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643发布日期:2018-06-19 22: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是建筑设计中工种的一个分类的名称,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采暖是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热能,保证室内温度按人们的要求持续高于外界环境;通风是向房间或由房间排出空气的过程,利用室外空气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通常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空气调节是用来对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在暖通的调节过程中,暖通管道是必不可少的传输介质,木安踏管道的厚度及规格可根据要求可变,通常在连接的时候,连接端设置有凹槽以外接于配件,凹槽处设置有密封圈。然而当热蒸汽遇到冷的管道内壁时,会凝结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就会通过两段管道的结构出渗出滴落。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管道接口处会出现老化,漏水问题会更加严重,影响到使用的效果;同时小水滴若不及时排除,则会造成管道内部的腐蚀,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其结构简单、较好地避免管道接口处漏水现象、除湿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除湿组件,每个所述管道靠近其连接端口处设置有圆台形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上设置有导流槽组件,所述管道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除湿组件的容腔,所述容腔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管道内壁连通的除湿孔,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填充在所述容腔内的干燥剂、设置在所述管道内壁上的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除湿孔开合状态的第一控制阀,每个所述圆台形挡板组件包括第一圆台形挡板和第二圆台形挡板,所述第一圆台形挡板的孔径沿远离第一连接端口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圆台形挡板的孔径沿远离第二连接端口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导流槽组件包括分别均布设置在所述所述圆台形挡板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圆台形挡板的底面平行的若干个第一导流槽、与所述圆台形挡板母线重合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内壁上凹陷形成有用于承接沿第一导流槽和/或第二导流槽流动的小水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腔的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合状态的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PPR层、保暖填充层和不锈钢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暖填充层的材质为聚氨酯。

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形挡板采用材质为硅胶或三元乙丙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圆台形挡板和第二圆台形挡板的螺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有除湿组件,包括干燥剂、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控制阀,能够适应不同的除湿要求,结构简单、适应性强、除湿能力好;通过设置有圆台形挡板组件,包括多个圆台形挡板,能够较好地阻挡管道中凝结的小水滴;通过设置有导流槽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能够便捷地将所述小水滴导流至指定位置,避免其残留在管道接口处,造成漏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圆台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管道;2、容腔;3、除湿孔;4、干燥剂;5、湿度传感器;6、第一控制阀;7、第一圆台形挡板;8、第二圆台形挡板;9、第一导流槽;10、第二导流槽;11、储水腔;12、液位传感器;13、排水孔;14、第二控制阀;15、PPR层;16、保暖填充层;17、不锈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管道1,所述管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PPR层15、保暖填充层16和不锈钢层17,所述保暖填充层16的材质为聚氨酯。通过设置有PPR层15,经济且耐腐蚀,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有保暖填充层16,能够较好地保证管道1内温度的恒定性;通过设置有不锈钢层17,能够起到加强管道1强度的作用,延长管道1的使用寿命。

所述管道1上设置有除湿组件,所述管道1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除湿组件的容腔2,所述容腔2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管道1内壁连通的除湿孔3。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填充在所述容腔2内的干燥剂4、设置在所述管道1内壁上的湿度传感器5、与所述湿度传感器5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除湿孔3开合状态的第一控制阀6。通过设置有除湿组件,包括干燥剂4、湿度传感器5和第一控制阀6,能够适应不同的除湿要求,结构简单、适应性强、除湿能力好。

每个所述管道1靠近其连接端口处设置有圆台形挡板组件,每个所述圆台形挡板组件包括第一圆台形挡板7和第二圆台形挡板8。所述管道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圆台形挡板7和第二圆台形挡板8的螺纹,通过螺纹的设置方式,拆卸和连接较为便捷,结构优化。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圆台形挡板采用材质为硅胶或三元乙丙橡胶。所述第一圆台形挡板7的孔径沿远离第一连接端口18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圆台形挡板8的孔径沿远离第二连接端口19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设置有圆台形挡板组件,包括多个圆台形挡板,能够较好地阻挡管道1中凝结的小水滴,对小水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所述挡板组件上设置有导流槽组件,所述导流槽组件包括分别均布设置在所述圆台形挡板组件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圆台形挡板组件的底面平行的若干个第一导流槽9、与所述圆台形挡板组件母线重合的第二导流槽10,所述第二导流槽10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9。通过设置有导流槽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槽9和第二导流槽10,能够便捷地将所述小水滴导流至指定位置,避免其残留在管道1接口处,造成漏水现象。所述管道1的内壁上凹陷形成有用于承接沿第一导流槽9和/或第二导流槽10流动的小水滴的储水腔11,所述储水腔1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管道1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腔11的排水孔13。所述排水孔1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开合状态的第二控制阀14。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智能化地将收集的小水滴排出管道1外,延长管道1的使用寿命,结构优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