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291发布日期:2019-01-16 07: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29日提交的第62/526,50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接纳在凹部(malepart)内的凸部(femalepart)的快速连接器通常用于快速、轻易地将部件耦接在一起。在一个示例中,快速连接器在汽车工业中使用来将流体管路(其包括液压流体管路)耦接在一起。传统的快速连接器往往包括指示件,这些指示件提供表明凸部完全插入至凹部中的视觉指示。

在设计无需专用工具就可容易地手动组装及拆卸的快速连接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题。虽然许多传统的快速连接器旨在手动进行组装及拆卸,但这些快速连接器的组装及拆卸需要较大的力,从而使得许多人发现很难甚至不可能对这些快速连接器手动进行组装及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头部以及限定中心孔的本体的壳体,该中心孔被配置成接纳部件的第一端以使该部件与快速连接器可释放地相耦接。快速连接器可包括能够在头部内于(a)第一位置与(b)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在该第一位置中,部件的第一端受到限制而无法穿过闩锁,而在第二位置中,部件的第一端允许穿过闩锁。致动器可耦接至闩锁以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致动器可包括具有至少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致动器表面,其中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其中致动器表面的第三部分被配置成减少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需的力。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快速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快速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闩锁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的闩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闩锁指示件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的闩锁指示件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快速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快速连接器以及完全插入至快速连接器中的凸部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闩锁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闩锁指示件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闩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尤其是图1-图3,示出了通常以附图标记10表示的快速连接器。快速连接器10包括具有头部14以及本体16的壳体12。头部14包括边缘18,该边缘限定通向中心孔20的开口,该中心孔沿着快速连接器10的中心轴线22延伸。中心孔20被配置成将凸部(未示出)接纳在其中以耦接至部件。

参照图1-图2,任选地,本体16包括将快速连接器10耦接至另一部件的连接器部分26。如图所示,连接器部分26可相对于快速连接器10的中心轴线22成一定角度延伸,或者连接器部分可具有与快速连接器10的中心轴线22大体上对齐的中心轴线。虽然快速连接器10示出为被配置成连接用于引导流体的管道(该流体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液体、气体、空气以及蒸汽),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快速连接器10可用于连接任何类型的用于引导流体、固体或凝胶类材料的部件。

头部14包括第一侧壁30、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34、第四侧壁36、上壁38以及底壁40。侧壁30-36、上壁38以及底壁40联合在一起至少部分地限定头腔42。上壁38以及底壁40包括对齐的开口,这些开口部分地限定中心孔20,且凸部在耦接期间插入穿过这些开口。边缘18形成在上壁38中,并限定通向中心孔20的进口。

仍然参照图1和图2,快速连接器10包括闩锁46以及设置在头部14的头腔42内的闩锁指示件48。第一侧壁30包括孔口50,当快速连接器10组装完成后,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通过该孔口是可见且可接触的。任选地,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36包括平坦部分49,这些平坦部分可促进组装期间、将部件插入至快速连接器10期间、插入至相配的最终用途部件期间和/或维修期间的处理。

参照图3,根据快速连接器10的预期用途,快速连接器10可包括任选部件以及任选密封元件的任意组合。在图3的示例中,快速连接器10包括密封保持件54以及密封垫片56。第一密封件58(例如,o型环)设置在密封保持件54与密封垫片56之间,且第二密封件60(例如,o型环)设置在密封垫片56与第二密封件60相对的一侧上。第一密封件58以及第二密封件60可被配置成与耦接至快速连接器10的凸部一起提供流体密封。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外部密封件62可设置在本体16的连接器部分26上,以使快速连接器10与另一部件相耦接。在其他示例中,可使用单个密封件,例如,在零压到低压应用中。在另一示例中,可在零压到高压应用中使用两个密封件。密封垫片56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任选部件。虽然快速连接器10被描述为具有两个密封件,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根据快速连接器的预期用途以及期望特性,快速连接器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密封件。

