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30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动机的配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器使直流无刷电动机的配套设备,制动器采用失电制动模式,电机通过失电制动器实现锁定,断电时使电机处于锁定状态,通电时解锁。

但是常规制动器存在如下缺陷:

1、只有2条引出线,1号和2号,分别接正、负极电源,当控制系统或电路发生故障时,制动器将无法打开,导致电机不能正常工作。

2、常规制动器转子的设计是:转子的制动盘与左右两侧的刹车片固定起来,一般通过粘接固定,工作时,整个转子跟随电机旋转,导致刹车片有脱落的风险,如图1、2所示,其中,301-第一环形刹车片,302-第二环形刹车片,303-环形制动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解决现有制动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固定底座、衔铁、转子、法兰、线圈、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底座中部设有贯穿固定底座两侧面的电机轴穿过孔,衔铁设有电机轴穿过孔,衔铁的一侧面与固定底座的一侧面活动接触连接;所述线圈缠绕于固定底座上且与衔铁位置相对应,所述线圈为两组及以上,每组线圈分别连接一条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所述法兰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活动接触连接衔铁的侧面,法兰设有电机轴穿过孔;所述转子设于衔铁和法兰之间,所述转子包括第一环形刹车片、第二环形刹车片、环形制动盘,第一环形刹车片横向固定连接在衔铁的另一侧面,第二环形刹车片横向固定连接在法兰上,环形制动盘设于第一环形刹车片和第二环形刹车片之间且分别与第一环形刹车片和第二环形刹车片活动接触连接,环形制动盘内边缘设有啮齿;所述复位弹簧与衔铁活动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效果:

第一,两组以上线圈的设置可保障制动器正常工作,使本电磁制动器的安全性增高,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入一套检测装置,即可达到检测线圈的是否正常工作的目的;第二,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具体是通过转子的设置,工作时,衔铁做上下移动而不旋转,环形制动盘被夹紧,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法兰固定不动,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不工作时,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时,环形制动盘不被夹紧,电机正常运转。

具体地,所述固定底座设有用于安装线圈的环形凹槽和用于安装复位弹簧的凹槽,环形凹槽围绕固定底座的电机轴穿过孔设置且环形凹槽在与衔铁活动接触连接的侧面开口,该开口向固定底座的底部纵向延伸,凹槽在与衔铁活动接触连接的侧面开口,该开口向固定底座的底部纵向延伸,所述的纵向为电机轴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于环形凹槽的外侧,便于驱动衔铁和复位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固定本电磁制动器于外部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与固定底座活动接触连接的该侧面覆盖在固定底座上,增大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衔铁设有穿过该螺栓的孔,并且在固定底座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固定效果好,并且还可拆卸,是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但不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种方式。

另外,所述第一环形刹车片与衔铁粘接固定,第二环形刹车片与法兰粘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两组以上线圈的设置可保障制动器正常工作,使本电磁制动器的安全性增高,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接入一套检测装置,即可达到检测线圈是否正常工作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具体是通过转子的设置,工作时,衔铁做上下移动而不旋转,环形制动盘被夹紧,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法兰固定不动,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不工作时,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时,环形制动盘不被夹紧,电机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制动器转子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制动器转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的结构示意图(拆解后)。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

1-固定底座,101-安装孔,2-衔铁,3-转子,301-第一环形刹车片,302-第二环形刹车片,303-环形制动盘,4-法兰,5-线圈,501-正极引出线,502-负极引出线,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3-5所示,一种高可靠性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固定底座1、衔铁2、转子3、法兰4、线圈5、复位弹簧6。

首先,本实施例在原有的线圈的基础上增加一组并行的线圈(在图中用A表示),即本实施例包括两组线圈,每组线圈分别连接一条正极引出线501和负极引出线502。两组线圈控制本电磁制动器,当信号检测到其中一组线圈无工作时,系统自动切换到第二组线圈工作,确保本电磁制动器能正常打开。新增的线圈,使本电磁制动器的安全性增高。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套检测装置,作用是检测两组线圈的电流,进而达到检测两组线圈是否正常工作的目的。

其次,传统的制动器,转子的制动盘与左右两侧的刹车片固定起来,工作时,整个转子跟随电机旋转,导致刹车片有脱落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还能减少该风险,具体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

固定底座中部设有用于通过电机轴的且贯穿固定底座两侧面的电机轴穿过孔,衔铁设有电机轴穿过孔,作用也是为了通过电机轴,衔铁的一侧面与固定底座的一侧面活动接触连接。固定底座设有用于安装线圈的环形凹槽和用于安装复位弹簧的凹槽,环形凹槽围绕固定底座的电机轴穿过孔设置且环形凹槽在与衔铁活动接触连接的侧面开口,该开口向固定底座的底部纵向延伸,凹槽在与衔铁活动接触连接的侧面开口,该开口向固定底座的底部纵向延伸,所述的纵向为电机轴方向。凹槽设于环形凹槽的外侧。

本实施例的固定底座上还设有三个安装孔101,安装孔用于固定本电磁制动器于外部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衔铁与固定底座活动接触连接的该侧面覆盖在固定底座上。

转子设于衔铁和法兰之间,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螺栓为3个及以上,本实施例中,螺栓为3个,相应地螺栓孔也为三个,相应地,衔铁设有穿过该螺栓的孔,并且在固定底座上设有螺栓孔,该螺栓孔位于环形凹槽的外侧。

转子包括第一环形刹车片301、第二环形刹车片302、环形制动盘303,第一环形刹车片固定连接在衔铁另一侧面,第二环形刹车片横向固定连接在法兰上,环形制动盘设于第一环形刹车片和第二环形刹车片之间且分别与第一环形刹车片和第二环形刹车片活动接触连接,环形制动盘内边缘设有啮齿,环形制动盘用于穿过电机轴并与电机轴啮合,法兰相应位置设有电机轴穿过孔。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刹车片与衔铁粘接固定,第二环形刹车片与法兰粘接固定。为了进一步达到固定的效果,第一环形刹车片的一端还嵌入到衔铁中并粘接固定,第二环形刹车片的一端还嵌入到法兰中并粘接固定。

本电磁制动器可达到如下效果:

工作时,衔铁做上下移动而不旋转,环形制动盘被夹紧,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法兰固定不动,减少刹车片脱落的风险。

不工作时,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时,环形制动盘不被夹紧,电机正常运转。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