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5824发布日期:2019-02-26 18:5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转动体的往复运动或者摆运动来降低扭转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配备有接受扭转振动的圆板状的旋转体,在旋转体中形成多个在该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长地延伸的转动室,在该多个转动室内分别配置有转动体。并且,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中,在当旋转体受到转矩而旋转时,转动体被离心力推压于转动室的转动面而发生转矩的变动的情况下,通过该转动体沿着转动面在圆周方向上往复运动来降低振动。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中,设置有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保持上述各个转动体的连接构件。具体地说,该连接构件配备有:沿着旋转体的侧面设置的环状的支承部(环状部)、和从该支承部的外周部在半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且从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侧支承转动体的接触部(爪部)。进而,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周侧的部分,利用壳体(罩)覆盖转动体以及连接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41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如上所述,当旋转体受到转矩而旋转时,转动体被推压于转动面。并且,在发生了转矩变动的情况下,转动体沿着该转动面往复运动。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状态下,例如,在因发动机的振动或者外部干扰等而使转动体在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下面,简单地称之为轴线方向)上移动(往复运动)或者倾斜的情况下,上述连接构件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倾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存在着连接构件移动到壳体的内面侧并从转动体脱离,或者,连接构件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而被夹在转动体与壳体之间的担忧。并且,由于当连接构件这样夹在转动体与壳体之间时,连接构件不能正确地支承转动体,因此,存在着转动体的往复运动(摆运动)的轨迹不会成为像在设计上设想的那样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还有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所述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能够抑制连接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量及倾斜角(倾斜量)。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配备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被传递转矩而进行旋转;转动室,所述转动室在圆周方向上并列地形成于所述旋转体;多个转动体,多个所述转动体以插入所述转动室的状态被保持于所述旋转体;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将多个所述转动体以在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保持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伴随着所述转动体在所述转动室内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地旋转;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旋转体,以便覆盖所述转动体以及所述连接构件,通过作用于所述旋转体的转矩变动,所述转动体在所述转动室的内部沿着所述转动室往复运动,通过所述转动体的往复运动,降低所述转矩的变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构件和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限制部,在所述连接构件以接近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方式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倾斜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连接构件或者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动体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所述连接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厚度短。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限制部可以设置于所述连接构件,并且,向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突出地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具有环状部和爪部,所述环状部具有使其不与所述转动室内的所述转动体接触的外径,所述爪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在半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且,从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侧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保持所述转动体,所述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爪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限制部可以形成于所述爪部之中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构件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最短的部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具有环状部和爪部,所述环状部具有使其不与所述转动室内的所述转动体接触的外径,所述爪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在半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且,从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侧接触并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保持所述转动体,所述限制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并且,突出地形成于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爪部相对向的部位。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壳体可以夹着所述旋转体由第一壳构件和第二壳构件构成,所述限制部的大小在所述第一壳构件侧和所述第二壳构件侧可以为相同的大小,也可以为不同的大小。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壳体可以夹着所述旋转体由第一壳构件和第二壳构件构成,所述第一壳构件和所述第二壳构件为不同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限制连接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倾斜量)的限制部设置于该连接构件或者壳体。具体地说,转动体被配置在形成于旋转体的转动室中,该转动室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长,当作用于旋转体的转矩变化时,被离心力推压到转动室的转动面的内表面上的转动体在转动室的内部往复运动,借助于该转动体在往复运动时的惯性矩,转矩的变动被降低。并且,在将各个转动体彼此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或者覆盖该连接构件以及转动体的壳体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限制上述连接构件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的限制部。另外,在连接构件以接近壳体的内表面的方式在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的情况下,该限制部与连接构件或者壳体的内表面接触,这时壳体与转动体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连接构件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厚度短。