现参照图4和图5,闩锁46包括闩锁本体66,该闩锁本体包括限定通向闩锁孔70的开口的闩锁边缘68,该闩锁孔延伸穿过闩锁本体66。闩锁孔70被配置成允许凸部在与快速连接器10进行耦接期间插入穿过闩锁本体66。闩锁本体66可包括限定闩锁孔70的内壁72。任选地,内壁72的至少一部分可包括以特定角度朝着闩锁孔70的中心轴线76从闩锁边缘68延伸出的内斜面部分74。内斜面部分74的角度可相对于与闩锁孔中心轴线76相垂直的横轴进行测量。内斜面部分74的角度相对于横轴可在90°至180°之间的范围内。而且,该角度对于整个内斜面部分74而言都是一致的,或任选地,其随着内斜面部分74过渡至内壁72而有所不同。在一个示例中,内斜面部分74的至少一部分的角度相对于横轴约为135°,尽管在90°至180°之间的范围内的其他角度也是可能的。内壁72的不包括内斜面部分74的部分大体上平行于中心轴线76,并相对于横轴成约为90°的角度。换言之,当从内壁72延伸至闩锁边缘68以及任选的外斜面部分80时,内斜面74以一角度向上延伸。

闩锁46可包括以一角度从闩锁边缘68延伸至闩锁本体66的上表面并延伸远离闩锁孔中心轴线22以及闩锁中心轴线76的壁,例如,外斜面部分80。外斜面部分80能以一锐角从闩锁边缘68延伸至闩锁本体66,并与闩锁本体66相交。外斜面部分80的角度对于整个外斜面部分80而言可以是一致的,或任选地,该角度可随着外斜面部分80过渡至闩锁本体66而有所不同。闩锁本体66可被配置成包括内斜面部分74和/或外斜面部分80中的一个或两个。换言之,斜面以特定角度从外斜面部分80的远端向下延伸至闩锁本体66。

闩锁本体66还可包括一对闩锁支腿82,该对闩锁支腿设置在闩锁本体66的相对侧上。闩锁支腿82可被配置成接合与相邻的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36的内侧相关联的保持元件83(图3),以将闩锁46保持在头部14内。闩锁本体66还包括位于前端上的包括致动器表面86的致动器84,其中通过第一侧壁30(图1)中的孔口50可看见该致动器表面。致动器84可经由臂67与闩锁本体66相耦接。如下文所更详细地进行描述的,闩锁支腿82能以弹性支腿的形式存在,从而使得当通过沿着中心轴线22(以及闩锁孔中心轴线76)的方向按压致动器表面86而得以将合适的力施加至致动器84时,闩锁本体66可相对于头部14进行移动。任选地,可仅存在有单个闩锁支腿82以及保持元件83。

现参照图6和图7,闩锁指示件48包括指示件本体88,该指示件本体包括指示件边缘90,该指示件边缘限定通向指示件孔92的开口,其中该指示件孔延伸穿过指示件本体88。指示件孔92被配置成允许凸部在与快速连接器10进行耦接期间插入穿过指示件本体88。指示件边缘90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指示件本体88进行升高,从而形成限定倾斜表面的指示件斜面94,该倾斜表面朝着指示件孔92的中心轴线95成角度。

指示件本体88还包括一对被配置成接合闩锁46以将闩锁指示件48保持在头部14和相邻的闩锁46内的指示件支腿96。指示件本体88还包括通过第一侧壁30(图1)中的孔口50可见的指示件表面98。指示件支腿96可以以弹性支腿的形式存在,从而使得当合适的力施加至闩锁指示件48时,闩锁指示件48以及头部14可相对于闩锁46进行移动。闩锁本体66可包括腔体97(图8),该腔体的形状及尺寸被配置成将指示件支腿96接纳在其中并与其相接合,以将闩锁指示件48和闩锁46保持在一起,而且还被配置成允许闩锁指示件48与闩锁46一起移动以及相对于闩锁46进行移动。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进行描述的,闩锁指示件48可通过将力施加至指示件表面98而直接进行移动,并且/或者可通过如下方式间接地进行移动:将力施加至致动器表面86以使闩锁46进行移动,并由此通过指示件支腿96与闩锁本体66的接合来使指示件48进行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当接合在腔体97内时,指示件支腿96可允许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被用作为弹簧机构。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能够以预装关系固定在一起,在该预装关系中,中心轴线76和95相对于中心轴线22偏移(图8)。在凸端110的插入期间,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相应的轴线76和95暂时与中心轴线22重合。在凸端110保持插入状态时,将部分负载置于指示件支腿96上。在凸端110的移除过程期间,垂直于中心轴线22的力可施加至致动器表面86和/或指示件表面98,这会将压缩负载施加至指示件支腿96。在腔体97内,这种加载操作产生回推弹簧负载,从而允许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在凸端110被移除后返回至预安装位置。

