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433发布日期:2018-07-11 02:2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基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震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是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生活,而且汽车也是在跟着社会的脚步进行发展,一辆价格实在质量又好的汽车深受人们所喜爱,但是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配合减震基座来避免发动机工作时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也希望更有助于发动机工作,改善其使用效果,提高其利用率。

但现有的汽车减震基座,结构单一,致使稳定性差,缓震效果不佳,且减震基座自身的保护措施不完善,长时间的工作后不能保护好汽车发动机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且还会影响车身的稳定,远远的不能满足人们对车辆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汽车减震基座,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基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致使稳定性差,缓震效果不佳和影响车身的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基座,包括减震基座和隔震层,所述减震基座的内部设有隔震层,且所述隔震层嵌入设置在减震基座中,所述隔震层的内部设有摩擦阻尼器和橡胶隔震器,且所述摩擦阻尼器和橡胶隔震器均嵌入设置在隔震层中,所述隔震层的上方设有上层减震板,且所述上层减震板与隔震层紧密贴合,所述上层减震板的内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均嵌入设置在上层减震板中,所述隔震层的下方设有下层减震板,且所述下层减震板与隔震层紧密贴合,所述下层减震板的下方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与下层减震板紧密贴合,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贯穿设置在底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减震板的上方设有橡胶防滑垫,且所述橡胶防滑垫与上层减震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基座的侧面设有连接板和连接孔,且所述连接板与减震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孔贯穿设置在连接板中。

进一步的,所述隔震层的内部设有软钢阻尼器,且所述软钢阻尼器嵌入设置在隔震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减震板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弹簧和第四减震弹簧,且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和第四减震弹簧均嵌入设置在下层减震板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汽车减震基座结构合理,设有隔震层,当汽车行驶在一些路况较差的路面时,如果汽车的减震的是很好就会导致乘坐在汽车上的人们感觉整个车会很僵硬,乘坐的舒适度且大大降低了车身的稳定性,为了克服此类的问题,通过设置软钢阻尼器来提高车身稳定性的同时也保护好了汽车的发动机,当减震基座受到车辆的冲击时,首先是上层减震板与车身直接接触,并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共同作用进行初步的减震处理,以降低冲击力的大小,然后通过设置在隔震层内部的摩擦阻尼器和橡胶隔震器共同作用,根据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控制二次冲击到达隔震层时与橡胶隔震器和摩擦阻尼器进行反作用冲击,使得橡胶隔震器和摩擦阻尼器将冲击进行吸收分化至整个基座进行分担,从而达到二次弱化冲击力的效果,有效的防止冲击力过大而使得减震基座与减震器发生错位,降低车辆稳定性的现象的产生,最后通过设置在下层减震板内部的第三减震弹簧和第四减震弹簧再一次的进行冲击减震,不仅能够完全的抵消冲击力,而且还能大大的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和减震效果,设有连接板,能够将多个减震基座通过设置在连接板内部的连接孔连接起来共同作用,解决了单个减震基座的荷载过大的缺点,大大的提高了其实用性,而且该减震基座还能用于汽车发动机减震,不仅能够保护好汽车发动机,还能通过多个减震基座共同作用降低荷载,大大的提高了其功能性,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基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基座,2、连接板,201、连接孔,3、橡胶防滑垫,4、上层减震板,401、第一减震弹簧,402、第二减震弹簧,5、隔震层,501、软钢阻尼器,502、摩擦阻尼器,503、橡胶隔震器,6、下层减震板,601、第三减震弹簧,602、第四减震弹簧,7、底座,70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基座,包括减震基座1和隔震层5,减震基座1的内部设有隔震层5,隔震层5嵌入设置在减震基座1中,隔震层5的内部设有摩擦阻尼器502和橡胶隔震器503,摩擦阻尼器502和橡胶隔震器503均嵌入设置在隔震层5中,隔震层5的上方设有上层减震板4,上层减震板4与隔震层5紧密贴合,上层减震板4的内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401和第二减震弹簧402,第一减震弹簧401和第二减震弹簧402均嵌入设置在上层减震板4中,隔震层5的下方设有下层减震板6,下层减震板6与隔震层5紧密贴合,下层减震板6的下方设有底座7,底座7与下层减震板6紧密贴合,底座7的内部设有固定孔701,固定孔701贯穿设置在底座7中。

进一步的,上层减震板4的上方设有橡胶防滑垫3,橡胶防滑垫3与上层减震板4紧密贴合,橡胶防滑垫3能够防止减震器或者发动机与减震基座1打滑,从而造成部件错位而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通过橡胶防滑垫大大的增大了机械之间的摩擦,提高了车辆安全性。

进一步的,减震基座1的侧面设有连接板2和连接孔201,连接板2与减震基座1固定连接,连接孔201贯穿设置在连接板2中,连接板2能够将多个减震基座1通过设置在连接板2内部的连接孔201连接起来共同作用,解决了单个减震基座的荷载过大的缺点,大大的提高了其实用性。

进一步的,隔震层5的内部设有软钢阻尼器501,软钢阻尼器501嵌入设置在隔震层5中,软钢阻尼器501能够为快速的将车辆冲击力分散开来,使其遍布与整个基座,再通过基座内部的各部件进行分工减隔震来抵消冲击力,大大的提高了减震基座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的增大了车辆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下层减震板6的内部设有第三减震弹簧601和第四减震弹簧602,第三减震弹簧601和第四减震弹簧602均嵌入设置在下层减震板6中,第三减震弹簧601和第四减震弹簧602与有第一减震弹簧401和第二减震弹簧402在一条中轴线上,通过震动与震动间产生共鸣来相互抵消,大大的提高了减震效果,从而保证了车身的稳定。

工作原理:首先,将减震基座1生产出来在汽车组装的时候通过设置在底座7内部的固定孔701安装至工作位置,其次,车辆投入使用的时候,当减震基座1受到车辆的冲击时,上层减震板4与车身直接接触,并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01和第二减震弹簧402共同作用进行初步的减震处理,以降低冲击力的大小,然后通过设置在隔震层5内部的摩擦阻尼器502和橡胶隔震器503共同作用,根据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来控制二次冲击到达隔震层5时与橡胶隔震器503和摩擦阻尼器502进行反作用冲击,使得橡胶隔震器503和摩擦阻尼器502将冲击进行吸收分化至整个基座进行分担,从而达到二次弱化冲击力的效果,有效的防止冲击力过大而使得减震基座1与减震器发生错位,降低车辆稳定性的现象的产生,最后,通过设置在下层减震板6内部的第三减震弹簧601和第四减震弹簧602对车辆的冲击再一次的进行冲击减震,达到完全抵消车辆的冲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