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863阅读:1221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



背景技术:

在变速箱有高低速的车型中,为了便于变速箱高低速的选择使用,会安装专门用于控制使用的高低速开关和电磁阀。高低速开关主要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进而控制变速箱的高低速切换。现有技术中的高低速开关,在钥匙处于ON档时,电磁阀的线圈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因此线圈容易发热,导致线圈烧坏。据统计,现有技术中的高低速开关故障率在8%左右,实测电磁阀在高速或低速连续通电4小时,由于电磁阀的线圈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导致线圈温升大约在80℃,因此严重影响了电磁阀线圈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电磁阀及时断电、避免线圈长时间通道导致发热、有助于保护电磁阀的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包括高电位端子、低电位端子、低速端子、高速端子、低速指示灯端子、高速指示灯端子和照明端子,所述高电位端子通过导线直接连接至高电位,所述高电位端子还连接至延时开关,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对应设有指示灯控制模块、低速接通模块和高速接通模块,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低速指示灯端子和高速指示灯端子,所述低速接通模块连接至低速端子,所述高速接通模块连接至所述高速端子,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照明模块和低电位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至所述照明端子,所述低电位模块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延时开关设有两个输入端子和四个输出端子,两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四个输出端子之间设有两个连动延时开关片,其中一个所述输入端子连接至所述高电位端子,另一所述输入端子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速接通模块、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高速接通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速接通模块包括设有八个引脚的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1号引脚连接至所述高电位端子,且所述单片机U1的1号引脚与所述高电位端子之间的导线上连接有抗干扰电路,所述单片机U1的2号引脚连接至所述延时开关的一输出端子,且所述单片机U1的2号引脚与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接地电阻R2,所述单片机U1的6号引脚通过电阻R11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至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低速端子,所述单片机U1的8号引脚接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速接通模块包括与所述延时开关的一输出端子连接的所述单片机U1的3号引脚,且所述单片机U1的3号引脚与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接地电阻R1,所述单片机U1的7号引脚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高速端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的一输出端子上的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输出端设有两个输出端子,其中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速指示灯端子,另一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高速指示灯端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电位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的一输出端子上的延时线圈,所述延时线圈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线圈输入端的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串联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输出端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W2,所述发光二极管DW2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W2两端并联设有分压电阻R7,所述照明端子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串联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输出端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W1,所述发光二极管DW1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W1两端并联设有分压电阻R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高电位端子连接的所述高电位为+24V,所述低电位端子输出的低电位为-24V。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包括高电位端子、低电位端子、低速端子、高速端子、低速指示灯端子、高速指示灯端子和照明端子,所述高电位端子通过导线直接连接至高电位,所述高电位端子还连接至延时开关,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对应设有指示灯控制模块、低速接通模块和高速接通模块,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低速指示灯端子和高速指示灯端子,所述低速接通模块连接至低速端子,所述高速接通模块连接至所述高速端子,所述延时开关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照明模块和低电位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至所述照明端子,所述低电位模块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由低速切换到高速时,高电位端子和高速端子连通,电磁阀线圈通电,电磁阀气路导通,推动变速箱切换到高速档,并完成自锁。延伸时间到后端子断开,电磁阀线圈断电,气路关闭,但由于变速箱自锁,变速箱仍处于高速档,而线圈不再持续通电,从而保护了电磁阀,同理,在由高速切换到低速时,线圈延伸时间到后也不再持续通电,从而保护了电磁阀,电磁阀故障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端子的导通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箱用高低速开关,用于对汽车变速箱进行高度和低速转换,通过高低速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导通,实现速度的切换,本实施例包括高电位端子J4、低电位端子J3、低速端子J2、高速端子J7、低速指示灯端子J1、高速指示灯端子J6和照明端子J5,所述高电位端子J4通过导线直接连接至高电位,所述高电位端子J4连接的所述高电位为+24V,所述低电位端子J3输出的低电位为-24V。

本实施例的所述高电位端子J4还连接至延时开关JPP,所述延时开关JPP的输出端对应设有指示灯控制模块、低速接通模块和高速接通模块,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低速指示灯端子J1和高速指示灯端子J6,所述低速接通模块连接至低速端子J2,所述高速接通模块连接至所述高速端子J7,所述延时开关JPP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照明模块和低电位模块,所述照明模块连接至所述照明端子J5,所述低电位模块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J3。

具体地,所述延时开关JPP设有两个输入端子和四个输出端子,两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四个输出端子之间设有两个连动延时开关JPP片,其中一个所述输入端子连接至所述高电位端子J4,另一所述输入端子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J3,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J3,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速接通模块、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高速接通模块,即四个输出端子与所述低电位端子J3、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所述低速接通模块和所述高速接通模块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低速接通模块包括设有八个引脚的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的1号引脚连接至所述高电位端子J4,且所述单片机U1的1号引脚与所述高电位端子J4之间的导线上连接有抗干扰电路,所述单片机U1的2号引脚连接至所述延时开关JPP的一输出端子,且所述单片机U1的2号引脚与所述延时开关JPP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接地电阻R2,所述单片机U1的6号引脚通过电阻R11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至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低速端子J2,所述单片机U1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抗干扰电路为该技术领域常用的电容、二极管等的常规电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高速接通模块包括与所述延时开关JPP的一输出端子连接的所述单片机U1的3号引脚,且所述单片机U1的3号引脚与所述延时开关JPP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接地电阻R1,所述单片机U1的7号引脚通过电阻R8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0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9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高电位,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高速端子J7。

所述指示灯控制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JPP的一输出端子上的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输出端设有两个输出端子,其中一所述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低速指示灯端子J1,另一输出端子连接至所述高速指示灯端子J6。所述低电位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开关JPP的一输出端子上的延时线圈,所述延时线圈连接至所述低电位端子J3。

所述照明模块包括连接在所述延时线圈输入端的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串联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输出端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W2,所述发光二极管DW2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W2两端并联设有分压电阻R7,所述照明端子J5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串联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输出端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W1,所述发光二极管DW1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W1两端并联设有分压电阻R5。

本实施例与各端子对应设有功能选择旋钮,可以在所述功能选择旋钮上设置钥匙孔,以便于与钥匙配合,通过旋转实现相应端子之间的导通,例如在由低速切换到高速时,高电位端子和高速端子连通,电磁阀线圈通电,电磁阀气路导通,推动变速箱切换到高速档,并完成自锁。延伸时间到后端子断开,电磁阀线圈断电,气路关闭,但由于变速箱自锁,变速箱仍处于高速档,而线圈不再持续通电,从而保护了电磁阀,同理,在由高速切换到低速时,线圈延伸时间到后也不再持续通电,从而保护了电磁阀,电磁阀故障率大大降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