现参照图8-图9,示出了快速连接器10的组装以及该快速连接器用于耦接部件的凸端110的用途。在耦接凸端110之前,快速连接器10通过将任意的任选密封件以及垫片(例如,任选的密封保持件54、密封垫片56、第一密封件58以及第二密封件60)安装在本体16内来进行组装。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组装在一起,并随后通过第一侧壁30中的孔口50插入至头部14中。当闩锁46以及组装的闩锁指示件48插入至头部14中时,闩锁支腿82在其越过从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36延伸出的保持元件83时向内弯曲;随后,越过保持元件83之后,这些闩锁支腿至少部分地返回至其歇止位置,以接合保持元件83。

在如图8所示的完全安装的歇止位置中,闩锁支腿82接合保持元件83(图2),并防止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通过孔口50脱出。闩锁支腿82被配置成相对于头部14使闩锁46发生偏置,从而使得闩锁孔中心轴线76相对于中心孔20的中心轴线22偏移或偏心。由于其与闩锁46相接合,因此闩锁指示件48也相对于头部14发生偏置,从而使得指示件孔中心轴线95相对于中心孔20的中心轴线22偏移或偏心。闩锁指示件支腿96被配置成接合闩锁46,并相对于闩锁46偏置闩锁指示件48,从而使得指示件斜面94被偏移成比闩锁内斜面部分74更靠近中心轴线22。在图8的歇止位置中,指示件表面98径向延伸超出致动器表面86之外。指示件表面98全部都可径向延伸超出致动器表面86之外,或指示件表面98只有一部分可径向延伸超出致动器表面86之外。任选地,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可被配置成使得在图8所示的歇止位置中,指示件表面98的至少一部分与致动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平齐。

继续参照图8,为了插入凸端110,沿着箭头114所示的方向将力施加至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以使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相对于头部14移动至插入或对齐位置。在插入位置中,闩锁中心轴线76以及闩锁指示件中心轴线95与中心孔20的中心轴线22大体上对齐或同轴。当轴22、76和95大体上对齐时,从凸端110伸出的珠状件112可插入穿过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从而使得凸端110可在快速连接器10内插入至其完全安装位置中。在凸端110的插入期间施加至闩锁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的力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通过按压致动器表面86将垂直于中心轴线95的力施加至致动器84,以及/或者在凸端110插入至中心孔20中时,使凸端110与闩锁46和/或闩锁指示件48相接合。此外或可选地,可通过凸端110的插入和/或快速连接器的使用者将力施加至指示件表面98,从而移动闩锁指示件48和/或闩锁46。

现参照图9,一旦凸端110处于完全安装位置中,施加至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的力会在施加至致动器表面86的压力移除之后自动或手动移除。一旦力被移除,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就沿着箭头116所示的方向移动进入耦接位置,在该耦接位置中,闩锁孔中心轴线76和闩锁指示件孔中心轴线95再次与中心轴线22不同心。在耦接位置中,闩锁本体16和/或闩锁指示件本体88直接或间接地接合凸端110,以防止凸端110从中心孔20脱出。当闩锁孔中心轴线76和闩锁指示件孔中心轴线95与中心轴线22不同心时,由闩锁孔70和指示件孔92限定的与中心孔20对齐的开口的直径小于至少珠状件112的直径,以防止凸端110脱出。

当使用者按压致动器表面86以将压力施加至致动器84从而使闩锁46相对于头部14进行移动时,释放致动器84可移除该力,并允许闩锁46返回至其歇止位置。若使用者仅依靠凸端110的插入力来使闩锁46发生位移,则一旦珠状件112穿过闩锁46,闩锁46就会自动返回至其歇止位置。任选地,对于闩锁46而言,歇止位置可大体上与耦接位置相同。