因此,即使在连接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倾斜的情况下,由于上述限制部与壳体的内表面或者连接构件接触,因此,连接构件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受到限制,其结果是,可以避免连接构件夹在转动体与壳体之间。另外,在旋转体缓慢地旋转等、将转动体推压到转动室的内表面上的离心力小的情况下,尽管转动体因重力而要下落,但由于该转动体被连接构件支承,并且,由隔着连接构件的中心的两侧的转动体所产生的重力经由连接构件而达到平衡,因此,可以抑制或者避免转动体的自由下落(重力下落)以及由此引起的撞击声。进而,由于在这样的转动体的自由下落时,不会产生连接构件夹在转动体与壳体之间、或者连接构件不能正确地支承转动体等不良情况,因此,可以如设计的那样形成转动体的摆运动的轨迹,从而,可以获得所希望的减振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限制部形成于连接构件的爪部。具体地说,连接构件由环状部和爪部构成,所述爪部从该环状部的外周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且,从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侧保持转动体。并且,上述的限制部形成于该爪部。进而,限制部形成于该爪部之中的连接构件与壳体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达到最短的部位。因此,可以将该限制部的大小(即,爪部的增加量)形成为最小限度,不会过度地使连接构件的质量增大,可以限制连接构件的移动量及倾斜角。

并且,根据本发明,上述壳体由夹着旋转体的第一壳构件和第二壳构件构成,这些各个壳构件的形状、及各个壳构件与旋转体的距离被适当地改变。与此相伴,上述限制部的大小也在第一壳构件侧和第二壳构件侧形成适当的大小。因此,可以与搭载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空间相一致地适当地确定各个壳构件的形状及限制部的大小,换句话说,可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收容有图1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变矩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表示图2的变形例的图,图6(a)是表示各个壳构件与旋转体的距离不同的例子的图,图6(b)是表示各个壳构件的形状不同的例子的图,图6(c)是表示各个壳构件的形状不同、并且爪部的增加量在各个壳构件侧不同的例子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图7的变形例的图,图8(a)是表示各个壳构件与旋转体的距离不同的例子的图,图8(b)是表示各个壳构件的形状不同的例子的图,图8(c)是表示各个壳构件的形状不同、并且爪部的增加量在各个壳构件侧不同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例如,是在车辆中借助摆质量体的往复运动(摆运动)降低从发动机传递给变速器的转矩的变动(扭转振动)的装置,摆质量体被保持于被传递转矩的旋转体。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中,摆质量体由转动体构成,在图1及图2中表示出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以被传递转矩而进行旋转的旋转体2、被保持于该旋转体2的多个转动体3、以及将所述转动体3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4为主体构成。下面,对于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图,旋转体2是环状的板状构件,接受转矩而进行旋转,并且,通过其转矩的变动,进行扭转振动。该旋转体2以其旋转中心线呈水平或者横向的方式被安装于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的曲轴或者将驱动力传递给图中未示出的车轮的传动轴或车轴等旋转构件上。另外,在旋转体2中,在半径方向上大幅偏离旋转中心o的部位,形成有转动室5。

该转动室5以配置在其内部的转动体3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往复移动(或者进行摆运动)的合适的形状及大小形成,更具体地说,作为在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长、并且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旋转体2的半径方向上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的长孔,在板厚方向上贯通旋转体2地形成。该圆弧的曲率中心被设定在从旋转体2的中心o向外周侧偏离的部位,从而,圆弧的曲率中心比设有转动室5的部位的半径(从旋转体2的中心起的半径)小。另外,转动室5的形状,除了如上所述的在圆周方向上长的所谓的长孔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单纯的圆形。另外,上述转动室5在上述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形成为多个。

并且,该转动室5的内壁面之中在旋转体2的半径方向上靠外侧的内壁面(朝向旋转体2的中心o侧的面)成为通过旋转体2的转矩的变动、即扭转振动而使转动体3进行摆运动的转动面6。该转动面6的形状是半径比从所述旋转中心o到该转动面6的尺寸(即,旋转体2中的半径)小的圆弧面或者近似于圆弧面的曲面。从而,转动面6成为曲率比旋转体2的外周面的曲率大、并且在旋转体2的半径方向上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圆弧面)。

转动体3是在旋转体2的转矩变动了的情况下借助惯性力进行摆运动的惯性质量体,是轴长短的圆柱状或者圆盘状等形成为圆形截面、以便沿着上述转动面6转动的构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转动体3如图2所示以截面形状形成所谓的“h”形的方式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左右两端的大直径的凸缘部7(7a、7b)以接触的方式卡于旋转体2的两侧面,因此,可以抑制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从转动室5脱出。另外,如图2所示,该转动体3配备有第一质量体8和第二质量体9,由分体结构构成。

