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867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属于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820303038.6的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其解决了现有辊式片状塑料制品生产模具所生产的产品弹性低,该产品不适用于一些对其有一定弹性要求的场所的问题。结构为:一种辊式片状塑料制品生产模具,包括并列设置并相隔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均为圆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外周面上设有若干凹陷的阴模,从动辊外周面上设有若干与阴模相对应的凸出的阳模,阴模在主动辊上的位置与阳模在从动辊上的位置相对应,中位面位于通过主动辊和从动辊轴线轴截面上的、距离最近的、对应的阳模和阴模完全配合在一起。它可以广泛地适用于生产塑料脚垫。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生产模具制作物品时,会产生大幅度的震动,容易使内部零件掉落,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生产模具制作物品时,会产生大幅度的震动,容易使内部零件掉落,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其结构包括侧板、底座、减震器、内管、机身、观察孔、出口、顶盖、螺母,所述机身为长方体结构,高为100cm,长为50cm,宽为50cm,所述机身侧面与侧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侧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机身底部焊接底座,且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机身与减震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减震器为圆柱体结构,高为14cm,半径为2cm,所述机身内设有内管,且内管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5cm,所述机身上设有观察孔,且观察孔为中空圆形,半径为1cm,所述机身顶端与出口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出口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5cm,所述机身顶端焊接顶盖,且顶盖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顶盖上设有螺母,螺母为圆形,半径为0.5cm,共设有四个且等边大小一致;所述减震器由盒身、第一活塞阀、支承弹簧、第二活塞阀、限位弹簧、活塞杆组成,所述盒身为圆柱体结构,高为14cm,半径为2cm,所述盒身内设有第一活塞阀,且第一活塞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与支承弹簧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支承弹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与第二活塞阀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第二活塞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内设有限位弹簧,且限位弹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与活塞杆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活塞杆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通过机身连接观察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通过机身连接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与顶盖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通过顶盖连接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具有减震功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设有减震器,在使用模具生产物品时,通过减震器中的支承弹簧配合限位弹簧,减轻模具生产物品时的大幅度震动,使生产模具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内部零件掉落,会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从而确保了生产模具的正常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的出口示意图。

图中:侧板-1、底座-2、减震器-3、盒身-301、第一活塞阀-302、支承弹簧-303、第二活塞阀-304、限位弹簧-305、活塞杆-306、内管-4、机身-5、观察孔-6、出口-7、顶盖-8、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保温的塑料生产模具,其结构包括侧板1、底座2、减震器3、内管4、机身5、观察孔6、出口7、顶盖8、螺母9,所述机身5为长方体结构,高为100cm,长为50cm,宽为50cm,所述机身5侧面与侧板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侧板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机身5底部焊接底座2,且底座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机身5与减震器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减震器3为圆柱体结构,高为14cm,半径为2cm,所述机身5内设有内管4,且内管4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5cm,所述机身5上设有观察孔6,且观察孔6为中空圆形,半径为1cm,所述机身5顶端与出口7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出口7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5cm,所述机身5顶端焊接顶盖8,且顶盖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顶盖8上设有螺母9,螺母9为圆形,半径为0.5cm,共设有四个且等边大小一致;所述减震器3由盒身301、第一活塞阀302、支承弹簧303、第二活塞阀304、限位弹簧305、活塞杆306组成,所述盒身30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14cm,半径为2cm,所述盒身301内设有第一活塞阀302,且第一活塞阀30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支承弹簧30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支承弹簧30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第二活塞阀30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第二活塞阀304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内设有限位弹簧305,且限位弹簧305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活塞杆306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活塞杆306为圆柱体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支承弹簧303具有减震功能,所述活塞杆306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采用机身5连接减震器3,支承弹簧303具有减震功能,在使用模具生产物品时,通过减震器3中的支承弹簧303配合限位弹簧305,减轻模具生产物品时的大幅度震动,使生产模具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内部零件掉落,会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从而确保了生产模具的正常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生产模具制作物品时,会产生大幅度的震动,容易使内部零件掉落,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使用模具生产物品时,通过减震器中的支承弹簧配合限位弹簧,减轻模具生产物品时的大幅度震动,使生产模具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内部零件掉落,会导致生产模具无法进行使用,从而确保了生产模具的正常生产速度。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减震器3由盒身301、第一活塞阀302、支承弹簧303、第二活塞阀304、限位弹簧305、活塞杆306组成,所述盒身30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14cm,半径为2cm,所述盒身301内设有第一活塞阀302,且第一活塞阀30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支承弹簧30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支承弹簧30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第二活塞阀30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第二活塞阀304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内设有限位弹簧305,且限位弹簧305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盒身301与活塞杆306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活塞杆306为圆柱体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