闩锁指示件48被配置成使得在凸端110被插入之后,其并不返回至其原始歇止位置(如图8所示),由此提供表明凸端110已完全插入且快速连接器10已与凸端110相耦接的视觉指示。指示件支腿96被配置成接合闩锁46,并使闩锁指示件48朝向孔口50的偏置量大于闩锁46的偏置量,从而使得在歇止位置中,闩锁指示件48在中心孔20中的深度大于闩锁46。当凸端110插入至快速连接器10中时,凸端110按压闩锁指示件48使其远离中心轴线22,进而使指示件支腿96发生弯曲。由于闩锁指示件48被配置成与闩锁46相比,其伸入中心孔20的深度要更大,因此,当凸端110完全插入之后,闩锁指示件48并不返回至其原始歇止位置,进而导致指示件表面98相对于致动器表面86(图9)发生偏移,其偏移方式使得当凸端110未耦接时(图8),可通过指示件表面98和致动器表面86的相对位置明显地区别出来。

在一个示例中,指示件支腿96和指示件本体88被配置成使得在歇止位置中,在凸端110插入之前,指示件表面98的至少一部分与致动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平齐。在该结构中,指示件支腿96可被配置成使得当凸端110进行耦接时,闩锁指示件48相对于闩锁46发生偏移,从而使得指示件表面98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致动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凹进,以提供表明凸端110已耦接的视觉指示。在另一示例中,例如,在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中,指示件支腿96被配置成使得在歇止位置中,在凸端110插入之前,指示件表面98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并延伸超出致动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之外。在该结构中,指示件支腿96可被配置成使得当凸端110进行耦接时,闩锁指示件48相对于闩锁46发生偏移,从而使得指示件表面98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致动器表面86的至少一部分平齐或凹进(图9),以提供表明凸端110已耦接的视觉指示。

为了使凸端110从快速连接器10脱开,可通过按压致动器表面86来将力施加至致动器84,从而移动闩锁46。施加至致动器84的力致使闩锁46和闩锁指示件48相对于头部14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闩锁孔中心轴线76和闩锁孔指示件中心轴线95与中心孔20的中心轴线22大体上对齐。当中心轴线22、76和95对齐时,闩锁孔70和指示件孔92所限定的开口的直径大于珠状件112的直径,从而允许凸端110脱出。

仍然参照图8和图9,如图8和图9的箭头114和116所示,凸端110的耦接及脱开均包括使闩锁46相对于头部14进行移动。在耦接期间,内斜面部分74可在凸端110插入时促进闩锁46的移动,以减少插入凸端110所需的力的量。按压致动器84也可有助于减少插入凸端110所需的力的量。内斜面部分74可绕着闩锁边缘68的周边的一部分或任选地绕着闩锁边缘68的整个周边进行延伸。在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内斜面部分74绕着闩锁边缘68的约一半周边进行延伸。内斜面部分74可具有任何期望高度,并能以任何期望角度进行延伸,以按照预期促进凸端110的插入。

为了脱开并脱出凸端110,沿着图8的方向114将压力施加至致动器84,以使中心轴线22、76和95对齐。然而,闩锁46的生产过程可导致在内斜面部分74与相邻的闩锁本体66之间的闩锁边缘68处形成凸起唇缘或珠状件。当闩锁46沿着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114移动进入中心轴线22、76和95在其中对齐以脱出凸端110的位置中时,该凸起唇缘可接合或“扣合”在邻近内斜面部分74的头部14上。不理想的是,凸起唇缘与头部14之间的接合可增加使闩锁46移动进入对齐位置以使凸端110脱开所需的力。在某些情况中,使闩锁46移动进入对齐位置的力可过大,以至于普通使用者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手动实现。若所需的力难以或无法由普通使用者轻易地实现,则使用者可能会通过工具来施加力。使问题复杂化的另一因素是,在其最终用途环境中(例如,在汽车内),快速连接器10可因其他部件而无法接触,进而进一步使得难以手动施加足够的力来移动闩锁46。

为了解决与凸端110的脱开相关联的难题中的一部分,闩锁46可包括延伸成邻近内斜面部分74的至少一部分的外斜面部分80。外斜面部分80可通过平面部分81与内斜面部分74相耦接,并从平面部分81向下延伸至闩锁本体66,以促进闩锁46相对于头部14的移动。任选地,外斜面部分80可与内斜面部分74相交,而无需中间平面部分。外斜面部分80的高度及角度以及平面部分81的宽度可基于闩锁46以及头部14的结构进行选择,以减少使闩锁46从歇止位置移动至用于插入和脱出凸端110的对齐位置所需的力。外斜面部分80以及内斜面部分74可以以相同或不同的距离绕着闩锁孔70的周边进行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外斜面部分80可在内斜面部分74的上端与闩锁本体66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约为0.45英寸的高度,尽管其他高度也是可能的。任选的平面部分81可具有在外斜面部分80与内斜面部分74之间延伸的恒定或变化宽度。平面部分81的尺寸可被选择成促进闩锁46相对于头部14的移动。任选地,平面部分81的宽度可被选择成使得其可忽略不计,并对应于在形成外斜面部分80和内斜面部分74的模塑期间所需的公差。虽然闩锁46被示出为具有内斜面部分74和外斜面部分80,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其仅包括内斜面部分74或外斜面部分80中的一个。