当对于该结构进行说明时,首先,第一质量体8配备有中空圆筒状的轴部10和上述“h”形的凸缘部中的一个凸缘部7a。轴部10的轴长比旋转体2的板厚(轴线方向上的长度)长,并且,从转动室5突出地形成,另外,该轴部10的外径稍小于转动室5在半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中最窄的部位的尺寸,以便转动体3能够不与转动室5的内壁面滑动接触地在转动面6上转动(移动)。从而,在转动体3的轴部10的外周面11与转动室5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着间隙或者所谓的松动。另外,该轴部10的外周面11是与转动面6接触的部分,该外周面11被离心力推压于转动面6。凸缘部7a在轴部10的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与该轴部10成一体地形成,比轴部10在半径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地形成。另外,该凸缘部7a的外径比轴部10大,并且,在半径方向上形成得比转动室5的开口宽度大。

另一方面,第二质量体9配备有:由与上述第一质量体8中的中空圆筒状的轴部10的内径大致同样的外径构成的轴部12、以及上述“h”形的凸缘部7中的另一个凸缘部7b。轴部12的轴长形成得比旋转体2的板厚长,另外,该轴部12的外径,如上所述,形成与第一质量体8中的轴部10的内径大致同样的大小。即,第一质量体8中的轴部10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凹入的中空圆筒部13,与此相反,第二质量体9中的轴部10具有压入该中空圆筒部13或者与该中空圆筒部13紧密接触并嵌合的圆柱部14。另外,凸缘部7b与上述凸缘部7a相对向地构成,与该凸缘部7a一样,凸缘部7b的外径在轴部12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与该轴部12成一体地形成,在半径方向上形成得比转动室5的开口宽度大。

接着,对于连接构件4进行说明。连接构件4,如图1所示,是松驰地保持各个转动体3并以规定的间隔保持各个转动体3彼此在所述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的间隔用的保持器。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连接构件称作保持器4。保持器4由隔着旋转体2配置在两面侧的一对环状构件构成,各个环状构件具有环状部4a和多对爪部4b,所述环状部4a的内径大于等于旋转体2中的贯通孔15的内径,并且,所述环状部4a的外径小于等于从旋转体2的中心o到转动室5中的最内周侧的部分的尺寸,所述多对爪部4b在半径方向上从环状部4a向外侧突出并且对应于各个转动体3地设置。

爪部4b用于从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的两侧接触并支承分别对应地设置的转动体3,伸出至相对于位于转动室5的内部的转动体3中的凸缘部7的外周面在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相对向的位置。另外,对应于各个转动体3设置的一对爪部4b的间隔比凸缘部7的外径大,从而,爪部4b松驰地保持转动体3。进而,一对爪部4b的所述间隔比在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测量转动室5的长度所得到的长度短。这是为了在转动体3不与转动室5的端部5a接触的范围内使爪部4b保持转动体3。另外,保持器4优选为重量轻并且滑动阻力小的保持器。从而,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

另外,该保持器4被构成为以旋转体2的中心o为中心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导向销16和导向孔17。这些导向销16和导向孔17中的一方设置于环状部4a,另一方设置于旋转体2。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导向孔17作为以旋转体2的中心o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形成于旋转体2中的内周侧的部分。另外,该长孔的长度被设定成使得爪部4b超过转动室5的端部5a而不会旋转的长度。

