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87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车载设备均朝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主要包括GPS导航、车载影音、无线广播等。现有技术中,车载信息系统的安装壳内安装有多种电路元器件并设置有多个与其它用电设备连通的接头。

公告号为CN2016169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其包括主板、电源板、显示板和外壳,所述主板、电源板和显示板均分离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通风孔。

这种车载设备内部的电路元器件以及显示器等都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而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震动,从而带动车载设备震动,影响其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通过在壳体和车体之间加设弹性阻件以提高壳体的减震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器的面板以及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电路元器件的主机壳,所述主机壳一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所在的主机壳侧壁和车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阻件,所述弹性阻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平行于开设有所述散热孔的主机壳的侧壁,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散热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散热孔的挡块;

当所述主机壳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弹性阻件处于压缩状态且所述挡块密封所述散热孔;

当所述主机壳处于振动状态时,所述弹性阻件沿所述散热孔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散热孔在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行驶时,车载终端处于工作状态,由于汽车行驶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震动,从而主机壳会随车体发生震动,此时与其连接的弹性阻件伸长或收缩,将主机壳的动能转变为自身的弹性势能,从而减轻主机壳的震动。同时,主机壳震动,其与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挡块距离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散热孔在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保证了主机壳的散热性能,并且,挡块相对主机壳的运动过程中会带动主机壳内外的空气通过散热孔进行对流,从而带走主机壳内的热量,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而汽车不在行驶时,车载终端不工作而无须散热,此时,弹性阻件使挡块密封散热孔,从而当车辆停在车库等地点时,如果因车库积水而车辆内部进水时,主机壳保持密封能够避免积水进入车载终端内部,提高车载终端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阻件包括活塞杆、腔体以及弹簧,所述腔体轴向垂直于所述主机壳开设有所述散热孔的侧壁并固定在车体内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腔体内壁滑移连接,且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机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活塞杆外部,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主机壳的一端和所述腔体的外壁;所述安装板套设在所述腔体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带动主机壳震动时,主机壳带动活塞杆沿腔体轴向移动,而活塞杆的一端将腔体分为了两个空间,腔体中的空气经过活塞杆上的通孔在两个空间中来回流动,此时孔壁与空气间的摩擦和空气分子间的内摩擦便对沿腔体轴向移动的活塞杆形成阻尼力,使主机壳的震动能量转化为空气的热能,再经腔体外壳散发到空气中。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部充满黏滞性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黏滞性液体增大其对活塞杆的阻尼力,从而活塞杆沿腔体的轴向移动更加平稳。同时,液体与孔壁之间的摩擦以及液体分子间的内摩擦更大,将主机壳的震动能量转化为液体的热能的转化效率更高,从而对壳体的减震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诉弹性阻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弹性阻件的伸缩方向互不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的方向不一致,而多个弹性阻件的伸缩方向互不相同,安装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姿态各异,从而无论汽车的震动方向朝向哪里,都有相对应的散热孔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对主机壳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设置为一块且覆盖所有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驶时汽车震动带动主机壳震动,使得活塞杆沿腔体轴向来回移动,从而主机壳与挡块的距离不断变化,使散热孔同步开启或关闭,挡块相对主机壳运动时会带动主机壳内外的空气通过散热孔进行对流,将主机壳内的热量转移到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的数量与所述散热孔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挡块分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机壳震动时,由于弹性阻件设置有多个,主机壳侧壁各部位对应的弹性阻件的压缩程度不一样,从而部分散热孔处于开启状态,另一部分散热孔处于关闭状态,进一步促进空气的流通,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朝向所述散热孔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垫加强汽车静止时挡块对散热孔的密封作用,提高壳体的防水性能。并且由于挡块被弹性阻件抵紧在主机壳侧壁上,当主机壳震动时,挡块与主机壳会发生碰撞,密封垫可以作为两者之间的缓冲,减少碰撞产生的伤害及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壳体和车体之间设置弹性阻件,当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主机壳震动时,活塞杆一端在腔体内部移动,将壳体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热能,从而减轻壳体的震动;

2、通过弹性阻件上的安装板安装挡块,当车载终端不在工作时,由于无须散热,挡块将散热孔密封,能够避免当车辆内部进水时,水进入车载终端而损坏内部电路元器件,提高车载终端的防水性能;

