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5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软管接头是将软管固定于指定接口上的工具,其目的是锁紧软管,起到密封、防漏水的作用。

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软管接头连接的紧密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软管破裂、连接不紧密导致而漏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是提供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包括环状接头本体、连接件、迫紧头,所述连接件的下端通过位于内侧的内螺纹与所述环状接头本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位于外侧的外螺纹与所述迫紧头螺纹连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硅橡胶制成的夹紧圈,所述夹紧圈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环状接头本体的连接处,所述夹紧圈由位于内侧的内圈和位于外侧的外圈构成,所述外圈套设在所述内圈外,且所述外圈的上端与所述内圈的上端相连,所述外圈的下端与所述内圈的下端存在间隙;

还包括一硅橡胶制成的软管芯套,所述软管芯套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迫紧头的连接处,所述软管芯套的上端面是一自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端面;

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内侧设有第一环形突起,所述夹紧圈的外圈的上端抵在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下端面上,所述软管芯套的下端抵在所述第一环形突起的上端面上。

首先,本专利优化了软管接头的结构,第一环形突起两侧分别设夹紧圈和软管芯套,实现对两端的分别夹紧,使连接更紧密,防水性能更好。此外,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夹紧圈、软管芯套,保障了弹性,进一步增加了连接的紧密性。更重要的是,本专利还改变了传统夹紧圈的结构,将其分为内圈和外圈,并在其间留有间隙,增大了夹紧圈的可缩进量,提高了软管接头的锁紧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软管接头连接时的紧密性,防止软管接头因连接不紧密而导致的漏水等问题。而且,内侧增设的软管芯套则可以对软管进行保护,防止软管直接接触硬度高的不锈钢造成碰撞或摩擦而使软管磨损。

所述环状接头本体、连接件、迫紧头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不锈钢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软管接头更具有耐久性。

所述夹紧圈的内径小于所述环状接头本体的内径及所述软管芯套的内径。通过这种设计增加夹紧圈的紧密性,使接头处更紧密,更不易漏水。

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还包括一O型圈,所述环状接头本体外侧设有第二环形突起,所述O型圈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下侧。位于外侧的第二环状突起可使软管接头拧紧时更易受力,O型圈可增加本专利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部分透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包括一环状接头本体1,环状接头本体1上端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连接一连接件2,连接件2上端的外侧通过内外螺纹连接一迫紧头3,还包括一夹紧圈4,其特征在于,夹紧圈包括一靠近软管内圈和一远离软管的外圈,连接件2中部的内侧设有一第一环形突起6,外圈的上端抵住第一环形突起6,下端抵住环状接头本体1;内圈和内圈之间留有间隙,内圈的上端连接外圈的上端;夹紧圈4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首先,本专利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夹紧圈4,保障了夹紧圈的弹性,使软管接头连接紧密。其次,本专利改变了传统夹紧圈的结构,将其分为内圈和外圈,并在其间留有间隙,增大了夹紧圈4的可缩进量,提高了软管接头的锁紧能力,进一步增加了软管接头连接时的紧密性,防止软管接头因连接不紧密而导致的漏水等问题。

环状接头本体1、连接件2、迫紧头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连接件2及迫紧头3的连接部位的内侧设有一硅橡胶材料制成的软管芯套8,软管芯套8下端抵住第一环形凸起6,上端抵住迫紧头3。不锈钢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软管接头更具有耐久性。而在内侧增设一软管芯套8则可以对软管进行保护,防止软管直接接触硬度高的不锈钢造成碰撞或摩擦而使软管磨损。夹紧圈4的内径小于环状接头本体1的内径及软管芯套8的内径。通过这种设计增加夹紧圈4的紧密性,使接头处更紧密,更不易漏水。锁紧型软管防水接头,还包括一O型圈5,环状接头本体1外侧设有一第二环形突起7,O型圈5位于第二环形凸起7的下侧。位于外侧的第二环状突起7可使软管接头拧紧时更易受力,O型圈可增加本专利的密封性。O型圈可以包括位于中心的钢圈内层,包裹在钢圈内层外的硅橡胶中间层,包裹在硅橡胶中间层外的石墨纤维层。通过优化O型圈的结构,内壁的钢圈内层使得O型圈不容易变形老化,位于中间的硅橡胶有弹性,可保证密封紧密,外于外侧的石墨纤维层可是表面光滑,方便插入。三者作用相辅相成,提供了一种既不容易变形,又能保证密封性和插入的方便性的密封圈,总的技术效果大于单个技术效果之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