与此相对,导向销16被设置在保持器4中的环状部4a之中与上述导向孔17相对应的位置。这里说明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中的保持器4由隔着旋转体2配置在两侧的两个环状构件构成,导向销16沿着与旋转体2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设置,以贯通导向孔17的状态将这些环状构件成一体地连接起来。该导向销16的外径与导向孔17的开口宽度大致相等,从而,通过导向销16沿着导向孔17移动,保持器4以旋转体2的中心o为中心在导向孔17的长度范围内(即,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换句话说,保持器4被导向销16和导向孔17相对于旋转体2能够相对旋转地保持。因此,由于与对保持器4进行保持相伴的负荷不作用于转动体3,因此,转动体3的顺畅的转动得到保障。另外,上述保持器4尽管被构成为在旋转方向上如上所述借助导向销16和导向孔17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但是,被构成为能够向轴线方向自由地移动。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使振动降低的作用是借助旋转体2的转矩的变动所引起的旋转体2中在旋转方向上的振动和与之相伴的转动体3的惯性矩来产生的,因此,优选地,转动体3尽可能顺畅地进行摆运动。因此,如图2所示,为了使转动体3的摆运动以不受例如流体传动装置或变矩器的油的阻碍的方式进行,转动体3、保持器4以及进行该摆运动的区域被以液密封状态密闭起来。即,如图2所示,在旋转体2的半径方向上从中间部至外周端的部分被壳体18以液密封状态覆盖。另外,对于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与变矩器组装的例子,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当对该壳体18具体地进行说明时,壳体18由第一壳构件19和第二壳构件20构成,作为整体,其截面呈矩形形状。各个壳构件19、20在向左右隆起的中央部分以不接触的方式覆盖转动体3以及转动体3进行摆运动的区域。各个壳构件19、20的外周侧的部分的一方的端部被作为分割面,另外,第一壳构件19的外周侧的端部覆盖旋转体2的外周端面并向第二壳构件20侧延伸。并且,各个壳构件19、20的外周端彼此通过焊接等适当的接合手段被接合而一体化。另外,在设有这样的壳体18的情况下,由于构成保持器4的左右的环状构件被保持在壳体18的内部而不从旋转体2脱离,因此,也可以省略前面所述的导向销16及导向孔17。

图3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组装到上述变矩器21的内部的例子。当对该结构简单地进行说明时,首先,变矩器21的结构与过去已知的变矩器相同,连接于发动机的前罩22与泵壳23被一体化,形成作为变矩器21的整体的外壳。沿着该外壳的中心轴线配置变速器的输入轴24。在该输入轴24的外周部,成一体地旋转地设有涡轮轮毂25。涡轮26、锁止离合器27以及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被连接于该涡轮轮毂25。

涡轮26为与过去已知的涡轮同样的结构,与泵轮28相对向地配置,受到由泵轮28产生的油流而旋转。另外,锁止离合器27与前罩22的内表面相对向地配置,被油压推压于前罩22,形成传递转矩的卡合状态,另外,通过该油压降低而从前罩22分离,成为不传递转矩的释放状态。该锁止离合器27经由由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进行缓冲的锁止减振器29被连接于涡轮轮毂25。锁止减振器29配备有连接于锁止离合器27的驱动侧构件30和经由螺旋弹簧31连接于该驱动侧构件30的从动侧构件32,该从动侧构件32被连接于涡轮轮毂25。另外,这些驱动侧构件30及从动侧构件32是环状的板状构件。另外,在泵轮28与涡轮26之间,定子33被配置于它们的内周侧的部分,该定子33经由单向离合器35被连接于与所述输入轴24的外周侧嵌合的固定轴34。并且,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被配置在上述涡轮26与锁止离合器27或锁止减振器29之间。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如上所述,当旋转体2受到转矩而旋转时,转动体3被推压于转动面6。并且,在产生了转矩变动的情况下,转动体3沿着该转动面6往复运动。另一方面,保持器4尽管如上所述能够在导向孔17的范围内在旋转体2的圆周方向上旋转,但是由于能够相对于轴线方向自由地移动,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例如在因发动机的振动或外部干扰等而使得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或者倾斜的情况下,存在着保持器4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倾斜而夹在转动体3与壳体18之间的担忧。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保持器4的爪部4b,形成有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的突起部36。该突起部36相当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爪部4b的前端部4c向壳体18在轴线方向上的内表面突出地设置。具体地说,该突起部36被设置在隔着旋转体2配置于两面的保持器4的各个爪部4b上,在爪部4b的前端部4c形成与壳体18的距离短的突起部36,以便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及倾斜量。即,借助该突起部36,保持器4只能移动至第一壳构件19及第二壳构件20,并且,即使保持器4倾斜,也与第一壳构件19或者第二壳构件20接触,保持器4不会从转动体3脱离。换句话说,在保持器4以接近壳体18的内表面的方式在旋转体2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旋转体2的旋转轴线倾斜的情况下,该突起部36通过与壳体18的内表面接触,限制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量或者倾斜角。

