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351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的不断提高,使人们更倾向于家装空间节省、使用安全和外表美观上档次的要求,促使管件设计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就对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能够安装使用。

以往暖气片处温控阀的安装,普遍是温控阀直接与普通内牙弯头相连接或者温控阀直接连接管道,但由于管道铺设需在暖气片后方,这样的连接一般都是通过管材折弯约90度来实现,但管材由于自身特性和不方便固定的特点,折弯时容易变型、方向不对,容易引起连接位置出现漏水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包括弯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主体的一端带有不锈钢材质的钢套,所述钢套靠近弯头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保护套,所述弯头主体与所述钢套接触面上设置有至少两道管壁外齿以及至少两条用于放置O型密封环的环形凹槽;所述弯头主体的另一端连接一接头,所述接头和弯头主体之间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帽,螺帽内带有垫片,所述弯头主体靠近所述接头的脖颈为一长度为5cm-15cm加长的管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通过将弯头主体脖颈加长,搭配活接的接头和螺帽再与相应尺寸管材和温控阀连接,能够使弯头及相应的连接件在安装管道时隐蔽于暖气片后方,优化管道连接方式,达到保护管道、节省安装空间、外表美观的效果。通过加长弯头主体脖颈,使管道安装不需任何折弯直接以活接式结构完成安装,解决了安装不便的弊端以及漏水隐患的问题。

所述弯头主体与所述接头螺纹式连接,其最终连接处涂有用于密封紧固的胶水层。方便接头和弯头主体拆卸,同时涂上胶水层使得连接处更加牢固且避免出现漏水情况。

所述保护套设有一卡槽,所述钢套的一端卡入于所述保护套的卡槽中,所述钢套与所述保护套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层用于密封紧固的胶水层。以便加强密连接处的封性能,使接口处更牢固。

所述弯头主体靠近所述接头的一端端口设置有环形凸起的加强筋。以便弯头主体与接头连接时,加强筋内可装入密封圈,以增加它们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弯头的刚性。

所述O型密封圈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的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的密封圈具有耐老化、耐腐蚀、耐水蒸汽、耐高温等优良特性。

所述钢套为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增加富铬氧化层的钢套。有效增加钢套的不锈性和耐蚀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长弯头主体脖颈,使管道安装不需任何折弯直接以活接式结构完成安装,解决了安装不便的弊端以及漏水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包括弯头主体1,弯头主体1的一端带有不锈钢材质的钢套2,钢套2靠近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料材质的保护套3,弯头主体1与所述钢套2接触面上设置有至少两道管壁外齿以及至少两条用于放置O型密封环的环形凹槽4;弯头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一接头5,接头5和弯头主体1之间连接有O型密封圈6,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帽7,螺帽7内带有垫片8,弯头主体1靠近接头的脖颈为一长度为5cm-15cm加长的管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压式加长活接弯头通过将弯头主体脖颈加长,搭配活接的接头和螺帽再与相应尺寸管材和温控阀连接,能够使弯头及相应的连接件在安装管道时隐蔽于暖气片后方,优化管道连接方式,达到保护管道、节省安装空间、外表美观的效果。通过加长弯头主体脖颈,使管道安装不需任何折弯直接以活接式结构完成安装,解决了安装不便的弊端以及漏水隐患的问题。

弯头主体1与接头5螺纹式连接,其最终连接处涂有用于密封紧固的胶水层。方便接头和弯头主体拆卸,同时涂上胶水层使得连接处更加牢固且避免出现漏水情况。保护套3设有一卡槽,钢套2的一端卡入于卡槽中,钢套2与保护套3的连接处也设有一层用于密封紧固的胶水层。以便加强密连接处的封性能,使接口处更牢固。弯头主体1靠近所述接头5的一端端口设置有环形凸起的加强筋。以便弯头主体与接头连接时,加强筋内可装入密封圈,以增加它们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也提高了弯头的刚性。O型密封圈6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的密封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的密封圈具有耐老化、耐腐蚀、耐水蒸汽、耐高温等优良特性。钢套为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增加富铬氧化层的钢套。有效增加钢套的不锈性和耐蚀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