现参照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闩锁146。闩锁146与图4和图5的闩锁46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致动器184的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闩锁146的元件,即与闩锁46的元件相类似的元件,以前缀100进行标记。闩锁146可通过与上述参照图8和图9进行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与图1的快速连接器10一起使用。

闩锁146的致动器184包括被分成多个部分的致动器表面186,该多个部分包括至少第一部分186a、第二部分186b以及第三部分186c。第三部分186c能够以弦线(chord)的形式存在,其限定在第一部分186a与第二部分186b之间延伸的非曲形直线段。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可具有与圆弧a相对应的曲率半径r,该圆弧最佳地近似于与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相对应的曲线。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部分186c限定直径为3mm的直段,该直段与由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限定的直径为34mm的弧相交。任选地,第三部分186c限定直径为7mm的直段。第三部分186c可被配置成减少使用者所需的用于使闩锁146相对于头部14进行移动的力。例如,将第三部分186c的直径从3mm减少至7mm,得以减少使用者所需的用于移动闩锁146的力。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三部分186c的长度可被选择成能够按照预期减少移动闩锁146所需的力。

根据一个方面,分别相较于相邻的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的厚度ta和tb,第三部分186c的厚度tc较小,这可有助于减少移动闩锁146所需的力。增加第三部分186c的长度可减少存在于致动器184中邻近致动器184与闩锁146的本体之间的连接处的材料量,这可在使用时有助于减少移动闩锁146所需的力。第三部分186c、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的形状和相对尺寸可被选择成提供所需的美学和/或功能特征,例如,与相应的闩锁指示件的形状相一致,或促进闩锁146的接合和/或移动。

闩锁146可通过与上述用于闩锁46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与快速连接器10一起使用。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第三部分186c可减少使闩锁146在头部14内移动以插入和脱出凸端110所需的力。闩锁146可任选地包括闩锁46的外斜面80,以在凸端110的插入和脱出期间进一步促进闩锁146在头部14内的移动。

现参照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闩锁指示件248。闩锁指示件248与图6和7的闩锁指示件48相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指示件表面298的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闩锁指示件248的元件,即与闩锁指示件48的元件相类似的元件,以前缀200进行标记。闩锁指示件248可通过与上述参照图8和9进行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与图1的快速连接器10一起使用。

闩锁指示件248的指示件表面298可被分成多个部分,该多个部分包括至少第一部分298a、第二部分298b以及第三部分298c。第三部分298c能够以弦线部分的形式存在,其限定在第一部分298a与第二部分298b之间延伸的非曲形直线段。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可具有与圆弧a相对应的曲率半径r,该圆弧最佳地近似于由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所限定的曲线。在一个示例中,第三部分298c限定直径为8mm的直段,该直段与由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限定的直径为50mm的弧相交。第三部分298c、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的形状和相对尺寸可被选择成提供所需的美学和/或功能特征,例如,与相应闩锁的形状相一致。

闩锁指示件248可通过与上述用于闩锁指示件48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与快速连接器10一起使用,并可与本公开的闩锁中的任一个一起使用。申请人发现,第三部分298c(其截面形状不同于由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限定的截面形状)可在凸端110与快速连接器10相耦接时降低指示件表面298的可见度。与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相比,第三部分298c的形状较小或材料量较少,从而使得与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相比,第三部分298c相对于相应的闩锁致动器表面的可见度更低。例如,第三部分298c的形状差异使得与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相比,第三部分298c相对于相应的闩锁致动器表面的偏移量更大。