3、当车辆行驶时,车辆震动带动车载终端的壳体震动,主机壳推动活塞杆运动,从而挡块使散热孔在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之间转换,带动壳体内外的空气通过散热孔进行对流,带走壳体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提高壳体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阻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板;2、主机壳;3、散热孔;4、弹性阻件;41、活塞杆;411、通孔;42、腔体;43、弹簧;5、安装板;6、挡块;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参见图1,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器的面板1以及与面板1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电路元器件的主机壳2,主机壳2安装在车体内部时,主机壳2朝下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

如图2所示,散热孔3所在的主机壳2侧壁和车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减震的弹性阻件4。结合图3和图4,弹性阻件4包括活塞杆41、腔体42以及弹簧43,腔体42呈圆柱状设置,其轴向垂直于主机壳2开设有散热孔3的侧壁并固定在车体内部,腔体42内部充满黏滞性液体,本实施例中,黏滞性液体采用液压油;活塞杆41的一端与腔体42内壁滑移连接,且其上开设有通孔411,活塞杆41的另一端与主机壳2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簧43套接于活塞杆41外部,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于活塞杆41连接主机壳2的一端和腔体42的外壁。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并带动主机壳2震动,此时,由于弹簧43的作用,主机壳2带动活塞杆41沿腔体42轴向来回移动,推动液体在腔体42中经活塞杆41上通孔411来回流动。利用孔壁与液体间的摩擦和液体分子间的内摩擦使主机壳2的震动能量转化为液体的热能,再经腔体42外壳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弹性阻件4对壳体起到减震作用。

回到图2,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的方向不一致,为加强弹性阻件4的减震作用,弹性阻件4设置为多个,且各弹性阻件4的伸缩方向互不相同,从而无论汽车的震动方向朝向哪里,都有对应的弹性阻件4能够起到减震作用。

腔体42环形外壁上套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平行于主机壳2开设有散热孔3的侧壁,安装板5朝向散热孔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散热孔3的挡块6。挡块6数量设置为一个,且当其抵接主机壳2侧壁时,其覆盖所有的散热孔3。从而当汽车行驶时,主机壳2随车体发生震动,主机壳2推动活塞杆41沿腔体42轴向移动,从而挡块6与主机壳2侧壁的距离不断缩小或扩大,使散热孔3在开启和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保证了主机壳2的散热性能。并且,挡块6相对主机壳2的运动过程中会带动主机壳2内外的空气通过散热孔3进行对流,从而带走主机壳2内的热量,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而汽车不在行驶时,车载终端不工作而无须散热,此时,挡块6密封散热孔3,能够避免水进入车载终端内部,提高车载终端的防水性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

车辆不在行驶时,主机壳2的重力压迫弹性阻件4中的弹簧43收缩,并将安装板5上的挡块6压紧在主机壳2侧壁上,从而散热孔3被密封,壳体的防水性能得到保证。

当车辆在行驶中,车辆带动主机壳2震动,主机壳2带动活塞杆41沿腔体42轴向移动,腔体42中的黏滞性液体在腔体42被活塞杆41一端分成的两个空间之间来回流动,从而将主机壳2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热能而对壳体起到减震作用。同时,主机壳2侧壁在震动过程中与挡块6的距离不断变化,使得散热孔3同步开启或关闭,保证散热性能,并且挡块6相对主机壳2运动,带动主机壳2内外空气通过散热孔3对流而将主机壳2内的热量转移到外界。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终端壳体,参见图5,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挡块6的数量与散热孔3的数量对应,多个挡块6分离设置。并且由于安装板5固定在腔体42外壁上并将挡块6压紧在主机壳2侧壁上,当壳体发生震动时,随着活塞杆41的移动,主机壳2侧壁会与挡块6发生碰撞。为降低碰撞带来的伤害和噪音,在挡块6朝向散热孔3的端面上设置密封垫7,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利用自身的弹性形变作为挡块6和主机壳2之间的缓冲。并且,当车辆静止时,挡块6与散热孔3之间利用橡胶垫片加强挡块6对散热孔3的密封作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

由于弹性阻件4设置有多个,从而主机壳2侧壁各位置对应的弹性阻件4中弹簧43的变形以及活塞杆41的移动距离不同,从而各挡块6与主机壳2侧壁的距离不同,部分散热孔3开启,另一部分关闭,从而进一步促进空气的流通,增强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