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板式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002发布日期:2018-08-31 21:3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阀。

1.1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车用空调系统中,单向阀已经成为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单向阀安装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防止停机时压缩机反转,或防止制冷剂从运转的压缩机流到未运转的压缩机。

1.2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

1.2.1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

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单向阀结构多样,性能各异,目前代表先进技术的结构形式的实用新型专利方案为CN205715840U,如图1所示。

单向阀由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活塞3、阀芯4´、减振装置5´、弹簧6´、导向柱7´和挡板8´组成。减振装置5´套在活塞3的凸台上,减振装置5´的弹性张脚与第一阀体1´的内壁相抵接。阀芯4´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球形部件,与之相配合的第一阀体1´的密封面为锥形孔。第一阀体1´的左端为阶梯孔,且下方有一螺钉孔,第二阀体2´的右端为阶梯孔,且下方有一螺钉孔。

1.2.2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经过实践验证,上述方案尚存在以下缺陷:

1、活塞本体外套设有减振装置,在减振装置与导向组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此结构的单向阀在弹簧压缩和拉伸的时候容易与减振装置干涉,影响弹簧压缩率的不正常变化。故多次打开、关闭单向阀时,原设定的开阀压力无法打开单向阀,影响单向阀的正常运作。

2、单向阀的开阀压力,受到弹簧的压缩率和减振装置的摩擦力的影响,由于每个单向阀的减振装置与阀室的接触面变化较大,故减振装置与阀室的摩擦力也相应的不一致,从而引起每个单向阀的开阀压力值变化较大,即压力差很大,很难有效的控制每个单向阀的开阀压力。

3、单向阀的阀芯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球形部件,此球形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由于球形制造误差因素,单向阀的内泄漏较大,不仅影响封堵截止性能,而且往复移动钢球阀芯撞击阀孔噪音较大,再就是钢球长期频繁撞击阀孔,易造成密封面变形受损,导致内泄漏增大。

I.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阐述(

技术实现要素:

2.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目的)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阀压力差较低,内泄漏小,成本低的单向阀;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密封圈3、密封圈4、活塞5、垫圈6、密封圈7、弹簧8、导向柱9、挡板10组成。

3、第一阀体1内部设有一通道孔16,第一阀体1的左端设有一凸台13,且凸台13上设有一环形槽131,环形槽131上装有一密封圈3。密封圈3的截面型状可以为圆型、星型、X型、Y型、矩形等几何型状。第一阀体1的中间设有一阀腔19,阀腔19的右侧设有一台阶孔100,台阶孔100内装入挡板10并与第二阀体2的凸台221相抵接,第二阀体2的右侧设有一凸台224,且凸台224上设有一环形槽225,环形槽245上装有一密封圈4。密封圈4的截面型状可以为圆型、星型、X型、Y型、矩形等几何型状。

4、第一阀体1的凸台13下部设有一孔113,孔113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

5、第二阀体2的凸台224下部设有一孔226,孔226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

6、导向柱9的一端凸台与挡板10相连接,另一端的凸台套在活塞5的内部,且弹簧8的一端与导向柱9的端面相抵接。

7、活塞5的一凸台51插入密封圈7和垫圈6,通过铆压活塞5的凸台51部,使密封圈7和垫圈6固定在活塞5上,与第一阀体1的圆锥状的台阶17形成密封,且活塞5铆压后部位57的尺寸小于第一阀体1的通道孔16。密封圈7在弹簧回复拉伸时起到导向密封圈的作用。省去了现有技术的减振装置,降低了成本,且消除了减振装置因多次摩擦运动后,摩擦力变化而引起开发压力变化的隐患。

8、所述密封圈7的形状为圆环型,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尼龙等,橡胶如氢化丁腈橡胶H-NBR、氯丁橡胶CR等。密封圈7与第一阀体1的圆锥状台阶17形成密封,此密封结构比现有的金属球型密封更加容易密封,且加工精度要求低,故有内泄漏小,开阀压力低,成本低的优点。

9、所述单向阀的第一阀体1也可以配上相应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上的孔111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连接块11上的孔111与第一阀体1的孔113相配,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进行固定。连接块11设有一通孔114,通孔114右侧设有一沉孔116,沉孔116、密封圈3和第一阀体1的环形槽131形成密封。连接块11的左侧设有一沉孔115,沉孔115可以与管路的连接管进行焊接配合。

