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8274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管接头。



背景技术:

日常的管路连接中,特别是卫浴产品中,都需要安装管接头以便于连接出水部件与管路,现有的管接头一般只是具有连接功能,当出现异常关闭时常常出现逆流现象,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或维修,特别是当进水端压力突然加大的情况下,会使出水端的管路爆裂,使用的安全性无法保证。

本司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60404.9,公开一种带有止逆及过载保护功能的管接头,在实际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芯轴单独穿过固定座的通孔,无导向结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偏离的现象,进而出现密封性不好。设置止逆弹簧和过载保护弹簧,二个弹簧之间要保证止逆弹簧被压缩至正常通水状态下,过载保护弹簧处于自然未被压缩状态,且过载保护弹簧的弹力值大于止逆弹簧;然而,进水端压力又要满足大于止逆弹簧和过载保护弹簧的弹力之和,才能达到保护的作用,对二个弹簧的要求高,成本高,且使用之后弹力不好控制,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改进后的防爆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爆管接头,包括:中空管状的外壳体、固定座、过水扣盖、密封压垫、芯轴、密封圈及弹簧;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外壳体内,所述固定座形成有一U型腔,所述U型腔底部开设有通孔及第一过水孔,所述固定座上还一体延伸有一连接该通孔的导向套,所述U型腔下部形成密封段;

所述过水扣盖设置在固定座上方,过水扣盖中间设有第二过水孔,内壁形成密封面;

所述密封压垫压设在固定座及过水扣盖的上端,并与外壳体形成密封连接;

所述芯轴设置在固定座的U型腔内,所述芯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穿过通孔至导向套内,其第二端形成有卡槽及顶触面;

所述密封圈卡设在芯轴的卡槽上,所述芯轴上下移动时密封圈分别与过水扣盖的密封面及固定座的密封段贴合密封或脱开导通;

所述弹簧套设至芯轴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芯轴的顶触面和U型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轴的第二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围朝芯轴的第一端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芯轴的第一端方向的表面为顶触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密封段由U型腔向内渐缩形成的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管壁上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固定座向外延伸有与该第一台阶部相配合的第一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抵触在第一台阶部上实现抵触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U型腔的内壁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过水扣盖设有与该第二台阶部相配合的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二抵触部抵触在第二台阶部上实现抵触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过水扣盖的第二抵触部的上表面与固定座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密封压垫压设在固定座及过水扣盖的第二抵触部的上表面,并与外壳体形成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段管的外螺纹和用于连接第二段管的内螺纹。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固定座上一体延伸有一连接该通孔的导向套,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穿过通孔至导向套内,并通过导向套进行准确导向,使芯轴不容易偏离,保证密封性和稳定性;同时,采用单个弹簧实现止逆和过载保护,只要保证该单个弹簧满足在导通水路(即脱开过水扣盖的密封面)以及封堵水路(即密封固定座的密封段)所对应的弹力即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固定座的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芯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防爆管接头的芯轴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爆管接头,包括:中空管状的外壳体10、固定座20、过水扣盖60、密封压垫70、芯轴30、密封圈40及弹簧50,所述外壳体10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段管的外螺纹102和用于连接第二段管的内螺纹101,所述外壳体10的内管壁上还设有二个第一台阶部,分别是上台阶部11和下台阶部12。

所述固定座20设置在外壳体10内,所述固定座20向外延伸有与该第一台阶部相配合的第一抵触部,分别是上抵触部251和下抵触部252,所述第一抵触部抵触在第一台阶部上实现抵触定位,即上抵触部251抵触在上台阶部11上,下抵触部252抵触在下台阶部12上。所述固定座20形成有一U型腔21,所述U型腔21底部开设有通孔22及第一过水孔24,所述固定座20上还一体延伸有一连接该通孔22的导向套23。所述U型腔21下部形成密封段211,具体的,所述固定座20的密封段211由U型腔211向内渐缩形成的喇叭口。

所述过水扣盖60设置在固定座20上方,所述固定座20的U型腔21的内壁设有第二台阶部26,所述过水扣盖60设有与该第二台阶部26相配合的第二抵触部62,所述第二抵触部62抵触在第二台阶部26上实现抵触定位。过水扣盖60中间设有第二过水孔61,内壁形成密封面601。

所述过水扣盖60的第二抵触部62的上表面与固定座20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密封压垫70压设在固定座20及过水扣盖60的第二抵触部62的上表面,并与外壳体10形成密封连接。从而将固定座20与过水扣盖60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0内。同时,密封压垫还将过水扣盖60与固定座20之间的缝隙密封,预防出现漏水。

所述芯轴30设置在固定座20的U型腔21内,所述芯轴30具有第一端(即下端)和第二端(即上端),所述芯轴30的第一端穿过通孔22至导向套23内,并由该导向套23对其进行导向,避免芯轴30出现偏离。所述芯轴30的第二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31外围朝芯轴30的第一端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上设置有一卡槽321,所述第一连接部31朝向芯轴30的第一端方向的表面设为顶触面311。

所述密封圈40卡设在芯轴30的卡槽321上,所述芯轴30上下移动时密封圈40分别与过水扣盖60的密封面601及固定座20的密封段211贴合密封或脱开导通。

所述弹簧50套设至芯轴30上,所述弹簧50的两端分别抵触于芯轴30的顶触面311和U型腔21的底部。

在未通水时,弹簧50处于未被压缩的状态,此时芯轴30通过密封圈50密封于过水扣盖60的密封面601上;当开始通水时,水流通过过水扣盖60的第二过水孔61至芯轴30,水压克服弹簧50的弹力并使其处于压缩状态,密封圈40脱开过水扣盖60的密封面601使水路导通,水流流至固定座20的U型腔21并经第一过水孔24流出;若水压突然增大至额定值时,弹簧50被压缩,使得芯轴30通过密封圈50密封于固定座20的密封段211,进而阻隔水路,保护出水端的管路不至于爆裂,如图2所示即为处于阻隔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在关闭水路时,弹簧50恢复形变,带动芯轴30及密封圈50上升,重新密封于过水扣盖60的密封面601上,实现止逆。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固定座上一体延伸有一连接该通孔的导向套,所述芯轴的第一端穿过通孔至导向套内,并通过导向套进行准确导向,使芯轴不容易偏离,保证密封性和稳定性;同时,采用单个弹簧实现止逆和过载保护,只要保证该单个弹簧满足在导通水路(即脱开过水扣盖的密封面)以及封堵水路(即密封固定座的密封段)所对应的弹力即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