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双向隔爆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2279发布日期:2018-09-04 21:0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双向隔爆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大大增加,隔爆技术可以防止爆炸从初始位置向其他工艺单元传播,避免二次爆炸或系统爆炸事故,从而减轻爆炸灾害。隔爆阀因简单、可靠,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隔爆装置,其原理是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压力推动阀芯移动来阻隔爆炸火焰和压力,常用于微量粉尘输送和除尘器清洁空气出口侧的防爆隔离。

现有隔爆阀为单向式隔爆阀,其仅仅能够实现单向闭合,因此只能用来隔断位于其一侧的爆炸所产生的火焰及粉尘。此外,现有隔爆阀主要通过阀芯的移动来实现压力控制,而爆炸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阀芯受到冲击波的作用极易损坏,使得隔爆失效,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隔爆阀仅能实现单向隔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双向隔爆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流双向隔爆阀,包括圆筒形的阀体和位于阀体两端并用于与管道连接的法兰,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均包括与阀体内壁铰接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竖直固定于阀体内壁上并对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进行限位的挡环,所述挡环靠近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的一侧粘结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分别通过第一弹簧与阀体内壁连接并与挡环形成锐角,以使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中的挡环位于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的左侧,第二开关组件中的挡环位于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的右侧;所述阀体内设有可水平移动的活动杆,活动杆上固定有推杆以使活动杆左移时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向靠近挡环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以关闭气流通道,活动杆右移时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向靠近挡环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以关闭气流通道,在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中,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靠近活动杆的一端均设有弧形槽,以使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在关闭气流通道时形成与活动杆配合的通孔;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活动杆的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均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与竖直设置的挡环形成锐角,并且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均位于对应挡环的同侧,使得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之间形成可形成气流通道,设备正常工作时,隔爆阀与其两侧的管道形成气流通路。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强大的气流冲击波首先穿过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同时使活动杆向右移动,并带动推杆右移,从而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向靠近挡环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并且,气流冲击波也可直接作用于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辅助推杆,此时,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和挡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竖直连接时形成的通孔通过活动杆密封,从而使隔爆阀左右两侧的设备形成隔断,当隔爆阀右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强大的气流冲击波使活动杆向左移动,并带动推杆左移,从而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向靠近挡环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此时,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下活动板和挡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形成密封,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竖直连接时形成的通孔通过活动杆密封,从而使隔爆阀左右两侧的设备形成隔断,达到双向隔爆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分别设置至少2组。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若距离气流冲击波最近的一组第二开关组件在强大的气流冲击波作用下失效,则剩余的第二开关组件会在气流冲击波的作用下关闭气流通道,继续起到隔爆的效果,显著提高隔爆阀的工作可靠性。隔爆阀右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同理。

进一步地,复位装置包括设于阀体左端的左限位块和设于阀体右端的右限位块,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内均水平开设有空腔,活动杆的左端位于左限位块内的空腔内,右端位于右限位块的空腔内,活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与空腔的腔壁连接。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活动杆右移,使得右限位块内的第二弹簧压缩,左限位块内的第二弹簧拉伸,当泄爆后需要重新工作时,阀体内强大的气流冲击波消失,右限位块和左限位块内的第二弹簧复位,带动活动杆复位,使得推杆不再对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施加推力,从而可重新形成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靠近活动杆的端部设置密封套以使活动杆的两端分别密封伸入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的空腔内。通过设置密封套,避免设备正常工作时的气流进入空腔内。

进一步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均通过固定杆与阀体连接。

进一步地,活动杆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有利于增强活动杆与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隔爆效果。

进一步地,推杆通过支撑杆与活动杆连接,用于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的推杆右端与支撑杆连接,用于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的推杆左端与支撑杆连接。

