内本体转移到金属外壳上,分散恒温龙头的受力点,避免受力部分集中在内塑料本体上而影响产品的强度性能;而且,金属密封盖、金属上盖与金属外壳之间通过螺纹来连接,相对于塑料螺纹而言,该金属螺纹连接强度较大,降低了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塑料本体恒温龙头,其包括金属外壳1、设置于金属外壳1内的塑料内本体2、连接于塑料内本体2内的塑料阀杆3和塑料栓轴座4以及穿过金属外壳1分别配合于塑料阀杆2和塑料栓轴座4的流量阀芯5和恒温阀芯6。

上述塑料内本体2上设有第一进水接头21、第二进水接头22和出水接头23,塑料内本体2内设有第一腔室24、第二腔室25、第三腔室和配合腔26,第二腔室25、第三腔室和配合腔26相互连通,且配合腔26连接于第二腔室25和第三腔室之间;上述塑料阀杆3容置于第二腔室25内,且其一端连接于配合腔26的一端;上述塑料栓轴座4配合于第三腔室内,且其一端连接于配合腔26的另一端;第一进水接头21连接连接于第一腔室24的侧壁上并与第一腔室24连通,而第一腔室24的一端连通第三腔室内的塑料栓轴座4,另一端设有堵头7;上述第一进水接头21通过第一腔室24与塑料栓轴座4连接,形成第一进水水路,上述第二进水接头22与塑料栓轴座4连接,形成第二进水水路;第一进水水路为热水水路或冷水水路,相应地,第二进水水路为冷水水路或热水水路;塑料栓轴座4内腔、配合腔26以及塑料阀杆3内腔配合形成混水水路,塑料阀杆3配合第二腔室25形成出水腔,出水腔连通出水接头23形成出水水路。

上述塑料内本体2、堵头7、塑料阀杆3和塑料栓轴座4配合形成本体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外壳1,保证了产品的质感,金属外壳1不过水而塑料内本体2过水,塑料内本体2起到隔热的作用,实现了恒温龙头的防烫功能;同时该恒温龙头将冷水水路、热水水路、混合水路以及出水水路一体成型于塑料内本体上2,而且塑料内本体2自带进水接头21、22和出水接头23,该进水接头21、22和出水接头23直接连接外部水路,同时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恒温龙头的制造成本,也降低了水路由多组件形成而产生的漏水风险。

上述金属外壳1可以采用锌合金,其包括前罩壳11和后端盖12,前罩壳11中部设有一缺口111,两端分别形成供流量阀芯5和恒温阀芯6穿过的第一配合孔112和第二配合孔113,第一配合孔112和第二配合孔113的内侧设有螺纹;而后端盖12上设有一缺口121,该缺口121于前罩壳11上的缺口111配合形成供出水接头23穿过的第三配合孔,在后端盖12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进水接头21和第二进水接头22配合的第四配合孔122和第五配合孔123。

流量阀芯5穿过第一配合孔112后部分容置于塑料内本体2的第二腔室25内,且与塑料阀杆3连接,然后通过金属密封盖8进行固定;金属密封盖8上设有与前罩壳11的第一配合孔112配合的螺接部81,该螺接部81向前内缩形成一内缩部82。该金属密封盖8套设在流量阀芯5上,内缩部82连接于塑料内本体2的第二腔室25内,而螺接部81与前罩壳11的第一配合孔112进行螺接,此时,螺接部81和内缩部82之间形成的台阶面83压抵在塑料本体2的堵头7上,进一步加固堵头7的连接。该堵头7可以设置为铜堵头,在堵头7和金属密封盖8之间可以增加一隔热垫71,以防止热水经堵头7传到至金属密封盖8上。

恒温阀芯6穿过第二配合孔113后部分容置于塑料栓轴座4内,然后通过金属上盖9进行密封固定,该金属上盖9的外周设有螺纹,其与前罩壳11的第二配合孔112进行螺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流量阀芯5和恒温阀芯6与塑料内本体2的固定位置从塑料内本体2转移到金属外壳1上,分散恒温龙头的受力点,避免受力部分集中在内塑料本体2上而影响产品的强度性能;此外,金属密封盖8、金属上盖9与金属外壳1之间通过金属螺纹来连接,相对于塑料螺纹而言,该金属螺纹连接强度较大,降低了漏水风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