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触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512阅读:3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触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龙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冷触恒温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恒温龙头基本为铜材质,铜材质导热性能好,热水通过其导热,很容易在使用时使龙头本体的表面温度过高,因而存在烫伤用户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专利公告号为CN2033632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触式恒温龙头,其包括有龙头本体以及分设于龙头本体两端的温控阀和出水开关,该龙头本体上设有冷、热水进水口,内部设有冷、热水道和混合水道,其中该温控阀设于龙头本体的左端,出水开关设于龙头本体的右端,以此缩短热水进水口连接到温控阀的行程,有效降低龙头本体表面的温度,防止烫伤。

但是上述冷触式恒温龙头靠近热水进水端的连接部分依旧会有温度高于 50 度的区域,若不小心触碰到该区域仍会发生烫伤风险。而且,若需要热水时,热水经由热水道流向混合水道,这样热量就会传导至龙头本体上,引发烫伤危险,所以说,该冷触式恒温龙头无法完全避免烫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触恒温龙头,其减少内本体内部的热水水路,减少内本体上的热传递,同时避免内本体的热传递至外壳,有效避免了烫伤风险。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触恒温龙头,其包括外壳、内本体、热进水接头和冷进水接头,所述内本体内形成有连接热进水接头的热水水路、连接冷进水接头的冷水水路以及混合水路,热水水路和冷水水路通过恒温阀连接混合水路,所述恒温阀设置在内本体靠近热进水接头的一端,而内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流量阀;所述内本体通过套设在其两端的隔热衬套连接于外壳内,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内本体与外壳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恒温阀上设有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所述冷水水路与冷水进口连通,而所述热水水路穿过冷水水路后与热水进口连通。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在外壳内的至少两个固定柱以及与固定柱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内本体后与固定柱锁紧。

所述内本体的两端向外凸出形成凸台,所述隔热衬套套设在凸台外周。

所述凸台上设有定位孔,相应地,所述隔热衬套上设有配合定位孔的定位柱。

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前罩壳和后端盖,所述前罩壳内容置内本体。

所述后端盖为塑料隔热盖,其上设有两个分别供热进水接头和冷进水接头穿过的配合孔。

所述前罩壳上形成一遮挡在热进水接头和冷进水接头上端的置物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恒温阀设置在内本体靠近热进水接头的一端,以减少热水水路,热水水路连通恒温阀的热进水口,而冷水水路包裹热水水路,然后与恒温阀的冷进水口连通,冷水水路对热水水路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同时,通过隔热衬套和固定装置将内本体连接于外壳内,且内本体与外壳之间形成间隙,这样有效避免了内本体上的热传递至外壳,有效降低了恒温龙头的烫伤风险。

此外,外壳的后端盖为塑料隔热盖,其可防止热进水接头处的热量经由后端盖传导至前罩壳上,有效避免了热进水接头处的热传递。而前罩壳的置物板遮挡了热进水接头,以防止用户碰触到热进水接头而烫伤,而且该置物板上可以放置沐浴露等物品,使恒温龙头具有置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冷触恒温龙头,其包括外壳1、内本体2、热进水接头4、冷进水接头5,其中,内本体2内形成有连接热进水接头4的热水水路21、连接冷进水接头5的冷水水路22以及混合水路23,热水水路21和冷水水路22通过恒温阀6连接混合水路23,该恒温阀6设置在内本体2靠近热进水接头4的一端,而内本体2的另一端设有流量阀7;内本体2通过套设在其两端的隔热衬套3连接于外壳1内,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此时,内本体2与外壳1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将恒温阀6设置在内本体2靠近热进水接头4的一端,以减少热水水路21,减少热水过水面积;同时,通过隔热衬套3和固定装置将内本体2连接于外壳1内,且内本体2与外壳1之间形成间隙,这样有效避免了内本体2上的热传递至外壳1,有效降低了恒温龙头的烫伤风险。

上述恒温阀6上设有热水进口61和冷水进口62,内本体2的冷水水路22与恒温阀6的冷水进口62连通,而内本体2的热水水路21穿过冷水水路22后与恒温阀6的热水进口61连通。实现了冷水水路22包裹热水水路21,冷水水路22起到隔热的作用,降低恒温龙头的烫伤风险。

上述内本体2的两端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凸台24,该第一凸台24上设有定位孔241,相应地,所述隔热衬套3上设有定位柱31,隔热衬套3套设在第一凸台24外时,隔热衬套3上的定位柱31插入第一凸台24的定位孔241内,以防止隔热衬套3相对于第一凸台24转动,而导致内本体2无法与外壳1配合。

上述外壳1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前罩壳11和后端盖12,前罩壳11采用锌合金形成,以保证恒温龙头使用的质感,当然,前罩壳也可以采用塑料形成。前罩壳11内容置内本体2,内本体2为铜内本体;后端盖12上设有两个分别供热进水接头4和冷进水接头5穿过的配合孔121,该后端盖12为塑料隔热盖,其可防止热进水接头4处的热量经由后端盖12传导至前罩壳11上,有效避免了热进水接头4处的热传递。

上述前罩壳11内设有两第二凸台111,该第二凸台111与隔热衬套3配合连接,以保证内本体2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

在上述前罩壳11上形成一遮挡在热进水接头4和冷进水接头5上端的置物板13,该置物板13遮挡了热进水接头4,以防止用户碰触到热进水接头4而烫伤,而且该置物板13上可以放置沐浴露等物品,使恒温龙头具有置物功能。

上述前罩壳11内部设有四个固定柱14,该固定柱14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41;而在内本体2外侧设有四个对应固定柱14的第二固定孔25,采用螺钉15穿过第二固定孔25后与固定柱14的第一固定孔141锁紧,即可将内本体2固定连接在前罩壳11内,上述固定柱14与螺钉15之间的配合结构形成了固定装置。

上述第二固定孔25设置在内本体2外侧,具体为冷水水路22的外周,远离热水水路21,使得热不会由螺钉15和固定柱14传导至前罩壳11。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行业标准,热进水接头4设置在左端,冷进水接头5设置在右端,由此,恒温阀6设置在内本体2的左端,流量阀7设置在内本体2的右端。而恒温阀6上的冷进水口62位于热进水口61的左端,以实现冷水水路22包裹热水水路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