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241阅读:19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件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常用于轴承中,用于轴承的密封。现有的密封圈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密封性能以及对于两个相对转动元件件的密封后影响其运转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的密封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圈,包括环状的支撑主体以及设于支撑主体上的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主体的截面形状为U形,支撑主体的环形腔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具有相向布置的接触密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结构形成环形腔,并在口部设置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对另一部件进行夹持构成密封,环形腔不仅起到密封作用,也可用于存储润滑油脂,为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处提供润滑。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U型主圈体和筒状的副圈体,U型主圈体的开口沿其轴向设置,所述第一橡胶唇圈设于U型主圈体的其中一块径向侧板上,第二橡胶唇圈设于副圈体上,副圈体设于U型主圈体的环状槽内,副圈体密封套设于U型主圈体上与带有第一橡胶唇圈的一块径向侧板相对的另一块径向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副圈体包括刚性的筒状圈,筒状圈的径向圆周面上附有橡胶圈,橡胶圈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道环形橡胶凸起,副圈体经橡胶圈、环形橡胶凸起过盈配合于U型主圈体的径向侧板上。该结构设计下,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密封配合可靠,以及便于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的拆装。

优选的,所述副圈体上轴向对应U型主圈体开口处的端部设有径向凸起的橡胶凸缘,所述U型主圈体上供副圈体套装的径向侧板的端部附有环形的橡胶垫体,橡胶垫体朝向U型主圈体的环形腔内一侧设有环形的、斜坡状限位斜切面,所述橡胶凸缘与限位斜切面抵触密封配合。该结构设计下,橡胶凸缘和切口形成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轴向定位,同时提高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副圈体套装于U型主圈体的内径侧板体上,U型主圈体的内径侧板内圆周面上设有橡胶筒圈,橡胶筒圈具有若干沿着轴向布置环形橡胶凸筋。该结构设计下,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和安装后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唇圈在U型主圈体的径向侧板端部位置沿轴向延伸设置,第一橡胶唇圈包括环形的橡胶基体,橡胶基体的内径圆周侧设有接触密封唇口。该结构设计下,外橡胶唇圈位于刚性U型圈的外径侧板端部,第一橡胶唇圈具有更好的密封弹性。

优选的,所述唇口包括沿着轴向由外向内依次排布的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之间形成唇口槽,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内径端对应三角形顶角,所述第二唇口的底壁由根部向内径端呈沿轴向斜向U型主圈体的开口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唇口的上侧壁与唇口槽壁之间经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橡胶基体的外圆周侧壁设有对应第一唇口位置的环形槽,橡胶基体经环形槽形成对应第一唇口的薄圈以及对应第二唇口的厚圈,薄圈的径向厚度小于厚圈的径向厚度,厚圈和薄圈对应在橡胶基体径向外圆周面上的连接处呈斜坡面。该结构设计下,双唇口接触式密封,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为三角形,第二唇口与唇口槽壁之间经圆弧面过渡连接,在保证密封的同时,便于轴承在工作时,环形腔内形成的气压排出,橡胶基体的外圆周侧壁设有对应第一唇口位置的环形槽,提高第一唇口的密封弹性,兼顾泄压、密封和摩擦力。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着环形腔深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所述内唇圈,两个内唇圈由根部向密封接触端部呈沿环形腔深度方向斜向远离支撑主体的开口一端延伸。该结构设计下,提高密封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1中密封圈的U型主圈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密封圈,包括环状的支撑主体1以及设于支撑主体1上的橡胶密封件,所述的支撑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U形,支撑主体1的环形腔10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唇圈2和第二橡胶唇圈3,第一橡胶唇圈2和第二橡胶唇圈3具有相向布置的接触密封部。U型结构形成环形腔,并在口部设置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对另一部件进行夹持构成密封,环形腔不仅起到密封作用,也可用于存储润滑油脂,为第一橡胶唇圈和第二橡胶唇圈处提供润滑。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支撑主体1包括刚性的U型主圈体11和筒状的副圈体12,U型主圈体11的开口沿其轴向设置,所述第一橡胶唇圈2设于U型主圈体11的其中一块径向侧板111上,第二橡胶唇圈3设于副圈体12上,副圈体12设于U型主圈体的环状槽110内,副圈体12密封套设于U型主圈体11上与带有第一橡胶唇圈2的一块径向侧板111相对的另一块径向侧板112上。

为提高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副圈体12包括刚性的筒状圈121,筒状圈121的径向圆周面上附有橡胶圈122,橡胶圈122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多道环形橡胶凸起123,副圈体12经橡胶圈122、环形橡胶凸起123过盈配合于U型主圈体11的径向侧板112上。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密封配合可靠,以及便于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的拆装。所述副圈体12上轴向对应U型主圈体11开口处的端部设有径向凸起的橡胶凸缘124,所述U型主圈体11上供副圈体12套装的径向侧板112的端部附有环形的橡胶垫体113,橡胶垫体113朝向U型主圈体11的环形腔110内一侧设有环形的、斜坡状限位斜切面1131,所述橡胶凸缘124与限位斜切面1131抵触密封配合。橡胶凸缘和切口形成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轴向定位,同时提高副圈体和U型主圈体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将所述副圈体12套装于U型主圈体11的内径侧板体112上,U型主圈体11的内径侧板112内圆周面上设有橡胶筒圈115,橡胶筒圈115具有若干沿着轴向布置环形橡胶凸筋116。实现密封圈整体采用轴向套接的方式进行安装使用,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和安装后密封。

所述第一橡胶唇圈2在U型主圈体11的径向侧板112端部位置沿轴向延伸设置,第一橡胶唇圈2包括环形的橡胶基体21,橡胶基体21的内径圆周侧设有接触密封唇口。外橡胶唇圈位于刚性U型圈的外径侧板端部,第一橡胶唇圈具有更好的密封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唇口包括沿着轴向由外向内依次排布的第一唇口22和第二唇口23,第一唇口22和第二唇口23之间形成唇口槽20,第一唇口22和第二唇口2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一唇口22和第二唇口23内径端对应三角形顶角,所述第二唇口23的底壁231由根部向内径端呈沿轴向斜向U型主圈体11的开口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唇口23的上侧壁232与唇口槽20壁之间经圆弧面233过渡连接,所述橡胶基体21的外圆周侧壁设有对应第一唇口22位置的环形槽211,橡胶基体21经环形槽211形成对应第一唇口22的薄圈以及对应第二唇口23的厚圈,薄圈的径向厚度小于厚圈的径向厚度,厚圈和薄圈对应在橡胶基体径向外圆周面上的连接处呈斜坡面2111。该结构设计下,双唇口接触式密封,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为三角形,第二唇口与唇口槽壁之间经圆弧面过渡连接,在保证密封的同时,便于轴承在工作时,环形腔内形成的气压排出,橡胶基体的外圆周侧壁设有对应第一唇口位置的环形槽,提高第一唇口的密封弹性,兼顾泄压、密封和摩擦力。

在所述支撑主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着环形腔深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所述内唇圈3,两个内唇圈3由根部向密封接触端部呈沿环形腔10深度方向斜向远离支撑主体1的开口一端延伸。提高密封性能。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密封圈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撑主体1的开口朝向其径向开设,所述的支撑主体1包括L型主圈体1-1和盘状的副圈体1-2,副圈体1-2密封套装于L型主圈体1-1的轴向板部1-11上,副圈体1-2与L型主圈体1-1的径向板部1-12相向布置,所述第一橡胶唇圈2设于L型主圈体1-1的径向板部1-12上,第二橡胶唇圈3设于副圈体上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