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86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属于汽车装配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挡,顾名思义就是不用驾驶者去手动换挡,车辆会根据行驶的速度和交通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行驶,一般的自动挡汽车上的挡位共有六个位置,从上到下分别为:P、R、N、D、S、L,开自动挡的车只运用停车挡P挡、倒车挡R挡、空挡N挡、前进挡D挡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驾驶的需要,而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驾驶环境,就需要运用其它功能挡了,因此,如果你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操纵控制方式,自动挡的汽车会有比手动挡更好的表现,自动挡的换挡主要通过换挡手柄实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侧-置自动挡换挡手柄装车前,按钮一旦按回,很难再复位,不利于顾客操作。

常规技术的缺点/不足:①限位支杆运输过程中容易脱落;②按钮回弹后不易拉出,不利于客户操作;③限位支杆不能反复利用,必要时还需要增加辅助工装,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整体结构便于操作,可以有效复位被误操作的换挡按钮,便于后续安装,同时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包括换挡手柄、换挡按钮、限位支杆,所述换挡按钮设置在换挡手柄上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限位支杆上端伸入换挡手柄内,所述换挡手柄内还设有直角杠杆,所述直角杠杆的左端抵在换挡按钮上,所述换挡手柄内还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换挡手柄的顶部设有上壳体,所述活动空腔下方设有骨架,所述骨架为中空结构,所述骨架的中部位置设有提拉杆安装孔,所述限位支杆通过提拉杆安装孔安装在换挡手柄内,所述限位支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便携把手,所述限位支杆上部设有限位细杆,所述限位细杆顶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设有橡胶头,所述限位支杆的下部位置还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而言,所述换挡手柄的外围还包裹有软质皮革。

进一步而言,所述直角杠杆上设有销轴孔,所述直角杠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换挡手柄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支杆的材质为高强度聚丙烯材质,所述限位细杆为弹性橡胶材质,且所述限位细杆的直径小于限位支杆的直径。

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支杆的直径小于提拉杆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块到橡胶头顶部的距离大于上壳体底部到提拉杆安装孔下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在使用时限位支杆向上运动,直角杠杆自由状态下,限位支杆头部沿着直角杠杆的曲线滑动,产生一个弹性变形的弯曲,通过上壳体的空间避让,限位支杆回弹,将直角杠杆套入限位细杆与连接块形成的凹槽内,限位支杆下拉,将直角复位,实现换挡按钮弹出到装车位置,利用塑料材料的弹性变形通过一定的角度和空间,使用完成后可以将限位支杆抽出继续使用,实现了限位支杆的重复利用,解决了顾客的误操纵问题,一旦换挡按钮按回,也能通过限位支杆反复拉出,装车前不必再返厂修复,减少了浪费,便于安装,降低了工装开发成本,降低了运输及返修的成本,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安装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A-A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结构图。

图中标号:1、换挡手柄;2、换挡按钮;3、限位支杆;4、便携把手;5、直角杠杆;6、活动空腔;7、上壳体;8、骨架;9、提拉杆安装孔;10、限位细杆;11、连接块;12、橡胶头;1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包括换挡手柄1、换挡按钮2、限位支杆3,所述换挡按钮2设置在换挡手柄1上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限位支杆3上端伸入换挡手柄1内,所述换挡手柄1内还设有直角杠杆5,所述直角杠杆5的左端抵在换挡按钮2上,通过按动换挡按钮2控制直角杠杆5运动,利用限位支杆3顶部的弹性材料可以将直角杠杆5复位,进而将换挡按钮2复位,便于后续安装,所述换挡手柄1内还设有活动空腔6,所述换挡手柄1的顶部设有上壳体7,实现了橡胶头12以及限位细杆10的回弹,所述活动空腔6下方设有骨架8,所述骨架8为中空结构,所述骨架8的中部位置设有提拉杆安装孔9,所述限位支杆3通过提拉杆安装孔9安装在换挡手柄1内,所述限位支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便携把手4,利用便携把手4便于插入和抽出限位支杆3,所述限位支杆3上部设有限位细杆10,所述限位细杆10顶部设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顶部设有橡胶头12,在使用时限位支杆3向上运动,直角杠杆5自由状态下,限位支杆3头部的限位细杆10、连接块11沿着直角杠杆5的曲线滑动,产生一个弹性变形的弯曲,通过上壳体7的空间避让,限位支杆3回弹,将直角杠杆5套入限位细杆10与连接块11形成的凹槽内,限位支杆3下拉,将直角复位,实现换挡按钮2弹出到装车位置,所述限位支杆3的下部位置还设有限位块13。

更具体而言,所述换挡手柄1的外围还包裹有软质皮革,所述直角杠杆5上设有销轴孔,所述直角杠杆5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换挡手柄1内,所述限位支杆3的材质为高强度聚丙烯材质,所述限位细杆10为弹性橡胶材质,且所述限位细杆10的直径小于限位支杆3的直径,所述限位支杆3的直径小于提拉杆安装孔9的直径,所述限位块13到橡胶头12顶部的距离大于上壳体7底部到提拉杆安装孔9下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一种可反复提拉的限位支杆,在使用时限位支杆3向上运动,直角杠杆5自由状态下,限位支杆3头部沿着直角杠杆5的曲线滑动,产生一个弹性变形的弯曲,通过上壳体7的空间避让,限位支杆3回弹,将直角杠杆5套入限位细杆10与连接块11形成的凹槽内,限位支杆3下拉,将直角复位,实现换挡按钮2弹出到装车位置,利用塑料材料的弹性变形通过一定的角度和空间,使用完成后可以将限位支杆3抽出继续使用,实现了限位支杆3的重复利用,解决了顾客的误操纵问题,一旦换挡按钮2按回,也能通过限位支杆3反复拉出,装车前不必再返厂修复,减少了浪费,便于安装。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