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871发布日期:2018-08-07 22:5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的制备设备、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设备、混凝土外加剂与混凝土的试验设备等技术日趋成熟,且诸多设备通用性强。目前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化设备被应用在混凝土及其外加剂制作中,一般情况下,使用这些设备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底座为设备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底座在使用时存在着无法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良好的减震;整体功能过于简单;对设备不能进行便捷的固定安装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底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良好的减震;整体功能过于简单;对设备不能进行便捷的固定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板、减震杆、减震凸板、丝杆和限位板,所述底座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柱,且底座板上设置有装置孔,所述减震杆设置在装置孔内,且减震杆的两端和底座板相互连接,并且减震杆上安装有涡旋簧,所述减震凸板设置在减震杆上,且挡板位于减震凸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支撑竖杆上,且支撑竖杆的顶端和装置板相互连接,所述装置板的左右两侧和竖板相互连接,且装置板上开有预留固定孔,所述丝杆安装在竖板上,且丝杆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限位板安装在丝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减震杆的两端和底座板组成转动机构,且涡旋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杆和底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凸板关于减震杆的横截面中心为等角度分布,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杆关于底座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4个,且支撑竖杆和减震杆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预留固定孔在装置板上为均匀分布,且装置板和底座板为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丝杆和竖板为螺纹连接,且丝杆和限位板组成转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能对设备运行所产生的震动进行有效的消除,显著的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对设备的安装固定更加方便;

1.将减震杆设计为可转动的机构,配合涡旋簧的使用,能对震动进行很好的消除;

2.使用减震凸板和挡板,能将震动有效的转化为促进减震杆转动的作用力,结构更加合理;

3.使用在装置板上均匀的开设立预留固定孔,能对设备进行更加便捷的固定;

4.丝杆和限位板得的使用,可通过旋转的方式来对限位板的位置进行变动,能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同时使该底座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板,2、支撑柱,3、减震杆,4、涡旋簧,5、减震凸板,6、挡板,7、支撑竖杆,8、装置板,9、预留固定孔,10、竖板,11、丝杆,12、把手,13、限位板,14、装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智能生产设备用减震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板1、支撑柱2、减震杆3、涡旋簧4、减震凸板5、挡板6、支撑竖杆7、装置板8、预留固定孔9、竖板10、丝杆11、把手12、限位板13和装置孔14,底座板1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柱2,且底座板1上设置有装置孔14,减震杆3设置在装置孔14内,且减震杆3的两端和底座板1相互连接,并且减震杆3上安装有涡旋簧4,减震凸板5设置在减震杆3上,且挡板6位于减震凸板5,挡板6固定在支撑竖杆7上,且支撑竖杆7的顶端和装置板8相互连接,装置板8的左右两侧和竖板10相互连接,且装置板8上开有预留固定孔9,丝杆11安装在竖板10上,且丝杆11的一端安装有把手12,限位板13安装在丝杆11的另一端。

本例的减震杆3的两端和底座板1组成转动机构,且涡旋簧4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杆3和底座板1固定连接,配合涡旋簧4的使用,能对震动进行很好的消除。

减震凸板5关于减震杆3的横截面中心为等角度分布,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结构更加稳固,设计更加合理。

支撑竖杆7关于底座板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4个,且支撑竖杆7和减震杆3为垂直分布,配合减震凸板5和挡板6的使用,能将震动有效的转化为促进减震杆3转动的作用力。

预留固定孔9在装置板8上为均匀分布,且装置板8和底座板1为平行分布,能对设备进行更加便捷的固定。

丝杆11和竖板10为螺纹连接,且丝杆11和限位板13组成转动机构,能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同时使该底座的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1和图4所示,可将相关设备放置在装置板8上,再使用固定螺栓等固定件穿过预留固定孔9对设备进行固定即可,可转动把手12促使丝杆11在竖板10中转动,由于丝杆11和竖板10为螺纹连接,且丝杆11和限位板13组成转动机构,所以丝杆11的转动会使其自身在转动中带动限位板13进行移动,继续操作把手12,直至限位板13和设备相贴合,即完成了对设备的安装固定。

如图1-3所示,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震动,震动的作用力会经过装置板8传导至支撑竖杆7处促使其进行上下移动,由于支撑竖杆7上的挡板6和减震杆3上的减震凸起5相互卡合,而减震杆3的两端又和底座板1组成转动机构,所以震动作用力会通过支撑竖杆7的上下移动,来带动减震杆3在装置孔14中转动,由于涡旋簧4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杆3和底座板1固定连接,所以减震杆3的转动会使涡旋簧4自身受力压缩,继而涡旋簧4的弹性回复性能又会促进减震杆3进行反方向的转动,从而达到对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削弱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