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793发布日期:2018-06-08 18:0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用高温煤渣排渣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的煤渣排放管道阀门均采用的普通碳钢材质的阀门,因为煤渣刚从锅炉出来,其温度很高,达到1000度左右。普通的碳钢材质阀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阀体开裂漏料,或者门板变形及由于热膨胀等原因造成阀板与阀体卡主无法打开,影响正常的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出现阀体开裂、阀门变形及热膨胀的篦式耐高温排渣阀。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包括气缸、支架、阀体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安装在阀体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和若干插棒,所述插棒与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的头部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插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插棒插入阀体内,并可相对于阀体左右运动以开闭阀口。

作为优选,在阀体的左端内周与插棒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优选,在所述密封件的左端设置有密封件压盖,所述密封件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篦式插板上下两边的插棒设置为手动式插棒。

作为优选,在所述气缸的上部设置有与气缸连接的气动换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插棒为圆柱形带锥头棒条。

作为优选,在所述阀体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几根插棒组成的篦式插板作为排渣通道的阀门,插板的每根插棒之间设置有空隙,为插棒热膨胀时留足空间,防止插棒热膨胀时导致的阀门卡死,阀体及插棒均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的碳钢相比,不会因高温而导致材料开裂及变形,保证排渣阀的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耐高温的且自润滑性良好的纤维陶瓷盘根作为密封件,隔热密封性能优良,且使得篦式插板运动顺畅,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篦式耐高温排渣阀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篦式耐高温排渣阀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篦式耐高温排渣阀,包括气缸1、支架2、阀体3和篦式插板,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3上,气缸1安装在支架2上,篦式插板包括连接板4和若干插棒5,插棒5与连接板4的一端通过销轴6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气缸1的活塞杆11的头部12通过销轴6连接,头部12为一耳板,连接板4和耳板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连接块14,每根插棒5之间留有间隙,插棒5插入阀体3内,并可相对于阀体3左右运动以开闭阀口,气缸1作为动力源带动篦式插板向左运动来打开阀口排出高温的煤渣。

在阀体3的左端内周与插棒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槽7,在所述密封槽7中设置有密封件71,密封件71将高温煤渣散发的热量隔绝在阀体内部。密封件71是由耐高温的材料纤维陶瓷制成的纤维陶瓷盘根,在密封件71内浸渍、填充有润滑剂,自润滑性好,摩擦习系数小并耐磨,在满足插棒5左右运动时的顺畅度并减少磨损,在密封件71的左端设置有密封件压盖8,密封件71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3上,密封件压盖8将密封件压紧在插棒5与阀体3之间。

篦式插板上下两边的插棒5设置为手动式插棒,手动式插棒不与连接板4连接,直接插在阀体3内,在一般情况下,两边的两根手动式插棒固定不动,在阀口需要开度较大时,手动将其抽出,与连接板4连接的插棒5设置有至少设置有3根,手动式插棒每一边设置有1根。

在气缸1的上部设置有与气缸1连接的气动换向阀13,气动换向阀13控制气缸1的活塞杆11的运动方向。

插棒5为圆柱形带锥头棒条,阀体3及插棒5均采用耐高温2520不锈钢制作,防止插棒5和阀体3因煤渣的高温而导致的开裂及变形。

在阀体3的前后两侧还设置有连接法兰9,连接法兰9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3上。

本实用新型几根插棒组成的篦式插板作为排渣通道的阀门,插板的每根插棒之间设置有空隙,为插棒热膨胀时留足空间,防止插棒热膨胀时导致的阀门卡死,阀体及插棒均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的碳钢相比,不会因高温而导致材料开裂及变形,保证排渣阀的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耐高温的且自润滑性良好的纤维陶瓷盘根作为密封件,隔热密封性能优良,且使得篦式插板运动顺畅,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