降低指示件表面298的可见度可在凸端110与快速连接器10适当地相耦接时促进更快速、容易的视觉识别。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的可见度高于第三部分298c,从而使得通过第一部分298a以及第二部分298b,使用者可意识到存在有闩锁指示件,而通过第三部分298c,使用者根据第三部分298c的降低的可见度可更容易地识别出部件已进行耦接。闩锁指示件248可任选地与闩锁46、146或346中的任一个一起使用。虽然闩锁指示件248被描述为具有仅仅三个部分,但将理解的是,闩锁指示件248可包括限定其他截面形状的其他部分。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闩锁346。闩锁346与图4和图5的闩锁46以及图10的闩锁146相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致动器384的结构方面有所不同。因此,闩锁346的元件,即与闩锁46和146的元件相类似的元件,以前缀300进行标记。闩锁346可通过与上述参照图8和9进行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与图1的快速连接器10一起使用。

闩锁346的致动器384包括被分成多个部分的致动器表面386,该多个部分包括至少第一部分386a、第二部分386b以及第三部分386c。第三部分386c可相对于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以凹进部分的形式存在。第一部分186a以及第二部分186b可相对于闩锁孔中心轴线376具有弓形凸起横截面形状。例如,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可具有与圆弧a相对应的曲率半径r,该圆弧最佳地近似于由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所限定的曲线。

第三部分386c可包括相对于圆弧a凹进的部分,该圆弧由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的曲率半径r进行限定。因此,第三部分386c可限定至少部分地在第一部分386a与第二部分386b之间延伸的凹段。在一个示例中,凹进部分386c限定直径约为3mm的凹弧,该凹弧与由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所限定的直径为34mm弧相交。凹进的第三部分386c、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的相对尺寸可被选择成提供所需的美学和/或功能特征,例如,与相应闩锁指示件的形状相一致,或促进闩锁346的接合和/或移动。

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相对于闩锁孔中心轴线376可具有凸起截面形状,而第三部分386c包括凹入部分,如图12所示。任选地,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以直线部分的形式存在,且第三部分386c包括相对于直线部分凹进的段。如图所示,第三部分386c的凹进部分可具有凹入截面形状,或任选地,其可具有其他呈圆形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角度的几何截面形状。第三部分386c全部都可凹进,或第三部分386c仅有部分可凹进。例如,第三部分386c可任选地与图10的弦线部分186c相结合,从而使得第三部分以在第一部分386a与第二部分386b之间延伸的弦线的形式存在,其中该弦线被凹进部分打断。闩锁346可任选地包括内斜面部分374和/或外斜面部分380。

根据一个方面,分别相较于相邻的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的厚度ta和tb,第三部分386c的厚度tc较小,这可有助于减少移动闩锁346所需的力。第三部分386c的长度和/或第三部分386c的凹进部分的尺寸可减少存在于致动器384中邻近致动器384与闩锁346的本体之间的连接处的材料量,这可在使用时有助于减少移动闩锁346所需的力。第三部分386c、第一部分386a以及第二部分386b的形状和相对尺寸可被选择成提供所需的美学和/或功能特征,例如,与相应闩锁指示件的形状相一致,或促进闩锁346的接合和/或移动。

本公开的各方面解决了与使本文所描述的闩锁46、146、346进行移动以与部件耦接和/或脱开耦接部件所需的力相关联的难题。根据一个方面,致动器表面的横截面形状可被配置成减少使闩锁相对于头部进行移动所需的力。如上文所讨论的,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使用者往往难以操纵常规的快速连接器。此外,快速连接器的最终用途环境往往使得使用者难以施加移动闩锁所需的力。

与截面形状不被打断的相似闩锁相比,本公开的闩锁致动器可具有被特定部分打断的截面形状,该特定部分被配置成减少移动闩锁所需的力。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致动器表面可包括由第三部分打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该第三部分的截面形状不同于第一和第二部分所限定的截面形状。虽然本公开的各方面在致动器表面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背景下进行讨论,但将理解的是,致动器可包括其他部分,这些其他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与相邻部分的截面形状相异或相同。例如,致动器表面可分别包括第四和第五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相邻远端,该第四和第五部分与相邻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相比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截面形状。