更具体地说,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36设置于保持器4,该突起部36被构成为:在保持器4以接近壳体18(第一壳构件19侧或者第二壳构件20侧)的内表面的方式向旋转体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或者相对于该旋转轴线倾斜,突起部36接触壳体18的内表面时,壳体18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厚度短。即,通过在保持器4上形成突起部36,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即,保持器4的厚度)变得比壳体18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长。另外,上述壳体18与转动体3的距离是指在轴线方向上的壳体18与转动体3的距离之中最短的距离,例如,在转动体3倾斜的情况下,是指从壳体18到转动体3向该壳体18侧最为突出的面的距离。

进而,在以旋转体2、转动体3和保持器4的关系对该突出部36进行说明时,该突起部36从与壳体18(例如,第一壳构件19)的内表面接触的情况下的旋转体2到保持器4保持转动体3的位置的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比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向从第一壳构件19的内表面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旋转体2到转动体3中的第一壳构件19的内表面侧的端部的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短。换句话说,通过在爪部4b上形成突起部36,即使在保持器4从规定的位置在轴线方向上最大地移动的情况、或者倾斜的情况下,保持器4与转动体3也在半径方向上重合(重叠),并且,保持器4能够保持(支承)转动体2。另外,该突起部36与保持器4同样地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

图4表示爪部4b的根部部分处的截面,图5表示爪部4b的前端部4c处的截面。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6设置于爪部4b的前端部4c,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从而,图4的表示爪部4b的根部部分的截面是简单的t字形的截面形状,但是,图5的表示爪部4b的前端部4c的截面,由于在壳体18侧形成将爪部4b增量的突起部36,因此形成向壳体18侧凸出相当于该突起部36的量的t字形的截面形状。另外,如图4及图5中任一个所示,在爪部4b上设有肋37。这是用于确保爪部4b之中与转动体3的凸缘部7抵接的部分的刚性的部件,为了谋求薄壁化,顾及到刚性而形成最小限度的肋37。

另外,希望保持器4的质量是轻量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6设置在爪部4b之中与壳体18的距离成为最短距离的部位。另外,成为该最短距离的部位,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相当于上述爪部4b的前端部4c。从而,由于能够降低突起部36的质量,因此,能够谋求保持器4的轻量化。另外,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如图3所示地说明的那样,由于被组装到变矩器21的内部,因此,覆盖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壳体18存在着因该变矩器21的离心油压而变形的可能性。因此,考虑到该壳体18的变形,形成于上述爪部4b的突起部36以在突起部36与壳体18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的状态形成于爪部4b。从而,即使在壳体18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突起部36与壳体18接触。

进而,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壳体18中的第一壳构件19与旋转体2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和壳体18中的第二壳构件20与旋转体2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相同的距离。因此,设置于爪部4b的突起部36的厚度、也就是保持器4的增加量在隔着旋转体2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为相同的量。

