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884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疗吊塔主要用于医院的ICU室,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各种气口(如氧气、空气、真空、二氧化碳、废气回收等)、电源、照明以及放置各种仪器、输液器具等。由于医用吊塔装置使用的局限性,所用电机不能过大,导致吊塔装置只能使用在负载小的物品上,吊塔承重能力受限制,无法满足医护人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吊塔承重的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包括支座、主架、斜拉撑、连接板、上吊管、横臂、下吊管、吊箱,其特征在于,支座下端连接主架,主架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拉撑,主架下端通过连接板与上吊管相连;上吊管下端设置有横臂,横臂下端设置有下吊管,上吊管和下吊管分别设置在横臂的两端,横臂内设置有第一挂板、第二挂板、第一板簧、第二板簧,第一挂板通过第一螺栓与上吊管下端固定相连,第一挂板与横臂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板簧,第二挂板通过第一螺栓与下吊管上端固定相连,第二挂板与横臂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板簧;下吊管下端设置有吊箱,下吊管表面沿纵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固定孔组,所述固定孔组包括沿下吊管周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三个螺孔,下吊管侧端面与吊箱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穿过螺孔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主架相连,下连接板与上吊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螺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母与螺杆相连,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母与螺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设置为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天花板吊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簧、第二板簧的底部与横臂固定相连,第一板簧、第二板簧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挂板、第二挂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横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包括吸盘及设置在吸盘外缘的固定盘,吸盘与建筑物顶相连,固定盘通过第三螺栓与建筑物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撑一端与建筑物顶相连,斜拉撑另一端与主架相连。

进一步的,相邻固定孔组的螺孔设置为沿纵向交错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以及穿过横臂分别与上吊管和下吊管固定相连的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能够通过第一板簧、第二板簧板簧与第一挂板、第二挂板之间的挤压缓冲,有效减轻对横臂的作用损伤,从而增大吊塔的承重能力;设置的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螺杆能够起到进一步固定的同时防止吊塔产生倾斜,利于增大承重力;设置的多组固定孔组能够通过第二螺栓与不同位置固定孔组的配合实现吊箱高度的调节及定位,螺孔沿轴向均匀布置,能够增大下吊管与吊箱之间结合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吊箱的承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吸盘,12.固定盘,2.主架,3.斜拉撑,4.连接板,41.上连接板,42.下连接板,43.螺杆,441.固定螺母,442.紧固螺母,5.上吊管,6.横臂,61.第一挂板,62.第二挂板,63.第一板簧,64.第二板簧,7.下吊管,8.吊箱,91.第一螺栓,92.第二螺栓,93.第三螺栓,10.固定孔组,10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塔吊桥四倍承重系数安全负载装置,包括支座1、主架2、斜拉撑3、连接板4、上吊管5、横臂6、下吊管7、吊箱8,支座1下端连接主架2,主架2两侧对称设置有斜拉撑3,主架2下端通过连接板4与上吊管5相连;

上吊管5下端设置有横臂6,横臂6下端设置有下吊管7,上吊管5和下吊管7分别设置在横臂6的两端,横臂6内设置有第一挂板61、第二挂板62、第一板簧63、第二板簧64,第一挂板61通过第一螺栓91与上吊管5下端固定相连,第一挂板61与横臂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板簧63,第二挂板62通过第一螺栓91与下吊管7上端固定相连,第二挂板62与横臂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板簧64;

下吊管7下端设置有吊箱8,下吊管7表面沿纵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固定孔组10,所述固定孔组10包括沿下吊管7周向均匀设置的三个螺孔101,相邻固定孔组10的螺孔101设置为沿纵向交错排列,下吊管7侧端面与吊箱8之间通过第二螺栓92穿过螺孔10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板4包括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上连接板41与主架2相连,下连接板42与上吊管5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之间设置有预设数量的螺杆43,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的内侧通过固定螺母441与螺杆43相连,能够有效防止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之间发生偏斜,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的外侧通过紧固螺母442与螺杆43相连,用于连接板4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连接板41和下连接板42设置为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板4固定设置在天花板吊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板簧63、第二板簧64的底部与横臂6固定相连,第一板簧63、第二板簧64的端部分别与第一挂板61、第二挂板62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臂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91相适配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座1包括吸盘11及设置在吸盘11外缘的固定盘12,吸盘11与建筑物顶相连,固定盘12通过第三螺栓93与建筑物顶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拉撑3一端与建筑物顶相连,斜拉撑3另一端与主架2相连,不仅能够提高吊塔的承载力,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吊塔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吊管5、下吊管7通过第一螺栓91穿过横臂6表面的通孔分别与设置在横臂6内的第一挂板61、第二挂板62固定相连,且第一挂板61与横臂6内壁之间设置第一板簧63,第二挂板62与横臂6内壁之间设置第二板簧64,第一板簧63、第二板簧64的底部与横臂6固定相连,端部分别与第一挂板61、第二挂板62相接触,当承重过大时,在上吊管5和下吊管7的拉力下,与之相连的第一挂板61和第二挂板62分别对第一板簧63和第二板簧64产生挤压,板簧产生一定形变的同时对第一挂板61、第二挂板62施以缓冲作用力,从而减小了上吊管5和下吊管7对横臂的作用损伤,进而有效增大了吊塔的承重能力;下吊管7表面沿纵向设置多组固定孔组10,能够通过第二螺栓92与不同位置固定孔组10的配合实现吊箱8高度的调节及定位,螺孔101沿轴向均匀布置,能够增大下吊管7与吊箱8之间结合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吊箱8的承重;本实用新型的承重能力能够增加至现有吊塔吊桥承重能力的四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