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81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攻丝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



背景技术:

攻丝是指对零件上预设的孔的孔壁成形出螺纹,在攻丝作业过程中,常常会使用软轴作为扭矩的传递构件。软轴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受扭矩的影响,会出现断裂等问题,一般情况下,软轴一经出现断裂,即不能有效传递力矩,因此经常需要更换,是攻丝作业中最重要的耗材。因此如何对断裂的软轴有效地利用是攻丝加工领域节约成本的重要问题,软轴包括轴芯,轴套和连接头,一般发生断裂的仅是轴芯的端部,现有将断裂的轴芯端直接与连接头焊接的技术方案,但这样由于焊接时只有轴芯的外围与连接头焊接,无法有效地传递扭矩,因此很不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它可以通过对断裂的轴芯进行研磨和堆焊处理,在轴芯两端分别套设两段轴套,并且用铁片和卡箍将两段轴套连接,形成了稳固耐用的二次利用攻丝软轴,解决了断裂软轴无法利用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包括端部断裂的轴芯、套设于轴芯上的两段轴套、连接两段轴套且环绕轴芯的多个铁片、套设在所述多个铁片上的三个卡箍和连接轴芯两端的两个连接头;所述轴芯的端部断裂位置经研磨之后进行堆焊处理并研磨成与连接头适配的形状,所述三个卡箍中的两个套设在所述多个铁片与两段轴套的连接处,另一个套设在所述多个铁片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芯端部研磨成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芯包括多根钢线,所述多根钢线互相缠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套为不锈钢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箍包括卡箍基体和紧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箍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卡箍基体上设有与螺栓对应的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部断裂的轴芯经堆焊和研磨处理,将两段轴套用铁片和卡箍连接并套设在轴芯上,再在轴芯两端装配连接头,形成稳固耐用的攻丝软轴,有效地解决了端部断裂的轴芯无法利用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利用攻丝软轴的结构示意图。该二次利用攻丝软轴由端部断裂的轴芯1、套设于轴芯上的两段轴套2、连接两段轴套2且环绕轴芯1的多个铁片3和固定所述多个铁片3的三个卡箍4和连接轴芯1两端的两个连接头5组成,所述轴芯1的端部经堆焊处理并研磨成与连接头适配的形状,所述三个卡箍4中的两个套设在所述多个铁片与两段轴套的连接处,另一个套设在所述多个铁片的中部。具体地,先将所述端部断裂的轴芯1进行研磨,将断裂端部周围30cm的位置研磨掉之后进行堆焊,堆焊之后再将轴芯1的端部研磨成与连接头5适配的形状,用于与连接头5装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芯1的端部研磨成方形。之后,由于处理过的轴芯1长度不标准,没有适配的轴套,因此将现有轴套从中间切去合适的长度,形成两段轴套2并套设在轴芯上,之后利用卡箍4将多个铁片3的两段分别与两段轴套2连接,实现两段轴套2的连接,继而在铁片3的中间也加设一卡箍4以加强固定多个铁片3。这样,利用堆焊研磨处理端部断裂的轴芯1之后,由于做了焊接补强,轴芯1的强度得到保证,同时通过多个铁片3连接两段轴套2套设于处理过的轴芯上,铁片的刚度大变形小不易发生伸缩,能够保证两端轴套2之间的距离固定,避免与轴芯之间发生磨损,之后再连接两端的连接头5,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端部断裂的轴芯,形成稳固耐用的二次利用攻丝软轴,解决了断裂软轴无法利用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这样有效地利用端部断裂的软轴,每13条断裂软轴可有效利用5条,减少38.5%的软轴报废,每年可节约成本24000元。

进一步地,所述轴芯包括多根钢线,所述多根钢线互相缠绕。所述轴套为不锈钢轴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箍包括卡箍基体和紧固件。所述卡箍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卡箍基体上设有与螺栓对应的螺栓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