接着,对于上述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例如,由于旋转体2被连接于发动机,在该旋转体2以规定以上的转速旋转的状态下,作用于转动体3的离心力变大,因此,转动体3移动(被推压)并且保持在转动面6之中距旋转体2的中心o最远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当因作用于旋转体2的转矩的变动而使旋转体2在旋转方向上振动时,惯性矩作用于转动体3,转动体3相对于旋转体2的振动延迟地进行往复运动或者摆运动。通过这样的转动体3的往复运动或者摆运动,转矩的变动被降低。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保持器4的爪部4b,向壳体18侧突出地设有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的突起部36。另外,该突起部36如上所述在与壳体18的内表面接触时,壳体18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即,包含突起部36在内的保持器4的厚度)短。因此,即使在保持器4例如由于发动机的振动或外部干扰等原因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旋转体2的旋转轴线倾斜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形成于爪部4b的突起部36与壳体18接触,而使保持器4返回到正常的位置。即,保持器4不会从转动体3脱离或者夹在转动体3与壳体18之间。从而,由于保持器4能够在正常的位置(或者正确地)支承转动体3,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避免转动体3的往复运动(摆运动)的轨迹脱离设计的轨迹、或者所设置的多个转动体3各自的往复运动的轨迹不同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旋转体2以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缓慢地旋转或者停止等作用于转动体3的离心力小的情况下,转动体3在转动室5内因重力而自由下落(向下方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在对于相对于图1的中心o位于右侧(钟表的短针在3点时的位置)的转动体3或相对于中心o位于左侧(钟表的短针在9点时的位置)的转动体3,只由一对爪之中的一个爪4b来支承转动体3,转动体3在转动室5内倾斜的情况下,保持器4的姿势变得不稳定。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爪部4b形成上述突起部36,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突起部36与壳体18接触,使保持器4返回到正常的位置,因此,保持器4不会从转动体3脱离或者夹在转动体3与壳体18之间,能够正确地支承转动体3。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避免由此引起的阻碍转动体3的摆运动的动作的情况。进而,尽管这样因旋转体2的旋转速度的降低而使作用于转动体3的离心力变小并自由下落,但是,由于转动体3被保持器4支承,并且,隔着保持器的中心而位于两侧的转动体3所产生的重力经由保持器4得到平衡,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避免转动体3的自由下落以及由此引起的撞击声。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突起部36被设置在爪部4b之中的保持器4与壳体18的距离成为最短的部位。因此,能够将作为突起部36的爪部4b的增加量保持在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保持器4的质量过度增大。进而,通过这样能够以最小限度的爪部4b的增加量来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及倾斜角,例如,与另行设置将隔着旋转体2设置的保持器4彼此连接起来并限制这些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目,并且能够抑制或者避免成本的增大。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在壳体18中,旋转体2与第一壳构件19的距离和旋转体2与第二壳构件20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壳构件19与第二壳构件20的形状相同。另一方面,从各个壳构件19、20到旋转体2的距离以及各个壳构件19、20的形状在第一壳构件19和第二壳构件20中也可以分别不同。另外,也可以根据各个壳构件19、20的形状以及到旋转体2的距离,适当地变更上述爪部4b的增加量(即,突起部36的大小)。即,也可以对照配置在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周边的构件的形状等在装载方面的情况,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图6是表示该例子的图,首先,图6(a)表示尽管各个壳构件19、20的形状相同,但是,第一壳构件19与旋转体2的距离和第二壳构件20与旋转体2的距离不同的例子。具体地说,第一壳构件19与旋转体2的距离比第二壳构件20与旋转体2的距离短。另外,与此相伴,作为爪部4b的增加量的突起部36也被构成为使得第一壳构件19侧与第二壳构件20侧相比,增加量小、突起部36变小。

其次,图6(b)表示旋转体2与第一壳构件19的距离和旋转体2与第二壳构件20的距离相同,第一壳构件19与第二壳构件20的形状分别为不同形状的例子。例如,在将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组装到图3中说明的变矩器21的内部的情况下,根据配置在与该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邻接的部位处的涡轮26及锁止减振器29的形状,使第一壳构件19以及第二壳构件20的形状变形。另外,该例子中的爪部4b的增加量(突起部36的大小)相同。另一方面,设置该突起部36的位置及大小也可以改变,在图6(c)中表示出该例子。具体地说,第一壳构件19侧的突起部36形成于爪部4b的前端部4c,并且,使该突起部36的大小比第二壳构件20侧的小(增加量少)。与此相对,第二壳构件20侧的突起部36被形成于比第一壳构件19侧的突起部36靠内周侧,并且,比第一壳构件19侧的突起部36大(增加量多)。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爪部4b形成有向壳体18侧突出的突起部36,限制保持器4的移动量及倾斜角。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并不局限于在爪部4b侧,也可以在壳体18侧设置限制保持器4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的突起部38。图7表示在该壳体18侧设置突起部38的例子。具体地说,在第一壳构件19的内表面之中在轴线方向上与保持器4的爪部4b相对向的位置和第二壳构件20的内表面之中在轴线方向上与保持器4的爪部4b相对向的位置,分别朝向爪部4b形成相同大小的突起部38。

