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玻纤增强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35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PP-R玻纤增强管。



背景技术: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具有重量轻、不结垢、化学稳定性好、能耗低、水力性能好、安装劳动强度低、节约施工综合费用等独特优点在给排水领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是目前建筑给水用管中用量最大的塑料管道。玻纤材料制成的管件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但是内外壁易腐蚀,内壁粗糙,对流体阻力较大,容易造成堵塞,整体没有足够的强度,在弯折时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强度高,具有防腐蚀、隔热降噪功能,可防止管道堵塞的PP-R玻纤增强管。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PP-R玻纤增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PP-RT内层、PP-RT外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的玻璃纤维层,在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层,在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加强层;

在所述玻璃纤维层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肋,在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加强肋的末端嵌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采用若干轴向设置的金属嵌件进行固定;

在所述玻璃纤维层外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肋,在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加强肋的末端嵌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采用若干轴向设置的金属嵌件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层的内壁径向设置有若干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为夹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PP-R玻纤增强管,两个加强层之间通过加强肋支撑,并通过金属嵌件固定,提高了整体强度;在内层的内环面设置有集泥槽,通过水在管道内流动产生的小旋流将淤泥卷入其中,燕尾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淤泥不易被卷出再次污染水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P-R玻纤增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PP-R玻纤增强管,包括PP-RT内层100、PP-RT外层200、设置在内层100与外层200之间的玻璃纤维层300,在玻璃纤维层30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强层410,在玻璃纤维层30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加强层420,第一加强层410、第二加强层420为夹砂层。

在玻璃纤维层300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肋310,在第一加强层410的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槽411,第一加强肋310的末端嵌入第一安装槽411内并采用若干轴向设置的金属嵌件412进行固定;在玻璃纤维层300外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肋320,在第二加强层420的内表面径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槽421,第二加强肋320的末端嵌入第二安装槽421内并采用若干轴向设置的金属嵌件422进行固定。两个加强层之间通过加强肋支撑,并通过金属嵌件固定,提高了整体强度。

在内层100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500,保温层500采用岩棉纤维制造而成。在第一加强层410的内侧设置有隔音层600,隔音层600为微泡蜂窝状结构,有效起到静音的效果。

在内层100的内壁径向设置有若干集泥槽110,集泥槽110的横截面为燕尾形111;在内层100的内环面设置有集泥槽110,通过水在管道内流动产生的小旋流将淤泥卷入其中,集泥槽110的槽口112宽度小于槽底113宽度,淤泥不易被卷出再次污染水源,当需要清理的时候,将管件的一端引入集泥池,在管件的另一端注入自带压力的清洗剂冲洗即可去除集泥槽110内的淤泥。

在外层200的外侧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700,在太阳能电池板700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蚀层710,防腐蚀层710由聚苯硫醚材料制成,聚苯硫醚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难燃、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进一步增强了管件的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