10、所述单向阀的第二阀体2也可以配上相应的压连接块12,连接块12上的孔122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连接块12上的孔123与第二阀体2的孔226相配,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进行固定。连接块12设有一通孔123,通孔123右侧设有一沉孔125,沉孔125、密封圈4和第二阀体2的环形槽225形成密封。连接块12的左侧设有一沉孔125,沉孔125可以与管路的连接管进行焊接配合。

附图说明

11、图1:现有技术中一种代表先进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具体实施的单向阀结构的主视图。

图3:单向阀的第一阀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4:图2中所示单向阀的阀体与密封圈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单向阀的第二阀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的单向阀结构的主视图。

2.2 本发明提供的完整技术方案(发明方案)

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具体实施的单向阀结构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密封圈3、密封圈4、活塞5、垫圈6、密封圈7、弹簧8、导向柱9、挡板10组成。密封圈7的形状为片状、圆柱形、圆环型等,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尼龙等,橡胶如氢化丁腈胶HNBR、氯丁胶CR等。活塞5、导向柱9和挡板10为金属材质,如铜、钢、铝等。

3、如图2、图3所示,第一阀体1内部设有一通道孔16,第一阀体1的左端设有一凸台13,且凸台13上设有一环形槽131,环形槽131上装有一密封圈3。密封圈3的截面型状可以为圆型、星型、X型、Y型、矩形等几何型状。第一阀体1的中间设有一阀腔19,阀腔19的右侧设有一台阶孔100,台阶孔100内装入挡板10并与第二阀体2的凸台221相抵接,第二阀体2的右侧设有一凸台224,且凸台224上设有一环形槽225,环形槽245上装有一密封圈4。密封圈4的截面型状可以为圆型、星型、X型、Y型、矩形等几何型状。

4、如图2所示,弹簧8的一端相抵接与活塞5,另一端相抵接与挡板10,挡板10的外圆与第一阀体1的阀腔19端面相抵接,挡板10设有多个流通通道103,便于流体介质通过。

5、如图2、图3所示,第一阀体1的通道孔16与阀腔19之间设有一圆锥状的台阶17,台阶17与密封圈7端面相低接。

6、如图2、图4所示,活塞5的一端设有一凸台51,中间设有一大圆柱段53,另一端设有一空心圆柱段52,空心圆柱段52的外圆528与弹簧8的内圆相配合,活塞5的空心圆柱段52的内圆529与导向柱9的外圆相配合,活塞5的凸台51穿过密封圈7,再通过铆压活塞5的凸台部51,使活塞5的凸台部51变形,形成盖状凸台57,活塞5的盖状凸台57紧压住垫圈6和密封圈7,使密封圈7牢牢固定在活塞5上。

7、如图2、图5所示,第二阀体2的一端设有一凸环221,凸环221插入第一阀体1的台阶孔100并抵接挡板10,第二阀体2的内中间部设有一通孔222,此通孔222与凸环221的内孔相通,且中间有一过渡孔223。第二阀体2的右端设有一凸台224,且凸台224上设有一环形槽225,环形槽225上装有一密封圈4。第二阀体2的凸台224下部设有一孔226,孔226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

2.3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单向阀加工精度要求低,开阀压力差较低,内泄漏小。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以往高精度要求的球状金属密封结构,采用了塑料或橡胶为材质的密封圈,降低了密封圈与相应阀体密封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且此密封圈更容易与阀体密封部位密封,内泄漏小。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取消减振装置,从而消除了减振装置与阀体内壁的摩擦力,单向阀只受弹簧的压力,故单向阀多次反复打开、关闭后,开阀压力都是恒定的,不会因减振装置与阀体内壁的摩擦力变化而变化,降低了开阀压力差。

I.针对2中的技术方案,是否还有别的替代方案同样能完成发明目的

1、单向阀的结构还包括如图6所示。第一阀体1也可以配上相应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上的孔111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连接块11上的孔111与第一阀体1的孔113相配,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进行固定。连接块11设有一通孔114,通孔114右侧设有一沉孔116,沉孔116、密封圈3和第一阀体1的环形槽131形成密封。连接块11的左侧设有一沉孔115,沉孔115可以与管路的连接管进行焊接配合。

第二阀体2也可以配上相应的压连接块12,连接块12上的孔122可以为通孔、台阶孔或螺纹孔。连接块12上的孔123与第二阀体2的孔226相配,通过螺钉或螺栓等进行固定。连接块12设有一通孔123,通孔123右侧设有一沉孔125,沉孔125、密封圈4和第二阀体2的环形槽225形成密封。连接块12的左侧设有一沉孔125,沉孔125可以与管路的连接管进行焊接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