更具体地说,突起部38被构成为,在保持器4以接近壳体18(例如,第二壳构件20)的内表面的方式在旋转体2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或者相对于旋转体2的旋转轴线倾斜的情况下,通过该突起部38与保持器4接触,限制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量或者倾斜角。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设于壳体18的内表面的突起部38与保持器4接触时,壳体18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厚度短。即,通过将突起部38形成于壳体18的内表面,壳体18与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短,即,从壳体18的形成突起部38的部分的端面到转动体3的距离变得比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即,保持器4的厚度)短。

进而,当以旋转体2、转动体3和保持器4的关系进行说明时,在该突起部38与保持器4接触的情况下从旋转体2至保持器4保持转动体3的位置的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变得比在转动体3在轴线方向上向从第二壳构件20的内表面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从旋转体2至转动体3中的第二壳构件20的内表面侧的端部的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短。

另外,对于形成于该第一壳构件19以及第二壳构件20的突起部38,考虑到转动体3的动作而设置并形成规定的间隙。例如,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转动体3形成h形的形状,因此,可以在被凸缘部7夹着(即,轴部10的厚度)的范围内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因此,以设有考虑到其移动量的程度的间隙的状态,在第一壳构件19及第二壳构件20形成突起部38。另外,该突起部38可以设置在壳体18的内表面的全周,或者,也可以只设置在壳体18的内表面之中与保持器4的爪部4b相对向的部位。另外,该突起部38与上述例子一样地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

并且,在该壳体18侧形成突起部38的结构,也可以与从上述图6(a)到图6(c)所示的结构一样,根据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的周边构件的形状而适当地改变。图8(a)至图8(c)表示该例子。另外,第一壳构件19及第二壳构件20的形状,由于与图6(a)至图6(c)的例子一样,因此,对其说明进行简略的说明。图8(a)是表示各个壳构件19、20与旋转体2的距离不同的例子的图,第一壳构件19与旋转体2的距离短。与此相伴,第一壳构件19侧的突起部38比第二壳构件20侧的突起部38小。在图8(b)及图8(c)中,第一壳构件19和第二壳构件20的形状分别为不同的形状,在图8(b)的例子中,突起部38的大小在第一壳构件19侧和第二壳构件20侧相同,在图8(c)的例子中,突起部38的大小在第二壳构件20侧比在第一壳构件19侧大。

这样,即使在壳体18的内表面设置限制保持器4向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以及倾斜角的突起部38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在爪部4b设置突起部36的情况同样的作用以及效果。即,即使在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以及,在保持器4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的情况下,由于形成于壳体18的内表面的突起部38与爪部4b接触,因此,保持器4返回支承转动体3的正常的位置,其结果是,可以避免保持器4被夹在转动体3与壳体18之间,或者从转动体3脱离。另外,这样,通过保持器4能够在正常的位置支承转动体3,能够抑制或者避免转动体3的往复运动(摆运动)的轨迹脱离设计的轨迹,或者发生各个转动体3的往复运动的轨迹不同等不良情况。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变更。总之,本发明只要是以限制保持器4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量及倾斜角(即,松动)的方式构成即可。从而,例如,在爪部4b形成突起部36的部位并不局限于爪部4b的前端部4c。例如,也可以形成在爪部4b的根部附近或环状部4a,通过这样将突起部36形成在爪部4b的根部部分或环状部4a,除了能够在正常的位置支承转动体3之外,还可以提高保持器4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保持器4隔着旋转体2设置于两侧,但是,该保持器4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壳构件19侧或者第二壳构件20侧中的一方侧。进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转动体3由配备有凸缘部7a、7b的“h型”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凸缘部7也可以只在一方侧设置凸缘部7a(7b)。并且,转动体3不仅构成“h型”,也可以简单地为圆柱状。另外,在转动体3是简单的圆柱状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在轴线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以使转动体3不从转动室5脱落的转动体3。

附图标记说明

1···摆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2···旋转体,3···转动体,4···保持器(连接构件),4a···环状部,4b···爪部,4c···前端部,5···转动室,18···壳体,19···第一壳构件,20···第二壳构件,36、38···突起部(限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