任选地,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致动器表面在截面形状上的不同与致动器的厚度减小相对应。通过减小邻近致动器耦接至闩锁本体的位置处的致动器表面的厚度,可减少移动闩锁所需的力。根据一个方面,致动器表面的被配置成减少移动闩锁所需的力的第三部分可被设置成邻近致动器耦接至闩锁本体的位置。任选地,只有致动器表面的第三部分与闩锁本体相耦接,从而使得致动器表面的剩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在力施加至第三部分时弯曲以使闩锁进行移动。致动器表面的形状及尺寸可被配置成减少使闩锁相对于头部进行移动以从其脱开耦接部件或在其中与部件相耦接所需的力。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以特定角度从闩锁孔边缘延伸至闩锁本体从而形成斜面(例如,外斜面部分80、180和380)的壁,可减少使闩锁移动以与部件进行耦接和/或从其脱开部件所需的力。该成角度的壁可促进闩锁在快速连接器的头部内的移动,由此减少移动闩锁所需的力。任选地,平面部分在成角度的壁与闩锁孔边缘之间延伸,以进一步促进闩锁在头部内的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致动器的形状和尺寸与在闩锁孔边缘与闩锁本体之间延伸的成角度的壁的组合可被利用来减少使闩锁在头部内进行移动所需的力。任选地,内斜面部分74、174和374可单独使用,或可结合致动器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成角度的壁一起使用,从而有助于将部件耦接至本文所描述的快速连接器并从其脱开该部件。

以下项限定了包括在本文中的本公开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以形成包括在本公开中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头部以及限定中心孔的本体的壳体,其中该中心孔被配置成接纳部件的第一端以使该部件与快速连接器可释放地相耦接;该快速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并包括由边缘限定的闩锁孔的闩锁,其中闩锁可在头部内于(a)第一位置与(b)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时,部件的第一端受到限制而无法穿过闩锁孔,而在第二位置中时,部件的第一端允许穿过闩锁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并可相对于闩锁进行移动以在部件与快速连接器相耦接时提供指示的闩锁指示件;以及耦接至闩锁以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进行移动的致动器,其中闩锁包括从边缘延伸并以一角度与闩锁本体相交的第一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第一壁减少使闩锁从第一位置移动进入第二位置所需的力。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第一壁以锐角与闩锁本体相交。

根据一个方面,第一壁至少部分地绕着闩锁孔的周边进行延伸。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壁包括如下项中的一个:相对于闩锁本体的恒定角度或相对于闩锁本体的绕着边缘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变化的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致动器包括具有至少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致动器表面,其中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且其中致动器表面的第三部分被配置成减少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需的力。

根据一个方面,第一和第二部分限定第一截面形状,且第三部分限定不同于第一截面形状的第二截面形状。在一个方面中,第一截面形状包括曲率半径。在另一方面中,第二截面形状包括弦线部分、凹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或其组合。在又一方面中,第一截面形状相对于闩锁孔的中心轴包括凸起的曲率半径,且第二截面形状相对于闩锁孔的中心轴包括具有凹进的曲率半径的至少一个部分。

根据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第一厚度,且第三部分具有小于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根据另一方面,闩锁孔形成在闩锁的本体中,且致动器通过至少一个臂与本体相耦接。在一个方面中,至少一个臂与致动器相耦接,邻近第三部分。在一个方面中,第一和第二部分被配置成在力施加至第三部分时相对于第三部分弯曲以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一个方面,闩锁指示件包括指示件表面,该指示件表面与致动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平齐,或在部件从快速连接器脱开时径向延伸超出致动器表面之外。在另一方面中,指示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部件与快速连接器相耦接时相对于致动器表面凹进。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闩锁孔部分地由内壁限定,且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以特定角度朝着闩锁孔的中心轴从边缘延伸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一壁邻近于内壁的以一角度延伸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另一方面中,闩锁包括使第一壁的远端与内壁的以一角度延伸的相邻部分的远端相连接的平面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闩锁指示件包括至少一个支腿,该至少一个支腿接合闩锁,从而使得闩锁移动时,会导致闩锁指示件也相应地进行移动。根据一个方面,至少一个支腿弹性地接合闩锁本体,从而使得闩锁指示件可相对于闩锁进行移动。

根据一个方面,闩锁指示件包括被配置成接纳部件的第一端的指示件孔,其中,在第一位置中时,闩锁孔的中心轴以及闩锁指示件孔的中心轴相对于中心孔的中心轴偏心,而在第二位置中时,闩锁孔中心轴、闩锁指示件中心轴以及中心孔中心轴同轴。在一个方面中,在第一位置中时,闩锁指示件孔中心轴相对于闩锁孔中心轴偏心。

