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气道的密封式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815发布日期:2018-06-27 02:3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排气道的密封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建筑的排气普遍采用的是竖向排气管道系统,将各楼层厨房的油烟气体或者卫生间的臭气统一收集起来,引至楼顶实现高空稀释排放。

为了防止上下楼层住户之间发生串烟串味现象,通常需要在各楼层的烟气排放支管上(靠近竖向排气道系统的进气口处)安装止回阀。止回阀通常处于常闭状态,当排油烟机或者排气扇运行时,止回阀的阀门在风力推动下开启,烟气送入排气道内排放,当排油烟机或者排气扇停机时,阀门在弹簧力或者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从而防止排气道内的油烟气体或臭气进入屋内,污染屋内空气。

中国专利201010259548.X公开了一种油烟机止回阀,其主要由阀门座和阀门组成,阀门座上方设铰链座,阀门上方设铰链轴和开度限位装置,阀门上方铰链轴装入阀门座后形成铰链,阀门和阀门座具有环形密封面,其特征是,阀门呈锥形向外凸出。

中国专利201621172910.9公开了一种厨房防窜味止回阀,其包括中柱,中柱内部为一体设置的斜向且呈椭圆形的挡圈,挡圈中部为中轴,中轴内固定有固定片,固定片上开设有槽孔,槽孔与硅胶片上的卡柱卡扣固定,硅胶片一端利用弹性压合在挡圈上,硅胶片设计为相连的两片式,且其材质为硅胶;本装置还包括底座和上圈,底座卡接在中柱下,上圈安插在中柱上,底座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横条。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

1、密封性能差,串烟串味现象明显;

2、止回阀本体的风阻大,排烟不流畅,不能够及时将烟气排出至排气道中,影响住户的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风阻小的止回阀,成了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气道的密封式止回阀,其结构简单,风阻小,密封性能好,不会产生串烟串味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气道的密封式止回阀,气流前进的方向为前方,其包括:

阀体,其上设有限位圈、盖板;阀体上相对于盖板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限位圈设置于阀体的中部,其自上而下倾斜设置,限位圈的顶部设有转轴;

盖板上设有密封圈,其通过转轴设置在限位圈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正常状态下,盖板盖在限位圈上,在密封圈的作用下,保证了该止回阀的密闭性,排气道内的烟气不会通过止回阀流入至房间内部,不会产生串烟串味的现象。工作状态时,在风力的作用下,盖板被围绕转轴转动至水平位置,将室内的烟气送出至排气道中,其风阻小,排气效果好。排气完成后,在盖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盖板恢复至正常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包括自由端和铰接端,铰接端转动连接转轴;盖板张开至水平状态时,自由端伸出阀体的长度为30mm-50mm。优选的,自由端伸出阀体的长度和排气道壁厚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实现在气体流入排气管道以后,立刻实现向上排出,其排出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止回阀还包括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阀体的连接板、用于引导气体从水平流动改变为竖直向上流动的导流板,导流板对应排气口设置在连接板上。本方案中,连接板上设有锥形面,相应的,阀体上的连接端也为锥形,二者实现紧密的配合,即方便安装,有保证了密封性。导流板设在排气口的位置,气体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从水平流动引流为竖直向上流动,与排气道内的主气流方向一致,不会产生气幕阻力,促进烟气顺畅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张开至水平状态时,导流板靠近排气口的一端位于自由端的后方。导流板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导流装置中形成一个向上弯曲的导流通道,气体流入该导流通道时,流经导流板的气体斜向上运动,对盖板的自由端形成一个向上的推力,推动盖板更好的张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流板为弯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排气道的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圈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圈上设有用于限位圈与盖板吸合的磁性元件,磁性元件对应自由端设置。在磁力的作用下,盖板上的密封圈被压紧,在盖板和限位圈之间形成了稳固的密封面,保证了止回阀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密封圈为U形密封圈。当阀门承受的背压越高,U形截面的密封圈就变得越扁平,与限位圈及盖板上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密封效果就越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圈的底部设有导油孔,阀体上设有集油杯,集油杯对应导油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或者其它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导流板,一方面实现将气体从水平流动引流为竖直向上流动,与排气道内主气流方向一致,防止在排气道内形成气幕,减小了排气道内的气流风阻;另一方面,气体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盖板形成一个向上的推力,推动盖板张开更大的角度,加速止回阀中气体的流动,减小了止回阀内部的风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设置导流板,改变气体的流向,推动盖板的打开,减小了风阻,有利于气体的流出;

2、转轴设在限位圈上,盖板与限位圈之间为面接触,其密封性能好;

3、导流板与连接板形成的导流通道限制了排气道中的气体流入阀体内部,有效的杜绝了串烟串味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止回阀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止回阀的盖板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止回阀的盖板张开至水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阀体部分的正视图;

图5是阀体部分的右视图;

图6是阀体部分盖板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7是阀体部分盖板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的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其显示了转轴部分;

图9是图7的Ⅱ处的局部放大图,其显示了磁性元件;

图10是止回阀中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气道的密封式止回阀,如图1-10所示,其包括:进气口1、阀体2、排气口3、盖板4、限位圈5、转轴6、集油杯7、导油孔8、U形密封圈9、磁性元件10、导流装置11、法兰12、连接板13、导流板14,导流通道15。

其中,限位圈5设在阀体2的中部,其为中间开口的环形结构,限位圈5自上而下倾斜设置,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5°;转轴6横向设在限位圈5靠近顶部的位置;限位圈5的底部设有导油孔8,阀体2上设有集油杯7,集油杯7对应导油孔8设置。

盖板4的形状为类似方形的结构,盖板4的面积大于限位圈5中间开口的面积;盖板4通过转轴6设置在限位圈5上,在盖板4的边缘上设有U形密封圈9;盖板4包括铰接端41和自由端42,限位圈5上设有用于限位圈5与盖板4吸合的磁性元件10,磁性元件10对应自由端42设置,在盖板4的自由端42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和磁性元件10相吸合的铁块。

阀体2上相对于盖板4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1和排气口3;进气口1连接室内的排气管等。

导流装置11,其包括连接板13、用于引导气体从水平流动改变为竖直向上流动的导流板14,连接板13和阀体2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锥形连接面,实现连接板13和阀体2的密封连接,连接板13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排气道16的法兰12,导流板14为弯弧形,其对应排气口3设置于连接板13上,在连接板13和导流板14之间形成了导流通道15,导流通道15的一端与排气口3连接,导流通道15的另一端设在排气道16内,气体在导流通道15流动过程中,从水平流动改变为竖直向上流动,消除了气幕阻力,加速了气体的流出。

如图9所示,盖板4张开至水平状态时,自由端42伸出阀体2的长度为40mm,此时,自由端42与排气道16的内壁相平齐,导流板14的靠近排气口3的一端141位于自由端42的后方。

本实施例中,气流前进的方向为前方,即图中进气口1的位置为后方,排气口3位于进气口1的前方。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限制了排气道中的气体回流到阀体内,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性,解决了串烟串味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气体流经导流通道时,一方面实现将气体从水平流动引流为竖直向上流动,另一方面,气体流动方向的改变会对盖板形成一个向上的推力,推动盖板张开更大的角度,加速止回阀中气体的流动,减小了止回阀内部的风阻。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