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4941发布日期:2018-06-12 23:14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压力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内压强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管道内的压强通常需要保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内,以便保证生产要求。为了能够实时监控管道内压强,常在管道上安装有压力检测器。

目前,公开号为CN2025478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压检测装置,两端分别与通气管相连,它包括套管和轻质浮球,所述的轻质浮球设于套管内,轻质浮球的外径与套管内径相匹配,轻质浮球与套管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通气槽。

这种气压检测装置仅能够用于得知压强的变化,当压强变化至超出可接受范围时,例如压强变大时,浮球上浮,若浮球长时间挤压在检测装置内,则容易对检测装置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平衡装置,能够在压强变大时,对压强进行调节,以降低高压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压力平衡器,所述压力平衡器包括外筒和内管,所述外筒的上部侧壁设有用于连通工业管道的进气口,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筒内,内管下部周壁上设有通孔,外筒与内管通过所述通孔相连通,外筒和内管中装有液体,所述内管上端伸出外筒且设有排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业管道内压强变大时,外筒由于与工业管道相连,外筒内的压强也变大,将外筒内的液面向下压,此时外筒内的液面下降,液体通过通孔被挤入内管中,内管中的液面上升,当液面上升至内管顶部时,继续上升的液体则从排出口溢出。这种将多余液体溢出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难以对检测装置顶部造成挤压,故不易对检测装置造成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筒下部侧壁上设有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部分液体被排出后,能够及时从进水口向外筒内补入液体,以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有液体标示气压变化。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筒中部侧壁上设有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口能够将多余的液体流量排出。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一液位指示管,所述第一液位指示管平行于外筒设置,第一液位指示管的长度大于外筒底部至溢流口处的高度,第一液位指示管下端与外筒内的液体所在区域连通,第一液位指示管上端与外筒内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位指示管内的液位始终与外筒内的液位相平,从第一液位指示管能够得出外筒内液位高度。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第二液位指示管,所述第二液位指示管平行于外筒设置,第二液位指示管的长度大于第一液位指示管的长度但小于外筒的长度,第二液位指示管下端与外筒内的液体所在区域连通,第二液位指示管上端与内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位指示管内的液面始终与内管内的液面齐平,用于实时观测内管液面高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出口位于内管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当内管内的液面上升至内管顶部时,液体才能够从排出口排出,以便在气压变化过大时,液体及时排出,起到舒压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内管上的通孔有多个,多个通孔环形阵列于内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数量越多,内管和外筒之间的液体流动所受阻碍越小。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液位指示管、第二液位指示管在压力平衡器两侧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液位指示管和第二液位指示管内的液位并不统一,若两根靠得太近,且第一液位指示管和第二液位指示管的直径很小,容易影响读数。将第一液位指示管和第二液位指示管分别设置于两侧,能够有效减少读数时的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设置在外筒的轴向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管内的液体与外筒内的液体发生流动时,内管外壁也受到液体流动的冲击,并且液体从通孔流入,从内管的周围流入内管中,增快流动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将工业管道内的压强变化传导至压力平衡器处,再由压力平衡器纾解压强;

2、压力平衡器在纾解压强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从第一液位指示管和第二液位指示管观测得出压强变化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通孔的位置;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工业管道内压强变大时的液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工业管道内压强变小时的液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平衡器;11、外筒;12、内管;121、通孔;2、进气口;3、排出口;4、进水口;5、溢流口;6、第一液位指示管;7、第二液位指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压力平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压力平衡器1,压力平衡器1包括外筒11和内管12,内管12设置在外筒11的轴向中心处。外筒11的直径大于内管12的直径,外筒11的上部侧壁设有用于连通工业管道的进气口2。如图1和2所示,内管12设置在外筒11外,内管12下部的周壁上设有通孔121,外筒11和内管12通过通孔121相连通,外筒11和内管12中装有液体,且当气压稳定时,外筒11内的液面与内管12内的液面齐平。内管12上端伸出外筒11且设有排出口3。在外筒11下部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4,进水口4和排出口3异面设置。排出口3位于内管12顶部。

在外筒11中部侧壁上还设有溢流口5,溢流口5用于将多余的液体排出。

如图1所示,在压力平衡器1处还设有第一液位指示管6,第一液位指示管6与外筒11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液位指示管6的长度大于外筒11底部至溢流口5处的高度,以便在第一液位指示管6中液面上升时,有充裕的空间容纳液体。第一液位指示管6下端与外筒11的内腔连通,即外筒11内的液体能够流入第一液位指示管6内。同时,第一液位指示管6的上端与外筒11内腔也连通,且第一液位指示管6的下端与液体相接,第一液位指示管6的上端与外筒11内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

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液位指示管7,第二液位指示管7也平行于外筒11设置,故第一液位指示管6、第二液位指示管7相互平行。第二液位指示管7的长度大于第一液位指示管6的长度,但小于外筒11的长度。第二液位指示管7下端与外筒11内的液体所在区域连通,第二液位指示管7上端与内管12连通。第一液位指示管6、第二液位指示管7在压力平衡器1两侧对称设置。

如图1和2所示,内管12上的多个通孔121环形阵列于内管12上。

当工业管道内的压强稳定、没有波动时,如图1所示,内管12、外筒11、第一液位指示管6、第二液位指示管7内的液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当工业管道内的压强变大时,外筒11顶部与工业管道相连,压强也变大,将外筒11内的液面下压,如图3所示,此时内管12内的液面升高,第一液位指示管6内的液面与外筒11内液位相同,第二液位指示管7内的液位与内管12内的液位相同;当工业管道内的压强变小时,如图4所示,外筒11内液面受吸力作用上升,内管12内的液面下降,此时第一液位指示管6内的液面与外筒11内液位同时上升,第二液位指示管7内的液位与内管12内的液位同时下降。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