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机控制臂衬套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435发布日期:2018-07-11 02:2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机减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点胶机控制臂衬套总成。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精确定位,精准控胶,不拉丝,不漏胶,不滴胶。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在点胶机的自动化点胶过程中,其控制臂在控制轴头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轻微的震动,容易对点胶的精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刚度大、减震性能好的点胶机控制臂衬套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胶机控制臂衬套总成,包括内管、外管、硫化橡胶以及减震结构;所述硫化橡胶成型于内管和外管之间,且所述硫化橡胶的两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不同直径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边缘与硫化橡胶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于硫化橡胶内部、成环形套设于内管外表面,包括骨架、连接软管以及减震液体;所述骨架与内管固定连接、两端向侧向延伸,且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孔;所述连接软管纵切面为半圆弧形、两端与骨架两端固定连接,且内部开设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第一导流孔连通,所述减震液体填充于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内。

当衬套承受较大的外载荷时,一方面通过硫化橡胶的变形抵消载荷,另一方面受到挤压一侧的减震液体通过骨架向另一侧移动,以此达到耗能的目的,这就使得即使在较大的侧向刚度下仍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同时,骨架的设置还能够提高衬套的径向刚度以满足操控性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导流孔的孔径,使得减震液体通过两导流孔连接处时快速耗能。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边缘与内管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衬套整体的径向刚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液体体积占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总体积的2/3,所述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导流孔内为真空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液体为阻尼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孔的孔径为第一导流孔的1.5-2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孔的孔径为第一导流孔的1.5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软管为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震效果好,防止震动对胶体及运行定位产生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内管,2、外管,3、硫化橡胶,31、环形槽,4、减震结构,41、骨架,411、第一导流孔,42、连接软管,421、第二导流孔,43、减震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点胶机控制臂衬套总成,包括内管1、外管2、硫化橡胶3以及减震结构4;所述硫化橡胶3成型于内管1和外管2之间,且所述硫化橡胶3的两端表面分别开设有不同直径的环形槽31,所述环形槽31边缘与硫化橡胶3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所述减震结构4设置于硫化橡胶3内部、成环形套设于内管1外表面,包括骨架41、连接软管42以及减震液体43;所述骨架41与内管1固定连接、两端向侧向延伸,且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孔411;所述连接软管42纵切面为半圆弧形、两端与骨架41两端固定连接,且内部开设有第二导流孔421;所述第二导流孔421与第一导流孔411连通,所述减震液体43填充于第一导流孔411与第二导流孔421内。所述第二导流孔421的孔径大于第一导流孔411的孔径,使得减震液体43通过两导流孔连接处时快速耗能。所述骨架41边缘与内管1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衬套整体的径向刚度。所述减震液体43体积占第一导流孔411与第二导流孔421总体积的2/3,所述第一导流孔411与第二导流孔421内为真空状态。本实施例中骨架41材料刚性大于连接软管42材料,所述连接软管42选用熔点远高于硫化橡胶3的刚性较小的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的减震液体43为阻尼油。

当衬套承受较大的外载荷时,一方面通过硫化橡胶3的变形抵消载荷,另一方面受到挤压一侧的减震液体43通过骨架41向另一侧移动,以此达到耗能的目的,这就使得即使在较大的侧向刚度下仍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同时,骨架41的设置还能够提高衬套的径向刚度以满足操控性的要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