根据一个方面,可通过头部中的孔口接触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用于连接至部件的凸端的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头部以及限定中心孔的本体的壳体,其中该中心孔沿着壳体的中心轴对齐,且头部包括限定通向中心孔的开口的边缘,其中该孔被配置成在凸端插入穿过开口时接纳该凸端;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并可相对于头部移动穿过头部中的孔口的闩锁,其中闩锁包括闩锁本体,该闩锁本体包括:限定被配置成允许凸端从其穿过的闩锁孔的闩锁边缘;位于闩锁本体的相对侧上的一对支腿,该对支腿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弹性地接合头部的相邻侧壁,以将闩锁保持在头部内;以及以特定角度在闩锁边缘与闩锁本体之间延伸并延伸远离闩锁孔的斜面部分;其中闩锁可在头部内于(a)第一位置与(b)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时,闩锁孔与中心轴同轴,而在第二位置中时,闩锁孔与中心轴不同心;且其中斜面部分促进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头部的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用于连接至部件的凸端的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头部以及限定中心孔的本体的壳体,其中该中心孔沿着壳体的中心轴对齐,且头部包括限定通向中心孔的开口的边缘,其中该孔被配置成在凸端插入穿过开口时接纳该凸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并可相对于头部移动穿过头部中的孔口的闩锁,其中闩锁包括闩锁本体,该闩锁本体包括:限定被配置成允许凸端从其穿过的闩锁孔的闩锁边缘;位于闩锁本体的相对侧上的一对闩锁支腿,该对闩锁支腿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弹性地接合头部的相邻侧壁,以将闩锁保持在头部内;和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伸入穿过头部中的孔口的致动器,其中致动器包括被设置成邻近孔口的致动器表面;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的闩锁指示件,该闩锁指示件从闩锁沿轴向偏移,并可相对于头部与闩锁一起移动,其中闩锁指示件包括:被配置成允许凸端从其穿过的指示件开口;被配置成弹性地接合闩锁本体从而使得闩锁指示件可相对于闩锁进行移动的一对指示件支腿;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的指示件表面,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中心轴径向延伸并限定指示件表面的曲率半径,且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并限定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起来的弦线,其中,当凸端穿过闩锁孔以及闩锁指示件开口插入至中心孔中时,指示件表面朝向中心轴的偏移量大于致动器表面,且其中,当指示件表面朝向中心轴偏移时,指示件表面的第三部分降低指示件表面相对于致动器的可见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用于连接至部件的凸端的快速连接器包括:具有头部以及限定中心孔的本体的壳体,其中该中心孔沿着壳体的中心轴对齐,且头部包括限定通向中心孔的开口的边缘,其中该孔被配置成在凸端插入穿过开口时接纳该凸端;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头部内并可相对于头部移动穿过头部中的孔口的闩锁,其中闩锁包括闩锁本体,该闩锁本体包括:限定被配置成允许凸端从其穿过的闩锁孔的闩锁边缘;位于闩锁本体的相对侧上的一对支腿,该对支腿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成弹性地接合头部的相邻侧壁,以将闩锁保持在头部内;和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伸入穿过头部中的孔口的致动器,其中致动器包括被设置成邻近孔口的致动器表面,其中致动器表面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及弦线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相对于中心轴径向延伸并限定致动器表面的曲率半径,且弦线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并限定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起来的弦线,且其中,在施加了平行于中心轴的力之后,闩锁可在头部内于(a)第一位置与(b)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中时,闩锁孔与中心轴不同心,而在第二位置中时,闩锁孔与中心轴同轴,其中致动器表面的第三部分减少使闩锁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需的力。

对于本文尚未描述的内容,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不同特征以及结构可根据需要彼此结合使用。关于一个特征可不在所有方面中进行说明的描述,其并不旨在被理解为该特征可不在所有方面中进行说明;相反,为了描述简明,该特征并不在所有方面中进行说明。因此,不同方面的各种特征可根据需要进行混合和匹配以形成新的方面,无论这些新方面是否已被明确描述。例如,虽然未明确地进行描述,但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闩锁46、146和346以及闩锁指示件48和248的各种特征可进行组合以分别形成新闩锁、新闩锁指示件以及闩锁和闩锁指示件的组合,或彼此组合以与快速连接器一起使用。

虽然本公开已结合本公开的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但将理解的是,这些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在上述公开内容以及附图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变化以及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