进一步地,阀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板,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上均固定有活动块,固定板和活动块通过销轴构成铰链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内设置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用于分别对隔爆阀两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形成隔断,达到双向隔爆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分别设置至少2组,使得其中一组第一开关组件或第二开关组件在强大的气流冲击波作用下失效后,剩余的第一开关组件或第二开关组件会在气流冲击波的作用下关闭气流通道,继续起到隔爆的效果,显著提高隔爆阀的工作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复位装置,使得阀体内强大的气流冲击波消失后,右限位块和左限位块内的第二弹簧复位,带动活动杆复位,从而可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侧管道发生爆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侧管道发生爆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开关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阀体,2-支撑杆,3-第一弹簧,4-挡环,5-下活动板,6-第一密封圈,7-法兰,8-左限位块,9-固定杆,10-第二弹簧,11-密封套,12-上活动板,13-推杆,14-活动杆,15-第二密封圈,16-右限位块,17-固定板,18-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气流双向隔爆阀,包括圆筒形的阀体1和位于阀体1两端并用于与管道连接的法兰7,所述阀体1内设有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均包括与阀体1内壁铰接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竖直固定于阀体1内壁上并对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进行限位的挡环4,所述挡环4靠近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的一侧粘结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分别通过第一弹簧3与阀体1内壁连接并与挡环4形成锐角,以使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中的挡环4位于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的左侧,第二开关组件中的挡环4位于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的右侧;所述阀体1内设有可水平移动的活动杆14,活动杆14上固定有推杆13以使活动杆14左移时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向靠近挡环4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以关闭气流通道,活动杆14右移时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向靠近挡环4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以关闭气流通道,在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中,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靠近活动杆14的一端均设有弧形槽,以使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在关闭气流通道时形成与活动杆14配合的通孔;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活动杆14的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均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与竖直设置的挡环4形成锐角,并且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均位于对应挡环4的同侧,使得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之间形成可形成气流通道,设备正常工作时,隔爆阀与其两侧的管道形成气流通路。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强大的气流冲击波首先穿过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同时使活动杆14向右移动,并带动推杆13右移,从而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向靠近挡环4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并且,气流冲击波也可直接作用于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辅助推杆13,此时,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下活动板5和挡环4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6形成密封,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竖直连接时形成的通孔通过活动杆14密封,从而使隔爆阀左右两侧的设备形成隔断,当隔爆阀右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强大的气流冲击波使活动杆14向左移动,并带动推杆13左移,从而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向靠近挡环4的方向转动后竖直连接,此时,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下活动板5和挡环4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6形成密封,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竖直连接时形成的通孔通过活动杆14密封,从而使隔爆阀左右两侧的设备形成隔断,达到双向隔爆的目的。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第一开关组件和第二开关组件分别设置至少2组。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若距离气流冲击波最近的一组第二开关组件在强大的气流冲击波作用下失效,则剩余的第二开关组件会在气流冲击波的作用下关闭气流通道,继续起到隔爆的效果,显著提高隔爆阀的工作可靠性。隔爆阀右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同理。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复位装置包括设于阀体1左端的左限位块8和设于阀体1右端的右限位块16,左限位块8和右限位块16内均水平开设有空腔,活动杆14的左端位于左限位块8内的空腔内,右端位于右限位块16的空腔内,活动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弹簧10与空腔的腔壁连接。当隔爆阀左侧的管道发生爆炸时,活动杆14右移,使得右限位块16内的第二弹簧10压缩,左限位块8内的第二弹簧10拉伸,当泄爆后需要重新工作时,阀体内强大的气流冲击波消失,右限位块16和左限位块8内的第二弹簧10复位,带动活动杆14复位,使得推杆13不再对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施加推力,从而可重新形成气流通道。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左限位块8和右限位块16靠近活动杆14的端部设置密封套11以使活动杆14的两端分别密封伸入左限位块8和右限位块16的空腔内。通过设置密封套11,避免设备正常工作时的气流进入空腔内。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3,左限位块8和右限位块16均通过固定杆9与阀体1连接。

实施例6

基于上述实施例,活动杆14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有利于增强活动杆14与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隔爆效果。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1,推杆13通过支撑杆2与活动杆14连接,用于推动第一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的推杆13右端与支撑杆2连接,用于推动第二开关组件中的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的推杆13左端与支撑杆2连接。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阀体1内壁上设有固定板17,上活动板12和下活动板5上均固定有活动块18,固定板17和活动块18通过销轴构成铰链连接。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